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宜居乡村社区建设(让家门口的乡村有)

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

交汇点讯 让农村居民在家门口过上向往的生活!今年以来,常州市深入贯彻上级要求,以生产富民、生活便民、自治育民、活动乐民、真情助民为目标,加强市区镇村四级联动,通过“强基础、整资源、做项目、提素养、美环境、传文化、微自治、优服务”等措施,创新社区治理,打造服务品牌,让常州人家门品的乡村有“颜值”更有“气质”。

常州的决策者深知,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速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内容,是贯彻落实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基层实践,是建设“强富美高”新常州,打造美丽江苏常州样板的重要举措,是不断增强居民群众幸福感、获得感、满意度的重要抓手。在这样的精神指引下,一大批有力措施在常州落地生根,一个又一个富庶、文明的新型农村社区在常州各个角落拔节成形,成为连城里人都羡慕的“网红打卡点”。

美丽宜居乡村社区建设(让家门口的乡村有)(1)

在这里,过“向往的生活”

粉墙黛瓦、流水绕村,一派生机勃勃的江南田园风光,正是对常州市新北区西夏墅镇梅林、东南村最好的形容。在梅林传统建筑风貌的匠心铺,你可以一边欣赏剪纸、竹雕、虎头鞋等传统工艺品,一边与这里的工匠艺人们亲切交谈;在东南村,稻田金灿灿的一片,你能带着孩子来体验农耕的乐趣。梅林村的紫枫园农庄的“庄主”查学明,从2012年起流转了梅林村戴家大队的200亩土地,从苗木种植起步,开始了他的“田园居”生活。这些年,随着梅林村“美丽乡村”的建设,他也亲眼见证着身边的乡村美景旧貌换新颜。“现在每到假期,我都会邀请朋友来走走看看,体会慢下来的生活。”

美丽宜居乡村社区建设(让家门口的乡村有)(2)

新型农村社区既不同于传统的行政村,也有别于城市社区,它打破了原有村庄边界,是农村生产生活的新形态。新型农村社区带来的不仅是农民生活环境的改善、生活质量的提高,还腾出了大量土地,再通过土地流转,可以实现农业现代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东南村的稻米产业发展就是佐证。新型农村社区除了让村民居住舒适,党群服务中心、全民健身广场、文体休闲设施、绿地公园等配套一应俱全,致力为村民提供教育、医疗、养老、休闲娱乐等优质公共服务,让群众足不出户就能感受到便利。 “十三五”期间,常州市共提升改造城乡社区便民服务中心近200个,新增服务面积超15万平方米,服务功能显著提升。同时,全面加强公共服务一站式大厅建设,针对零散村民提供集中服务、上门服务和代办服务。

在这里,大家“有事好商量”

最近,垃圾分类的推进情况又走进了常州薛家镇中巷社区的19∶00议事厅,社区书记、街道城管科工作人员、小区物业、业主等都走进议事厅,来把这事儿“议一议”。2019年2月以来,薛家镇在自治、法治、德治“三位一体”治理经验基础上,在辖区14个村社区普遍开展“19∶00议事厅”活动,不断聚焦农村治理需要和新时代文明实践,针对村民工作中的重点、难点、堵点问题,深入群众倾听意见诉求,通过百姓事百姓议,实现把脉问诊、群商共治,不断增强旧风俗与现代化治理的耦合度。不仅仅是新北的“19点议事厅”,溧阳“百姓议事堂”、天宁“民生茶室”、武进“民情气象站”等特色做法,都是新型农村建设过程中,促进基层协商向经常化、规范化、制度化发展的重要抓手。同时,在常州市民政局的指导下,各辖市区还将深入培育挖掘“新乡贤”和“乡贤文化”,使之成为化解矛盾纠纷、营造良好民风的重要平台。指导各地因地制宜制定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开展优秀村规民约和移风易俗典型案例评选活动,溧阳戴埠镇别桥村的村规民约获评全国优秀。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矛盾,做到“民事民治、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评”。

在这里,全民参与共治共享

群众参与是居民自治的本质要求,也是社区共建共治的最有效方式。近年来,金坛区集中安置社区、涉农社区积极探索,增强群众参与。

美丽宜居乡村社区建设(让家门口的乡村有)(3)

华胜社区,是常州市金坛区一个居住了上万人口的拆迁安置集中区。这里安置居住了14个自然村的村民,加上部分流动人口,居民达4700多户、12000多人。最初几年,拆迁的农民陆陆续续“洗脚”进城,面临各种不适应,加上人多事杂,矛盾丛生,治安状况也很糟糕。从乱象繁生到安定祥和,靠的就是“社区自治”的法宝。社区居民众多,而工作人员有限,服务群众难免力不从心。于是,社区动员老党员主动加入“我爱我家”义工巡逻队。除了“我爱我家”义工巡逻队,华胜社区还有一个“红色帮帮团”,下设问题收集团、法律援助团、环境巡查团、假期帮学团等10支团队1000多名成员,他们各有所长,热心公益,力所能及地为社区群众提供各类无偿和低偿服务。针对社区内就业困难的精神障碍患者、弱智和肢体残疾人监护难、就业难、回归社会难的现实问题,社区专门拿出一栋独立办公用房设立“金馨家园”辅助就业站,用于特殊人群的就业安置。目前34名精残人员每月有1000多元的收入,每天可享受免费午餐,还为他们缴纳了养老、医疗保险。通过引导社区居民给予特殊人群关爱,使社区内争做好人、抢做好事的文明新风蔚然兴起,社区内的正能量不断集聚,更是从源头上减少了矛盾纠纷。在社区自治管理的模式下,居民们逐渐由“要我参与”变成“我要参与”,社区精细化管理水平大为提高。

美丽宜居乡村社区建设(让家门口的乡村有)(4)

针对新型农村社区特点,常州市民政局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社会组织培育发展的意见》鼓励基层单位大力培育社区社会组织,围绕村民融入、留守老人关爱、文明习惯养成等开展活动,通过村居结对的形式,走融合发展之路,截止目前,全市共有社区社会组织7981个,平均每个社区达到7.7个。

在这里,公共服务有了“小百科”

“小李啊,你帮我看看这个大病救助怎么申报。”“小李,我的残疾证到期了要怎么申领?”……在新北区三井街道府新社区,凡是有居民办事,已经习惯性地走到第三张桌子前先询问,这是“全科社工”李一丰的办公桌。今年该市民政局在全市开展“全科社工”服务标准化窗口建设,这是深化城乡社区治理体制机制创新的重要实践,也是社会服务转型的必然需求,由全面掌握民政、人社、卫健、残联等社会公共服务各项业务技能的城乡社区工作者,为居民提供全方位服务的模式,具有一人多岗、全科全能的优势。在全新的挑战下,李一丰一下子变身居民公共服务的“小百科”。李一丰是一名“90后”,他说,做“全科社工”,对工作有了更高的要求,除了日常的网格管理,他几乎要熟悉社区所有条线的事宜,在第一时间为居民解答。这也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对城乡工作者队伍提出的新要求,需要要完成村干部到社区干部的角色转变,提升专业化服务水平,让老百姓办事更便捷,天宁中海荣盛社区的汤亚萍就是典型代表,她的用心用情服务赢得了百姓的称赞,获评全国最美城乡社区工作者。截止目前常州全市城乡社区工作者持证率达到50%以上。常州市委市政府还出台了以《关于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打造基层治理铁军的实施意见》为总纲的“1 9”系列制度文件,全力推进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在这里,“三社联动”弥补治理短板

以社区为平台、社会组织为载体、社会工作专业人才为支撑的服务模式,是武进区南夏墅街道创新社区管理的缩影。以最大限度满足居民“家门口”服务需求为目标,通过构建“三社联动”服务机制,有效弥补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短板。

美丽宜居乡村社区建设(让家门口的乡村有)(5)

作为武进城乡一体化的前沿阵地,南夏墅街道较早直面城市化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农民失去土地后,如何更好地适应社区生活?一些村规陋习怎样改变?拆迁居民如何融合相处?近年来各社区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网格化管理,取得了明显成效。但这种社区“一头热、满盘端”的模式,也暴露出人手短缺、服务不到位、群众获得感不强等问题。而“三社联动”是一个很好的破题方法,让社区治理有了更多温度。实践中,南夏墅街道从全局统筹,专门成立面积超1000平方米的社会组织培育发展中心,给场地、给政策、给资金,孵化培育了一批社会组织和专业社工,服务内容涵盖社区建设、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等领域,基本解决了为民服务多样化、个性化、精细化需求,有力提升了社区治理水平,让群众有了更多获得感。 常州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王莉表示,将始终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兜牢为民服务底线,以人民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以需求为目标,编制村(社区)需求项目清单、便民服务清单、小微权力清单、工作事项准入清单等,大力实施微治理、微服务、微项目、微心愿的“四微”工程。近三年由民政部门购买或引导购买的社会组织服务853个,投入资金2346万元,开展公益创投项目759个,提供扶持资金5460万元,惠及百姓10万余人次。针对新型农村社区特点,重点围绕村居融合发展、城中村环境建设、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熟人社区打造、民主协商、居家养老服务、留守儿童关爱、精神文化生活丰富、治理服务形式创新等方面做一些有益探索,力争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常州路径与模式。 交汇点通讯员 王江华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