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县级市实力排名 湖北25个县级市湖南19个县级市

湖北县级市实力排名 湖北25个县级市湖南19个县级市(1)

安徽省风光无限好

2022年已经渐行渐远,2023年的2月份即将到来。在过去的一年里,中部六省中的湖北省GDP位居全国第七,湖南位居第九位,安徽省紧随其后,排名第十位。

如果算上位居第五位的河南,全国十强中部占了四个省,可以说中部崛起取得了辉煌的成绩。

湖北县级市实力排名 湖北25个县级市湖南19个县级市(2)

经济的发展,必然会带来大规模的城市化,因此,除了省会城市之外,地级市和县级市的主城区吸纳了大量的城市人口。

湖北县级市实力排名 湖北25个县级市湖南19个县级市(3)

美丽的安徽城市风光

目前,湖北省有12个地级市、1个自治州、4个省直辖县级行政单位。湖北省一共有103个县级行政区,其中有39个市辖区,26个县级市。

湖南省全省辖13个地级市、1个自治州,一共有122个县级行政区划,其中有68个县(其中7个自治县)、36个市辖区、18个县级市。

安徽省一共有104个县级行政区划,其中45个市辖区,50个县,9个县级市。这九个县级市分别是:无为市、巢湖市、桐城市、天长市、界首市、明光市、潜山市、广德市、宁国市。

湖北县级市实力排名 湖北25个县级市湖南19个县级市(4)

安徽美景

安徽九个县级市中,经济总量天长市最高,2021年达到了622.5亿元;户籍人口最多的是无为市,2020年达到了119万人;人口最少的是宁国市,目前常住人口不足40万人。

同样是处于中部地区,湖北、湖南、安徽三省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经济总量相差不大,在全国第排名相近,为何安徽省的县级市却这么少呢?

有人认为,县级市没有什么用,还不就是一个县吗!只是好听一点而已。的确,它们的级别是一样的,但是,在许多方面还是有很大的区别,不然,有关部门就不会把一些经济发达、人口众多的强县改成县级市了。

安徽省内的县级市比较少,个人认为主要跟以下几个方面有关。

湖北县级市实力排名 湖北25个县级市湖南19个县级市(5)

安徽日新月异

一、安徽地级市太多,行政区域划分零散化,在其他省作为县级市的,在安徽作为地级市存在。

安徽省常住人口比湖南少,比湖北略微多一点,但是面积比湖南、湖北省要小,湖南省面积达到了21万平方公里,湖北省有18.59万平方公里,安徽只有14.01万平方公里。但是,安徽的地级市有16个,比湖南和湖北都多。

在安徽省内,有四个资源型的地级市存在,它们分别是淮南市、淮北市、铜陵市、马鞍山市。这四个市要么是煤炭基地、要么是铜资源丰富、要么是拥有铁矿,以钢铁冶炼立市。

这些市过去管辖范围较小,除马鞍山市在三分巢湖中面积扩大之外,铜陵、淮北、淮南都比较小。

湖北县级市实力排名 湖北25个县级市湖南19个县级市(6)

安徽风光

如铜陵只管辖三区一县,总面积才3008平方公里,还不如安徽省内一个面积较大的县。淮南市管辖5个区2个县,总面积也不过5533平方公里。湖南省内面积最大的县沅陵县就达到了5852平方公里。

淮北市也是三区一县,总面积2741平方公里,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1223亿元。无论是面积还是经济总量不及湖南省的县级市浏阳市。

因此,这些地级市的块头比较小,在外省完全可以作为一个县级市,但是,它们比较幸运地成为地级市而存在。

湖北县级市实力排名 湖北25个县级市湖南19个县级市(7)

安徽省芜湖市风光

二、当时经济发展较为缓慢。

建国以后,湖北、湖南的经济总量一直在全国排名比较靠前,大部分时间都处在前十名之列。在没有改革开放以前,湖南的经济总量长期高于经济大省广东。

安徽省则在以前长期处在全国十名之后,二十名之前,因此,在建国以后多次撤县设市中,安徽省的一些县都因为经济总量不高,发展比较慢而不具备升格的条件。

湖北县级市实力排名 湖北25个县级市湖南19个县级市(8)

安徽省安庆市风光

三、经济发展不平衡,皖北的县人口较多,经济长期落后;皖南经济发达,但人口较少。

我国各地一直存在着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在安徽同样存在。安徽省的北部诸县人口众多,但是经济相对比较落后。

而南部各县经济实力相对要强一些,但是因为很多县常住人口人口只有四、五十万,甚至三、四十万而错失良机。

因此,在安徽,同时具备经济实力强,人口较多的县基本上已经升格为县级市了。

当然,县级市的数量并非一成不变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在“时间向前、安徽向上”的影响下,安徽的经济发展迅速,经济总量三年上了两个台阶。因此,安徽省内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县成为县级市,这一点值得期待!

湖北县级市实力排名 湖北25个县级市湖南19个县级市(9)

安徽城市风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