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背诗词十首五言绝句(十五首数字诗词)
在诗词中,把数字嵌入诗中,
会给人以直观、对比的感受。
今天,诗词君介绍十首数字诗,
数字巧妙地嵌入诗词中,
与诗中的情境浑然天成,让人拍案叫绝。
《宣城见杜鹃花》
唐·李白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
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写这首诗的时候,李白已是迟暮之年。
流离江南,晚景凄惨,又年迈多病,
当浓重的乡思就袭上了诗人心头,诗人写下此诗。
诗句把“一”“三”两个字各自串连起来,纡结萦回,
使人感到乡思袭来时无比的悲切伤痛。
“一”与“三”三次反复,按理在近体诗中是禁忌的,
但诗人却写得神韵天然,足见诗人驾驭语言的高超能力。
《宫词二首·其二》
唐·张祜
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
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
故乡远在三千里之外,关闭在皇宫整整二十年。
我唱一曲悲凉的《何满子》,
眼泪不由得双双落在唐武宗的面前。
四句诗中,以“三千里”表明距离,以“二十年”表明时间,
以“一声”写歌唱,以“双泪”写泣下,句句都用了数目字。
而数字在诗歌中往往有其特殊作用,
它能把一件事情、一个问题表达得更清晰,更准确,
给读者以更深刻的印象,也使诗句特别精炼有力。
这首诗的这两个艺术形式上的特点,
与它的内容互为表里,相得益彰。
《山村咏怀》
宋·邵雍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诗人把一到十表示数目的十个汉字按照自然数序
同小路、烟、村、亭台、鲜花编织在一起,
随着诗句和画面自然排列,
只用了寥寥几笔就构成一幅
自然朴实而又朦胧的山村风景画,
自然地融于山村的意境之中。
《题诗后》
唐·贾岛
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
贾岛被称为诗奴,他专注写诗,他视写诗为生命,
全身心投入,“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
就是他执着追求完美境界的精神风貌的真实写照。
这两句我琢磨三年才写出,一读起来禁不住两行热泪流出来。
诗中用数字将写诗的情景描述出来,给人以强烈的对比。
《牧童》
唐·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这首诗展示了一幅鲜活的牧童晚归休憩图,
反映了牧童生活的恬静与闲适。
表达了诗人内心世界对远离喧嚣、安然自乐的生活状态的向往。
这里的“六七里”和“三四声”不是确指的数字,
只是为了突出原野的宽阔和乡村傍晚的静寂。
将那种闲适与自由写得入木三分。
《渔父》
南唐·李煜
一棹春风一叶舟,一纶茧缕一轻钩。
花满渚,酒满瓯,万顷波中得自由。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写画中的渔父。
一叶扁舟,一支长桨,一根丝线,一只轻钩,
四个“一”字连用而不避重复,是词人有意为之,
不但不显重复,反而有一气呵成、悠然不断之感。
取“一”与“万顷”相映照,细巨对应,工整而精妙。
渔父时而举起酒壶,看着沙洲上的春花,
在万顷水面上心满意足地品着美酒,何等潇洒自在。
《八月七日初入赣过惶恐滩》
宋·苏轼
七千里外二毛人,十八滩头一叶身。
山忆喜欢劳远梦,地名惶恐泣孤臣。
长风送客添帆腹,积雨浮舟减石鳞。
便合与官充水手,此生何止略知津。
在远离京都七千里外,水流湍急的险恶的惶恐滩上,
诗人仿佛像一叶小舟,随时都有沉没的危险。
巧妙的数字,强烈的对比,给人以惊心动魄的感觉。
诗人用“七千里外”和“十八滩头”、
“二毛人”和“一叶身”形成强烈的对比,
将诗人晚年被贬谪的凄凉孤苦,生动展示在读者面前。
《水仙子·夜雨》
元·徐再思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
三更归梦三更后。
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逆旅淹留。
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
此曲采用作者惯用的重词叠字手法,善用数词人曲,
如“一声”、“一点”、“三更”、“十”、“二”等,
给人以回环复沓,一咏三叹之感。
全曲情景交融,用典用对,贴切自然,不愧为“情中紧语”。
《咏竹》
清·郑燮
一两三支竹芊,四五六片绿叶。
自然疏疏淡淡,何必重重叠叠。
一两支竹子,四五片绿叶,
自然疏疏淡淡就很好,何必要重重叠叠的呢?
郑板桥是一个大画家,这首诗,似乎描写了一幅清雅的画竹图,
没有叠加,只有简简单单的一几枝竹子,十分清雅。
《题秋江独钓图》
清·王士祯
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丝纶一寸钩。
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独钓一江秋。
全诗描写了一个渔夫打扮的人,在江上垂钓的情形:
一件蓑衣、一项斗笠、一叶轻舟、一支钓竿,
垂钓者一面歌唱,一面饮酒,垂钓的潇洒被刻画得活灵活现。
虽然独自钓起一江的秋意,但逍遥中不免深藏几许萧瑟和孤寂。
再观全诗,九个“一”巧妙嵌入其中,
将诗与图的意境表现得分毫不差,细细品味,
这些“一”用得十分贴切又有情趣。
最后一句“一人独钓一江秋”,渔人钓的是鱼?是秋?
是潇洒自在的生活?是无拘无束的心情?
在诗人看来,这样的秋江独钓者,才是真正懂得生活乐趣的人。
— 数学找规律 —
杂数诗
百鸟归巢图
归来一只复一只,三四五六七八只。
凤凰何少鸟何多,啄尽人间千石食。
杂数诗是诗歌的一种体栽。
有以数字为题目的,有以数字嵌入诗句的,类似文字游戏。
此篇题目为何是“百鸟”?诗中自有答案。
两个一、三个四、五个六、七个八之和即为百
(1 1 3×4 5×6 7×8=100),这个规律你找到了吗?
数字隐藏诗
断肠迷
宋·朱淑真
下楼来,金钱卜落;
问苍天,人在何方?
恨王孙,一直去了;
詈冤家,言去难留。
悔当初,吾错失口,有上交无下交。
皂白何须问?
分开不用刀,
从今莫把仇人靠,千种相思一撇销。
数字隐藏诗,即用猜谜语的形式将数字展示出来。
朱淑真这首作品每句作为“拆字格”修辞的谜面,
谜底恰好是“一二三……十”这十个数字。
半字诗
半半歌
清·李密庵
看破浮生过半,半之受用无边。
半中岁月尽幽闲,半里乾坤宽展。
半郭半乡村舍,半山半水田园。
半耕半读半经廛,半士半民姻眷。
半雅半粗器具,半华半实庭轩。
衾裳半素半轻鲜,肴馔半丰半俭。
童仆半能半拙,妻儿半朴半贤。
心情半佛半神仙,姓字半藏半显。
一半还之天地,让将一半人间。
半思后代与沧田,半想阎罗怎见。
饮酒半酣正好,花开半时偏妍,
半帆张扇免翻颠,马放半缰稳便。
半少却饶滋味,半多反厌纠缠。
百年苦乐半相参,会占便宜只半。
同上,这首《半半歌》的同类项是“半”字。
全诗句句不离“半”字,
但并不觉啰嗦、累赘,反而具有一种音韵美。
复字诗
定林所居
宋·王安石
屋绕湾溪竹绕山,溪山却在白云间。
临溪放艇倚山坐,溪鸟山花共我闲。
复字诗是在每句诗中重复嵌用同一个字。
这首诗中,每句都有“溪”字出现,所以同类项是“溪”。
— 等差数列 —
宝塔诗
一字至七字诗·茶
唐·元稹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
宝塔诗,它形如宝塔,从一字句或两字句的塔尖开始,
向下延伸,逐层增加字数至七字句的塔底终止。
上面这首诗每层字数从一开始递增,直至七结束,
这不就是首项为一,公差为一的等差数列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