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历史上的悬案(换种方式讲西汉)

作者:张蠡良

西汉历史上的悬案(换种方式讲西汉)(1)

一切准备就绪后,为了让吕氏为王显得人心所向,吕雉就开始暗示大臣们了。还等什么啊,做了那么多准备工作,难道还要本宫亲自说出口?

这时,有聪明且没有底线的大臣们就懂了,赶紧上奏请求立吕泽的儿子吕台为吕王。吕雉会心一笑,同意了。可是吕雉没开心多久,就被吓破胆了。

吕台被封为王之后,还没活过一整年,就死了。这一下真的是惊呆了吕雉,琢磨着难道真是高祖显灵,非刘不得为王?不过权力是毒,一旦吸上可就难戒了。吕雉心想,自己辛苦了老半天,好不容易让吕氏也能封王了,不能就这么放弃。于是,吕雉便让吕台的儿子吕嘉继位为王。但是封吕氏其他人为王,吕雉是绝对不敢想了。吕台的死,让吕雉好几年内没敢再封其他吕氏为王。不过虽然不能封王,封侯却还是可以的。吕雉一口气封了好几个吕氏以及刘氏诸侯国的丞相为侯,连自己的妹妹吕嬃都被封为了临光侯。

赵佗

赵佗这人也没什么雄心大志,能偏居一隅在当时的蛮夷之地当个土皇帝就心满意足了,绝对没有要跟汉室争天下的意思。赵佗自立为帝,那绝对就是为了出口气,因为吕雉断了人家的财路。

吕雉临政时,就有大臣劝谏说,应该禁止南越国从汉朝这里购买铁器,以免南越国发展壮大。吕雉自己也觉得,当时汉朝本身就是一个恢复时期,对各种铁器需求极大,出口到南越国也换不来什么有用的东西,所以实在没必要。于是吕雉下令,严格限制出口。不但如此,除了金、铁、农具外,连牛羊马的出口都控制的极为严格,公的可以卖,母的不能卖,因为母的要自己留着抱小的。

吕雉这一控制出口,南越国的经济和生产力大幅下降。赵佗派使者几番交涉,都无结果,从此便心生不满,认为吕雉别异蛮夷。

高祖的时候,派陆贾用一张嘴就让南越国成了汉朝的属国,并且互通关市、剖符通使。再后来,高祖驾崩,惠帝一直奉行着无为而治的国策,致力于恢复劳动生产,也懒得去搭理南越国,赵佗也还在惠帝时派人向汉朝称臣纳贡表忠心。

虽然一直以来南越国跟朝廷中央相安无事,可是跟邻居长沙国就相处的不怎么融洽了。其实汉初的时候,汉朝对待长沙国的态度跟对待南越也没有什么区别,基本就是放养。一个是长沙吴家(跟吴邪没有半点关系)几代人都不是爱惹事的人,也都没有多大的本事,并且还有功于朝廷,加之长沙国的国力有限,中央朝廷根本就不把长沙国放在眼里,所以长沙吴家一直也没有受到中央的排挤和猜忌。

狗与同类争食,却不敢与虎争。两个国力相近,又是邻居的长沙国和南越国,平时摩擦可就多了,两边互相看不惯。后来不知道谁造谣,还不止一次,硬说朝廷准备刨了赵佗家在真定的祖坟,这一下真是惹恼了赵佗。好嘛,你们先是断了我们财路,现在又要刨我家祖坟,这是把人往死里逼啊。但是赵佗又不敢直接跟汉朝有争斗,便只好将气撒到长沙国的身上。

赵佗自立为帝后,就日夜操练士兵,随时准备找找长沙国的晦气。高后七年的时候,终于准备就绪,发兵攻打长沙国。把长沙国边境的几个县城一顿揍,揍完就拍拍屁股回家了,一切只为出气。

高后七年是吕雉临政后最混乱的一年,内斗不休,外乱不断。不知是不是老天嫌吕后临政时期日子过的太安稳,便将麻烦都聚集在了这一年。

吕雉听说赵佗带兵暴揍自己的小弟,顿时觉得自己面子上挂不住了。高祖时期南越成为大汉的附属国,惠帝时期还知道遣使纳贡,现在我吕雉当政了,你赵佗又是称帝又是进犯,这几个意思啊,是瞧不起我一女人当政咯?于是吕雉立即派隆虑侯周灶率军攻打南越国,可惜当时越地的天气比现在还要热,且潮湿酷暑,大军行至今天广东阳山县就实在走不动了,很多士兵因为气候不适应都染了重病,无奈周灶只好暂时作罢。

赵佗一看汉朝大军过不来,胆子立马就肥了。各种礼仪待遇方面,完全与汉朝皇帝看齐。不但如此,赵佗还软硬兼施,使闽越、西瓯和骆越都对自己俯首称臣,一时间南越从东至西横向一万余里,国势空前强盛。

赵佗这人非常能活,且的确是个能人。秦末大乱时就开始占据南越,一直活到汉武帝时才死,绝对是那个时代最长寿的人(各种大仙就别提了)。至于他究竟活了多少岁,就众说纷纭了,相差不差一百岁。关于赵佗和百越的事,等以后再细讲。毕竟,人活着就会有舞台。

赵佗在南方兴风作浪的同时,北边的匈奴也开始不安分了。从高后六年开始,匈奴就有些蠢蠢欲动,有事没事派些小股骑兵前来骚扰掠夺一下。到了高后七年的十二月,匈奴入侵今天的甘肃临洮一带,据说就是李唐皇室的祖地。匈奴这次前来直接掳走了汉民两千多人,虽然在这之前吕雉就调集了河东和上党的骑兵驻守在北地以防匈奴南下,可无奈匈奴骑兵实在是防不胜防,机动性太强。季布当年的话吕雉还记忆犹新,自己是个没上过战场的女人家,对军事一概不通,无奈之下,吕雉也只好咽下了一肚子火。

外敌连续挑衅,吕雉却无能为力。不得已,吕雉只好将重心转移回权力斗争上。高后七年,距离吕台的死已经过去了五年。虽说这五年间没有发生太多的事情,可五年的时间却能淡化掉许多东西。吕雉对吕台封王后遭到“天谴”的恐惧已经被彻底淡化,现在吕雉又重新计划起了封诸吕为王的事情。

此时吕氏内部有了一点小小的变化,就是在高后六年时,继任的吕王吕嘉因罪被废,改立吕台的弟弟吕产为吕王。

吕雉想要吕氏与刘氏共坐江山,那必须要削弱刘氏集团和心向刘氏功臣元老的力量。不知后来武则天是不是偷师吕雉,任用酷吏打击皇族和功臣。武则天前前后后用了来俊臣、周兴等酷吏来打压大臣皇族,稳固自己的权力。而吕雉却只用了一个人,这个人叫候封。

候封可谓是吕雉在政治斗争上的得力干将,因为司马迁在《酷吏列传》里说了这么一句,“高后时,酷吏独有候封。”吕雉只任用了一个酷吏为自己做事,那或许有很多原因,但其中肯定有一条就是,这个叫候封的很能干。候封能干到什么程度呢?因为他为吕雉做的坏事实在完成的太好了,以至于他的所有具体事迹都被抹掉了,太史公只说候封被吕雉用来打压皇族和功臣。再看看刘氏们凄惨的下场和待遇,不难想象候封在当时多么招人厌恶。

在当时,吕氏一族的力量是稍稍地压在刘氏之上。不过吕氏家族在当时那无人撼动的力量,其中一大半都来源于吕雉的存在。所以吕雉就想,如果自己死后,没有一个能压住阵脚的吕家子弟,到时刘氏一族还会像现在一样低调不争吗?所以吕雉下定决心,除掉刘邦仅剩的儿子们。哦,有一个除外。这个人就是刘邦的七子刘长。

说起刘长,就不得不重提一下高祖年间的谋反大案。当年刘邦从东垣回归,路经赵国。因为对赵王张敖态度极其恶劣,导致了赵国大臣们的不满,策划了谋杀刘邦的行动。虽然最后事情没成,但却暴露了。当时刘邦下令将张敖一家都逮捕入狱,其中有一个女人,却怀了刘邦的儿子。

当时刘邦在赵国停留时,张敖不但亲自侍候刘邦,还将自己的爱妾赵姬也贡给了刘邦享乐。狗血的就是,像电视剧里一样,主角们一喝醉就上床,上一次就怀孕。当时赵姬被刘邦睡过一次后,居然就怀了龙种,可惜的是当时刘邦并不知情。而张敖得知赵姬怀了刘邦的孩子后,也不敢跟自己小妾睡了,立刻为赵姬另建外宫居住。

再后来贯高等人谋逆事发,赵姬跟着张敖一家被押进监牢,赵姬便找到狱吏,表示自己怀了龙种,应该尽快告诉皇帝。狱吏一听有龙种,当然也不敢怠慢,赶紧将此事报给了刘邦。可刘邦当时正在气头上,听了跟没听一样。

无奈之下,赵姬的弟弟赵兼又找到了审食其,希望审食其能在吕后面前为赵姬说两句好话。一看这赵兼就是不在京城混的,不了解宫里的破事。当时吕雉天天吃着戚夫人的醋,恨不得将所有被刘邦宠幸过的女人都做成人彘,哪有什么可能去帮赵姬说话?

审食其将话带到后,明白了吕雉此时心里的妒意足以燃烧整个地球,也没敢多劝。赵兼一看皇帝那边行不通,皇后这边也行不通,便只好放弃。殊不知,姓赵的姓刘的和姓吕的各种无心之举,在多年之后害死了审食其……汉初第一倒霉蛋,除了审食其真的也是没谁了。

赵姬是个伟大的母亲,为了孩子的性命,不惜牺牲自己。在生下刘长后,赵姬知道刘邦对张敖府上的人是多么的猜忌和痛恨,有自己在,刘邦就绝对不会心平气和地去接受这个孩子,所以赵姬自杀了。而且赵姬早已猜到,如果自己不在了,没有人照顾孩子,狱吏自然要将孩子抱给刘邦,看看这龙种到底该怎么办。

果然,不出赵姬所料。刘邦看到孩子又听闻赵姬已死后,不但怒气全消,还反过头来希望能有人供上一颗后悔药。刘邦对赵姬母子的愧疚之心已经大到自觉无以弥补,便下令由吕雉亲自抚养刘长。

当时的吕雉,还没有完全被权力所侵蚀,还有着几分善美之心,加之刘邦尚在,吕雉也不敢做什么手脚。待到刘邦驾崩后,吕雉反倒是和刘长有了感情,虽不能说待刘长视如己出,可要吕雉做出任何一点对刘长不利的事,那也是万万不能。所以,在吕雉对刘邦儿子的清洗中,刘长只要自己不出来说谋反,就可以保证性命无虞。

吕雉第一个下手的,就是接替了刘如意任赵王的刘邦六子,刘友。之前提到过,吕雉为了将刘吕两族紧密的联系在一起,便让几乎每一个刘氏子孙都娶了一名吕氏姑娘。这个刘友虽然也娶了一个吕氏姑娘,但刘友压根就不喜欢人家,而是宠爱别的姬妾。结果这个嫁给刘友的吕氏姑娘就很生气,你娶了我还不睡我,这简直是缺德啊。

这位吕氏姑娘一生气,就告状告到了吕雉那里,还诽谤说:“刘友曾经说过,吕氏怎么能封王!太后(指吕雉)百年之后,我一定收拾他们吕氏。”这话是不是诽谤还真不好说,反正吕雉听完之后是气的上下牙直打颤,立刻派人将刘友召进京来。

刘友进了京后,想见吕雉却见不着了。吕雉派人把刘友关在一个官邸中,并派护卫死死地围住了官邸,下令谁都不准见赵王,也绝对不准给赵王饭吃。吕雉没有名正言顺的罪名按在刘友身上,便想出这么一招来饿死刘友……果然人类的脑洞可以大到无穷。虽说这一招并不是吕雉首创。

赵国向来是出忠心的大臣,赵国的大臣们见赵王被关在府邸中,又有重兵把守,便只好想进一切办法偷偷的给赵王送饭。结果是一个个地都被抓住了,抓住一个问罪一个,后来有那魄力和忠心给刘友送饭的人都被抓干净了。

到了最后,赵王刘友饿的实在不行了,都给饿火了。便作诗道:“诸吕用事兮刘氏危,迫胁王侯兮强授我妃。我妃既妒兮诬我以恶,谗女乱国兮上曾不寤。我无忠臣兮何故弃国?自决中野兮苍天举直!于嗟不可悔兮宁蚤自财。为王而饿死兮谁者怜之!吕氏绝理兮托天报仇!”诗辞的大体意思就是:诸吕简直欺人太甚啊,逼着我娶老婆。老婆还小心眼,感情不和就要置我于死地,我简直比窦娥还冤,身为一个诸侯王却要被饿死,简直倒霉到家了。

没多久,刘友就被饿死在了府邸中,吕雉也只将其以平民的规格下葬,葬在了一个长安百姓坟墓的旁边,落得凄惨下场。

此时的吕雉就像有了强迫症,自从毒死了赵王刘如意后,每逼死一个刘氏子孙就先要把他放在赵王的位子上,要不然还不杀。

刘友死后,吕雉将梁王刘恢改立为赵王。而吕王吕产则被改立为梁王,将平昌侯刘太封为吕王。之后又将梁国改成了吕国,将吕国改为了济川国。

刘恢被改立为赵王后,心里简直要受不了了,觉得刀天天架在脖子上一样。这说明刘恢这人还不傻,知道凡是当了赵王的都没什么好下场。如今刘恢做了赵王,身边的随从还都是吕雉的眼线,所以猜想自己应该也是离死不远了。

刘恢的情况,跟刘友特别像。都是被吕雉强行嫁了一个吕氏的女人,但都宠爱别的姬妾。不同的是,刘友的老婆喜欢让家长出头,而刘恢的老婆喜欢有啥事自己来解决。所以,刘恢家的吕氏姑娘二话不说,直接把刘恢宠爱的姬妾给毒死了。

本来刘恢还不用那么早死,坏就坏在这刘恢还是个情种。刘恢得知爱妾被毒死后,简直是悲痛欲绝,作诗四章以纪念爱妾,并让乐工们学习传唱。结果仅仅过了四个月,刘恢就听得勾起了无数过往,伤心而死……所以说,还是没心没肺活的更久。

吕雉一听这事,心里简直太高兴了,正愁没借口办你小子,你倒是自己顶不住了。于是下诏说,刘恢为了女人居然连祭祀宗庙和王位都不要了,简直可耻。然后废除了刘恢后代的王位继承权。

此时,刘邦的长子刘肥早已去世多年;次子刘盈被也因病驾崩;三子刘如意早就被吕雉毒死了;四子刘恒还身为代王默默无闻着;五子刘恢伤心已绝;六子刘友也被吕雉饿死;七子刘长当着淮南王活的很开心;小儿子刘建没熬过童年早早离世。

也就是说,刘邦的儿子中除了拥有“免死金牌”的刘长,就只剩代王刘恒一人了。毫无疑问,吕雉的下一个目标便是刘恒。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