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十七所高校:北京高校解读十八

一、院校简介

北京十七所高校:北京高校解读十八(1)

(一)中国传媒大学,简称“中传”,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是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首批入选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和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

(二)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54年的中央广播事业局技术人员训练班。1958年更名为北京广播专科学校。1959年经国务院批准,学校升格为北京广播学院。2004年9月更名为中国传媒大学。

(三)1、学校坐落于北京古运河畔,占地705亩,设有6个学部、21个学院,79个本科专业;

2、拥有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9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0个专业硕士类别;

3、教职工教职工20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115人,正高级职称329人,副高级职称589人,双聘院士3人;全日制在校生近15000人,其中普通全日制本专科生9000余人,博士、硕士研究生5000余人。

二、重点学科

北京十七所高校:北京高校解读十八(2)

(一)中传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

序号 一级学科名称 评选结果

1 新闻传播学 A

2 戏剧与影视学 A

3 艺术学理论 A-

4 设计学 B

5 信息与通信工程 B

6 音乐与舞蹈学 B

7 美术学 B

8 中国语言文学 B-

9 电子科学与技术 C

10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C

11 外国语言文学 C

(二)国家重点学科

1、国家二级重点学科

(1)新闻学

(2)广播电视艺术学

2、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1)传播学

(2)新闻学

(3)广播电视艺术学

(三)国家级特色专业

1、非通用语种群(尼泊尔语、泰米尔语、斯瓦西里语、孟加拉语4个语种)

2、广播电视新闻学

3、动画

4、新闻学

5、播音与主持艺术

6、广播电视编导

7、广播电视工程

8、广告学

9、录音艺术

10、传播学

11、文化产业管理

(四)在校生推荐专业

排名 专业名称 推荐指数

1 播音与主持艺术 4.9(89人)

2 传播学 4.8(82人)

3 广播电视学 4.7(73人)

4 广告学 4.6(63人)

5 戏剧影视文学 4.6(55人)

6 广播电视编导 4.8(50人)

7 广播电视工程 4.9(44人)

8 新闻学 4.8(44人)

9 数字媒体艺术 4.6(36人)

10 动画 4.9(30人)

三、录取原则

北京十七所高校:北京高校解读十八(3)

(一)学校在提档时,原则上承认省级招办的全国性加分项目,但录取时以实际高考成绩(不含任何加分)为准。实考分相同的情况下,优先录取享受加分政策的考生。

(二)外语类专业只招英语语种的考生。考生须参加所在省级招办组织外语口试且成绩合格。学校的公共外语课只开设英语课程。

( 三)普通本科专业录取原则

1、提档比例:实行平行志愿的批次,提档比例控制在招生计划的105%以内;实行顺序志愿的批次,提档比例控制在招生计划的110%以内。

2、按照顺序志愿投档的批次,在第一志愿考生生源不足的情况下,择优录取非第一志愿考生,直至完成来源计划。若符合条件的非第一志愿考生生源仍不足,将征集志愿;按照平行志愿投档的批次,未完成的计划也将征集志愿。征集志愿仍不足则将剩余计划调剂到其他生源质量好的省份完成招生计划。

3、对于符合学校录取标准的考生,学校按照实考分排队顺序进行录退。确定考生录取专业时,根据考生填报的专业志愿设定专业志愿级差,第一、第二专业志愿之间不设级差,第二、第三专业志愿之间的级差为3分,第三专业志愿以后的专业志愿之间不设级差;所有已投档考生按实考分排队,按照考生专业志愿和各专业招生计划数从高分到低分顺序录取。考生填报的前一专业志愿无法满足的考生,实考分减掉分数级差进入后一专业志愿排队,依此类推。

4、在实考分相同条件下,优先录取有政策性加分的考生。若均无政策性加分,文科考生依次按语文、数学、外语、综合科目成绩排队录取;理科考生依次按数学、语文、外语、综合科目成绩排队录取;

5、 专业志愿无法满足时,若服从调剂,按实考分从高到低调剂到尚未录满的专业,专业志愿无法满足又不服从调剂的,作退档处理。

四、就业情况

北京十七所高校:北京高校解读十八(4)

(一)总体情况

1、2019年,中国传媒大学共有毕业生3878人,其中本科毕业生2119人,硕士毕业生1632人,博士毕业生119人。

北京十七所高校:北京高校解读十八(5)

2、就业率

北京十七所高校:北京高校解读十八(6)

3、具体来看,本科生国内升学人数为379人,出国(境)留学人数为359人,直接工作人数为1317人;硕士生中国内升学人数为79人,出国(境)留学人数64人,直接工作人数为1516人。

北京十七所高校:北京高校解读十八(7)

4、中传各学院就业率来看,外国语言文化学院、 数据科学与智能媒体学院、 动画与数字艺术学院、文化产业管理学院、播音主持艺术学院毕业生就率为 100.00% 。

北京十七所高校:北京高校解读十八(8)

北京十七所高校:北京高校解读十八(9)

5、分性别来看,2019 届毕业生中男生就业率为 96.62%,女生就业率为 97.40%。 从就业去向看,男生直接工作的比例高于女生,女生继续深造的比例高于男生。

北京十七所高校:北京高校解读十八(10)

(二)深造情况

1、囯内深造

2019 届本科毕业生中,有379 人国内升学,占本科毕业生总人数的17.89%。 其中,205 人保研,174 人考研;245 人进入本校攻读研究生,134 人进入外校攻读研究生。

86 人(占 22.69%)升入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A 类,2 人(占 0.53%) 升入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B 类,278 人(占 73.35%)升入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 校。

北京十七所高校:北京高校解读十八(11)

2、国(境)外深造

(1)2019 届毕业生中,有 359 名本科毕业生和 15 名硕士毕业生出 国(境)留学。留学目的地排名前三名的国家或地区为英国(157 人)、美国(92 人)和中国香港(38 人);

出国(境)留学毕业生共赴 135 所高校继续深造,录取中国传 媒大学毕业生人数最多的前三名国(境)外高校分别是伦敦大学学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香港中文大学(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香港城市大学(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北京十七所高校:北京高校解读十八(12)

北京十七所高校:北京高校解读十八(13)

(2)根据 2020 年 TIMES 世界大学排名,中国传媒大学共有 201 名 2019 届毕业生赴世界排名前 100 名的高校留学。其中,92 人赴世界排名前 30 名的高校留学,28 人赴世界排名 31-50 名的高校留学,81 人赴世界排名 51-100 名的高校留学。

北京十七所高校:北京高校解读十八(14)

(三)工作情况

1、就业地区

2019 届签约工作毕业生地域流向以华北地区(占 64.34%)、华东地区(占12.82%)和华南地区(占9.78%)为主。在北京就业的毕业生有730人,京外就业的毕业生有 518人,北京、广州、杭州、深圳、天津为今年毕业生就业流向前5名城市。

北京十七所高校:北京高校解读十八(15)

2、单位性质

中国传媒大学2019 届签约工作毕业生就业单位以国有企业(303 人)、其他企业单位(301 人)、其他事业单位(172 人)、高等教育单位(131 人)为主。其中,本科签 约工作毕业生主要前往其他企业单位,硕士签约工作毕业生超过四分之一前往国有企业,博士毕业生则主要与高等教育单位签约。

北京十七所高校:北京高校解读十八(16)

3、重点单位

主要签约单位前十中,主要文化、体育和娱乐行业单位为主。

北京十七所高校:北京高校解读十八(17)

(四)薪资待遇

从调查的薪酬水平来看,本科毕业生占比最高的薪资范围在 5 万至 10 万,占 47.40%;其次为 10 万至 15 万,占比 30.08%;5 万以下占 比9.29%;15 万至 20 万占比 8.03%) 以及 20 万以上占比5.20%。

硕士毕业生薪资占比最高的范围在 10 万至 15 万占比 35.44%,其次为 5 万至 10 万占比 28.22%、 15 万至 20 万占比 15.93%)、20 万以上占比 15.77%以及 5 万以下占比 4.65%。

博士毕业生薪资占比最高的范围在 10 万至 15 万占比 41.79%,其次为 15 万至 20 万占比 25.37%、5 万至10 万占比22.39%以及 20 万以上占比 10.45%。

北京十七所高校:北京高校解读十八(18)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