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名曲勃拉姆斯第四钢琴协奏曲(古典音乐欣赏6)

此文为笔者2020年9月1日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得到了很多音乐爱好者的喜爱和赞赏。当时采用的功放是老麦景图C40前级 MC7300后级的组合,索尼D100录音笔在听音位置录音,距箱2.5米。配图制成视频直接上传到公众号,经压缩后音效比较有限。

出于对这套乐曲的喜爱,笔者在今年7月4日,以《终于把自用音响系统调配到满意》文中提及的音响系统,改为C40前级 150A1后级的功放组合重新播放。并采用索尼D100录音笔,接双专业mic录立体声的方式进行录音,两mic分别距箱1.3米。复听下来,个人觉得音效更佳,更接近现场的听感。现特别整理在此重发,上传后的视频录音有所压缩,似乎是128k,比原本320k的mp3录音有一定差距。特别深究的同烧可以到微信视频号或Bilibili网站,搜索“欣乐音响 卡拉扬 勃拉姆斯”,会有更好的音质)

德国伟大的作曲家勃拉姆斯,精雕细琢,为世人留下了4部经典的交响曲,1部“德意志安魂曲”,1首悲剧序曲,1首学院庆典序曲,还有一组“海顿主题变奏曲”。

屈指可数的几部大编制管弦乐作品,对于一位毕生专注的音乐巨匠而言,数量不多却非常精炼。故而受到历代指挥家和交响乐名团的推崇,上演的场次和录音众多。

与贝多芬那些充满理想主义、英雄主义,光辉四射的交响曲不同,勃拉姆斯的交响曲作品显得比较复杂凝重、深刻含蓄。优美、精致、温情,与灰暗、沉重、凄凉,这种种矛盾而复杂的旋律与情感交织其中,跌宕起伏。

笔者听音体会,勃拉姆斯的音乐,属于理性现实主义。初听不大讨好,但随着人生经历的丰富,复听时却往往在不经意间,获得深深的共鸣与感动。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勃拉姆斯的音乐,不过是对世间的真实写照。

这种深刻的现实主义交响乐作品,显然是精通德奥音乐的指挥家方才擅长。老一辈的托斯卡尼尼、富特文格勒、克伦佩勒,晚一点的卡拉扬、约胡姆、伯姆、索尔蒂等人,均是指挥勃拉姆斯管弦乐作品的名家。现代指挥家中,比较得到推崇的还有夏伊指挥的版本。以上诸位,都留下了很多值得聆听的勃拉姆斯交响乐经典录音。

此文要介绍的,是卡拉扬指挥柏林爱乐乐团,演奏的勃拉姆斯4部交响曲,1首悲剧序曲,一组海顿主题变奏曲。其中交响曲和悲剧序曲录制于1977-1978年,海顿主题变奏曲则录制于1964年。

采用的CD碟片,来自于《卡拉扬70年代交响曲选集》。这套DG唱片公司2008年发行的套装碟,可谓非常之实惠。集中了卡拉扬在70年代指挥的贝多芬、勃拉姆斯、布鲁克纳、海顿、门德尔松、莫扎特、舒曼、柴可夫斯基的交响曲作品。大部分录制于70年代,也正是模拟录音最后的顶峰辉煌时代。

世界名曲勃拉姆斯第四钢琴协奏曲(古典音乐欣赏6)(1)

一套如此精华的录音,却是以一套极简装进行发售,碟片仅用最低限度的纸套包装。查验IFPI码,这套碟与另外一套很著名的“大禾花精选第一辑”,同样是由捷克压制出产。所以有些对版本很挑剔的同烧,不免要怀疑这套碟的品质和音效水准了。

世界名曲勃拉姆斯第四钢琴协奏曲(古典音乐欣赏6)(2)

事实上,笔者前几年,当音响系统并未调到满意状态时,也对这套碟比较轻视甚至怀疑,因为它出来的音效,并不是很理想。但直到近年,自用音响调配满意后,再进行试音,才发觉它的音效是很棒的!其中缘由,其实与各种版本的“DG卡拉扬唱片”是一样的。原因都在于卡拉扬,喜欢在大场地的柏林爱乐主场,以很大的编制进行浓墨重彩的指挥演出。这样的演出风格,无疑对录音和音响重播,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甚至可以说是最高要求!所以如果能把卡拉扬在柏林爱乐的DG公司唱片给播好,必是非常好的音响系统。这时您才会明白,这些录音、唱片本身是没问题的,而且是很优秀的。但如果的确播不好,也无需气馁,您只需要明白自己的音响系统,尚需进行更高水准的调配。但务必相信这些权威级的唱片录音,基本上是没问题的!

下面,就以本人在听音位置,用索尼D100作的音响录音,与同烧们分享一下,这深刻、精彩之卡拉扬版本的勃拉姆斯交响乐作品吧。

极其宏伟,也极其沉痛、挣扎的第一交响曲:

(70年代版已经稍显轻松点了,最沉重的还是60年代的版本,以后再续)

轻松、抒情的第二交响曲,勃拉姆斯式的文雅和喜悦:

浪漫激情与神秘崇高交织的第三交响曲,听感随心百变:

极致凄美的第四交响曲,既有“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感悟,也有老当益壮的豪迈:

(此版足与非常经典的克莱伯版本竞相媲美)

曲如其名,氛围表现很到位的悲剧序曲:

由勃拉姆斯改编而成的《海顿主题变奏曲》,一位大师对另一位大师的致敬与薪火传承:

(卡拉扬指挥这个版本极其厚重,低音提琴的弹弦非常震撼,超低频的重播要求很高)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