对联大全加解读(搞定对联潜规则)

☞ 关键词:对联常识。

对联大全加解读(搞定对联潜规则)(1)

♦♦打开“今日头条”,想必看官也有同感,铺天盖地的都是“才子佳人请对联”。纵观出句和对句,固然也是高手云集,但总有若干“信手拈来”的娱乐者,毫不顾及对联常识(说直白点是不懂),居然博得众多“吃瓜群众”纷纷点赞。

♦♦无规矩不成方圆,对联也是有其“潜规则”的,否则不伦不类就不能称其为“对联”了。为此,小子斗胆列举一些对联的“皮毛”知识,条友认同便“拿去”;不以为然者,请喝茶——

对联大全加解读(搞定对联潜规则)(2)

1. 字数相等

♦♦这再常识不过了,即上联是多少个字,下联也是多少个字。例:

♦♦踢猫三寸足,打狗半截鞭。

2. 词性相同

♦♦以词为单位,上下联的词性要彼此一一对应相同,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单音节对单音节,多音节对多音节。例:

♦♦ 毫末 技巧,(连 动 名 名)

♦♦ 顶端 功夫。(连 动 名 名)

3. 结构一致

♦♦词与词构成短语(词组),上下联中的短语结构也须对应一致。诸如主谓、动宾、并列、偏正、补充等。例:

♦♦爆竹声声除旧岁,梅花朵朵报新春。

♦♦“梅花朵朵”与““爆竹声声””相对,“报新春”与“除旧岁”相对。

4. 平仄相对

♦♦一声二声称为“平声”,三声四声称为“仄声”(入声不在此讨论),上下联对应字的平仄要相对,一般也可“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末字除外)。例:

♦♦删繁就简三秋树,(平平仄仄平平仄)

♦♦领异标新二月花。(仄仄平平仄仄平)

5. 上仄下平

♦♦上联的末字须是仄声,下联的末字须是平声。此亦是判断上下联的依据,若都仄或都平,是不规范的。例:

♦♦粘来旧稿花前,(仄声)

♦♦种得新蔬雨后。(平声)

6. 忌讳“三仄尾”和“三平尾”

♦♦上联末尾三字不能都是仄声,下联末尾三字不能都是平声。例:

♦♦磨砺以须,问天下头颅几许?(平仄仄)

♦♦及锋而试,看老夫手艺如何!(仄平平)

7. 上联已有之字,下联不可再现

♦♦除极特殊的虚词(如“之、而”等)外,上联中已有的文字,在下联中便不可再次出现。如“爱民子,执法山”就犯忌了,改其一“如”为“似”即可,但也要注意须得符合语言习惯,否则很牵强。

8. 依次对应重复出现的字

♦♦下围松子每随棋子落;

♦♦边垂柳丝常伴钓丝悬。

♦♦风读书声声入耳;

♦♦家天下事事关心。

9. 破解玄机

♦♦有的上联中暗含玄机,这还得破解相对。

☞ ① 多重理解:观音山上观山水,游客道中游道佛。

☞ ② 拆字合字:鸿是江边鸟,蚕为天下虫。

☞ ③ 声韵相同:娃挖蛙出瓦,妈骂马啃麻。

☞ ④ 偏旁组合:烟锁池塘柳,烽销漠塞榆。

……

对联大全加解读(搞定对联潜规则)(3)

对联大全加解读(搞定对联潜规则)(4)

对联大全加解读(搞定对联潜规则)(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