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文解字28课(说文解字信可)
信:诚也,会意兼形声字,从人,从口,即“㐰”。小篆改为从人从言,用“人”口所“言”会真实之意。
“信”的本义为言语真实,如《老子》:“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信”也延伸为相信,信任,信用。如《论语》“听其言而信其行”。又如《易·系辞》:“人之所助者,信也。”《左传·僖七年》:“守命共时之谓信。”
信也引申泛指诚实,不欺,又引申指信用,即能履行诺言而令对方不疑,如左传·《昭公八年》:“君子之言,信而有征。”
“信”也延伸为听从,随从,如“信马由缰”。现代人说的信件的“信”,古代叫“书”,而称送书者为“信”、“信使”。
后来,“信”由送信人延伸指音讯,消息,如李白的《大堤曲》:“不见眼中人,天长音信断”。又如司马相如的《谕巴蜀檄》:“故遣信,使晓谕百姓。”
信也指住宿,如《左传·庄公三年》:“一宿为舍,再宿为信。”《诗·豳风》:“于女信处。”又《周颂》:“有客信信。”
信也指信奉、信仰,是一种强烈的信任,是对某主义、思想、宗教、某人某物的充分信任和尊敬,并以之为榜样、行为准则,如“信佛教”。
信也指爆炸物品的导火装置,如引信、信管。古代称砒霜为信石。
信也可以指说大话,如《庄子》:“无耻者富,多信者显”。
信又指姓,信陵君魏无忌之后。
可:肎(kěn,同肯)也!会意字,最早见于甲骨文,由“口”和“丂(kǎo)”,丂表示供神的架子,意为在神面前歌唱,“可”为“歌”的古字。
还有一说,“丂”是“柯”的本字,指花草树木的枝茎或斧头的斧柄,斧头是一种劳动工具,“口”和“丂”这两个部件结合在一起表示歌以助劳的意思。
这个义项后来由“歌”继承,此后“可”才有了许可、赞成的意思。由两个“可”组成的“哥”,《说文解字》也解释到:“哥,声也”,也就是发出声音的话语,自然也包括唱歌在内。
所以“哥”在古代就是唱歌,与“歌”同一个意思,直至后来“歌”字的出现,“哥”的这一义项才被淡去。
还有一说,可就是肎的意思,肎的本义表示“剔除附着在骨头上的肉”,引出“分解”的意思;又引申为“恰到好处”,常用词“中肯”就是这个意思。
《说文》说“可,肎也”,就是说“可”与“肯”在“合宜”、“肯定”这些义项上是相通的,由此可知,“可”的本义应该是“适可”、“许可”。
也有人认为“口”上方的符号一横一折是用来表示人的手掌或右臂弯曲的形状,形成这种形象的原因是人们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用手捂住嘴,低声交谈或者防止咳嗽。
古人在伏击野兽或偷袭敌人时,要隐蔽自己,因此不能发出声音。由此,“可”的本义是指许可、准许,两个“可”重叠在一起,表示双重许可,那也就示意可以发出声音放声歌唱,这就成为“哥”的来历。
“可”较早的意义是作为动词,表示能,可以,其余义项“许可、赞成、合适、应该、是、对,值得,堪等”,皆是其引申义。《韵会》:“可者,否之对。”
无论“可”的本义是“歌唱”还是“许可”、“赞成”,都可以将“可”作为动词来研究。“可”在使用过程中,从动词演化为助动词,虚化为副词,甚至逐渐变为构词的词缀。
现代汉语中,“可”已经很少单独使用。可 单音节动词,表示意愿或者情感,如“可悲、可爱、可恨、可怜、可靠、可行”;可 单音节名词,表示合适,如“可心、可口、可意、可人、可身”。
可也有所的意思,如《礼·中庸》:“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体物而不可遗。”意为:关于“道”,看它也看不见,听它也听不到,但是滋养万物,没有一事一物漏掉。
有时“可”又出现在其他语素的后面,如“认可、许可”。
“可”用于可汗时,读第四声,如《唐书·突厥传》:“可汗犹单于也,妻曰可敦。”
何:担也。象形字,甲骨文像一个面朝左边的人,肩扛长矛迈步前进的样子,是“荷”的初文。何从人从可,但与可没有关系。
何俗作荷,犹佗之俗作驼,儋之俗作担也。如《诗经·商颂》:“百禄是何。”
“何”的原意是肩扛,后假借为诘词(疑问代词),如《书·皋陶谟》:“禹曰何。“《诗·小雅》:“夜如何其。”又如“何足挂齿”等。
未多时曰无何,亦曰无几何。如《史记·曹参传》:“居无何,使者果召参。”
何又指国名。如唐·魏征《隋书》:“西域有何国。”
何也是一中华常见姓氏,秦始皇灭六国,韩氏族裔遁逃江淮之间,因改姓何(河)。
现如需要表示肩扛时,用“荷”代替。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