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南雄的历史(南雄市历史至今的变化)

韶关南雄的历史(南雄市历史至今的变化)(1)

南雄地域,春秋为百越地,战国属楚,秦属南海郡,两汉为南野县,属豫章郡。

东汉顺帝建康时属桂阳郡之曲江县。

南雄全貌

韶关南雄的历史(南雄市历史至今的变化)(2)

三国孙吴时南野县属庐陵郡,吴景帝永安六年(263年)分南北置始兴县,南雄地属之。

晋废斜阶复南野,改属庐陵郡。南朝宋因之,齐复置令阶县,梁复置安远县,均辖南雄地。

陈改安远县为安远郡,隶属东衡州,即韶州。

隋废诸郡,改安远为大庾县,隶于广州总管府。旋废大庾入始兴。

大业三年(607年)属南海郡,唐武德四年(621年)属番州,不久更名为东衡州。

贞观元年(627年)改为韶州。

光宅元年(684年)划始兴县的化南、横山两乡置浈昌县,因

境内浈、昌二水而取名。县治设在今雄州。

南汉乾亨四年(920年)在置雄州,辖浈昌、始兴两县。

宋开宝四年(971年)改雄州为南雄州,与河北雄州别,属广南东路。

天圣元年(1023年)因避仁宗赵祯讳,改浈昌为保昌。

宣和二年(1120年)赐保昌为郡。

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改南雄州为南雄路,领保昌、始兴两县。

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南雄路为南雄府,辖保昌、始兴两县,属广东道。

洪武二年改行中书省,九年改行省为承宣布政使司,南雄府属相随。南雄府位于广东北部,“枕楚跨粤,为南北咽喉”

清嘉庆十二年(1807年)改府为直隶南雄州,直隶广东布政使司,裁去保昌县,领始兴一县。

嘉庆十六年复升为府,次年又降为直隶州,直至清末。

民国开始,改南雄州为南雄县,隶属广东省。

韶关南雄的历史(南雄市历史至今的变化)(3)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沿袭不变。

1958年12月,南雄县与始兴县合并称南雄县。

1960年10月复分为南雄县、始兴县,隶属广东省韶关专员公署。

1982年6月实行市管县体制后,隶属韶关市。

1996年6月17日,民政部批复(民行批[1996]46号)撤销南雄县,设立南雄市,隶属广东省,由韶关市代管。

1996年12月底,南雄市面积2469平方千米,人口约50万人。辖24个镇:雄州镇、百顺镇、澜河镇、帽子峰镇、全安镇、苍石镇、古市镇、主田镇、黎口镇、珠玑镇、梅岭镇、邓坊镇、湖口镇、黄坑镇、孔江镇、乌迳镇、大塘镇、油山镇、新龙镇、坪田镇、界址镇、江头镇、水口镇、南亩镇。县政府驻雄州镇。

韶关南雄的历史(南雄市历史至今的变化)(4)

2003年,撤销孔江镇,并入乌迳镇;撤销新龙镇,并入坪田镇;撤销苍石镇,并入全安镇;撤销大塘镇、油山镇,合并设立新的油山镇,并将原油山镇的茶头背、上湖、兰田等村划入邓坊镇。调整后,南雄市辖20个镇。

韶关南雄的历史(南雄市历史至今的变化)(5)

2005年1月26日,广东省民政厅(粤民区[2005]8号)批准撤销梅岭镇,并入珠玑镇;撤销黎口镇,并入雄州镇(注:6月上旬实施)。

7月6日,广东省民政厅(粤民区[2005]35号)批准撤销雄州镇,设立雄州街道。调整后,南雄市辖雄州街道和珠玑、湖口、黄坑、乌迳、界址、水口、古市、百顺、澜河、邓坊、油山、南亩、坪田、江头、主田、全安、帽子峰17个镇。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南雄市常住总人口316179人,其中:雄州街道105358人,乌迳镇27850人,界址镇8219人,坪田镇12955人,黄坑镇15997人,邓坊镇9210人,油山镇17437人,南亩镇8942人,水口镇11426人,江头镇6861人,湖口镇17294人,珠玑镇23764人,主田镇5781人,古市镇11919人,全安镇14898人,百顺镇7281人,澜河镇5951人,帽子峰镇4899人,南雄市精细化工基地137人。

韶关南雄的历史(南雄市历史至今的变化)(6)

2010年10月1日《关于开展省直管县财政改革试点的通知》(粤办函〔2010〕528号)南雄市被纳入广东省第一批财政直管县(市)。

2011年末,南雄市总面积2361.4平方千米,常住人口32.02万人;户籍人口473469人,其中农业人口367187人。辖17个镇、1个街道,232个村(居)。[1]

2014年,珠玑镇被列为全国重点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