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课标如何落实核心素养(一起来读新课标)

只有读了新课标,才知道新课标改了啥、加了啥、删了啥?,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基于新课标如何落实核心素养?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基于新课标如何落实核心素养(一起来读新课标)

基于新课标如何落实核心素养

只有读了新课标,才知道新课标改了啥、加了啥、删了啥?

01 “课标”的重要性

课程标准,是学校教育教学宪法,是育人蓝图,具有准绳的作用。

这次课标修标,重在从学科立场走向教育立场,突出素养立意、育人导向;优化课程内容结构;强化学科实践及跨学科主题学习;践行素养导向质量观。课程标准有可操作性,“新课标-新教材-新学案-新课堂-新考评”构成了课改的完整链条。

02 “课标”的亮点:课程核心素养

学生核心素养,采取通过学科课程素养认领形式来推行,想得到美丽的育人目标-看得见风景的课程核心素养-走得到景点的教学目标,构成了切实可行育人目标行动图。

可见,课程核心素养是课程的基因,一根红线贯彻修订全过程,是课程育人价值的体现,是各学科课程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的独特贡献,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之后逐步形成的。

03 育人总目标确立,义务教育学生画像

培养目标: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

所谓“有理想”,指学生从小要树立远大目标,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对美好生活有向往和追求。

所谓“有本领”,指学生要学到能够运用于实际、满足生存需要、服务于社会的知识和技能。

所谓“有担当”,就是培养责任意识,发挥个人能力,做时代的主人。

04 核心素养概念、三个方面、六个维度、十八个要点

核心素养是指个体在面对复杂的、不确定的生活情境时,能够综合运用特定学习方式所孕育出来的(跨)学科观念、思维模式和探究技能,结构化的(跨)学科知识和技能,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内的动力系统,分析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交流结果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综合性品质。

通俗说,是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正确价值观。

核心素养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如图所示: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