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著名的边塞诗人(唐朝一位不知名诗人)

中唐诗人李益的边塞诗,既有岑参、高适的慷慨豪放,又有王之涣、王昌龄的苍凉雄浑,尤其在心理刻画上,把唐朝的边塞诗,开拓了一个新的境界。

《从军北征》

天山雪后海风寒,横笛偏吹行路难。

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向月明看。

长久的戍边生活,思乡成了将士心中不可触摸的痛。

唐朝著名的边塞诗人(唐朝一位不知名诗人)(1)

幽怨的笛曲《行路难》响起,久郁在他们心中的思念之情一引而发,三十万人因为笛声发出了一个动作“回首月明看”。

这笛声不是一支、两支的声音,也不是微微弱弱的声音,而是很多支笛子亦很多笛音汇在一起,在夜空久久回荡。由笛声引发的举动,其实是先引发征人的心里感受,然后才引发出行为动作。

雪后的天山下,刺骨的寒风里,突然一阵哀怨的笛声响起,必然触动征人那久积在心里的怀乡思亲之情。“三十万”和“一时回首”固然是夸张,但也最充分地表明笛曲的凄怨和无数征人的心情。画面既壮观又凄美,正是王国维所说的“境界全出”的艺术效果。比王昌龄的“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更加深邃耐品。

唐朝著名的边塞诗人(唐朝一位不知名诗人)(2)

《夜上受降城闻笛》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先写月下边塞景景:远望大漠沙白如雪,近看城下月色如霜,一片凄冷的景象。“似雪”和“如霜”都是借寒气袭人的景物来表现凄凉愁苦的心情。这样的景物,这样的心情,为下面做了很好的铺垫和渲染。一声笛曲在寂静的夜空响起,圆月牵情,笛声牵情,那无尽的乡愁顿然触发无法遏制,其结果当然是“一夜尽望乡”了。

不说思乡,而是望乡,以人物情态展现人物心里,含蓄写出那不尽的乡愁。景色,声音,心里感情三者融为一体,眼前之景与心中之情相互交融,寓情于景,以景写情,感人肺腑。

画面感强,节奏平缓,意境浑成,诗意婉曲。

刘禹锡很喜爱这首诗,晚年还写下“边月空悲芦管秋”之句,来追思李益。与范仲淹的“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一样,让人回味无穷。这首诗在当时流传很广,谱曲入画,被誉为中唐边塞诗的绝唱。

《过五原胡儿饮马泉》

绿杨著水草如烟,旧是胡儿饮马泉。

几处吹笳明月夜,何人倚剑白云边。

从来冻人关山路,今日分流汉使前。

莫遣行人照容鬓,恐惊憔悴入新年。

唐朝著名的边塞诗人(唐朝一位不知名诗人)(3)

全诗八句,几乎每句一景:无际的草原;清澈的饮马泉;吹笳的月夜;倚剑云边的将士;冰封雪冻的关塞路;汉使前的淙淙流水;不敢临泉照影的老人和回忆中的青春少年。就像八个镜头向我们依次推进,有远有近;有看到、听到、想到的;有眼前的和有过去的。这些汇聚到一起,形成一幅含蓄凝重却也色彩绚丽的五原画卷图,令人产生无尽的遐想与思索。

该诗语句优美,节奏和谐,忧愁多于欢欣,失望多于希望,欢而不乐,伤而不悲,把复杂的心里表现的含蓄深沉,婉转低回,是一首不可多得的边塞诗。

中唐时期,随着唐朝国力的衰落,周边番邦更加紧了侵扰的步伐,边患频发,战事连绵。无数戍边将士只能长期生活在无尽的痛苦与期待中。这一时期的边塞诗少了盛唐的豪迈激昂,多了些哀婉和悲凉。

唐朝著名的边塞诗人(唐朝一位不知名诗人)(4)

《塞下曲》

伏波惟愿裹尸还,定远何须生入关。

莫遣只轮归海窟,仍留一箭射天山。

相比于上几首的感伤哀怨,这首诗充溢着昂扬和雄壮。

用马援“马革裹尸”和班超“生回玉门”的典故,表达了将士们血战沙场、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为了保卫国家,以马援为榜样,不效仿班超“但愿生入玉门关”,大有“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气势和决心。

这还不算,用薛仁贵“一箭定天山”的典故,来表达将士的决心:不但要全歼敌人,还要留驻边疆,让敌人不敢再来侵犯。

比岑参的“亚相勤王甘辛苦,誓将报主静边尘”更加豪迈旷达。全诗音节嘹亮,基调高昂,气吞胡虏的报国情怀跃然于纸。

一幅盛唐气象,大气磅礴,高昂自信。

唐朝著名的边塞诗人(唐朝一位不知名诗人)(5)

李益是凉州武威人,从汉代起,这里就是征战之地。李益从小受大漠烽烟的熏染,又自称是汉代飞将军李广之后,骨子里就很有杀敌卫国的情怀。他曾在燕、赵一带游历,又在幽州节度使幕中任过从事,经历加上诗才和情怀,使李益的边塞诗既雄浑又明快,既慷慨又悲壮,既有节奏美又有音乐美,既色彩鲜明又用笔凝练。不愧是唐朝中期杰出的诗人,也是唐朝中期边塞诗的最高水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