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公园出现毒蘑菇(专家带你认识毒蘑菇)

3月初的广州正处回南天,白云山上空气潮湿,不时落下阵雨。南都记者跟随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登上广州白云山,在上山步道旁不远的树丛中很快发现了毒蘑菇的身影,数个看上去十分普通的白蘑菇,谁能想到却是50g可致人死命的“玉面杀手”。

视频

视频by 何玉帅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毒蘑专家”李泰辉教授告诉南都记者,这种毒蘑菇叫做“致命鹅膏”,民间俗称“致命白毒伞”。2000年,在广州天麓湖公园出现了一次多人误食事件,造成8人死亡,震惊一时。2000年至2010年10年间,致命白毒伞已导致广州及附近地区52人中毒,20人死亡。广东省90%以上的毒蘑菇中毒死亡事件都是由它引起。

今年3月3日,广东中山一名男子带着怀孕的妻子和妻弟在蒂峰公园采摘了十多斤致命白毒伞,回家后3人共食用了4—5斤,现已因中毒被送医。这是今年广东省首例误食“致命鹅膏菌”事件。据前往中山了解情况的研究员介绍,广东误食致命白毒伞的多是外地人,有些误食者在老家有采摘野生蘑菇食用的习惯和经验,结果在这种较有迷惑性的蘑菇上着了道。

广东公园出现毒蘑菇(专家带你认识毒蘑菇)(1)

广东公园出现毒蘑菇(专家带你认识毒蘑菇)(2)

据介绍,我国至少有400种毒蘑菇,中毒类型有肝损害型、肾损害型、神经型、光过敏型等。广东省的毒蘑菇品种约有200种,致命的约有十几种。其中,致命白毒伞常常在每年3月或回南天前后出现,且由于有共生关系,常长在黧蒴树根部附近。

李泰辉表示,由于立有毒蘑菇警示牌,白云山已多年未出现误食白毒伞事件。对于一般居民来说,应避免侥幸心理,勿采摘食用野生菌。他还特别提醒,一些民间流传的毒蘑鉴别方法并不靠谱,例如毒蘑菇看起来颜色鲜艳、能通过与部分食材同煮的颜色分辨等,致命白毒伞就无法通过这些方法鉴别。

广东公园出现毒蘑菇(专家带你认识毒蘑菇)(3)

据介绍,致命白毒伞含有多种毒素,中毒反应分两个阶段,误食后6—12小时左右会出现呕吐、腹泻等肠胃炎症状,20—48小时左右症状消失,进入“假愈期”;2天以后重新发作,对肝产生严重损害。主要表现为肝炎方面的症状,如眼睛发黄、黄疸等,死亡高峰期在食用后的1—2周左右。

“中毒后要马上联系医疗机构,最好保留蘑菇样品。不同毒蘑的毒素不同,有不同的抢救方法。”李泰辉说。

致命白毒伞虽然含有剧毒,但也有重要的科研价值。据李泰辉教授介绍,致命白毒伞的毒素若用于生化实验,价格可达几千块1毫克。此外,该毒素还可以用于研发“生物导弹”,应用于抗肿瘤方面的研究,在不伤害健康细胞的前提下专门攻克癌细胞,如果研发成功,将会造福人类。 (南都记者 何玉帅 徐劲聪 实习生谢基东)

《温度》分享你身边的心动一刻。
冷暖与共
欢迎来稿
联系电邮
pheyes@163.com
编辑 谭伟山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