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里一百单八将的事迹(水浒传的一百单八将)

在中国长期的历史生活中,人们除了有名以外,还有字,有号人的姓、名、字,都在比较正统的规范中一般名为长辈所起,字由先生确定,号多自己或朋友选取号,有人有,有人没有有起一个号的,也有起数个号的就象字画上的闲章,起号者出于自己的考虑,有所标志而已号,又有雅号和绰号之分一般来讲,雅号,文人多为之,多有诗书礼仪之韵而绰号,则多为士井俗人所称也有的因某事被人起了外号起绰号之风,以江湖为盛,所以,以写江湖英雄的《水浒传》写到人物的绰号,是很自然的事姓、氏、名、字、号都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它源远流长,经过历史的发展,又慢慢地有着变化它是我们的民族文化特色,承载着“礼”的思想,是礼仪之邦的一种映射,承载着个人的愿景,是历史文化氛围的凝结古文言之:名以正体,字以表德根据《礼记·檀弓》的说法,男子在加冠后便正式步入社会,需要和许多人打交道,互相之间如果只呼其名,显得不够尊重,于是迎来二十岁的男子,就要在本名外另取一个“字”在与人交往时,互相称对方的字以示尊重在古人看来,“名”只在长辈或者皇帝才能叫的,而字是在平辈、朋友、同事以及晚辈之间称呼的而别号,一般是文人在吟诗作赋的时候,作为代称用来称呼自己的,一般古人只要有名或者字就行了,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水浒传里一百单八将的事迹?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水浒传里一百单八将的事迹(水浒传的一百单八将)

水浒传里一百单八将的事迹

在中国长期的历史生活中,人们除了有名以外,还有字,有号。人的姓、名、字,都在比较正统的规范中。一般名为长辈所起,字由先生确定,号多自己或朋友选取。号,有人有,有人没有。有起一个号的,也有起数个号的。就象字画上的闲章,起号者出于自己的考虑,有所标志而已。号,又有雅号和绰号之分。一般来讲,雅号,文人多为之,多有诗书礼仪之韵。而绰号,则多为士井俗人所称。也有的因某事被人起了外号。起绰号之风,以江湖为盛,所以,以写江湖英雄的《水浒传》写到人物的绰号,是很自然的事。姓、氏、名、字、号都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它源远流长,经过历史的发展,又慢慢地有着变化。它是我们的民族文化特色,承载着“礼”的思想,是礼仪之邦的一种映射,承载着个人的愿景,是历史文化氛围的凝结。古文言之:名以正体,字以表德。根据《礼记·檀弓》的说法,男子在加冠后便正式步入社会,需要和许多人打交道,互相之间如果只呼其名,显得不够尊重,于是迎来二十岁的男子,就要在本名外另取一个“字”。在与人交往时,互相称对方的字以示尊重。在古人看来,“名”只在长辈或者皇帝才能叫的,而字是在平辈、朋友、同事以及晚辈之间称呼的。而别号,一般是文人在吟诗作赋的时候,作为代称用来称呼自己的,一般古人只要有名或者字就行了。

《水浒传》写了一百零八位英雄豪杰,这些梁山好汉座次不同,也各有特点,根据每个人的特点,作者施耐庵赋予了他们独特的绰号,但很多绰号一直令人费解,都是什么意思呢?《水浒传》中的梁山好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绰号,这些绰号有的形象又直观,通过绰号就可以大概知道这个好汉的特点,如史进,因肩臂胸膛上共纹了九条青龙,因此绰号“九纹龙”,杨志面门上有一搭青暗色胎记,因此唤作“青面兽”,秦明性如烈火,每次作战只要往前冲,因此唤作“霹雳火”等等,可有一些好汉他们的绰号就不那么好理解了。

短命二郎阮小五(梁山排行中第29位,梁山八大水军头领第4位,三十六天罡之天罪星

在第十六章里,吴用向晁盖介绍阮氏三雄时说“本身姓阮,弟兄三人,一个唤作立地太岁阮小二,一个唤作短命二郎阮小五,一个唤作活阎罗阮小七”。阮小五的绰号为何是二郎而不是五郎?二郎指的不是排行老二,而是二郎神,由于他的兄弟绰号都是神鬼,像“太岁”“阎罗”,所以他绰号二郎神。再来说说“短命”的意思,可不是说他命短活不长,这里的“短命”意为“使别人短命”,短命二郎的意思其实是“夺取他人生命的二郎神”,是形容阮小五的凶狠蛮野。这样就与书中对阮小五外貌的描写“一双手浑如铁棒,两只眼有似铜铃。面上虽有些笑容,眉间却带着杀气”。阮小五,是梁山战死的最后一条好汉。

旱地忽律朱贵(梁山第92条好汉,梁山的第1号特务,七十二地煞之地囚星

朱贵的这个外号让人有种少数民族的感觉,这个绰号应该分成“旱地”和“忽律”两部分来看,忽律是指有毒的四脚蛇,它生性喜食乌龟,吃掉乌龟后就钻入其壳中,冒充乌龟,有人不知捡起它来,它便直接致人于死命。“忽律”是一种擅长伪装的动物,这与朱贵的工作性质十分吻合,他平时以酒店老板的身份为掩护,实际则是梁山泊头领,专门负责探听来往客商消息与接纳四方好汉。朱贵是水浒传中开黑店的第一人,借在梁山脚下开店为名,专干杀人越货的勾当,遇到路过此地的单身客人,凡是有钱财的大都被他麻翻,死于他的刀下,死者的肥肉被他熬成油,做点灯之用,瘦肉制成咸肉食用,这正是朱贵残忍的一面。对于他的外貌描写:林冲看那人时,头戴深檐暖帽,身穿貂鼠皮袄,脚着一双獐皮窄靿靴,身材长大,貌相魁宏,双拳骨脸,三叉黄须,只把头来摸着雪看。他在征方腊时病死于杭州,追封义节郎。

病尉迟孙立(梁山第39条好汉,七十二地煞之地勇星

这个绰号里的“病”字,是“使……病”意思是让谁畏惧,害怕,或是超过赛过的意思。所以这个绰号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尉迟恭见了也发愁”。对于他的外貌,原文:孙提辖下了马入门来,端的好条大汉,淡黄面皮,落腮胡须,八尺以上身材,姓孙名立,绰号病尉迟,射得硬弓,骑得劣马,使一管长枪,腕上悬一条虎眼竹节钢鞭,海边人见了,望风而降。

拚命三郎石秀(梁山第33条好汉,三十六天罡之天慧星

仔细看原著,石秀的绰号是“拚命三郎”而非“拼命三郎”。拚(pan)这个字与拼十分相似,繁体字又是同形更难以区分,所以许多人都会弄混,但“拚命”和“拼命”的意思其实相去甚远,“拚命”的意思是豁出性命,竭尽全力地做某事,有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意思。再说“三郎”,很多人都认为石秀在家中排行老三所以叫三郎,其实此处的“三郎”是一个专有名词,是古代三中郎官的合称,张守节正义引《汉书·百官表》中有“有议郎,中郎,散郎,又有左右三将,谓郎中,车郎,户郎”。能做到三郎官的人,都是临危不惧,有担当的人。梁山好汉,很多脾气暴躁,一点就着。但真做到以牙还牙,睚眦必报的程度,舍石秀再无他人。

铁扇子宋清(梁山第76条好汉,七十二地煞之地俊星

铁扇子是衍生的一种兵器,以防身为要,从这种兵器来看,宋清是个不主动攻击人的人,郓城县的人都知道有个铁扇子宋清,可见宋清的铁扇子功夫也是有江湖名气的。宋清虽然是宋江的弟弟,但是知大体知分寸,能清楚的认清自己。他也不争这争那,默默做一颗螺丝钉,组织安排干什么就干什么,从来不给宋江添麻烦,这种知大体、能放下的能力,要克服多少内心的欲望才能做到?有几个人又能真正做到呢?其次宋江死后,宋清是有资格承袭哥哥宋江的爵位的,但是宋清不但没有这么做,而且还辞掉了所有官职,回去务农。所以说,宋清才是真正的明白人,所以他才能得到善终。

《水浒传》中出名的外号也就那么几位。像行者“武松”,花和尚“鲁智深”。行者“武松”。是因为武松最开始出名是因为打虎,在井阳山把老虎打死了。我们都知道孙悟空最开始离开五指山的时候,当时为救唐僧,而打死了老虎。而后又被他是否做成衣服给孙悟空穿。当时的孙悟空就被称之为行者。所以武松也跟孙悟空相同,被称之为行者。至于花和尚“鲁智深”的来源就更跟佛家有缘了。鲁智深作为一个和尚,天天大酒大肉,这样根本就不是一个和尚所为的,更像是一个平民百姓,所以才有了花和尚的外号。

美国作家赛珍珠的诺贝尔奖获奖演说,以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史作为主要内容,其中有较大的篇幅介绍了《水浒传》的创作、演变及流传过程。她评价《水浒传》是“中国生活伟大的社会文献”。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认为《水浒》的情节有“史诗般的广阔”,并认为其与西班牙17世纪的“流浪汉小说”有异曲同工之妙。法国作家、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勒·克莱齐奥,很早就读过《水浒》,他认为《水浒》“记录了那个遥远年代人的基本生存状态”。《水浒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长篇小说,开创了白话章回体小说的先河。它作为一种新的文体,从此在文学领域内确立了应有的地位,开始逐步改变以诗文为正宗的文坛面貌。它和《三国志演义》一起,奠定了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民族形式和民族风格,为广大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形成了中华民族特有的审美心理和鉴赏习惯。但它比之《三国》,更贴近生活,作者开始把目光投向市井社会、日常琐事和平凡的人物,注重刻画人物性格的层次性、流动性,并纯熟地使用了白话,多方面地推进了中国古代长篇小说艺术的发展。《水浒传》在明代时被列入“四大奇书”。近现代以来,又成为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的文风、构思和理念,都对后世的中国乃至东亚小说,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