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中刘梅的结局(风筝秋荷出身欢场)

郑耀先,用了30年的时间终于找到了“影子”韩冰,任务完成,郑耀先恢复了身份,而这意味着郑耀先不用打报告就可以自由出行,也意味着他终于可以去北京完成此生最后的一个夙愿:去北京天安门看一次升国旗。

郑耀先独自一人坐火车来到了北京,他坐在北京总部的门口等钱重文副部长,当钱重文出现后,两人对望,各自饱含泪水,郑耀先有些颤颤巍巍地迎上去,拿出硬座火车票问钱重文是不是可以报销,钱重文说他已经是国家的人,算公差,可以报,对于郑耀先来说,这是他此生享受的唯一一次组织福利。

风筝中刘梅的结局(风筝秋荷出身欢场)(1)

郑耀先到北京不久,身体已经油尽灯枯,下属向钱重文报告:

他在战争年代就负过多次枪伤,再加上多年劳教农场和监狱的生活,以及在十年浩劫中受到迫害,目前患有多种疾病,他不愿给组织添麻烦,独自来京,买的又是硬座票,路途颠簸,书包里就几个干馒头,有关部门给他补发的工资他全部退了回去,他没有多带一分钱,也可能本来没有什么钱,出了北京站,一路走到了这里。

“枪伤”、“劳教”、“监狱”,这三个词几乎组成了郑耀先的一生,叱咤风云的军统六哥郑耀先,隐忍潜伏的周志乾,一辈子为组织付出却从无索取,从英雄驰骋到英雄落幕,“风筝”郑耀先,一生为信仰这根线而冒险、而活,令人敬仰。

风筝中刘梅的结局(风筝秋荷出身欢场)(2)

《风筝》里,除了是郑耀先作为风筝的一生,其实也涌现了很多为了信仰而活的“小角色”,虽出场不多,但同样令人感动与敬佩。

一个是曾墨怡。因截获了国民党潜伏在共产党的73名特工名单被抓,她忍受酷刑始终未交代一句,郑耀先向她表明身份“送你上路的是你的同志,求你不要恨他”并告诉她名单已经安全送往延安,面对“死”,她无憾、心之所往;一个是陆汉卿。他是“风筝”郑耀先的上级,被抓后,忍受百般酷刑,最终为了保护郑耀先抓着宫庶抵着他的竹签直刺脑袋,悲壮而死;一个是坚冰。在田湖装病后暴露,当场咬舌自尽未果,最终被郑耀先所救,没了舌头,却得了信仰。

风筝中刘梅的结局(风筝秋荷出身欢场)(3)

还有一个是《风筝》里的特殊,与其他绝大部分人因立场、理想、命运等交织而成的残酷与悲情相比,她却是人世间最平凡的温情与爱的象征,她就是秋荷,尽管“出身欢场”,但她却并没有丢掉为人的“信仰”,令人敬佩。

01 善良

纵观《风筝》整部剧,其实很“悲”,不同阵营,为了各自信仰不惜牺牲正常人该有的一切甚至是生命:郑耀先、程真儿、马小五、陆汉卿、曾墨怡;韩冰、林桃、宫庶、宋孝安、赵简之、延娥等等,每一个人,都有专属自己的人生悲歌,但秋荷,她“暖”,她是一首最深入人心的人性光辉之歌,而善良是她的主旋律。

风筝中刘梅的结局(风筝秋荷出身欢场)(4)

秋荷的善,主要体现在她收养了两个孩子。

一个是高君宝。

高君宝是中统特工高占龙的儿子,高占龙指使手下开车将程真儿撞死在了郑耀先眼前,为了报复高占龙,郑耀先派宫庶制造了暗杀郑耀先为假象实为杀高占龙的完美计划,高占龙死时,他的儿子高君宝亲眼目睹了惨剧,从此留下了“爸爸,流了好多血、好多血”的心理阴影,一旦见血,高君宝就发病。

田湖辜负了老师高占龙临终交代给他的要照顾好高君宝,不让高君宝流落街头成为叫花子的遗愿,高君宝在精神病院待了一段时间后就流落街头,成为了弃儿、乞儿。

秋荷在妓院门口第一眼看到乞讨的高君宝就收养了他,因职业,秋荷已经不能生育,她名义上称收高君宝为养子是为养老,但实际上收养一个时不时犯病的孩子来“养老”,本身就是一种掩饰,她是见高君宝可怜,她心疼。

风筝中刘梅的结局(风筝秋荷出身欢场)(5)

一个是周乔。

周乔原本有一个幸福的家,有在山城公安局档案室做文书的父亲周志乾,有在家相夫教子教邻居妇女认字的林云燕,但一切因徐百川的叛变完全变了样,林桃暴露后为保护郑耀先毁容割腕而死,郑耀先一直被关押,4岁的周乔转眼就变成了一个有父无母的孩子,实际上其实是“无父无母”的“孤儿”。

周乔一直被巷子里的小孩子欺负,只有高君宝愿意跟她玩、保护她,周乔成了秋荷家的常客,在见到了林桃惨死后,秋荷更心疼周乔,也一直照顾着没人管的周乔。

当被关押的郑耀先听闻周乔一直在秋荷家很是放心,此后周乔就如此自然而然、没有任何交代和说明的就留在了秋荷家,由秋荷养育。

风筝中刘梅的结局(风筝秋荷出身欢场)(6)

高君宝和周乔,是两个不幸的孩子,他们是时代的牺牲品,但幸运的是他们都碰到了秋荷。

其实,这两个孩子,给了秋荷三种负担:一是养。秋荷生活条件本就不好,在郑耀先亮明身份拒绝组织的照拂后,秋荷养两个孩子其实很吃力,所以她几乎当掉了自己所有的细软,给周乔买新衣服、给两个孩子交学费等等;二是育。秋荷出身不好,她极其羡慕有文化的人,再加上郑耀先给了她唯一的关怀,她咬着牙供高君宝和周乔上学,也总是因为自己的无能而伤心,但秋荷以她自身的价值观给了两个孩子最正确的引导,只可惜了周乔;三是险。特殊的年代,高君宝和周乔是国民党特工之后的身份其实很敏感,秋荷收养他们是要承担很多风险的,至少要卷进一些是非,更要面对一些是非。

风筝中刘梅的结局(风筝秋荷出身欢场)(7)

而让秋荷承担起这些不是责任的重担的,无疑是她以善良为根基的人性,秋荷临终前还操心着离家出走的周乔,她告诉唯一在她床边的高君宝:

人活着,不怕穷,就怕没真心。

一边喊着傻儿,一边念叨乔儿以后一定会悔改,带着遗憾,秋荷落下了最后一口气,也带走了这部剧里最多的善心、良心与真心。

风筝中刘梅的结局(风筝秋荷出身欢场)(8)

秋荷,她用善良,为两个无依无靠的“孤儿”撑起了特殊时代下最温暖和最有爱的家,与当时的残酷、乱与自顾不暇形成鲜明对比,演绎了《风筝》里最难得的暖色和感动。

02 坚强

秋荷,是旧时受尽奴役和压迫靠出卖身体讨生活的女人,山城解放后,虽然有了与他人平等的人民身份,但过去的不堪依旧成了她人生的污迹和耻辱,她深知,却依旧坚强乐观地活。

风筝中刘梅的结局(风筝秋荷出身欢场)(9)

秋荷的坚强,我看到了两点。

心态好。

郑耀先初见到周乔与高君宝玩得好,回去因担心周乔的卫生让林桃去问秋荷检查身体、根治性病,尽管解放了,其实,秋荷的过往成了她一生都抹不去的耻辱。

当高君宝为了保护周乔与邻里的小孩打架后,小孩的母亲上门找秋荷理直气壮地求赔偿并提及了秋荷的过去,说她说话不顾脸面,秋荷反以“你顾脸面,你这脸啊,就是个脸盆,面呢,就是团发面”怼了回去;秋荷临终前告诉高君宝她曾经是勾栏里讨食吃的人,对于周乔自私妄为的人心她看得比谁都通透。

她人提及,她做到了最表面的坦然;她自己提及,她做到了最内里的放下,正因为有这种明知的释然,让她对生活有了比常人更难得的坚强与乐观。

风筝中刘梅的结局(风筝秋荷出身欢场)(10)

能吃苦。

秋荷过往靠出卖身体讨生活,很大的原因在于穷或是没有出路的被迫选择,而不是自甘堕落,所以解放后,当秋荷恢复了人民的身份,不用再低头哈腰、卑躬屈膝地能彻底直起身子生活后,她就能抛却过往,真正靠身体去吃生活的苦。

收养两个没有血缘关系的高君宝和周乔两个孩子,将两个孩子从几岁带到长大成人,“妈妈”本身就是世间最幸福也最辛苦的活;秋荷,一个女人撑起一个家,洗衣服、做饭、照顾孩子等几乎支配了她所有的时间;因出身不好,当解放后,她能选择的出路其实很少,但她从不抱怨生活。

郑耀先第一次见到她时,面对秋荷的低眉弯腰,郑耀先让她以后摒弃旧时的陋习,不要逢人就低人一等,此后,秋荷就真的抛却了过往的卑微,但是却并未丢掉刻在她骨子的东西,那就是能吃苦,吃生活的各种苦。

风筝中刘梅的结局(风筝秋荷出身欢场)(11)

生存于世,既要有面对生活的态度,也要有融进生活的干劲,积极的态度是人前进最正确的方向与动力,吃得生活的苦,是一个人一步步实现价值与夙愿唯一的方式与途径,而有了这两样东西,人生不管如何演绎,到最后,你无怨亦无悔。

秋荷的一生,极其悲苦,但不管时代如何变迁,她依旧坚强而乐观,依旧吃得了生活的苦,虽出身淤泥,却成了世间摇曳的最纯洁的一朵迟开的荷花,“秋荷”之名,不负其名。

03 机智

出身成了秋荷不堪的过去,但也让秋荷练就了比常人更突出的能力:看得透人心,懂得观察环境,更懂得什么处境该说什么话,而这些,成就了秋荷的另一面,她足够机智。

秋荷的机智,仅一件事就展现得淋漓尽致。

风筝中刘梅的结局(风筝秋荷出身欢场)(12)

宋孝安与宫庶得知徐百川叛变后,深深为六哥郑耀先担忧,两人从延娥口中知晓“剃刀”林桃割腕而死,而林桃的丈夫周志乾被关押在山城公安局看守所,宫庶“凭我们是他的兄弟”断言周志乾就是郑耀先,并打算带着为数不多的兄弟去救郑耀先,而在这之前,宫庶私自带着两个手下上门秋荷家要带走郑耀先的女儿周乔。

宫庶冒着巨大风险,偷偷摸摸地翻墙来到秋荷家,而打从宫庶翻墙进入秋荷家时,秋荷就已经预感到家里来了人,她让高君宝拿木棒,她拿菜刀且紧紧护着周乔;见到宫庶时她并不慌乱,直问宫庶是统字哪个招牌的,当宫庶见到高君宝似曾相识时,秋荷解释高君宝是给人擦皮鞋的,见过很正正常,而后宫庶拿出一根金条要带走周乔,秋荷一边手继续护紧周乔,一边对宫庶说:

这娃娃在我这好得很,我这要是有块肉,我全部给我闺女吃,我们家要是熬了一锅粥,肯定是闺女喝稠的,我和君宝啊喝稀的,这卖娃娃的事我可干不了,你别说给金条了,金山都不行……都解放了,这全天下都是共产党的,共产党还能为难这么一个小娃娃,反正啊,没她爸开口,周乔就待在我这儿,她哪儿都不去。

风筝中刘梅的结局(风筝秋荷出身欢场)(13)

在秋荷这段话里,她说到了三个关键:一是她会对周乔好;二是周乔在她这儿很安全;三是周乔是郑耀先默许在她这的,她要有交代。

而与宫庶的对峙,我深感这个女人不一般:宫庶还未进门,就预感有人来了,秋荷够警备,也够细心敏感;面对比自己强大得多且有所目的的大男人,秋荷够从容;面对宫庶的一根金条,她不为所动,秋荷够真心;面对宫庶坚持要带走,秋荷护紧周乔不放手,更是娓娓道来她不愿意的原因,尤其是提到郑耀先,她够机智。

风筝中刘梅的结局(风筝秋荷出身欢场)(14)

而也正因为秋荷所展现的能力和内心的真善,更是从后来韩冰和马小五的惊险对峙让宫庶改变了要带走周乔的想法,能让宫庶改变主意的除了郑耀先,几乎再无他人,秋荷,是那个意外,秋荷更是那个容易被遗忘却闪闪发光的那个人。

写在最后:

《风筝》里,几乎每一个角色都能配得上一个“最”。

最遗憾的是程真儿,最坚强的是陆汉卿,最壮烈的是曾墨怡,最悲壮的是赵简之,最义气的是宋孝安,最可交的是宫庶,最令人心疼的是小周乔,最悲情的是林桃,最能适应的是延娥,最无脑的是江心,最能隐藏的是韩冰和郑耀先......而最善良的就是秋荷。

而秋荷除了善良,她还有一直深藏在骨子里的乐观与吃苦耐劳,更有因着不看过去练就的一身说话、办事的能力与其中隐藏的智慧,她所做到的一切,都因她只是秋荷,从未改变。

风筝中刘梅的结局(风筝秋荷出身欢场)(15)

郑耀先忍痛处决自己的同志曾墨怡时,两个人有着这样的对话:

郑耀先:不怕死吗?

曾墨怡:怕。

郑耀先:年纪轻轻地就死了,图个什么呢?

曾墨怡:信仰。

曾墨怡的坚定,郑耀先的隐忍,对于他们来说,信仰永远凌驾于生命之上,与生命的“死”相比,信仰才是永恒的“活”。

秋荷的信仰,只是做好一个人。

而秋荷,做得已经足够好,也同样是一种永恒与伟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