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佛详细介绍的书(我可以光明正大的佛了)

当你把“我佛了”当成口头禅时。

各种佛详细介绍的书(我可以光明正大的佛了)(1)

你已经半个脚踏入佛门了。

而真正把你带入佛门的不是那句“我佛了”,而是“口头禅”这三个字。

各种佛详细介绍的书(我可以光明正大的佛了)(2)

事情是这样的,现代常用语 “口头禅”,其实是个佛教用语,本意是指一些人没有完全领悟禅宗,却把一些现成的经言挂在嘴边的肤浅行为。后来含义演变成了“经常挂在嘴边的话”。

宋·王楙《临终诗》:“平生不学口头禅,脚踏实地性虚天。”

各种佛详细介绍的书(我可以光明正大的佛了)(3)

还不止,其实我们平时用到的很多日常用语,都来源于佛教。佛教从两汉时期传入中国后,就对我们的生活语言各个方面,造成了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影响,这份深远的影响一直延续至今

“现在许多人虽然否定佛教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可是他一张嘴说话,其实就包含着佛教的成份。……如果真要彻底摒弃佛教文化的话,恐怕他们连话都说不周全了。”赵朴初

比如:

“天花乱坠”是佛教里的词。原本是个褒义词,说的是南朝时候佛教盛行,梁武帝萧衍信佛,请云光法师来讲师来讲诵《涅槃经》,由于讲的太好,感动了天神,于是天神让天上纷纷扬扬的落下鲜花。“六欲诸天来供养,天华(花)乱坠遍虚空”

各种佛详细介绍的书(我可以光明正大的佛了)(4)

可能因为这个故事本身有点扯淡,所以到了宋朝时期,天花乱坠就已经带上夸张、不切实际等贬义了。

想入非非,也是佛语。 “非非”本来指的是大智大慧的境界,在佛语里“想入非非”的意思是进入玄妙虚幻的境界。后来演变成胡思乱想。

一丝不挂,佛教禅宗名词。是佛教用来比喻人内心没有一点烦恼,没有一点挂碍,超凡脱俗。被后来人误用,指人裸体。

《楞严经》“一丝不挂,竿木随身”。

(所以,一丝不挂接着想入非非,也是非常合理的……)

各种佛详细介绍的书(我可以光明正大的佛了)(5)

现身说法,原来说的是释迦牟尼能显现出各种各样的形象,向不同的人讲说佛法,是为现身说法。

不可思议,也一个来自佛教的词,佛经里用它形容佛法非常神奇,造句:不可思议是佛语,真是太不可思议了。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比喻做了什么事,得到什么样的结果。出自《涅盘经》:“种瓜得瓜,种李得李”。

各种佛详细介绍的书(我可以光明正大的佛了)(6)

“世界”一词也来自佛教, 世是指时间上的边界,“界”指的是空间上的边界。两个加起来,就是我们所处的“世界”了。

抖擞,原本是佛教头陀(dhata)的别称。所谓抖擞,就是僧人修持的一种苦行。修苦行的僧人,能断除对饮食、衣服、住处等贪着烦恼,就像去掉衣服上的灰尘一样,这样的行为被称为抖擞。

情侣之间喜欢说的“三生有幸”、“今生今世”、“生生世世”,也都是佛教里的概念,佛教认为人有前生、今生、来生。

各种佛详细介绍的书(我可以光明正大的佛了)(7)

觉悟,梵语为bodhi,玄奘将其译作“觉”。佛家以开悟智慧会得真理为“觉悟'。

导师,现在听到第一反应是学校的导师,这个词最初也来自佛经,指引路人。佛为众生指点迷津,指示通向“彼岸”的正道,被称为“大导师”

心地,我们说一个人善良,会说他心地好,这个词也来自佛语,将大地比喻成心,人心就如同大地一样,能产生世间的善恶美丑等。

各种佛详细介绍的书(我可以光明正大的佛了)(8)

法子,我们经常会说,得想个法子,这也是佛教用语,法子最初意为“步向正道”,日本曾经的国民演员酒井法子,名字就取了这个寓意(不过讽刺的是,她自己却因为吸毒而锒铛入狱)。

还有刹那、当下、三生有幸、镜花水月、前因后果、一刀两断等等等,最开始都是佛教禅语。

各种佛详细介绍的书(我可以光明正大的佛了)(9)

按理来说,佛教是个外来汉,中国本土也有道教和儒学,为啥佛教语言能在汉语里留下这么多痕迹呢?这得从汉语发展史上说,汉语的发展不是闭门造车,在它发展的过程中吸收了不少的外来文化。

汉语发展史上,汉语大规模吸收外来语共有三次:一是战国时期,主要是匈奴、西域来源的词;二是魏晋至隋唐时期,主是梵语系统来源的佛教词语;三是明清时期,主要是来自西方语源的词。其中来自佛教的词是对汉语影响最大的一次。

所以,佛系青年们这下可以放心,完全不用觉得佛系状态消极,毕竟我们的老祖宗们从几千年就开始“佛了”。

各种佛详细介绍的书(我可以光明正大的佛了)(10)

想要看看更多?点击下方【了解更多】~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