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乡村写生采风活动(乡村采风演礼乡献义村)
2021年2月19日走进献义村,就有种新颖别致的感觉,浓浓的清风扑面而来,一幅幅以“德孝”为主题的壁画交相辉映,迈步干净整洁的村道上,让人心旷神怡。这是一个与众不同的乡村,我怀着好奇的心,开始了游走式的采访。
走进一农家,见到了被村民尊称的“老书记”——于章瑞,八十四岁的他精神矍铄兴致勃勃的与我聊起了往事。
于章瑞初中毕业后,聪明上进的他参加了工作,在献义乡当了一名会计,1956年走合作化道路,回到了大队成了一名副会计,1959年冬调演礼乡为管理会计,1962年国家经济调整,他被压回了大队,也就是“六二压”,成了一名普通的社员。1970年这位风华正茂的小伙子,受到重用,成了大队的会计,出色的小伙子,尽显管理能力,于1974年当上了大队革委会主任,1976年调公社搞清财,1977年调公社办的张坪矿当会计。在这些不同的岗位上,他练就出了较强的工作能力。这是这个受百姓欢迎、领导信任的好同志,1984年2月,于章瑞就任村党支部书记,开始了他精彩的创业人生。这是个经过旧社会,又经过初级社、高级社,经过人民公社,又赶上改革开放的时代见证人。上任后的他正值土地下户实行联产承包,看到逐步富裕起来的百姓,他总感到还缺少了些什么。口袋富了,脑袋和精神也要“富”起来。一个“德”与“孝”的概念,就是由他最先构架出来的。就用“德孝”理念去武装村人的思想。从此,他极力倡导用“德孝”二字去教育村民,并以此规范大家的行为。1987年的重阳节是个值得铭记的日子,也就是从这一年开始,以“德孝”为理念的敬老行动开始了。那天,全村的人们相聚一起,进行了四个议程:一是向老年人敬祝寿酒,二是让老年人分享蛋糕,三是让晚辈代表向老年人表孝心,四是让老年人向晚辈提要求,有问题提出后当场解决。也就是这一年的九月九,开始评选好公公,好婆婆,好儿媳,一种新风尚吹拂在了献义村。也就是这一年,村里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大兴勤俭持家、厉行节约之风,结婚办集体婚礼,殡葬不穿白戴孝。
如今安享晚年的于章瑞,看到后来的村干部还继续倡导着“德孝”之风,倍感欣慰。他深有感触地说:我年轻时的那会是,受穷了,拼命了;现在是,发展了,幸福了。他评价他的继任者李海江说:他比我干的更好!
在村委我见到了村第一书记李海江。这位让我敬慕的优秀党支部书记,就是老书记的接班人,在2000年至2020年的二十年中,依然传承了传统的“德孝”文化理念,并贯穿于工作的实践中。
“德”与“孝”在中华民族传统理念中,是个宏大的命题。在李海江的工作实践中,他把“德孝”化解成为让百姓摸的着看的见的一桩桩小事,用做好每件事情去诠释“德孝”二字。他说:对我来说,什么是为人民服务?就是给老百姓帮忙。李书记是这样说的。我们最大的政治就是服务老百姓;不孝之子,不能当干部;给家庭培养孝子,就是给国家培养栋梁;把家庭的矛盾解决了,那这个社会就是和谐的;敬孝好父母,教育好子女,就是好党员。
李书记是这样做的。村民于多瑞生病了:代状胞诊,李书记开车把他及时送到了长治和平医院。他说,我不会看病,会开车,我会把他们送进医院。几十年来,送过多少人,他已记不清了。总之,村民们有了急事、难事都会来找他,只要能解决的问题,从不推辞,并一一解决。
村民是这样说的。我们村里之所以这么干净,能有宜居的美好环境,那是:天天有小扫一周一大扫全民齐上阵垃圾见不到看到村干部身先士卒带头参与讲卫生的行为,那是:公共场所干部扫各家各户自扫了门前街道户连户干净整洁卫生了家家都有保洁员人人都是清洁工老街焕发新气象全村百姓喜洋洋
李海江总是怀揣着这样的治村理念:好班子:献身自我,义无反顾。好队伍:献出才智,义不容辞。好村风:献上爱心,义薄云天。这就是李海江的政治定位,也是献义村的政治格局。
在村中,我碰到了行色匆匆的于学东,他是现任的村支部书记和村委主任,是去年刚刚上任的。他说他的压力很大。在他的面前有两项亟待完成的工程,一是德孝文化广场,二是白龙山田园宗合体。
在言谈举止中,我能感受到他对完成这两项工程是有信心的。
于学东能走上领导岗位,并担当起这付重任,是全村百姓对他的信任,于他来说是使命也是责任。对此,他倍感荣幸,也倍感有压力。
他说,刚刚上任,还没有干出什么业绩,可我会不负众望,把全村的事情办好,把传统德孝的优良村风传承下去。
走过一个小巷,有人在清理地上的垃圾,我拍片之后,才知这位正在劳动的女士叫张海棉,她是支部组织委员。她说:昨天是春节后上班的第一天,今天村干部们参加了义务讲卫生的劳动,我们村是小扫天天有,一周一大扫。
今天,阳光灿烂,白龙山上热闹非凡,在观景台上有不少的游人凭栏远眺,观赏着眼前极美的风景。
在观景台上还有不少的人在跳舞,在拍抖音。这时,只见村妇会主任李学芳在维持着秩序。她说,从大年初一起,村干部们轮流到此值班。
干部们的主要责任有两项:一是保障观景台上的安全工作,二是白龙山上的防火工作。每天最早到山上的是值班村干部,最后一个离开这里的也是他们。
今天我的采访是乘柴巧赛丈夫的车而往返的,所采所访都是满满的,在我兴奋之余,柴巧赛的丈夫王学政与我说:结婚后,夫人年年都被评为了好媳妇,为了我能在矿上安心上班,她把我病重的老父亲伺候的周周到到,每天端来洗脚水给他洗脚…… 老人去逝后,我们才在城里买下了房,才搬到了城里住。
听到这段话语,我喃喃自语到,献义村真好,处处都有好故事。柴巧赛听我这样说后,不好意思地说:你可不要写我,要写就写村民们。
回想着一天的经历,让我直感:村中安静祥和,能有一个稳定团结的大好局面,正如李海江说的那句话:纠纷不出村,矛盾不上交,选举不拉票,全村零事故。是的,正是三任书记,以一任接着一任干的坚守执着,才创造出百姓美好生活。当下的献义人都有种优越感,享受着改革改开带来的一切成果,并感受到一种从未有过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
以下是来自村中的图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