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最后一问还需要问什么问题(问这3个问题就够了)
我是微语,点击「关注」,每天为你分享职业生涯规划、求职面试指导、创业副业建议、自律成长干货。
我供职过多家不同类型和不同行业的企业,不同企业对人才的认知各不相同。但我们都知道,面试是双向选择的过程,没有最优,只有适合。
作为HR,每次入职,我着手的第一件事就是形成自己的结构化或者半结构化面试题,但依旧有一个难题困扰我多年,那就是:如何在资质和经历相近的前提下,区别出更适合的候选人?相信这个问题依旧困扰着我的部分同行们。
在面试了将近2000人以及咨询配合过的CEO后,我发现,问这3个问题,基本上就能做好相近候选人之间的区分。
为什么呢?且听微语仔细分析。
当然,本篇文章同样适合正在求职的你,摸清面试官发问的底层逻辑,才能使你的面试表现更加夺目。
01.判断一个人的内在驱动力。典型问题:如果你突然有半个月的带薪休假机会,但是其间必须研究一个事儿,你会研究啥?
横山宁夫提出一个理论:强制一个人并不能达到持续控制,只有触发其内在驱动力才是根本。能自我驱动,自我控制,才能持续保持学习与工作热情!
举个例子,我上家公司的经理是it出身,在招聘产品开发的时候,他非常看重候选人有无参加互联网编程竞赛的经历,因为凡是能拿到名次的候选人都是优秀的it了。
但是,这些人在加入公司以后,似乎过得“并不如意”,为什么呢?因为,“赢得竞赛”这样的目标是外部刺激下的驱动力,很多人为了奖金、名次、未来的发展机会不得不参加学校或者地区组织的编程竞赛。
因此,擅长竞赛的人,往往是那些容易被外界刺激激励的人。而且,在竞赛中需要全神贯注,基本无需思考外物。但回到现实世界,一个创新型公司所需要的人才,是必须具备开阔的眼界,敢于打破陈旧规则的束缚、敢于跨越边界的人。
我举公司的例子就是为了指向一个问题:一个人的驱动力是从哪里来的?是来自他本身还是来自外界给他的标准?
在我的面试经验中,当我向候选人提出这个问题时,有80%的人会陷入瞬间“死机”的状态。当然,问题的答案并不重要,核心是观察对方的瞬间反应和他回答这个问题的思路是否清晰。
我们可以继续追加提问:为什么是这个研究目标、怎么使用时间达到目标等等。
曾经就有人告诉我,如果他有这么久的带薪休假一定会用来研究视频剪辑。我继续追问他会如何切入?他告诉我,因为自己的计算机水平一般,打算优先学习手机剪辑软件,半个月的时间足够他入门一个软件,剪辑出像样的作品。
作为面试官,你立即能感受到这是一个非常务实、对具体执行和操作有方案规划的人。
我曾遇到过对技术非常痴迷的同事,两耳不闻升职事,只醉心技术精进。他们对职场潜规则、晋升当领导完全提不起兴趣,只对技术前沿如痴如醉。这时候,别打扰他们,给予他们技术对应的薪酬,就是最大的奖励;
同样,我也遇到过很有企图心的同事,从专员—主管—经理—总监……只要能让他看清上升通路,就能一直保持激情满满,在公司一步一个脚印地发展下去。
为什么要强调自我驱动力呢?
因为了解一个人的自我驱动力的高低,基本上就能判断出来这个人未来抗压和应对变化的能力,在职场,这是判断一个人稳定性的核心特质。
02.判断人的复盘反思能力。
典型问题:请谈一谈自己做过哪些很重要的事,或者参与过某个很重要的项目。针对你刚才提到的事,如果有机会能重新再做一遍,会有哪些不同?
不可否认,复盘自省的能力是优秀职场人的核心能力。对于每个人来讲,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实非易事,随后能够做出改变更是难上加难,但成长就是不断把自己掰开了、揉碎了,重塑自己的痛苦过程。
对于微语来讲,每一次职业技能和职业思维精进都在摩擦失业期,我从不认为单纯依靠重复性的工作真的能够学到职场的底层逻辑,不过是让我们的技能更加熟练而已,要想走得更远永远是思维层次上的升华。
(1)每个人做事的质感和颗粒度不同,颗粒度越细,就越容易成事。所以,这个问题的价值在于:你不仅能看到一个人自我反省的深度,还能看到他复盘重来后做事的颗粒度。
事实上,工作中的成功大多来自团队合作,我们很难说明个人贡献对集体成就影响的大小。
但是,当求职者在回答你问题的过程中陷入反思复盘,回顾个人工作的颗粒度,就足以判断其负责的版块在整个团队项目中究竟起到了何种作用。
(2)复盘的动机是发现之前的不足,避免日后再犯,而不是一味自我辩护。所以,据此我们可以判断求职者的职场思维是否有提升和突破。
03.判断人的自我效能及目标管理能力。
典型问题:你正在做到工作,行业内做得比较好的人或者公司是谁?他们是如何做的?
这个问题主要用于判断候选人的自我认知是否清晰,自我期望值是否明确,看他如何达成目标,从中评估其目标管理能力。特别是对于自我驱动力较强的人来说,能否把自驱力转化为行动力,就可以用这个问题验证!
比如,对于微语来说,我的兼职是自媒体职场类目小编,在职场类目下做得比较好的作者是卢战卡老师,全网粉丝近千万,专栏干货满满。他的关键词提取能力非常强,不论是热度作品还是日常科普,都能紧扣热词,他也形成了独一无二的思维认知方式。
从自媒体兴盛到现在,我关注过许多职场博主,大多已经偃旗息鼓,卢战卡老师依旧高产、长青,他身上有许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据他分享,日常提升认知的方式就是博览群书,我亦学习模仿,因为只有持续输入才能做到持续输出。
通过这个问题,面试官可以判断候选人的眼界是怎么样的,是否具备开放的视野?他知不知道行业内的标杆有多少?而且他定义“标杆”的标准是什么?二者之间有何种差距,候选人制定了何种目标?
这些问题足以反映候选人对这个行业的理解。其次,他提出这个标杆以后,对标杆的了解程度如何?能否反映其人脉关系?反映出他在行业内的社交地位等等。
最后,希望所有Leader都能找到合适的人才,所有小伙伴都能拿到心动的offer!
——END——
自我介绍:微语职场,企业二级人力资源管理师。助力职业晋升和职业发展,用冷静、专业的视角带给你不一样的认知!欢迎关注交流。文章原创确权,盗用必究!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