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称陶弘景为什么(江湖百晓生陶弘景)
陶弘景字通明,丹阳秣陵人也。初,母梦青龙自怀而出,并见两天人手执香炉来至其所,已而有娠,遂产弘景。幼有异操,年十岁,得葛洪《神仙传》,昼夜研寻,便有养生之志。——《梁书·陶弘景传》。
古人制史,如果说某个人是其母踏巨人足而生,或者玄鸟衔卵而怀,亦或者是梦青龙而生,十有八九是在说明此人未来会有大成就。遇上帝王,如果出生时不是红光满室,或者神光绽放,异香扑鼻,赤橙黄绿青蓝紫龙天上飞,出门都不好意思打招呼。今天我们说的这个大神在道教中是大名鼎鼎,是上清派宗师(就是洪荒小说流派中的通天教主,太清-老子,玉清-元始天尊,上清-通天教主)。
陶弘景的一生,历经南北朝时代的宋、齐、梁三代,可谓是三代老人。在南梁时,被尊佛的梁武帝尊崇恩遇,那时陶宗师已经隐居茅山了,信佛的梁武帝经常会写信向陶宗师询问一些国家大事的看法,一来二去,陶宗师就被世人称为【山中宰相】。
陶宗师十岁时,得到了葛神仙写的一本书《神仙传》,研究一番,信仰了道教。古人都很单纯,特别是在南北朝时代,战乱迭起,朝代更换频繁,城头时常变换大王旗,加上又是“五胡乱华”时期,生活艰难,人们基本上看不到希望,只好把希望寄托在宗教上,企图获得心灵上的安慰。那时佛教大兴,道教也不弱,老百姓基本上信佛。道教基本上在士绅阶层流传,没办法,炼丹都是需要花钱的,一般的老百姓还真信不起,只有士绅才玩得起。信道教吗,主要为了炼丹追求长生。我们知道,古时候的丹药,主要成分以重金属为主,功效嘛……一点都不长生,多少帝王迷恋此物导致短命。陶宗师年少时迷上《神仙传》,自此一发不可收拾,昼夜研寻。啥意思?研究 寻找神仙,神仙没找到,练了一堆养生功,这倒也不错,后来还专门出了一本书《养生经》,而且身体也棒棒的,年八十一仙逝。我猜,如果陶宗师不吃他自己练的丹药,估计活到百岁也不是不可能。
陶宗师在医药方面的贡献也是很大的,在古代,炼丹师一般都是医学化学方面的大家。没办法,炼丹要用到很多药材和药石,你要是不懂点医学和化学知识,说不定会炼出一炉毒丹毒死自己。同时,道教宗师要是不懂天文历法,在古代那也是不行的。什么,你连天上的二十八星宿都分不清,那你是道家圈内人士吗?我们的陶宗师在天文历法方面也是有着突出的贡献的。总之,我们的上清宗师陶宗师的学术成就斐然,著述丰富,如:《肘后百一方》、《本草经集注》、《陶隐居本草》、《药总诀》这些是医药方面的成就;《天文星算》、《帝代年历》,尝造浑天象,这是天文历算方面的成就,当然针对起点上面的仙侠写手来说,陶宗师编制的道教神仙谱系《真灵位业图》可是影响深远。
人家都是【山中宰相】了,文学方面不过关,估计梁武帝也不会如此器重于他,其名篇《答谢中书书》的结构之巧妙,用词之精奇,短短几十字就描述了江南之美,道出了山川的自然美。文后有该名篇备注,可以细品,细细品。
宗师之所以为宗师,就是在某些方面的成就特别突出,陶宗师除了在道教方面的贡献,在一个方面的成就估计很多人是想不到的。在当时,陶宗师被人称之为【江湖百晓生】,著有兵器谱《古今刀剑录》,系统的介绍了中国古代名刀名剑的名称、尺寸、铸造等信息。而且陶宗师本人铸刀技术也是刚刚的,史书记载其曾献两把宝刀给梁武帝,分别为:养胜刀、成胜刀。
总之来说,陶宗师个人在事业、学术上都是一个成功人士,在茅山归隐四十五年,三十七岁退出官场,直至八十一岁仙逝,留下了一个道家传说。
山中宰相-陶弘景
《答谢中书书》: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