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以前怎么选拔人才(中学教育二)

高考——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在前面介绍幼儿园和小学教育的文章中就一直在说国内的教育是应试教育,

那么“应试教育”中的“试”到底是什么试?


科举制以前怎么选拔人才(中学教育二)(1)

高考

对于国内大部分学生来说,这个“试”就是高考。

但是对于高考的起源,高考的历史以及其他相关知识,

了解的人可能就没有那么多了。

虽然我也是一路考过来的,

之前对于这些问题确实不怎么关心,

只是想考好就能跳出农门,

一心学习准备考试而已。


科举制以前怎么选拔人才(中学教育二)(2)

努力学习考试

这次正好趁写这方面文章的机会把跟高考相关的资料整理了一下,

了解了很多自己之前不知道的关于高考的东西,

顺便也把这些东西写下来,

对于理解“高考是目前最公平的人才选拔制度”这样的论断会有一定帮助。


科举制以前怎么选拔人才(中学教育二)(3)

高考是目前最公平的人才选拔制度

高考的全称是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是大陆合格的高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港澳台有他们自己的一套选拔制度,与大陆的高考不一样。

高考一般是在每年的6月7-9号(2003年以前是每年的7月7-9号),

在这两三天内集中进行多个科目的考试,

然后高校根据招生计划和分数在各省录取考生,

被各个高校录取的学生就有资格进入相应的大学进行学习,成为大学生。

学校和专业都有好差之分,所以为了进入好学校好专业,

大部分人十年寒窗苦读,

为的就是在高考时能够取得一个好的成绩,从而进入理想的高校。

这也就是所谓的一考定终生。

高考之前的人才选拔制度

高考作为一种人才选拔制度,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

高考的出现可以追溯到清朝末期,

在介绍高考历史之前,

先简单介绍一下在高考之前中国的人才选拔制度,

这样才能真正理解高考这种制度出现的必然性。


科举制以前怎么选拔人才(中学教育二)(4)

世袭制

秦朝以前的人才选拔采用世袭制

在这种制度下,不仅仅是皇帝,连士卿等高官都是世袭制

这才是最正宗的出身决定论。

后来发现这种制度弊端太大,

比如父精明强干,能够胜任职位,

结果生了一个弱智,除了吃啥都不会,

他还得接着他父亲的职位接着干,

这种人显然不能完成职位的要求。

如果一个国家这样的人多了,

这个国家显然会逐渐变得弱小,最后被人吞并。


科举制以前怎么选拔人才(中学教育二)(5)

工厂

这种通过世袭制来进行人才选拔的弊端,

是无法在大范围内的选拔合适的人来完成某个岗位的职责,

剥夺了一大部分竞争这个岗位的权利。

而那些已经在岗位上的人,

想得最多的是如何保住自己的岗位,

而不是如何完成岗位要求的工作,

因为在世袭制下,这种岗位就意味着特权和利益,

一旦失去了,就很难再找回。

军功爵制

科举制以前怎么选拔人才(中学教育二)(6)

秦朝商鞅变法

世袭制有如此弊端,在商鞅的建议下,秦朝改用军功爵制

不论出身,只要杀敌够多,待遇和职位就能上去,

所以秦国士兵在战场上都是拼了命的杀敌,灭掉了其他六国。

举孝廉

不过这种通过杀敌多少来提拔人的方式在和平时期显然是不适用的,

所以两汉时期推出了举孝廉


科举制以前怎么选拔人才(中学教育二)(7)

举孝廉

所谓举孝廉,就是通过当地有名望的人推举有品德、有能力、有名气的人来当官,

但是上述那些东西缺乏判断标准,也没有任何约束,

于是就导致那些有名望的人选出的都是他们自己的后代或者送钱最多的人,

对穷人显然相当不友好,

这种制度到最后也被证明弊端太多。


科举制以前怎么选拔人才(中学教育二)(8)

魏晋南北朝

魏晋南北朝当权者发现这种利用当地有名望的人来进行人才选拔不靠谱,

于是就在朝廷里选出名望的人,让他们再去选拔人才,

并且将官大小分成了九品,

这样的变化带来的结果是换汤不换药,

依然对穷人极其不友好,

因此当时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

科举

无论是世袭制还是举孝廉,

都难以逃脱人为因素的控制,

最终带来的结果就是穷人没有途径改变自己的出身,

除了在战乱期间,``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但是这只是一个轮回而已,

因为即便穷人通过改朝换代成了权贵,

他们所作所为与之前的权贵并无多大区别,

穷人依然没有机会改变自己的境况。


科举制以前怎么选拔人才(中学教育二)(9)

隋炀帝-杨广

所有的这一切在隋朝有了变化,

一种新的人才选拔制度——科举——出现了,

这种制度不以出身作为标准,

而是以考试来选拔人才,

无论贫富,都可以参加,

虽然隋唐两代积极地推进科举制度,

只不过是为了提拔新势力对抗旧门阀世家

教育能够改变人的一生吗?

  • 教育是个人健康成长和国家强大的基础
  • 国内教育存在的问题和我为什么要写教育类的文章 (推荐)
  • 第一章:家庭教育
    • 家庭教育(一):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作用
    • 家庭教育(二):子女不是父母生命的延续 (推荐)
    • 家庭教育(三):一旦错过孩子的成长就再也找回不来了
    • 家庭教育(四):好的教育是孩子成长的助力,不好的教育是阻力
    • 家庭教育(五):人类最长幸福学研究证实童年对个人的成长重要性 (推荐)
    • 家庭教育(六):最长的研究表明-贫穷会给健康和成长留下永久伤疤 (推荐)
    • 家庭教育(七):中国家庭教育的核心问题-不把孩子当成独立个体
    • 家庭教育(八):你是否有如下缺乏安全感的表现?
    • 家庭教育(九):利用马斯洛“安全-不安全表”测量你的安全感?
    • 家庭教育(十):怎么培养孩子的安全感——格林斯潘 (推荐)
    • 家庭教育(十一):家庭教育是个人健康成长和幸福生活的基础
    第二章:学前教育
    • 学前教育(一):消失的童年——让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上?
    • 学前教育(二):什么是快乐教育?——斯宾塞的快乐教育全书 (推荐)
    • 学前教育(三):不同阶层家庭的学前教育差距大
    • 学前教育(四):老师有一个长长的望远镜,一直能伸到你的家里面
    • 学前教育(五):国内农村学前教育存在的问题日益严重
    • 学前教育(六):糟糕的留守儿童学前教育—后果由大部分人承受
    • 学前教育(七):什么样的学校不是真正的蒙台梭利(蒙氏)学校?
    • 学前教育(八):教育孩子最好了解的知识——孩子的认知发展过程 (推荐)
    • 学前教育(九):教育孩子需要了解的知识——孩子的心理发展过程 (推荐)
    • 学前教育(十):环境是怎么影响一个人的性格、发展和命运的?
    • 学前教育(十一):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是谁建立的?
    • 学前教育(十二):陶行知、陈鹤琴、晏阳初他们有什么共同点?
    • 学前教育(十三):给中国普通家庭父母的学前和家庭教育建议 (推荐)
    • 学前教育(十四):农村留守儿童是最不幸的一个儿童群体
    • 学前教育(十五):雪崩时,没有任何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第三章:学前教育
  • 小学教育(一):今天的教育决定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 小学教育(二):过度重视知识教育而忽视了生命中更重要的东西 (推荐)
  • 小学教育(三):忽略身体健康教育,严重缺乏“安全”教育
  • 小学教育(四):忽视心理健康教育,等于放弃幸福生活的机会 (推荐)
  • 小学教育(五):当暑假退步遇到剧场效应,补课就不再是一个问题
  • 小学教育(六):他们认为自己可以随便修改巴金的文章 (推荐)
  • 小学教育(七):美国的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八):德国的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九):日本的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十):新加坡的小学教育,将分流进行到底 (推荐)
  •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