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油拌饭80 70后童年回忆(小时候的猪油拌饭)

猪油拌饭80 70后童年回忆(小时候的猪油拌饭)(1)

不得不说,猪油拌饭大概是四五十岁甚至更年长的人最怀念的美食,味道超好,每次都要吃一大碗,而且碗里吃得超干净,一粒米也不剩,吃完还满嘴油光。

过去生活条件差、物质也匮乏,城里人每人每月也就有半斤肉吃。人们去菜市场买肉,瘦肉没人稀罕,都要求多给点肥的,回家可以多炼些猪油,全家人的饭桌上也可以加一顿猪油拌饭的大餐。

过去,每当肥肉买回家,炼油的时候,小孩子们是绝对不出门的,只守在油锅边,看着切成小块的肥肉,放入热锅,不一会儿,肉里就渗出了油来,肥肉块从粉白变成焦黄、透明,浓郁的油香味扑面而来。锅里亮澄澄的油逐渐增多,炼出油的油渣满锅飘,趁热先夹出一块,嘘嘘吹两下立马塞进嘴里,酥脆浓香,真解馋。

猪油拌饭80 70后童年回忆(小时候的猪油拌饭)(2)

紧接着,就是把剩下的猪油放凉,凝固成一团雪白的猪油膏,就等着下一顿的猪油拌饭。

过去吃猪油拌饭,要刚出锅的白米饭,热腾腾地盛一大碗,然后在米饭中间挖个洞,挑一勺白猪油,再淋上一小勺酱油,撒上一小撮葱花。很快,猪油在白米饭的热气中融化,伴着酱油融入饭中,搅拌均匀,猪油酱油包裹的每一粒白米,泛着诱人的酱色油光,这时候,口水不断吞咽,迫不及待地吃上一大口,米饭融合着油香、酱香、葱花香,在嘴里四散,慢慢咀嚼,不要狼吞虎咽,细细品味米粒的细腻,肉香的浓郁,酱香的纯正,此时虽然再没有其他配菜,但一碗猪油拌饭已经好吃的止不住口了。

过去炼制猪油是有讲究的,最好是猪板油,这块脂肪出油率高,熬出来的油,油香味也十分浓郁。另外炼出来油渣也金黄酥脆,捞出直接撒上盐或白糖,就是一道非常可口的零食。

猪油拌饭80 70后童年回忆(小时候的猪油拌饭)(3)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香港,穷困人家都会有这道美食,香港人叫猪油捞饭。冬天天气冷时,家家都会存一罐猪油,能吃的长久些,也能多吃几顿猪油捞饭。

在台湾,过去最常吃的也有猪油拌饭,台湾台语称猪油饭,现在已经很少了,但在台湾的一些风味餐厅里还有这道美食,它是年轻人心里不折不扣的古早味。

在苏州,当地还有一种贵族版的猪油拌饭——秃黄油拌饭。秃,是苏州话“忒”,纯粹的意思;“黄”指蟹膏和蟹黄;“油”则特指猪油。把新鲜拆取的蟹黄蟹膏用猪油翻炒,再加盐、姜汁等调味料精炼,最后封存,这就是秃黄油。刚出锅的白米饭趁热放一勺鲜香油亮的秃黄油,拌匀,拌饭鲜香浓郁,好吃的让人舔碗。

猪油拌饭80 70后童年回忆(小时候的猪油拌饭)(4)

秃(tei)黄油拌饭

在东北也有猪油拌饭,要用当年新产的东北珍珠米,蒸一锅米香浓郁、透亮弹牙的白米饭,趁热盛碗,挑入一块猪油,在挑一勺地道的东北大酱,撒上翠绿的葱花拌匀。充满着大酱香气的猪油拌饭,一碗是吃不够的。

过去人们常说,“能吃上猪油拌饭就不错”,现在江西、湖南、贵州等各地仍有这种说法。一份白猪油,拌入米饭,撒上碾碎的油渣、酱油、葱花、芝麻,一次干掉一大碗不成问题。还有清炒的素菜,加点猪油也十分下饭。猪油渣除了当零食,做烙饼也特好吃,只是现在好多年都没人做了。

现在,老一辈熬猪油的手艺大概也生疏了。但吃过猪油的人都知道,猪油比现在的食用油要香好多,偶尔吃一碗猪油拌饭,简简单单,还很满足,小时候的味道也回来了,小时候穷开心的劲也回来了。

猪油拌饭80 70后童年回忆(小时候的猪油拌饭)(5)

(编辑:果然)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