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老师说的话(方老师知识带货给我的一点思考)

一边卖货一边讲知识

新东方转型卖农产品火了。

没错,教书的人去直播卖货,意外的火了。

不止是因为他们是英语老师、语文老师、物理老师。。。而且是因为他们真的会用英语去卖货,他们也会跨学科、跨领域的知识讲解,这是有文化的直播间。

网友直呼,这知识真让人上头,你继续讲,我还能学。

方老师说的话(方老师知识带货给我的一点思考)(1)

听着方老师慢慢悠悠地讲着过去的故事, 借着卖的书说出很多简单又有深度的认识哲理。

这是双语直播,有文化的直播。

这也不是那种几个人争先恐后地喊价、吵闹的直播间,那种你不买我东西就是你傻的样子。平时听惯了喧嚣的网友突然间茅塞顿开,原来我是这么的没有文化,原来是这么的肤浅。

有数据表明,直播带货一般网友停留时间是10秒以内,好点的1、2分钟吧。

这里,每天几十万人进去就不想出来,听到老师们讲了一点知识,就想买贷大米,听多了,就再买袋大米,你告诉我牛排几分熟分别用英语怎么说, 行,我买了。

各种燃起了网友浓浓的学习欲望,会英语的、不会英语的,看过书的,没看过书的,都想在这个时间里听一听。

方老师说的话(方老师知识带货给我的一点思考)(2)

你说大虾是厄瓜多尔的秘鲁渔场,你还在地图上指给我看,告诉大家说这是来自寒带洋流冲到热带地区的上升补偿流,带来了很多丰富的鱼群及所需的营养元素,你说不同的虾有不同英语叫法,从大到小的英语形容词如何区分,虽然这些高中学过,可是很多人忘记了,何况,有绝大多数人并没有上过高中。。。

所谓知识付费,现在网民们是真地体会到,也十分的乐意享受付费。

你们还多才多艺,弹尤克里里,电子琴,英文歌唱得非常好听、流畅。

方老师说的话(方老师知识带货给我的一点思考)(3)

带货界太卷了

也许你们对所卖的农产品并不是那么熟悉,对厂商给的词都没有记熟,全靠自己事前简单的准备,上场自由发挥。重要的不是这些,而是你侧面告诉我很多我没有听过的道理、知识。

毕竟农产品是助农,也是我需要的,听你讲过的书好像真的显得自己书读少了,OK,再买本书吧,我想一边看书、一边听你讲。

在这里,真是安逸又简单。

方老师说的话(方老师知识带货给我的一点思考)(4)

再来10万本

当然,对在线教学上课有很多经验的新东方老师来说,直播带货也有很多的天然优势,那就是知识内容传播的流利性,自然而然的会讲自己知道的所有知识串起来,通过简单易懂、声情并茂的方式向镜头前的网友传递,只不过曾经是几百人的在线课堂,现在是动辄五六十万的全网直播间。以前有教学压力,现在带货压力,不过目前来看带货压力不大。

我用我擅长的知识运用和传播能力,去直播带货界闯关,还能做做公益,这是一种巧妙的反方式,可是很难说有多少人能够做到。

大环境发展变化的一些思考

一个我非常钦佩的同事兼领导说,这是降维打击。

是的,新东方只是想转型,想换个思路去继续这个事业,让老师们抛头露面可能原本只是一种尝试、新鲜。可是就是火了,而且总是冲上带货榜第一。

这是直播带货界的一股清流。这对整个带货界带来了一种打击。

现在流行说,打击你的并不是你可见的对手,而是来自其他领域的空降部队。

很多人预测,未来直播带货,知识带货将是一种趋势。

方老师说的话(方老师知识带货给我的一点思考)(5)

温柔的顿顿老师

事物的发展都是往更好、更精、更有点方向发展的。直播带货红利已经给很多人,包括明星艺人、社会名流、网红ID带来了足够大的回报。但时间久了,这些已经没有办法满足社会群体的需求。一件同类物品太多直播间都在卖,群众需要的不是一个渠道或者那个名人的推荐,很难说这些直播间到底有什么区别。

群众心里总是在不断变化的,总是需要有新鲜感去刺激他们。

听者很享受这个高密度、又很轻松愉悦的卖货(学习)氛围,到看似他信口拈来,但背后是他大量的知识储备、思考。

网友说,果然能力强的人在哪里都能火。有知识的人,在哪里都能发光。还有网友代替其他带货博主说,惹谁都不要惹知识分子。。。。

这种跨界成功的案例,不得不让人有所反思。

他们原本只是一个英语老师,但优秀的不仅仅是他的英文和教学能力,而是广泛的知识涉猎,优秀的思维方式,对人世的感悟和幽默的表达方式。特别是知识广度,可以想像,在新东方这群优秀的老师带领下,学生也会是更灵活、更全面发展的。可惜,我不曾有过这种体验。

作为一个老师,一个教书育人、传道授业解惑的人,传达的不仅是这一门课的知识,而是学习的方法和心态,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力。

对于正在经历裁员潮的我来说,也感触良深。

当你的知识量足够多,你在任何场景下都能快速找到一个突破点。我们面对的只是裁员,可是他们面对的是整个行业的倒塌,可是依然可以凭借知识的力量,对现有的知识带货行业形成现象级的降维打击,让所有人沉浸在边学英语、边听知识、边卖货的气氛中,甘愿为知识付费。

今年的裁员潮不得不说原因是多方面的,很多身处其中的人会感到焦虑,不知道哪天会裁到自己,很多人被裁了之后很难找工作,因为一家裁、多家裁,就算没有裁员,大体上会收紧新员工招聘,何况裁员潮之下那么多人涌入招聘市场,如何去竞争下一份岗位?

甚至很多人在巨大的压力下,不想再进企业搬砖,自媒体创业也好, 做小生意也好,考公考编也好,现在的选择也许真的很多,可是如何能在一个行业、空间里找到自己的定位。

自媒体红利已经到了尾声,你具备什么样的专长去对抗现有的大量自媒体人,搞创意直播你需要创意、也需要坚持,做小生意需要资本、需要社会关系和渠道,而另一半千万大学毕业生涌入市场,行业不景气,大家都挤破头去考公考编,你的知识、你的记忆力还能和他们竞争吗?

说回继续在职场搬砖的普通人吧,没有被干掉,也许是幸运,也许不是。继续留下,就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在这个领域,以我的能力,我还能走到哪一步。如果我继续努力,我要朝哪个方向去走?

你还在一条单一的路径上埋头苦干吗?你依然只是安于现状,只关注自己的周界内的需求能力吗?

当下的社会,是连接的社会,是信息密集和快速传递的社会。各行各业各领域都越来越需要多元知识的结合,而不再像过去只要运用一个层面的方式方法。一个人所具备的知识应当是多样化的,是多学科、多领域的,而不是局限的、单一的。

查理芒格认为,学习并不是追求更多的知识,而是要寻找更好的决策依据。

说到底,还是那句话,你的能力能不能足以支撑你走现在这条路,以及迎接未来可能的新方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