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气候问题欧盟不甘落后(今天冬天会很难过)

当欧盟带头,欧洲多国决定减少购买俄罗斯天然气时,许多人都担心这个冬天欧洲熬不过去,但如今欧洲的储气结果告诉我们,这个冬天欧洲应该不缺太多天然气了,但这并不意味着欧洲能安然度过这个冬天,因为更多危机正在向欧洲袭来,欧洲多国难受的同时,俄罗斯日子也越来越不好过,因为有两个大麻烦正毕竟他们,这个冬天欧洲多国和俄罗斯谁会先扛不住呢?他们分别又面临哪些麻烦呢?

先来说一下欧洲多国的情况,我上周就说过,欧盟提前就制定了冬天储气计划,11月1日之前,把储气设备填充到95%左右,过去这些年欧盟都是这样度过冬天的,为了完成这个计划,欧盟多国一边减少从俄罗斯采购天然气,一边高价从美国高价进口天然气,最大差价甚至超过10倍,这让美国赚惨了,这背后离不开俄罗斯的间接助攻,因为俄罗斯为了反制欧盟,也一定程度上主动减少出口天然气,结果就推高了天然气价格。

应对气候问题欧盟不甘落后(今天冬天会很难过)(1)

即使如此,欧盟还是高价购买大量美国天然气,结果到8月底就超额完成了目标,目前欧盟多国储气设备已经填满超80%了,按照这个进度11月1日前能完成目标,所以这个冬天欧盟不会缺气了,当然凡事不绝对,因为这是欧盟的整体情况,也就是平均水平,比如德国、意大利、波兰等国储气计划超额完成,但也有个别国家没有达成计划,主要原因是没钱,无法承受大量高价购买天然气,所以暂时还没有完成计划,那么不排除这个冬天有的国家日子很难过。实际上除了能源危机外,欧洲将会面临更多麻烦,这个冬天他们将至少面临三大危机:

危机一是高通胀会继续,根据欧盟统计局的最新数据,欧元区8月份的通胀率再创历史新高达到了9.1%,高通胀是一把杀人不见血的刀,它会一点一点的稀释一个国家的财富,原本10元能买到的东西,突然一下子要15元了,这就意味着被蒸发了5元的财富,而放到一个国家来看就更恐怖了,别看欧盟通胀只有9.1%,但这是平均数字,如果把整个欧盟8月份的消费数据汇总,然后乘以9.1%,就会得出一个可怕的数据,而这个数据就是欧盟被蒸发的财富。由于这个数据属于机密欧盟不会公开,但大家可以自行脑补金额有多大,如果再考虑前几个月的高通胀,今年欧盟被蒸发了太多财富。

应对气候问题欧盟不甘落后(今天冬天会很难过)(2)

即使家底雄厚的欧盟,哪怕他们不少是发达国家,但也经不起这样折腾,因为08年次贷危机搞了他们一下,20年疫情又搞了他们一下,现在又是高通胀,这样下去他们的家底要给败光了。

而欧盟高价采购美国天然气,这就会推高通胀,当然还有高价采购石油,虽然欧盟削减俄罗斯石油没有天然气力度大,但也减少比较多,所以采购石油的价格依然比别国高,能源价格高自然要推动高通胀持续,而且这种状态会持续1-2年,因为欧盟想要彻底摆脱俄罗斯能源,至少需要1-2年的时候,这就意味着美国等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会继续坐地起价赚欧盟的血汗钱,所以欧盟为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都会处于高通胀状态,他们的家底就这样被一点点蒸发掉。

危机二是被动去工业化,今年能源短缺让欧洲多地的企业开始停产甚至倒闭,虽然今年冬天欧洲多国能完成储气目标,但是企业想要获得更多能源供给几乎不可能了,关键是价格还很高,许多企业根本无法承受,这就意味着许多企业要么因为缺能源停产甚至倒闭,要么只能承受高昂的成本利润大跌。

应对气候问题欧盟不甘落后(今天冬天会很难过)(3)

全世界许多国家的能源成本下降了,特别是亚洲地区,不管是石油还是天然气,采购价格都很低,那生产成本就非常低了,生产的商品价格就会很低,竞争力自然就增强了,所以会在国际上抢欧洲企业的订单。这个时候稍微聪明的欧洲企业,都会把更多产能转移到亚洲地区,因为欧洲地区能源短缺和高价将会持续1-3年,大部分企业坚持不到那个时候,所以他们只能逐渐减少甚至关闭欧洲的工厂,扩大在亚洲的工厂产能,这就会让欧洲地区出现更多去工业化。

说一组数据吧,今年上半年,仅德国企业就在中国投资约100亿欧元,这是2000年以来的同比最高记录,上一次德国大规模投资中国的最高数据是62亿欧元,德国许多企业都开始纷纷涌入中国了,重点是汽车、机械、化工等产业,这些都是德国的优势产业,比如全球最大化工集团之一的巴斯夫,在7月份就宣布继续推进在中国的大型生产基地建设,未来总投资将高达100亿欧元,又比如宝马和大众集团等,也纷纷扩大在华投资。

应对气候问题欧盟不甘落后(今天冬天会很难过)(4)

德国企业在大量投资中国等亚洲国家时,却在大量减少本国的产能,至于原因前面说了,能源造成的成本增加他们难以继续了,根据德国媒体7月份的调查数据,500家大型企业利润几乎全面下滑,约1/4开始减产,约1/5开始转移产能到海外。看到这一组数据,大家应该看到德国被动去工业化的迹象了吧,这就是能源短缺和高价带来的致命后果。

这一幕不仅只是在德国上演,是在整个欧洲地区上演,德国企业盈利能力算最强的了,他们都坚持不下去了,何况欧洲其它国家的那些企业。所以接下来1-3年时间里,欧洲更多国家会出现大量企业逃离本土前往海外,其中重点是亚洲地区,因为这里更安全,能源更充足且成本更低,这里的成本涉及方方面面,能源、电力、房租、人工等,意味着生产出来的商品成本更低,所以接下来一段时间,亚洲多国将会接到大量投资和订单。而这些企业一旦离开几乎很难回去了,因为产业链不存在了,所以未来这些国家经济只会越来越糟糕,当然不排除少部分国家转型成功,像美国一样找到出路杀出重围,但各位看现在的欧洲各国,有几个能做到呢?

危机三是欧洲地区会出现动荡,欧盟为首的欧洲多国带头减少采购俄罗斯能源,虽然是为了远大的目标碳中和,但想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承受阵痛,他们走得如此激进阵痛会更大。部分国家的民众有钱还能承受,但许多欧洲民众却没有钱,一个月就3000欧元左右,结果电费就要上百欧元了,那他们还怎么过日子?而且还要面临高通胀的情况,所以许多民众哪怕是节衣缩食也过不下去,人一旦过不下去了就容易被逼上梁山,所以接下来欧洲地区的动荡在所难免。

应对气候问题欧盟不甘落后(今天冬天会很难过)(5)

捷克大量民众上街只是开始,因为它们经济相对落后,民众的抵抗能力更弱一点,而且这还没到冬天他们就熬不下去了,放眼整个欧洲地区,还有更多国家会陆续上演这一幕,更多激进的动作也会上演。德国政府就称碰到了捷式反政府危机,反对党直接公开站出来称,是他们在带头领导民众,他们也要相同手段逼迫德国当局下台,这一幕未来不排除会在更多国家上演。

有人说可以效仿美国发钱给民众度过危机,欧洲能这样干的国家没有几个,因为大部分国家的经济实际上很糟糕,我们以法国为例,2008年次贷危机后,经济就一直没有恢复,结果又碰上了疫情和俄乌战争,他们的家底已经被耗光了,哪里还能拿钱来补贴民众?这也是为何这些年法国人民频繁上街闹事的原因,就是民众收入减少不说,家底也被耗光了。

当下不少欧洲国家债务高企,还长期贸易逆差,哪里有钱来补贴民众,所以接下来还有更多国家的民众会上街,会要求政府下台,会要求恢复采购俄罗斯能源,他们可不管碳中和与碳关税,当下的日子都过不下去了,谁还敢将来啊?毕竟那是将来的事情。

波兰为何突然要求德国赔偿二战损失,原因就是家底被耗光了,没有钱解决燃眉之急,所以只能想方设法弄钱,哪怕几十年前的旧账也要翻出来。各位不要以为这是个例,实际上这样下去更多奇葩的事情都会在欧洲地区上演,因为大部分国家都没钱了,为了避免被民众赶下台,所以他们会干出许多奇葩事情。

说了欧洲地区的麻烦,最后说一下俄罗斯的麻烦,俄罗斯目前有两个大麻烦:一是俄乌战场迎来不利局面;二是能源出口减少,分别给大家说一下。

应对气候问题欧盟不甘落后(今天冬天会很难过)(6)

不管乌克兰出于什么目的,他们的确发动了反攻,虽然伤亡惨重但取得了一部分战果,这会让美欧加大支援乌克兰,达到消耗俄罗斯的目的。而俄罗斯虽然也在部分地区取得了进展,但也在不少地区被乌克兰军队重创和偷袭,虽然乌克兰想要彻底翻盘很困难,但最近三个月俄罗斯损失远超开战初期,这样消耗下去俄罗斯有点难以承受了,还能支撑多久只有他们自己知道。战争是把双刃剑,打好了经济好过,打不好自己会崩溃,所以这也是俄罗斯的一大危机之一。

俄罗斯的第二大危机则是能源出口量减少,从6月份开始,俄罗斯天然气出口量就大幅减少了,根据俄罗斯新公布的消息,今年前8个月天然气出口量同比去年下跌37.4%,减少量高达491亿立方米。虽然前8个月俄罗斯天然气总收入远超去年,但这并不是什么好消息,因为这种情况不可持续,而且最多持续1-3年,之后俄罗斯就会难受了。

大家要清楚一点,俄罗斯天然气出口量下降是不可逆的事情,除非欧洲改变态度再次增加购买,但欧洲多国铁了心减少俄罗斯天然气,短期内虽然推高了天然气价格,也让俄罗斯大赚一笔,但随着欧洲替代计划逐渐完善,天然气价格铁定降下来,而到时候俄罗斯就惨了,天然气销量大跌不说价格也低廉了,到时候俄罗斯收入就会大跌了,日子就越来越难过了。随着欧洲储气设备灌满,他们就不会大量采购了,价格自然会降下来持续一段时间。所以今年这个冬天开始,俄罗斯能源出口收入会进一步下降,难过的日子就要开始了。

所以答案就显而易见了,谁会先扛不住呢?肯定是欧洲地区,他们部分国家会扛不住爆发矛盾,甚至向俄罗斯妥协,除非美国能全力出手帮助他们,最严重的情况不排除又有国家脱欧。但2年乃至3年之后呢?那俄罗斯就会越来越难受了,除非他们能迅速拿下欧洲以外地区的能源市场,但这就需要修建更多管道,甚至更多LNG船等,但大部分发展中国家无法承受这么高的代价,所以俄罗斯的麻烦还在后面。但俄罗斯有能源有粮食,所以最多只是过不上更富裕的日子而已,但想要崩溃出现内乱还是不可能,除非俄罗斯在俄乌战场大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