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掼蛋运动协会会长(掼牛)

文 | 难看吴头

世界上所有的武侠迷都知道“射雕英雄传”中有“江南七怪”,它是金庸先生根据小时候他外婆讲的故事,而塑造出来的侠义英雄。

江苏省掼蛋运动协会会长(掼牛)(1)

  上图照片为金庸先生接待韩海华一行。(照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非常巧合,武侠“写作大师”金庸先生的家乡,有位回族奇才武术家韩海华先生,根据“江南七怪”的故事,采用“江南船拳”的套路,打造出“江南七怪”武功。

在香港国际传统武术大赛中一举夺得七块金牌,深得金庸大师青睐和喜欢,开心之余,素要“江南七怪”拳照,决定收录于“金庸图录集”中,还专门为此题字“江南武侠”予以首肯,并特意设家宴招待所有参加比赛的嘉兴武林中人。

  我对韩海华师傅的熟知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嘉兴穆斯林成立了“回民武术队”,在他的带领下,多次夺得过全运会与民运会个人与集体冠军。

而韩大师的成名之作就是“掼牛”表演,也叫嘉兴斗牛。那时,他用武艺绝学,与牛“较劲”,将处于兴奋中的千斤壮牛摔倒在地,赢得了无数人赞许的眼光。从此我记住了嘉兴回教堂有个力大无比的武状元,叫韩海华。也成了我心目中的英雄好汉,崇拜对象。

说实在话,那时受“少林寺”与“海灯法师”的影响,会武功的人带有神秘感,是绝对被人刮目相看的。

江苏省掼蛋运动协会会长(掼牛)(2)

  与你死我活,把牛刺死为荣,充满血醒味的西班牙斗牛截然不同,嘉兴斗牛则相对温和又文明,要求赤手空拳,把牛掼倒“俯首称臣”,就是胜利,体现中华武术的精髓,讲究点到为止。

所以现在越来越受爱好和平与动物保护人士的欢迎,影响也逐渐扩展。嘉兴掼牛被誉为“东方一绝”,成了嘉兴的又一张闪亮的金名片。

  说起嘉兴武术,李青山是不得不提的英雄级人物。身材高大又魁梧,用熊腰虎背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蓄留着一把标志型花白大胡子。

因把160斤重的大铁刀,甩耍自如玩于掌心而闻名于世,被人尊称为“大刀王”。公元1982年某日,在中山路工人文化宫灯光球场,我亲眼目睹过他的大刀表演,引发轰动。在南湖饭店对面,环城路边的家里开设过跌打损伤专科门诊,高超的医术,吸引各地患者,顾客盈门,名声远扬。

江苏省掼蛋运动协会会长(掼牛)(3)

  可能是从小习武,练就了一副强壮身体。在他80多高龄时,还骑着辆没刹车皮的破单车,肩扛2大袋面粉,悠然自得骑行的模样,是老嘉兴人饭后街头巷尾“吹大新”的话题,相信很多人有着深刻的记忆。传闻,他曾练就武林罕见绝学“铁档功”。听说,李青山老先晚年的身体相当健康,活到90多岁寿终。

  韩海华不但武艺精湛、高强,还极具表演天赋,在许多影视片中出任主角,并兼职武打设计。是我国少数民族少有的著名影视三栖名星。作品有“少林俗家弟子”、“大凉山传奇”、“国际大营救”和“大上海风暴”等几十部之多。由韩海华担任总导演的非遗武术舞台剧“江南武魂”,将嘉兴非遗与地方民俗故事结合、用武术与歌舞形式,将嘉兴文化元素展现于世。

江苏省掼蛋运动协会会长(掼牛)(4)

  上图照片为韩海毕先生表演掼牛。(照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由于韩海华天资聪颖,对武术的迷恋与执着,不断钻研武学,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推陈出新,把老祖宗留存的东西,加以改良,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如今嘉兴“南湖船拳”已列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嘉兴掼牛”已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韩海华更是了得,作为非遗传承人,被誉为“中国式斗牛第一人”。如今在他的带领下,不仅其门下有了一批传人,还把这项运动推广到了全国。成了一个全国性比赛项目。

--END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