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传统拜年动作(围观拜年姿势大不同)

国人对传统新年的热忱,从古至今都未曾衰退。过年期间,热热闹闹的走亲访友,也将过年的气氛推向顶峰(好嗨哦)。

按照传统,拜年的时间一般为初一至初五,过了腊月初八就走亲访友多被视为拜早年,而正月初五以后、十五之前走亲访友为拜晚年。也就是说,无论如何也不会让你错过拜年,因为我们已经任性地把拜年时间延长了!

今天巢小乐想和大家一起盘点各种拜年姿势,感慨大中华儿女们的创意竟这么多!

贺卡

从宋朝开始,我国就出现了贺卡拜年的方式。

宋人周辉在《清波杂志》中说:“宋元佑年间,新年贺节,往往使用佣仆持名刺代往”。这里的“名刺”就是如今贺卡的起源。毕竟当时交通没有这么发达,而祖国国土辽阔,如果挨个登门拜访,恐怕拜完都到第二年了......

以一纸贺卡,满载情谊,也就便捷地联络感情啦。

春节传统拜年动作(围观拜年姿势大不同)(1)

还记得我们小时候,贺卡也是一度风行。卡通的、立体的、带音乐的......种类推陈出新,超乎想象.....但是因为更多新玩意的层出不穷,贺卡拜年也逐渐退出了拜年舞台。

春节传统拜年动作(围观拜年姿势大不同)(2)

春节传统拜年动作(围观拜年姿势大不同)(3)

团拜

团拜,即大家聚在一起相互祝贺,大约从清朝开始就诞生了这种形式。我们现今的公司年会,家族团年等都是由此沿袭而来。

清代《帝京岁时纪胜》中记载,对于前来拜年者,“纵非亲厚,亦必奉节酒三杯。若至戚忘情,何妨烂醉!”看看,从古代就有不醉不归、“喝了这杯还有三杯”、“你是不是不给我面子”的习俗了。

春节传统拜年动作(围观拜年姿势大不同)(4)

巢小乐在这里还是要提醒大家,莫劝酒,莫贪杯,小酒怡情,大酒伤身呐!

短信

“我怕三十晚上的祝福太多 ,你会不在意我的问候, 我怕初一早上的鞭炮太吵, 你会听不到我的祝福 ......”

春节传统拜年动作(围观拜年姿势大不同)(5)

这应该是曾经当代青年人手一则的拜年短信了吧!自轰炸群发短信受到网络吐槽过后,年轻人们似乎不再热衷于群发了,而这种方式在父母辈中热情还未消退。

春节传统拜年动作(围观拜年姿势大不同)(6)

电话、视频

这种方式自不必我多说,通讯手段日益发达以后,对于在远方不能回家的亲友,电话、视频是最为便捷的方法。

这种方法尤以父母辈极其热爱。如果你在早上7点的被窝里,听到不断伴随着“哈哈哈哈哈哈”之声的独白,并且长达半个小时以上,那一定是你爸妈在给别人拜年了。

春节传统拜年动作(围观拜年姿势大不同)(7)

红包

从实物红包,到电子红包,红包大法从未淡出人们的视野!红包不在多,而在拆红包时候的喜悦。这个满载着祝福和好运的小纸袋,红红火火,人见人爱。

春节传统拜年动作(围观拜年姿势大不同)(8)

春节传统拜年动作(围观拜年姿势大不同)(9)

巢小乐希望大家无论是发红包还是收红包的时候,都少一点金钱观念,少一点得失心,因为重要的是红里包裹的情谊,而不是数量的多少哦~


“最是笑逐颜开拜年时,最是欢天喜地春节时。”巢趣也祝大家度过一个红红火火的猪年,新春快乐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