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作物病害及防治方法(作物上常发生的这两种病害症状表现很相似)
白粉病和霜霉病,都属于作物生长过程中最常发生的病害类型,很多种作物经常深受其害,但二者都属于真菌病害,且在症状表现有很大的相似性,一般很难区分,容易混淆。同时,如果种植经验不够丰富,在作物发生病害后,咱们农民朋友就很难判断准到底是发生了白粉病,还是发生了霜霉病。如果病害种类判断不准而盲目用药,不但起不到防治病害的目的,反而会延误最佳防治时机,甚至会因为错误用药而导致作物发生药害。
今天,农技小背篓就针对白粉病和霜霉病两种病害类型,和大家分别说一下二者的病害特征、判断方法以及防治措施,希望对咱们广大农民朋友在作物病害防治管理方面能有所帮助。
一、霜霉病与白粉病的症状区别1、发病条件有差异
白粉病在温暖潮湿和干旱闷热的夏季发病比较多,病菌在10-30度的温度环境和25-85%的湿度环境中都可以生存繁殖,但最适合在温度28-35度和湿度35-45%的环境中繁殖和发病;气候干燥、重茬种植、过度密种、通风透光条件差、土壤酸化板结、土质黏重、偏施氮肥、空气干湿交替等,会加重白粉病的发病与危害。
霜霉病在低温、寡照、高湿的春秋两季发病比较多,病菌在5-30度的温度环境和60%以上的湿度环境中都可以生存繁殖,但最适合在温度18-25度和湿度85-95%的环境中繁殖和发病;当温度低于5度或高于30度、湿度小于60%,霜霉病的发病情况就会严重受抑;暖冬湿春、种植密度大、低温阴雨、土壤黏性重、低洼积水、偏施氮肥、凝水结露时间长等会加重霜霉病的发病与危害。
2、病菌的主要传播方式不同
白粉病的主要传播方式是风,而水是霜霉病菌萌发传播的必备要素。
3、病害表现不同
白粉病主要危害作物的叶片、叶柄、嫩茎、嫩稍、新芽、花穗、果实等,典型症状主要表现在叶片的正面。叶片受害后,叶片的正面会出现淡黄色、粉色到白色的菌粉,叶片上的菌粉分布比较薄、比较密、如叶面撒粉状,发生白粉病的叶片的叶脉和叶肉都会被病菌感染,看起来不太清晰。 此外,白粉病发生后,叶片正面或幼果果面上会出现性状不规则、个头大小不均匀的褪绿黄斑,虽然果实不会僵果或脱落,但幼果会停止发育或腐烂开裂。
霜霉病主要作物的叶片、嫩茎、嫩稍、花穗、卷须、果实等,典型症状主要表现在叶片的背面。叶片受害后,叶片的背面会出现白色的菌霉层,叶片上的霉层分布比较厚、比较松散直立,发生霜霉病的叶片的叶脉看起来很清晰。此外,霜霉病发生后,叶片正面会出现浅绿色或者淡黄褐色的水浸状病斑,叶背和幼果上会出现密生的白色霉层。
4、病害后果不同
白粉病对作物的叶片、果实、新稍、嫩茎、穗梗、果梗都有危害,导致叶片黄褐、枯焦,稍茎布满褐色斑纹、不老熟,穗梗或果梗变脆易折断,幼果停长、畸形易腐烂或纵裂。
霜霉病对作物的叶片、新稍、嫩茎、花穗,导致叶片黄褐、早落,新稍嫩茎扭曲、停长、枯死,花穗果梗干枯,果实表面变褐、皱缩、长满白色霉层或脱落。
二、白粉病与霜霉病的防治方法1、品种预防
不论是种植什么农作物,都一定根据病害重发的类型选择抗逆性、抗病性、高产性等较好的品种,因为使用优质、抗病的品种是防治作物病害的重要方法。
2、种苗预防
在进行种子播种时,应当提前2-3天进行晒种,然后在播种前先用52度的温水或800倍50%多菌灵或用500倍的72%农用硫酸链霉素或350%代森铵或75%五氯硝基苯进行浸拌种或用70度恒温箱干热杀菌或用新高脂膜进行拌种,来做好种子的消毒杀菌处理。对于作物进行移栽定植时,一方面要剔除掉病害苗株,同时还应当用杀菌药物(如氢氧化铜等)药物喷施定植穴土壤,以此来减少后期病害的发生。
3、种植预防
一方面,要避免重茬种植,避免土壤中残留的病菌危害作物;一方面,应当选择土壤肥沃深厚、土质疏松通透、有机质含量较高、排灌水便利、光照充足的地块种植,为作物根系生长和苗株发育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以此来培育抗病抗逆性强的健壮植株;一方面,在种植前和收获后要彻底清理田间、园地或棚内的残株病体、枯枝落叶、杂草碎石等,并移除地外进行集中焚烧或深埋,如果是果园,建议结合清园使用石硫合剂进行全园喷施,以此来控制病菌源头;一方面应当提前10-15天进行种植地进行25-35公分的深翻晾晒,并对苗床或种植地用硫磺粉、生石灰、百菌清等进行土壤消毒杀菌处理;一方面尽量采用高畦、起垄、覆膜的种植方法,根据品种、地力、墒情等进行合理密植,以此来保持田间稳定的温湿度环境,保持作物有一个良好的通风透光环境,以此来减少病害的发生。
4、科学水肥管理
在施肥管理上,不论是种植何种农作物,施肥都应当腐熟的有机肥、农家粪肥、堆肥、沤肥以及绿肥、生物菌肥等为主,适量增施磷钾肥,严格控制使用氮肥,生长前期施肥以氮肥为主、中后期以磷钾肥为主,同时还要注意生长期内钙、硼、镁、锌、铁等中微量元素叶面肥的补充,对于酸碱性失调的土壤,还应当通过使用生石灰或石膏等来调和土壤的酸碱度。
在水份管理上,一定要改正大水漫灌和中午高温浇灌的浇水方法,尽量采用喷灌、滴灌、小水勤浇、隔行浇水、早晚浇水、干旱浇跑马水的方法,在播种前、定植后浇足底水、缓苗水后,到开花前应当尽量少施水肥,在作物生长中后期、旺盛生长期以及膨果期时,一方面要保持供水充足、土壤水分含量均衡稳定,另一方面要注意雨季时及时控水和排水,以防土壤湿度过大、根系缺氧窒息而影响正常呼吸和吸收。
5、改善通风透光环境
作物种植密度过大、植株徒旺长、枝叶过度密生,一方面会降低叶片光合作用制造养分的能力,一方面过多的无效枝杈叶会造成田间郁闭、透风透光环境变差、过多消耗植株体内的养分,不仅容易造成田间湿度过大、诱发各类病害,而且还会削弱作物长势、影响正常开花结果,所以在进行田间管理时,不仅要合理密植,还要根据作物的生长阶段及时进行摘心、打杈、整枝、引蔓、除叶、疏花、疏果等田间管理,以此来为作物正常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营养条件和优异的通风透光环境。
6、及时清理病株
对于田间零星发现的病株、病叶、病果等,要及时拔除和摘除,同时要对病穴使用生石灰水或多菌灵等进行土壤消毒杀菌,对于病株要用杀菌药物 新高脂膜进行喷施进行隔离防护,以防病害二次传染。
7、尽早进行药物防治
在病害发生后,应当尽早尽快的进行药物防治,力争把病害消灭在病发初期。
防治白粉病,可以使用嘧菌酯、乙醚酚、氟菌唑、粉锈宁、多抗霉素、四氟醚唑、抗霉素、三唑酮、十三吗啉、宁南霉素乙醚酚、乙嘧酚磺酸酯、氟唑菌酰胺•吡唑醚菌酯、吡唑萘菌胺•嘧菌酯、氟吡菌酰胺•肟菌酯等药物以及使用1000倍的白酒兑水喷施防治,每隔7-10天左右喷施1次,根据防治情况连续分次喷施直至叶片无白粉为止,但要注意交替用药,不可长期单一用药。
防治霜霉病,可以用使用甲霜•锰锌、烯酰•锰锌、代森锰锌、霜脲•锰锌、乙磷铝锰锌、杀毒矾、普力克、甲霜灵、灭菌丹、烯酰吗啉、霜脲氰、氰霜唑、克露、增威赢绿、银法利等药物进行喷施防治,每隔7-10天喷施1次,可根据防治效果连喷2-3次,同时也要注意交替用药,避免长期用药使病菌对药物产生抗性而影响防治效果。
此外,在病害发生前或刚发生时,每隔7-10天叶片正反面喷施1次200倍左右的新高脂膜可以起到预防和治疗的效果;对于白粉病和霜霉病同时发生的作物地块,大家也可以考虑使用烯酰吗啉或吡唑醚菌酯进行喷施防治。最后再提醒一点,在防治病害喷药时,建议大家根据药物的特性选择能同时使用的功能性叶面肥一起喷施,往往能够取得更好的防治效果。
点击上方“关注”农技小背篓
每日了解更多新鲜农业种植知识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