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苹果的前景(9月底就想上市的富士苹果)

前几天,我的一个果商朋友联系我,能不能今年联系西北那边,收点静宁苹果(因为他知道最近几年我跟随《绿色田园》栏目走遍全国的苹果产区进行调研,应该会有这方面的资源),我很诧异,“往年不是收烟台苹果嘛?今年怎么打算的?”

“唉,不知道怎么了,烟台苹果这几年卖的并不是很好,”他连连叹息,“就是糖度达不到,跟陕北那边还是有差异的。”

说到这里,他强调了一下,别说他的名字,他害怕“网暴”,不是说烟台苹果不好,就是希望烟台苹果变得更好,“我收购烟台苹果成本还低,可是就是消费端反映不如以前了。没办法,只能今年尝试一下其它地区的苹果。”

富士苹果的前景(9月底就想上市的富士苹果)(1)

开始摘袋的红富士苹果

我想他的这种想法可能只代表他自己,不过他说的“烟台苹果不如以前”,具体什么原因?我决定走访一下。今年中早熟苹果下树,我印象特别深,调研嘎啦苹果的时候,在栖霞的一些市场上,发现了红将军苹果,而且卖的价格很高,达到了四五块钱。果型上色很漂亮,不过我尝了一下,口感有点差强人意。我走访了一下收购商,他们觉得这种苹果“还不到成熟期”就已经下树,虽然果农卖了高价,很开心,但是不见得是一件好事。果然,还不到中秋节的时候,红将军苹果开始降价。这个时候很多果农开始懊恼:为什么不早点采摘,进入市场,还能卖高价?红将军苹果先涨后降,居然怪罪到了“采摘时间不对,应该早采摘!”这个原因头上,我听到这话,很是难受,真正的原因不是因为质量不好嘛?在终端市场反映不好,后期降价难道不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嘛?

富士苹果的前景(9月底就想上市的富士苹果)(2)

早采摘的红将军苹果

这让我想到了全国各地果区已经进入摘袋期,晚熟红富士苹果,是不是也存在这个情况?比如说烟台地区,中早熟苹果占有量并不多,富士苹果占90%左右,这是销售的“大头”。如果富士苹果在终端市场也出现反响不好的情况,那该何去何从呢?

果然,9月21日,我听说有果农开始摘袋了,我不禁倒吸一口凉气,怎么现在的苹果揭袋越来越早了呢?我走访了一些专家,今年后期雨水多,烟威地区也经历过台风的侵袭,很多果园出现涝灾,这个时候再早摘袋,很有可能出现苹果上色不好,返绿这种现象,苹果表光不好,如果早采摘,苹果糖度上不去,也就是说,这样的苹果既没有好的表光,也没有好的品质,这样,怎么能行呢?这样的烟台苹果进入市场,砸的是自身的招牌。要知道,富士苹果只有果面发黄了之后,才可以摘袋上色,这是最基本的标准。

富士苹果的前景(9月底就想上市的富士苹果)(3)

富士苹果的前景(9月底就想上市的富士苹果)(4)

次果卖不上价格

当我提出这个观点的时候,很多业内人士也很担忧,苹果的口感跟早采摘有很大的关系,虽说今年苹果的产量要比往年少一些,苹果价格预估能比往年能好一些,但是目前国内水果产业的内卷,必然会给终端市场带来潜行压力,表光差,口感差的苹果依旧会被淘汰,依旧卖不上好的价格。那怎么办,呼吁?还是倡导?“这种风险不能担。”一位苹果冷库老板跟我说,“每年都是这样,苹果刚下来的时候,大家都会来抢货,价格都会高,有收购的,肯定就有采摘的果农。”想要晚采,难道要从收购商入手?可是收购商追求的是利益,收购的苹果赚钱才会去做,西北地区的苹果成熟期比烟威地区早一点,所以烟威地区想要抢到早卖果的高价格福利,只能早采。

富士苹果的前景(9月底就想上市的富士苹果)(5)

“早早下树才能卖到好的价格,今年红将军不就是个例子吗?”一位果农一边摘袋一边跟我说,早摘袋,早上色,早下树,早赚钱,全都是一个“早”字。可是苹果最终是要流通到消费端的,这样的苹果,消费者觉得不好吃,回购率差,虽然暂时赚到钱,但是久而久之,要砸招牌的。“没那么严重!”另外的果农跟我说,“苹果会越来越少,价格也不会越来越低,再说了,只要能保证1块5毛钱的红线,我们就赚钱。”果农的思维看起来比较简单,完全认为自己的人工成本不算钱,只要今年能赚到钱就行了。“今年是一个好的年头,苹果价格不会太低”另外一位果商跟我说,“我一直收购烟台苹果,希望烟台苹果把品质再提升一下子。”技术上的手段,理念上的创新,其实烟台的种植者都具备,若没有早采现象,很有可优势会进一步扩大。

富士苹果的前景(9月底就想上市的富士苹果)(6)

中国好苹果大赛现场甘肃的苹果

现在,很多苹果业内人士也在呼吁,不要早采摘,让苹果成熟了以后再采,让子弹再飞一会儿,为的就是烟台苹果的高质量发展。只要把手里的苹果,打造成颜值与内在品质并举的高质量苹果,才不愁卖,好果好价,差果低价,这几年的市场也充分印证了这个道理。

最后再次呼吁,今年的苹果大家适时晚采,为了烟台苹果这块金字招牌,更为了咱们的果业未来健康发展,从我做起,行动起来!

文/张丰溢

个人观点 仅供参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