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的最高境界一句话(寂寞是一个人的狂欢)
“狂欢是一群人的寂寞,寂寞是一个人的狂欢。”这是复旦大学的老师陈果说的。毋庸置疑,陈果是懂得寂寞价值的那个人,也是能够充分享受寂寞的那个人。古往今来,大凡文人虽不能完全脱离现实,但会在适当的时候与现实保持一定的距离,闹中取静,做一个冷峻的观察者。或许我等凡夫俗子是达不到“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的忘我境界的,但至少应该接受不期而至的寂寞。
“寂寞”一词有多种解释:空虚、稀少、孤独、冷清、闲适都是。寂寞还有一层意思,那就是“死亡”。释家认为,人的出生是因为前世作了孽,今世投胎做人是来还债的,一旦还完债就功德圆满了,此时肉体凡胎就会死去,灵魂悄无声息出窍升天,升到极乐世界享福去。所以佛门高僧离世就叫圆寂。
在寺庙里打坐念经的僧侣们就是甘愿与寂寞为伍的一群人。不论是打小皈依佛祖,还是中途看破红尘遁入空门,吃斋向佛之人暮鼓晨钟,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大都在寂寞中修身养性。当然,能修成正果与否另当别论。
然而,对于修行者眼里的芸芸众生,寂寞可不是什么好玩的东西,世人都不愿意接受它亲近它。因为人类是一种喜欢群居的动物,这一特性像极了扑火的飞蛾,为了凑一份热闹,哪怕引来烈火焚身也在所不惜。人们或贪恋于饭桌、牌桌的欢娱;或沉醉于香车美女、轻歌曼舞的虚幻,生怕自己在群体中被边缘化。加之智能手机呈现了一个包罗万象的世界,好看、好听,好玩的物件实在太多,形形色色的诱惑实在太多,致使及时行乐的哲学大行其道。
应该说,追求富足、快乐、健康的生活本身并无过错。笔者只是疑虑内心的空虚又该怎样排遣?物欲的满足是否可以替代精神的富有?人们可否愿意尝试另外一种与众不同的活法?譬如选择一两门爱好,作为终身努力的方向,从而学会接受寂寞、甚至享受寂寞。
不是每一个人都是喜欢热闹的,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对于怀揣梦想、希望成就一番事业的人来说,寂寞仿佛又是一个好东西,它就像荒野里生长的苦菜,无论土地多么贫瘠,也不管雨雪风霜如何欺凌,它总在苦涩中孕育梦想,在沉默中积聚力量;当阳光普照春风吹来的时候,它就拔地而起,绽放生命的芳华。
其实享受寂寞也是一种人生境界,而凡是存有大智慧和或大成就的人往往比其他人更早地和明白这一境界。
勇敢地面对现实,一个人默默的坚强,一个人去处理生活上各种琐事,一个人解决自己情感上的疙瘩……只有以一种乐观积极的态度面对寂寞,才算真正成熟了起来,寂寞是一个人的享受,寂寞是一个人的狂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