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六章九则(有情有义有人生15-22)
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论语十六章九则?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论语十六章九则
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夫子说:“君子庄重自持,不会争强好胜;与人团结而不结党营私。”
“党”是一个形声字,本义是非公开、暗地里、私下。《说文》给出的解释是:“不鲜也。”《周礼•地官•大司徒》记载:“五家为比,五比为闾,四闾为族,五族为党。《释名》五百家为党。党,长也。一聚之所尊长也。”“党”指集团时,在古代一般是贬义,与现代汉语不同。“党”在这里是拉帮结伙,搞小宗派的意思。
在孔子的教学中,关于“君子”,孔子是在《论语》中谈论最多的。也可以说;《论语》就是教化天下人都能成为君子的经典。
君子长啥样啊?综合起来说;有这样几层含义:第一、君子不能只像器具一样,而应“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以义作为根本,按照礼仪规范去实行,用谦逊的语言来表达,再以诚信的态度去完成。);二呢,君子要重视自我修养,注重在有生之年对社会多做贡献,只有这样才能称得上真正的君子;第三是君子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如孔子说,“侍于君子有三愆”,“君子有三畏”,“君子有九思”,“君子有三戒”,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等等;第四是“君子喻于义”,要重视道义,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而不能被眼前的利益蒙蔽了双眼;最后呢,君子注重的是社会关系的和谐,天下“大一统”。类似于本章句《论语》所阐述的内容。本章《论语》讲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呢?我们接着分享。
“君子矜而不争”的“争”是一个会意字,本义是争夺。到后来又引申为争辩,将“用手争”夺变为“用嘴争辩”。又引申为力求获得或达到。又引申为竞争。这里可以理解为争强好胜的意思。
孔子说;君子庄重自持,不会争强好胜。《论语•述而篇》记载,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夫子说:“若说到圣智与仁德,我怎么敢当!”)君子就是接近“圣与仁”的人,我们知道;颜渊问仁的时候,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仁”字,你看,一个人字旁加上一个二字,人跟自己不二,合成一体就叫仁,一个人如果能和天下人一体,和宇宙的万事万物都是一体,这样的人自然就是仁者了。
君子是有道德的人,一言一行自然就能端庄严肃。“矜”是一个形声字,古时候,矜是一种武器,形似矛,但无刃、不可杀伤,也就是说不能用于杀场征战,只能在宫廷里用作仪仗使用,用于迎接国之贵宾。本义是仪仗矛。又有庄重、自信、怜悯等意思。《说文》给出的解释是:“矜,矛柄也。”
君子的修养再进一步,基本上就是一个仁者了,他和天下人都是一体的,还有什么争强好胜之心呢?一个人既不争名,也不争利,唯有的争就是争着提升自己的道德修养,套用唐朝诗人王之涣的诗句,那就是“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当然,君子“矜”的时候,表现出“不争”。我以为;韩信就是一位君子,他小的时候失去了父母,经常受一位靠漂洗丝棉的老妇人的施舍,屡屡被人歧视。一次,有一个屠夫对韩信说:“你虽然长得又高又大,喜欢带刀配剑,其实你胆子小得很。有本事的话,你敢用你的配剑来刺我吗?如果你不敢的话,那就得从我的裤裆下钻过去。”韩信不忍刺杀屠夫。于是,当着许多围观人的面,从那个屠夫的裤裆下钻了过去,史书上称“胯下之辱”。这样的事儿,一般人做不到。最美妙的是,就是这位屠夫,韩信成功后并没有杀他,而是给他一个相应的官职。
《论语·八佾篇》中记载:“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其实,我觉得北宋时期,唐宋八大家王安石和苏轼之争就是君子之争。关于王安石的变法,苏轼认为有些操之过急,曾向宋神宗上书说王安石变法不合时宜的地方。后来,苏轼因为“乌台诗案”而入狱,面临被砍头时,已经辞官的王安石挺身而出,上书皇帝,直言“岂有盛世而杀才士乎。”在苏轼的亲朋好友都不敢为其说话时仍仗义执言为苏轼向皇帝直言鸣冤,真可谓高风亮节。
“君子矜而不争”这话放到现在,一些人不同意,认为,现在社会竞争这么激烈,怎么能不争呢?老子在《道德经》中说“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如果你老想争,你的思维就会被竞争者带走,你就没法诚意真心地做好事情。我们看,“争”既不是成功的充分条件,也不是必要条件,甚至可能起反作用。
古人云:“文人相轻,自古而然。”现在也是如此。一般人凡是取得一点的成绩,或有一点名气,就高高在上,以为自己就“鹤立鸡群”了,瞧不起“圈内”的人了。一个芝麻大的小地方,其实做传统文化的人或者搞创作的人并不多,但彼此间,你拉帮子人,我立个山头,相互之间水火不容,相互不认可,甚至相互攻击。真不知道这些人争的是什么?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东西,争了又有什么意义呢?
唐朝的杜甫和李白是怎么做的。从杜甫的《春日忆李白》这首诗,我们来看一下,“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杜甫说:“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李白的文采无人敢比,飘逸自然,不同凡响。“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什么时候才能再次相聚,同饮一杯酒,共同探讨诗文。从这首诗中,我们看不出杜甫和李白之间有任何“相轻”的地方,因为他们都为对方无与伦比的才华所折服,学习都来不及呢!
其实,一个人修行最好的境界就是“与世不争”,一个君子,修行基本上达到了仁者的状态,你和世界都是一体的,你还有什么可争的呢?争,顾名思义,就是“争名争利”,争一时的得失!经常见到人们在车厢里,因为被挤了一下而相互争吵;在饭店里,因为服务员上菜速度慢了,而大声呵斥;在会议上,因为一句无足轻重的话而剑拔弩张;在一个常识性的知识点证实过程中,据理力争……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君子的“不争”并非要君子做一个受人欺负的老好人,我们看“矜”,是符合礼仪的。矜持,本意就是手持矜,是端庄;庄重的意思,代表自信与自己不可侵犯的威仪。人们都要按照礼的规定行事,这是底线,试想一个处处违背礼仪的人,还有什么信誉可言,就像季氏“八佾舞于庭”、“三家者以雍彻”,他们都不按照规矩来行事,谁还会相信季氏三桓的为人啊!
这句话如果去掉了“不”字,那就是“矜而争。”一个人“庄重自持,但却争强好胜。”这样的人用现在的话说,就是闷骚型的人!这似乎有点像一些贪官的模样了,台上振振有词,反腐倡廉;暗地里,收受贿赂,肆无忌惮!最可恨的就是,他一进入监狱的大门,就开始后悔不已,一个劲地说;要是当时有人或者有制度约束,他就不会走到今天的境地。“争”属于自己不该得到的钱财,自己自然也付出代价的!如果早一天读读《论语》,懂得了“矜而不争”,还会有这样的下场吗?
子曰:“群而不党。”如果说君子与世无争,是修身的话,修身了,你如何展示成果啊?那就是看看你能不能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引导大家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终身!
一个君子由于没有任何私心,他自然走到哪里,都是人见人爱,花见花开!车胎看到他,坚决不爆胎!能和大家和睦相处,他为什么不结党啊?因为他没有私心,大公无私,一心为了天下苍生的利益出发!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像“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禁烟英雄林则徐等等,他们还有会需要结党营私吗?
当然这句话,再反过来看,就是“群而党。”你为什么和大家结党啊?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拉帮结派,这一切都是为了小团体的利益。如看到《水浒》的时候;林冲火并王伦,是梁山组织内部的争斗。晁盖攻打曾头市中毒箭,死前留下遗言说,只要有人能抓到他的仇人史文恭,谁就能接替他的位置坐梁山的下一任管理者。宋江也没有抓到史文恭,但他还是一屁股坐到了梁山首领的位置上了。宋江为什么不急着报仇啊,主要是想在这个组织机构中做头领。一个团体如果说结私党、分派别,这个团体就会衰落。梁山一百单八将也分为好多派系,有共同利益之时,他们同仇敌忾;一旦没有了共同利益,他们就会立马分崩离析。梁山好汉的下场都很惨,也是可以理解的。
如何成长为君子,最关键的是需要教育。
我们看《论语》中处处都是这样的经典。孔子教化三千弟子“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一切以道义为标准,少些自私自利的做法,多些利民利国利天下的想法;在实际生活中,做人要随和,要低调,以平等心对待所有的人,尽可能做到“与世无争。”一个君子没有名闻利养的心,他自然就能“群而不党”,但这一切,都需要接受圣贤的教化!
这话反过来说,就是一个人不教授圣贤的教化,就不可能成为一个君子的。人来到这个世上,道义、责任、使命、担当的精神还是应该有的,要尽可能做到“矜而不争”,即使有些争执,也是以道义为准,要团结大多数人,千万不要为了自己的私利而结党营私,赢取的私利越多,距离进监狱的日子就越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