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设资料CC机设系列(机设资料CC机设系列)

作者:CC 文章转自78DM

机设资料CC机设系列(机设资料CC机设系列)(1)

AS的开发,大体可以追溯到80年代。在当时米国里根正攵府大力推动战略防御计划(SDI),其应运而生的子项目之一,便是AS开发(主线是反导弹,AS只是支线)。

ADI的构想是凭借配置在卫星轨道的武器来拦截飞向本土的洲际弹道导弹,是一项针对敌对国家势力(苏联:老哥含蓄,就是指我嘛)令其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无力化的计划。

机设资料CC机设系列(机设资料CC机设系列)(2)

SDI计划是美苏军备竞赛下的产物。同时,也令当时陷入死胡同的美苏争霸态势产生了某种变化。

1990年8月,“两伊战争后成为穷光蛋”的伊拉克与“有钱却狼狗都没养一条”科威特两国因石油问题谈崩。军事实力强大的伊拉克在石油开采、领土争议以及债务偿还等等问题上,几乎是以刁难的程度提出了不少要求。

科威特断然拒绝了这种丧权辱国、一旦接受妥妥的会被后世唾骂的霸王条款,但依然没有放弃“可以谈,但别过分”的态度。

机设资料CC机设系列(机设资料CC机设系列)(3)

谁知道,伊拉克在谈判桌底下连刀都磨好了。

在萨达姆·侯赛因的一声令下,拥有多年暴兵经验的伊拉克率先吹响了战争的号角。在狼烟的引导下,伊拉克的虎狼之师扑向了孱弱的科威特军。

仅仅十四个小时,首度科威特城就被攻陷了,第二天科威特就被宣布成为了伊拉克的第十九个省。

这真是一个风雨飘摇的动荡年代。

伊拉克吞并邻国的这种侵略行为,遭到了国际舆论的普遍声讨。以美国为首的三十四个国家在联合国的名义下组成了多国部队,开赴并驻扎在了沙特**,与伊拉克军势如水火,互相对峙。

然则多国部队的袭来不但令伊拉克紧张不安,同时也引发了沙特**等周边***国家人民的反感。可以说,科威特战争加深了中东局势的混乱。

机设资料CC机设系列(机设资料CC机设系列)(4)

刚刚进入了九十年代,被后世称为“二点五次世界大战”的海湾战争就这么爆发了。这场大规模动乱,也成为了塔吉克斯坦共和国的分离独立、巴勒斯坦问题的导火索。杀气腾腾的第五次中东战争就此打响。

随后,这场战争中最为惨痛的悲剧发生了。

1991年2月,一发核弹落在了科威特北部境内。

在那里,有正在交战的多国部队与伊拉克军,和数十万科威特平民。

正接受战地新闻媒体采访的美军士兵,身后街道的遥远之处的闪光,画面出现的干扰,那一瞬间之后的沉默……

机设资料CC机设系列(机设资料CC机设系列)(5)

核爆炸被推定为是百万吨级的。科威特的主要部分一瞬间几乎全部蒸发了(科总面积不到一万八千平方公里,刚比北京市大一点)。交战的双方也出现了巨大的损失:24小时内,死亡人数就飙升到了数万,48小时后这个数字就激增为了十几万。

萨达姆成为了惨剧发生后的最初嫌疑人和罪魁祸首,做出这一判断的自然是受到极大损失的美国正攵府。他们断定核弹是萨达姆下令扔的,并威胁要“血债血偿”。

当然了,萨达姆政权给予了坚决的否定声明,称“己方军队并未发动核打击,这是某些人的自导自演”,这锅坚决不背。

幸好,苏联正攵府虽然在这场战争中并未在口头上或者实际行动上支持“有过一段感情”的伊拉克盟友,但在惨剧发生之后,面对美国正攵府歇斯底里的报复威胁还是站了出来,全力进行政治斡旋。

最终,作为负责任大国的白头鹰保持住了清醒的意识,史上第四次核攻击并没有发生。

机设资料CC机设系列(机设资料CC机设系列)(6)

虽然西方舆论依然相信萨达姆是扯谎的,不过军事头脑稍微清晰一点的人们都明白,伊拉克军应该是不具备动用战略级核武器的能力才是。

实际上,那颗神秘的核弹正是利用了ECS技术才躲过了那么多双眼睛的监视,突如其来的出现在了科威特的头顶上。

当然了,在当时绝大多数人都不知道某个巨大组织的存在。那么,海湾战争中的那一发核攻击正是该组织的傲慢抵达顶点的具象化产物,自然也无从知晓了。

那次事件以后,第五次中东战争便陷入了永远都拔不出腿来的泥沼之中。这种愈演愈烈的斗争态势,一直延续到现在。

机设资料CC机设系列(机设资料CC机设系列)(7)

核攻击之后的半年左右,东方阵营发生了政治巨变。

苏共中央总书讠己、苏联国防会议**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在克里米亚半岛弗洛斯总统别墅里,被苏联特种部队暗杀。

右倾化的苏保守派势力强势上台。

机设资料CC机设系列(机设资料CC机设系列)(8)

原本已经在向关系缓和的良好形势发展的美苏两方,在对美态度一贯良好的戈尔巴乔夫身亡后,他的那些被视为“懦弱”的政策被苏共保守派推翻。

东西方一下子又变成了针锋相对的对立姿态,“就像噩梦一样,如同回到了赫鲁晓夫之前的那个时代”。

“战争可以是有计划的,但不能结束。20世纪末的冷战格局有继续保持下去的必要。”这是某些势力某些人的看法,对此我无话可说。

扯远了,我们回到ADI计划上继续说。

时间退回到70年代。在当时,二战的阴影虽然已经消散了,但美苏两大国的冷战态势仍然持续着。世界局势,保持着一种计划内的紧张感。

因为核武器的存在,因为古巴危机那样的事件,各个国家都担心全面核战争指不定哪天就爆发了,于是纷纷采取了必要的措施。

幸运的是,冷战中的东西方阵营并没有按下爆发全面热战的按钮。不过为了遏制俄国人无止尽的扩张欲,局部战争仍在发生,譬如越南战争和阿富汗战争。

在越战期间,由于北越军采取了100%的丛林游击战术,美军的地面部队陷入了苦战,蒙受了巨大的损失。于是乎,启用新兵器成为了美军寻求突破战争泥沼的“新希望”。

于是,AS的前身“人工动力强化服”就在不断的摸索中被具象化,呈现在世人面前。不过这一时期的动力装甲服的设计,更专注于在不降低机动性的同时确保提升步兵的生还率。

机设资料CC机设系列(机设资料CC机设系列)(9)

简单来说就是要轻便灵巧地保住大兵的小命。

日本媒体在这一时期就将其称之为“机器人部队”。虽然在当时看来是彻底曲解了亲爹的意思,不过就后来的发展来看还是挺有预见性的。

遗憾的是,虽然美军埋头苦干完成了系列试作机(XM0到XM3),但因为技术层面的局限性,无法实现驱动马达、携行式动力源和控制装置的小型化。

也就说是,作为一套穿在身上的Suit,既达不到刀枪不入,也没法动若脱兔。

那么,就让它变得更快更坚固吧!

以AS而言,无论是油压系统,还是驱动马达,亦或是电磁肌肉束,无一例外都是必须由电力来驱动的。

最早的实用化AS,也就是大众概念的试作XM4是以柴油发动机为动力源的。驱动系统也多以油压系统为主,这是由于当时的技术还达不到将稳定与敏捷完美兼顾的水准,所不得不做出的选择。

在不断地演变进化之中,老旧的柴油发电机被更为先进的燃气涡轮引擎所取代。西方更快一步的让AS搭载上了燃气涡轮引擎,东方阵营——其实就是苏制AS,则相对要迟一些。

当然了,我大苏联自有国情在此。

机设资料CC机设系列(机设资料CC机设系列)(10)

需要注意的是,在冷战最为激化的80年代初,天龺月南北划江而治。北边是加入东方阵营的人民解放委员会(自然采用苏制AS),南边是属于西方阵营的中华民主联合(自然配备美制AS)。

若论起来的话,第一代AS是以为传统武器大辅助的形式存在的。面对坦克和步兵的弱点进行针对性的补强(坦克的索敌和步兵的脆弱),能达到这种效果就已经很不错了。

诚然,在视野开阔的环境下AS几乎就是巨大的活靶。这种软肋一直到第三代AS都没能彻底的解决。但是,如果跑到城市里玩巷战的话,面对各种掩体遮蔽物以及复杂险恶的地形,AS的优势一下子就体现出来了。

机设资料CC机设系列(机设资料CC机设系列)(11)

但是,虽说是有时代的局限性,但第一代AS的运动性还是太低了。

革命性的第二代AS登场,只是堪堪过去了数年的时间。在这些年中,电子计算机和电磁肌肉束均获得了飞跃性的进化。尺寸更小,性能更高。

得益于与此,AS的操纵系统也从一开始的主从式进化为了“半主从式”,操作更简便,对操纵兵的负担也更轻了(半主从式操纵一直沿用至今)。

从外观上来看,第二代AS基本保持了和初代同等粗壮的四肢与躯干,这是由于驱动系统还是以油压为主的缘故。第二代的优势更多的是基于控制系统的改变,所带来了极高的运动性。

举个例子,第一代AS的时速在30码左右(越往后相对越快,但也不过是相对来说而已),大概就和一辆慢吞吞的电瓶车差不多。步兵迈开步子奔跑的话,短程轻易就能超过它。

机设资料CC机设系列(机设资料CC机设系列)(12)

第二代AS的移动速度,普遍都能达到每小时百公里,甚至还能远远超过这个数字。

原本慢吞吞的钢铁巨人,变成了能跑能跳、轻轻松松就能赶上普通轻装甲车辆,单机就能执行作战任务,身为步兵单位却能反过来克制武直和坦克的怪物,简直让人匪夷所思。

时间是90年年代初期,美军采用的M6“丛林法兰绒”以世上首款第二代AS的身份华丽问世,史称“M6冲击”。

在那以后,紧随M6诞生的,自然是美国的老对手苏联制造的Rk-01 Riveni“暴风”(不过西方阵营给它起的代号更广为人知,Savage“野蛮人”)。

Rk-91作为实用化的苏制第一款第二代AS,就开发时间来说要比M6晚了数年。虽然是后发,但账面上的单机性能很明显是不如M6的。

举个例子,Rk-91在刚投入实战的时候搭载的动力源还是柴油发动机,这在业界绝对是一个天大的笑话。

机设资料CC机设系列(机设资料CC机设系列)(13)

不过我上面也说了,苏联自有国情在此。

苏联是一个联邦制国家,是由十五个社会主义加盟国,理论上按照自愿联合的原则组成的。

苏联很重视平衡各个加盟国的经济与技术实力,就武器制造来说也往往不是在某处工厂完成全套的生产。

机设资料CC机设系列(机设资料CC机设系列)(14)

原因只有一个,如果某个国家具备了这种能独立制造武器的能力,那么其经济便会独立,从而脱离苏联而独立。为了避免这种不和谐的情况发生,武器零件采取了分散生产的办法,最后由负责组装的工厂集中完成。

燃气涡轮引擎虽然在出力和低噪方面十分出色,不过制造成本过高,且需要相当程度的专业知识才能进行充分的维护。另外,对于苏联来说还有燃料调配的问题存在,高精密高科技机械装置的可靠性……

一直到现在,在一些第三世界国家仍能看见,搭载了柴油发动机、正在吃力运转的Rk-91。为了与后来一小部分改为搭载燃气涡轮引擎的后期型Rk-91区分开来,也避免一些不必要的误会与麻烦(想要86却买了85),就将搭载柴油发动机的统称为初期型Rk-91。

机设资料CC机设系列(机设资料CC机设系列)(15)

虽说初期型Rk-91整体动力不足,运动性和隐匿性欠佳,电子设备不能说没有但比起西方阵营的机种来要差上好多,因为出力低连带影响到了索敌能力……总而言之乍一看就是差了M6老大一截,完全不够看也不够打的低能存在。

可是实际上呢,在实战中又是如何一番景象呢?

80年代末的阿富汗战争,苏联制Rk-91被大量投入了实战。美国在官面上宣称不会派兵介入,但实际上不难猜到,小规模的非正式派遣依然在执行。至于账面数字上绝对碾压对手的M6,在遭遇Rk-91时居然会陷入苦战,最多也就是个平分秋色。

机设资料CC机设系列(机设资料CC机设系列)(16)

这种战绩对美军来说实在是打击不小(当然借口一大堆,无非是支援不给力,不允许先开枪等等)。

值得一提的是,虽说苏联在AS开发上落后于美国,但实际上也就短短几年的功夫罢了。随着性能更高的Rk-92的完成,实际上苏联AS技术已然在迈大步追赶美国。

就商业性来说,Rk-92更廉价也更耐用,驾驶门槛几乎没有,不但满足自家的需求,还大量远销海外,出口创汇,成为支撑整个国家经济的顶梁柱之一(举个例子,就连西方一些民间军事企业也会采购Rk-92)。

机设资料CC机设系列(机设资料CC机设系列)(17)

让西方阵营担忧的是,苏联正在以Rk-91的完成为基石,稳扎稳打的推进着Rk-92,步步为营地进行着第三代机种的研发。而实际上呢,仅仅只过了十年的时间,负责苏联制AS开发的泽雅设计局就完成了第三代的Zy-98 Shadow“幻影”。

正式番号Zy-98 Shadow,泽雅设计局开发的第三代AS。Shadow“幻影”这个名字同样是西方给起代号,和“野蛮人”一样。

机设资料CC机设系列(机设资料CC机设系列)(18)

不过,和鸡蛋身体青蛙脑袋十分诙谐的Rk-91、92不同,Zy-98的轮廓要优美得多。

与颜值成正比的,还有性能。在这方面,Zy-98也是Rk-92无法相提并论的。Zy-98与当时最强最帅最神秘的M9 Gernsback“卡恩兹巴克”基本上是同等级的机种,是苏军为了对抗美军所开发的第三代AS而对应开发的新锐机体,本质上就是为了与M9互角而诞生的。

机设资料CC机设系列(机设资料CC机设系列)(19)

Zy-98作为苏军的次世代主力机种,实现了比Rk-92更高的性能,说的夸张点是世界最高水平也不为过(通俗世界)。

Zy-98最大的特征,便是采用了钯反应炉取代了过去的燃气涡轮引擎。以新式的钯反应炉为动力源已经成为当下新锐机的标配,第三代AS普遍采用了这种能够令机体各方面性能都得以大幅提高的新技术。

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时候,人们对于“钯”这种金属还并不太了解。虽然明白“钯”是很有前途的金属,但利用程度也不过是把它当做金银铂等贵金属的成分金属(钯也是贵金属,跟铂比较要好,常混合开采),合成有机化合物的触媒。珠宝行业看中钯并予以利用的历史倒是比较久了。

有意思的是,全球埋藏量不到24万吨的钯,有将近半数是来自苏联的。美国认为,一旦将钯确认为常温核融合所必不可缺的金属,那么苏联手中的钯就会成为有利的经济优势、政治资本,甚至于靠着钯来操盘世界局势也不是不可能。

但不管怎么说,钯是最好的常温核融合所需金属,这是不容置疑的。

机设资料CC机设系列(机设资料CC机设系列)(20)

常温核融合炉(以下称钯反应炉)是一种一旦反应开始,便会一直产生恒定能量的能源技术。只要在运转极限时间内,机体就能获得各项机能所需的动力。

生命不息运动不息。

相比起过往的柴油发动机、燃气涡轮引擎,钯反应炉非常的安静,基本没什么噪音了。

虽然美国怀着不能让苏联掌握先机的心思,处处对钯反应炉理论持否定态度。但苏联方面依然成功完成了相关技术的研发,并将其移植到了AS上,最终完成的便是Zy-98。

电磁肌肉束,是第三代AS(小部分第二代AS)驱动系统的主要构成组件。这是一种通电后可伸缩扩张的形状记忆塑料,应用了导电性形状记忆高分子技术。

机设资料CC机设系列(机设资料CC机设系列)(21)

电磁肌肉束与钯反应炉可谓是第三代AS的两大特征技术,以Zy-98而论已然实现了完全的电磁肌肉束驱动实装化。无论是实现细微巧妙的动作还是瞬间的爆发力,电磁肌肉束都表现出辗轧油压汽缸之势。

不过,越精密的技术相对来说就越不耐糙,电磁肌肉束同样如此——使用时间越久,劣化程度就越高,性能也会下降。由于没法和真正的肌纤维那样自愈,只可能是越来越劣化。

一般来说,正规实战部队配备的AS(搭载电磁肌肉束驱动),出动十次就必须更换肌肉束了。预算不足或者物资调配比较吃力的部队,二十次了也在继续用。

机设资料CC机设系列(机设资料CC机设系列)(22)

基本结构

AS是高度拟人的战斗武器,不仅仅是外观,就连内部结构分工性能,都尽可能模仿人体布局。

举个例子,AS的头部集中配置了各式传感装置,主司情报收集等职能。由于体型较高,比起其它陆战兵器来收集情报自然就更有优势了(被集火也不要有怨言)。

机设资料CC机设系列(机设资料CC机设系列)(23)

Rk-92为了降低中弹率,特意将头部设计成了又扁又圆酷似爬虫的可笑模样。但到了Zy-98上,由于必须对搭载空间进行扩容,头部外形自然而然向人类靠拢了。

位于Zy-98头部正面,是光学摄像机,一共四组形成一个独特的菱形阵列。在第二代AS时期,苏联就已经采用了左右双眼式光学摄像机,这种多目式设计据信是为了在一侧中弹后另一侧依然能发挥作用。

机设资料CC机设系列(机设资料CC机设系列)(24)

而到了Zy-98这里,更变本加厉地变成了四目。就外观上来看,有点酷似京剧脸谱,又像是某种昆虫的复眼,总之是给人一种不太好惹的犀利感。

另外位于头部前额的位置,装设有区域通讯用大型天线。相比起西方阵营的第三代AS,Zy-98的背部装甲相当厚实,采用的是多层复合材质,装甲包覆一直延伸至将整个后脑勺都遮挡起来。所以你从后方是看不见Zy-98头部的。

机设资料CC机设系列(机设资料CC机设系列)(25)

第三代AS的设计优先考虑了运动性,为了实现最为理想的躯干布局,腰部的可动幅度范围必须得到充分的保障——就是说,这块儿就别多塞东西了。

因此,驾驶舱等重要组件全都被移往了躯干上部,也就是胸部。钯反应炉堪堪安置在紧挨着驾驶舱的下方,结果就是无论外观还是内构,胸部都是毫无例外的内容物巨多(R量惊人…),腰部反而显得纤细了。

胸部区块可分为中央和左右三块。左右胸部是相对独立的存在,这是为了在肩关节活动时进行一定程度的旋转滑动,以便增加肩部的可动范围。

既然提到了肩关节,那就不得不说一下手臂了。

机设资料CC机设系列(机设资料CC机设系列)(26)

Zy-98的肩关节是由多个可动轴与内部骨架进行拼接而成的。驱动关节的,自然就是上述提过的电磁肌肉束了,但微型驱动马达等等部件还是随处可见。可以说通俗意义上的“关节”,实际上是巨复杂难以梳理清楚的存在。

Zy-98的肩部外壳,也就是保护内部传动轴与骨架的外装甲,并不像Rk-92那样方方正正一板一眼,也没有从众去模仿M9那样“让人一看就知道这是什么”的设计。

实际上,就外观来看,乍一眼你几乎找不到Zy-98的肩甲在哪儿。但事实上它确实存在,只不过在巨大张扬的上臂装甲衬托下没那么显眼罢了。

机设资料CC机设系列(机设资料CC机设系列)(27)

Zy-98的重装甲化随处可见,似乎是对机体的动力输出相当自信,泽雅设计局的开发团队为Zy-98设计了相当大型的上臂装甲,大型的肘部装甲,大型的腿部装甲,大型的膝胫部一体化装甲……毛子傻大黑粗的风格还是不肯完全放弃。

另外,大型化后的肘部装甲也可以当作武装悬挂点来加以运用。无论是沉重的AK-87六管加特林机炮,还是大型单分子切割刀,都可以固定在肘部。

机设资料CC机设系列(机设资料CC机设系列)(28)

Zy-98的脚部构成,基本上与手臂是同出一脉的。当然,为了在运动中支撑起庞大的身躯,这部分的骨架被设计得更为粗大和坚固——不止是骨架,电磁肌肉束的规模也更大,关节传动轴内藏的驱动马达尺寸也被允许大型化了。

因此在外观上,大腿、小腿肚表面的隆起很是显眼。就轮廓而言不但像人类,更接近肌肉发达虎背熊腰的战斗民族形象了。

相比起其它机种,Zy-98的足部被小型化处理,分割成两块的前后脚掌明确的各自独立,给人一种像穿着高跟鞋似的印象。

机设资料CC机设系列(机设资料CC机设系列)(29)

相比起Rk-92——甚至是M9来,Zy-98足部的接地面积更小了,快速奔跑跳跃时所带来的弹性也变得更强劲了。有意思的是,大容量的胸部,纤细的腰身,隆起大型的髋部(大腿),以及高跟鞋式的足部,这一切的一切都给人一种高度女性化的印(cuo)象(jue)。不知道是设计团队有(e)意(qu)为(wei)之,还是纯属偶然(具体可以找第一部动画设定稿,这种感觉尤其明显)。

机设资料CC机设系列(机设资料CC机设系列)(30)

作为正统的第三代苏联制AS,Zy-98的开发从90年代起就开始陆续启动了。有意思的是,相较于M6到M9之间有着衍生后继的直系血缘性,到了Rk-92与Zy-98这里,却因为Rk-02Scepter“王权”的介入,而变得暧昧不明了(真要搞清楚这层犹如蒙纱一般模糊的关系的话,我们留到以后再继续谈好了)。

有情报称,90年代后期就已经有Zy-98的先行量产型开始服役。不过终究是测试性质的运用,所以并没有获得官方的承认。

世界各地也有目击Zy-98的情报传出,最著名、可信度最高的当属帕劳群岛事件了。有生还者称,劫持化学兵器储存设施的恐怖分子使用了从未见过的AS,描述的外观大致与Zy-98接近(不过事后官方宣称那不过是法制的米斯托拉风Ⅱ)。

(这里是本人对动画与原著小说细节冲突的非恶意恶搞23333)

机设资料CC机设系列(机设资料CC机设系列)(31)

不过事后根据推算,Zy-98的正式完成时间大体上是二十一世纪初(有官方记录做横向参考)。因此,就算在90年代末出现了Zy-98的身影,那也不足为奇。

就如同美制的M9“卡恩兹巴克”一样,从先行量产到正式量产走了很多年。Zy-98是性能出色的第三代机,各方面均已达到伯仲M9的水平。

在此之后,泽雅设计局根据军方“提升生产性以及后勤整备性”的要求,对已经完成并先行生产了一批的Zy-98,进行了针对性的局部重新设计。

机设资料CC机设系列(机设资料CC机设系列)(32)

如此完成的,就是后来广为人知的Zy-99了。

Zy-99是追求利于大量生产及方便整备而诞生的改良型,虽然在番号上是相对于98的“99”。但实际上,两者之间的区别是微乎其微的,性能也没有太大的差异。

从外观上来看,Zy-99与Zy-98最大的不同便是头部。与98不同,Zy-99的头部更接近人类,异形或者昆虫感十足的四目光学摄像机被换成了更为可靠的版本,整体布局更接近XM9(不排除泽雅设计局参考了基奥特隆公司,证据是滤光片也从红色换成了原谅色)。

原本卵形的头部造型也因为多处装甲配置更改,而变得棱角分明。当然了,前额的通讯天线设置还是保留了下来,并没有走M9(正式量产)那种酷似大月代茶筅髻的设计(泽雅设计局总算还有点骨气…)。

机设资料CC机设系列(机设资料CC机设系列)(33)

除此以外,手臂的装甲布局也进行了幅度较大的修改。基于过剩夸张的装甲会干涉手臂活动范围的原则,这块儿被保守化处理了——正如总书讠己被暗杀后,被右倾保守派把持了的苏联政局一样。

与Zy-98相比,99在设计上从重视防御力开始往运动性的方向倾斜。相信是受到了西方阵营的影响,所做出的的权衡帷幄(而M9则正好相反,从赵飞燕一点点变成了杨玉环…)。

另外还有一点,那就是外贸输出。这方面泽雅设计局有着悠久的良好传统,毕竟世界上销量最高、卖的最火的AS正是他们的杰作。

二十一世纪初叶,苏联解体,冷战体系结束后,严重衰退的俄罗斯经济在持续性的逐年下滑。面对连年的财政危机,再看看手上攥着的为数不多的牌,俄国人没有彻底崩溃的主要原因之一,便是新政策下的外贸出口大幅增长。这其中,也有武器输出所带来的红利。

机设资料CC机设系列(机设资料CC机设系列)(34)

Zy-99M便是这一时期所诞生的产物。由于一些无法启齿的政治原因,无论是纯正的Zy-98还是正式生产的Zy-99,都不适合作为外贸出口的商品对外扩散。

但考虑到衰退的国内经济和惨不忍睹的国民收入,军火贸易无疑是理想的生财之道,至少比种地来钱快。

于是,当局以一种相当矛盾的心态批准了Zy-99的外销。不过在踏上异国他乡的土地之前,一批批订单上的Zy-99全都进行了改良。

既然正攵府传达了文件精神,那切实贯彻地改吧:钯反应炉规格太高,改!驱动系统耗材造价高,改!控制系统的零部件太精密,改!……

很多时候,我们都不得不向政治作出妥协。但,有时又不得不妥协让步,才能让一些本质上是好的事情不被残酷的时代所吞没,并且继续存在下去。

机设资料CC机设系列(机设资料CC机设系列)(35)

Zy-99M是俄罗斯共和国在苏联解体后,所积极推动第三代AS外销计划的拳头产品。在二十一世纪初叶大部分国家依然以第二代AS为主力机种,作为当时也并不多见的第三代AS,因此即便是性能缩水(比原版)的Zy-99M,也得到了诸如北天龺月(人民解放委员会)、印度、中东各国乃至部分非洲地区国家的欢迎。

由于Zy-99M相比起Zy-99或Zy-98来性能存在缩水,一些采购了Zy-99M,并且有能力进行独立改造的国家或组织,完全可以将Zy-99M还原成应有的性能水准。不过这当然是被官方严格禁止的,因此不会对外公布。

不过有意思的是,第三方永远都是屡禁不止的存在,因为存在需要它的市场。在一些原东方阵营的国家里,其隶属的军事厂商也会生产专用于Zy-99M的升级用改造零件。

机设资料CC机设系列(机设资料CC机设系列)(36)

这种灰色产业完全是依附于俄罗斯对Zy-99M的出口贸易。由于生产商和用途的不同,世界各地出现了五花八门的特装款式,这种异样的兴盛和不可控,就连输出国本身都始料未及(有鉴于此,美国干涉了M9被魔改的可能性)。

主武装

Longinov BK-540 37mm Rifle/37毫米步枪

机设资料CC机设系列(机设资料CC机设系列)(37)

AS用携行式武器,大多以高精度对空机炮改良而来。而两款37毫米AS用步枪,则活脱脱的像一挺AK-47自动步枪。由于枪托设计成了可折叠式样,短短的枪身看上去更像是一挺小型卡宾枪,无论是手持还是收纳都非常便利。

机设资料CC机设系列(机设资料CC机设系列)(38)

Ericon GEC-B 40mm Rifle/40毫米步枪

机设资料CC机设系列(机设资料CC机设系列)(39)

这是一款由Ericon公司研制,为第三代AS广泛使用的一款40毫米口径步枪(炮)。相比起过往的30、35毫米口径步枪,40毫米步枪在当时来说还是比较少见的。

机设资料CC机设系列(机设资料CC机设系列)(40)

正是因为少见,所以才有涉足的必要和价值。而且,相对来说40毫米口径对AS的杀伤性更为客观。实际上,为这款步枪开发的弹种绝大多数也都是对AS战斗用的,比如脱壳穿甲弹、脱壳稳定翼穿甲弹、带帽穿甲弹、穿甲燃烧弹、穿甲曳光弹等等。

机设资料CC机设系列(机设资料CC机设系列)(41)

OTO Melara Boxer 57mm Shotgun/57毫米拳师霰弹枪

机设资料CC机设系列(机设资料CC机设系列)(42)

奥托·梅拉拉公司研发的一款经典的AS用霰弹枪(炮)。它的原型是SPAS-12多功能霰弹枪,放大尺寸用在AS上,虽然近距离威力惊人,但操作起来难度较大……大到第二代AS难以处理的程度。

机设资料CC机设系列(机设资料CC机设系列)(43)

拳师霰弹枪在业界可谓是声名在外,口碑基本上是毁誉参半。有见多识广的老练操纵兵用“粗暴”来形容这款武器,AS使用这种武器本身就是十分奇怪的事情(打个比方,就像S.W.A.T.队员使用44Maguum左轮)。

机设资料CC机设系列(机设资料CC机设系列)(44)

狙击手尤其瞧不上这种美感不足的武器。

机设资料CC机设系列(机设资料CC机设系列)(45)

大型单分子切割刀(编号不明)

机设资料CC机设系列(机设资料CC机设系列)(46)

单分子切割刀是AS格斗战用主武器。相对于人类来说就是战斗短刀,刀刃部分的材质主要是超硬钢合金。

这款大型单分子切割刀相比起GRAW-6(M9惯用)来,无论是外形还是尺寸都有着巨大的差异。相比起外形接近KABAR1217的GRAW-6单分子切割刀,此款更接近刃部加宽还带护手的西班牙之鹿。

机设资料CC机设系列(机设资料CC机设系列)(47)

单分子切割刀被视为在无法使用枪械等射击武器的情况下,能够对AS起到一击必杀的武器。暗藏其中的链锯通过旋转来获得破坏性,而链锯的刃口均为六方晶体氮化碳的单分子所制,硬度号称高过金刚石。用来切割混合轻装甲可谓绰绰有余,热刀切黄油。

相比起正手握持的普通单分子切割刀,这款大型单分子切割刀运用注重的是突袭与刺击,强调的是出其不意。由于在战斗中无法像正握那样有效格挡,因此在握柄处追加设计有护手。

机设资料CC机设系列(机设资料CC机设系列)(48)

这款大型单分子切割刀是Zy-98系列的标配武器。在收纳状态下可以悬挂在手腕下方(肘部装甲上有固定位),也可以直接固定在背部的武装接点上。

EHI<蜻蛉切>接近战系统

惠比寿重工专为AS-1研发的一款大型格斗战用武器。

“蜻蛉切”之名取自于日本战国时代名将,“八幡大菩萨”本多平八郎忠胜爱用的兵刃,日本三名枪之一的“蜻蛉切”。

机设资料CC机设系列(机设资料CC机设系列)(49)

蜻蛉切锋利无比,是三河文珠派的铁匠藤原真正打造。传说,曾有一只蜻蜓停落在立着的枪尖上,瞬间被分为两截,因此得名“蜻蛉切”。

机设资料CC机设系列(机设资料CC机设系列)(50)

AS用格斗战用“蜻蛉切”是一把十分巨大的十文字枪(根据一些史书物语的描述,蜻蛉切原本长度足有六米,就这样来看AS用蜻蛉切还是做小了23333)。

枪身总长超过十米,武器立着已经超过了普通AS。枪身前端的枪头,实际上是三片单分子切割刀构成的倒T字形状。算上枪柄的话,就形成了一个“十”字。

虽然看上去和人类使用的长枪一样,以突刺为主要用法,实则不然。“蜻蛉切”的枪头部分内藏有微型喷射器,完全可以当做射击武器来加以运用(连接了高分子缆线,用以回收)。

另外,在枪头的底部,枪柄前端悬挂固定有小型霰弹枪。这是一种短炮身的霰弹枪,炮身长度只有拳师的四分之三。即可以固定在蜻蛉切前端底部,也可以拆卸下来握持射击。

————————————————————————————————————————————————————————

机设资料CC机设系列(机设资料CC机设系列)(51)

我最开始接触R魂,就是因为全金属狂潮系列的推出。

在那个每月都会买HK电击hobby的美好岁月里,在09年的某一期后半段,我惊讶的发现万代小比例成品系列ROBOT魂,居然官宣了ARX-7 Arbalest兵(当时我还喜欢用这个译名)!

从那以后起,一直到九月正式发售(到手是九月底),我一直处于一种持续性的热血亢奋期待状态(年轻,热度保持得久)。

机设资料CC机设系列(机设资料CC机设系列)(52)

我记得,当年的3500円R魂ARX-7 Arbalest预订价是两张出头点(随后的两款M9也是一样价格)。就现在来看是良心厚道得不行不行的,在当时还在钢普拉塑料套件坑里拔不出来的我,

我接触全金属狂潮这部作品,差不多也就是那两年的事情。相信很多人一样,全金入坑作妥妥的就是第二部校园篇。在当时,搞笑动画我只认全金2和校园迷糊大王。

机设资料CC机设系列(机设资料CC机设系列)(53)

然后就是从2开始一发不可收拾,恶补了1和3(TSR,京阿尼经典之作,默哀),从此沉沦FMP世界不可自拔,同时对贺胖这家伙五体投地(以前一直以为他只是搞笑作家)。

世界观太毒,不服不行。

然后就是疯狂的买胶。从最早的山口式转轮烈焰魔剑起(山口烈焰魔剑分初版、再版,和决战版,仨包装设计都不一样),R魂ARX-7 Arbalest、M9威巴、M9毛、M9猎鹰、野蛮人、野蛮人迷彩灰、猛毒初期型、ARX-7 Arbalest2.0(羊肉版)、烈焰魔剑、猛毒i型、猛毒M型、炎鸦一号机、王权菊乃机(啊想起来,我武器包还没入2333)……还有就是这次的幻影输出型。

机设资料CC机设系列(机设资料CC机设系列)(54)

应该说,FMP(全金属狂潮缩写)对我来说,各方面是仅次于高达的存在,比超时空要塞还要深厚那么几根毛(EVA是超然之外的,不能用简单的“喜欢”来形容)。

当然了,当年的胶也不是现在的胶,当年一百块的购买力,也不是今天能比的。

人上了年纪,话就特别多,怀旧的心情埋在心中,有机会表达出来还是很开心的。

机设资料CC机设系列(机设资料CC机设系列)(55)

这款R魂幻影输出型是12年底的产品了,虽然相对其它FMP机体来说它是比较新的了,但好歹也是七年前的东西了。

R魂在14年3月的时候以魂限的方式立体化了另一只幻影,也就是科鲁兹威巴火线救援、英雄救美的那台幻影狙击型。相比起输出型,狙击型各方面都更正统,如果没有那副该*的狙击眼镜,我就彻底沦陷了……

蜻蛉切和大狙,说实话我也看不出哪个更好玩。不过我本人比较喜欢日本战国史,虽然对本多平八郎无感(我喜欢猴子和大谷吉继),但号称日本三名枪的蜻蛉切还是很感兴趣的(当然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东西)。

机设资料CC机设系列(机设资料CC机设系列)(56)

根据原著来的话,蜻蛉切严格来说不是幻影M(输出)的武器,顶多是以测试的名头玩过这把十文字枪。所以,虽然整盒模型看上去量很足,但实际上有种为他人作嫁衣裳的感觉233333。

值得一提的是,幻影M定价是3200円,幻影狙击是4200円,怎么看性价比都是前者超高…………

虽然是12年的产品,但基本设计还是沿用了11年的猛毒。毕竟大家都是同种同文,从设定上就是一家亲(幻影是猛毒系列的祖宗),所以沿用一下设计怎么都说得通。

机设资料CC机设系列(机设资料CC机设系列)(57)

不过,幻影M因为肩甲较小,所以比起一抬胳膊就可能掉肩甲的猛毒来,幻影M这方面倒是毫无压力。

而且由于沿用了猛毒优秀的膝关节设计,再加上胯部装甲不是猛毒那种高叉泳装式样(干涉股关节可动),更为简练一些,所以半跪神马的POSE还是信手拈来的。

不过毕竟是猛毒系,就算再怎么调整细节部分,最后的可动性也没法和ARX-7 Arbalest2.0那种BT级别的看齐(装甲干涉还是存在的)。

机设资料CC机设系列(机设资料CC机设系列)(58)

这款产品我唯一不满的,就是没有附带37毫米步枪(就是野蛮人的那把枪)。虽然原著里幻影M就美式装备用惯了,但我感觉一台骨子里还是流淌着毛子血液的AS,给一把苏制步枪不过分吧……

现实是残酷的,财团B只给了拳师霰弹枪和40毫米步枪,爱玩不玩,大爷的不伺候23333。

机设资料CC机设系列(机设资料CC机设系列)(59)

我这只全新幻影M是四张入手,作为一只高贵的魂限,还是中古老物,依然稳定在四张的价格线,可以说是有点丢人的……

虽然全金IV刚刚播放结束,FMP人气再一次暴涨,但财团B这次主推的是拼装HG套件,采用的是1/60比例尺寸,要略大于R魂版。

机设资料CC机设系列(机设资料CC机设系列)(60)

也就是没法一起玩了23333。虽然奸笑社的野蛮人比例还算凑合,但人家太过专一只做野蛮人,对它是一点脾气都没有…………

我只有个小小的愿望,那就是财团B大爷有空把幻影原型和猛毒玉芳机给我出了,OK吗?

机设资料CC机设系列(机设资料CC机设系列)(61)

这一期就到此结束了,科普是本命番外是情怀,那么我们下一期再见吧~~

机设资料CC机设系列(机设资料CC机设系列)(62)

小编语:CC大佬的机设资料,不是一般的6,实在是厉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