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金融市场现状 深圳金融这十年

深圳金融市场现状 深圳金融这十年(1)

经济是肌体,金融是血脉,服务实体经济是金融的本源。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十年,是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市中心支行(以下简称深圳人民银行)引领深圳金融业支持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绩的十年。十年间,深圳金融业增加值保持年均11.7%的高速增长,占GDP比重由2012年的14.0%提高至2022年上半年的16.1%。这十年,深圳的实体经济与金融实现良性循环,表现为信贷总量平稳增长,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稳固有力;信贷结构持续优化,金融支持重点领域质量和适配性稳步提升。

深圳金融市场现状 深圳金融这十年(2)

首贷服务中心精准发力实体企业融资难题

截至2022年7月末,深圳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2.1万亿元,较2012年末增长3.1倍;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8.2万亿元,较2012年末增长2.8倍,深圳信贷总量平稳增长。

服务小微企业方面,截至2022年7月末,深圳市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3753.4亿元,是2019年同期的2.3倍;普惠小微贷款授信户数127.3万户,是2019年同期的2.6倍。

服务重点领域方面,截至2022年7月末,深圳制造业贷款余额、绿色贷款余额、高新技术企业贷款余额的增速均高于各项贷款增速,金融支持重点领域的力度不断加强,助力深圳经济结构转型升级。

信贷总量平稳增长 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稳固有力

深圳人民银行始终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落实稳健的货币政策,指导金融机构践行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保持辖内流动性合理充裕,为深圳经济增长营造了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截至2022年7月末,深圳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12.1万亿元,较2012年末增长3.1倍;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8.2万亿元,较2012年末增长2.8倍。其中,地方法人金融机构贷款余额突破1万亿元,达10613.5亿元,对稳定深圳信贷总量增长的贡献度不断提升。

为了满足实体经济重点领域融资需求,深圳充分发挥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运用好再贷款再贴现引导金融机构信贷投向,加大普惠金融领域信贷投放,降低企业融资成本。2022年1-7月,累计办理再贴现金额较2018年同期增长2.8倍。自2018年以来,再贴现业务共支持的企业超过1万家,其中小微民营企业占比近9成;2022年1-7月,累计发放支小再贷款金额较2018年同期增加7.7倍。同时,发挥两项直达工具正向激励作用,增强精准性和直达性,推动辖内银行支持小微企业贷款延期还本付息达3186.6亿元,惠及企业22.7万家;撬动地方法人银行发放普惠小微信用贷款657.6 亿元,惠及13.2万户市场主体。

近年来,深圳人民银行引导全国性银行在深分支机构下沉服务重心,深入社区基层,主动对接深圳项目及企业,推动更多碳减排支持工具、科技创新再贷款、交通物流专项再贷款等新创设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落地深圳,实现对绿色发展、科技创新、交通物流等领域精准倾斜的效果。

信贷结构持续优化 金融服务小微企业和重点领域能力提升

针对市场主体中民营小微企业占比大的特点,深圳人民银行以破解民营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为己任,多措并举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普惠小微企业支持力度,推动建立金融服务小微企业长效机制,普惠小微贷款实现“量增、面扩、价降、质提”。

截至2022年7月末,深圳市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3753.4亿元,是2019年同期的2.3倍,占全部贷款的比重提升至17.5%;普惠小微贷款授信户数127.3万户,是2019年同期的2.6倍。2022年7月,全市新发放小微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较2015年初下降2.72个百分点。

疫情发生以来,深圳金融业帮助小微企业渡过难关、恢复发展。深圳人行借鉴街道社区网格化管理的组织优势,推动银行下沉服务、“走街访户”,拓展首贷、信用贷取得显著成效。2020年4月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共走访企业超25万家,已有11.3万家企业获得授信2740.1亿元。其中,首贷企业家数占比10.0%,信用贷款家数占比31.1%。2021年,辖内中资银行累计向11.9万户普惠小微企业发放首贷1086.4亿元。2022年上半年,深圳新增小微企业法人首贷户1.4万户。

在服务小微企业的同时,深圳人行积极贯彻新发展理念,将加强信贷政策结构性调整与深圳经济结构调整升级趋势有机结合,综合运用政策引导、窗口指导和工作督导等方式,持续加大实体经济重点领域金融支持力度。

截至2022年7月末,全市制造业贷款余额8042.5亿元,较2012年同期增长1.8倍;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5418.2亿元,较2015年同期增长4.6倍。截至2022年6月末,深圳市绿色贷款余额5857.9亿元,同比增长50.9%;高新技术企业贷款余额6456.7亿元,同比增长22.6%,均高于各项贷款增速。

2022年以来,为应对经济发展面临的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深圳人民银行结合地区实际,出台金融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有关工作的14条细化举措,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受疫情影响行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助力稳住经济大盘。截至2022年7月末,全市住宿和餐饮业、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物流和邮政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受疫情影响重点行业贷款余额合计8982.8亿元,较年初新增502.6亿元。

融资成本明显下降,市场主体获得感持续增强

一直以来,深圳人行积极落实人民银行总行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各项要求,提升地方法人金融机构自主定价能力。2019年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改革以来,深圳人民银行积极推动辖内金融机构充分运用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定价,指导辖内银行先行先试,扩大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应用场景,发放全国首笔参考5年期以上LPR利率的固定资产贷款,将LPR应用到普惠金融随借随还业务中,充分释放LPR改革效能。

同时,该行维护存款竞争秩序,优化银行负债结构,持续推动金融系统向实体经济让利,市场主体融资成本保持逐年下降。2022年7月全深圳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4.02%,处于有统计以来的低位。

【记者】谭冰梅

【摄影】朱洪波

【作者】 谭冰梅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 客户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