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抑郁焦虑的测试(焦虑性抑郁实验模型高架十字迷宫)

3结果

3.1行为学测试结果

3.1.1高架十字迷宫测试结果:与对照组或溶媒组相比,焦虑组、抑郁组和焦虑性抑郁组大鼠的OE%和OT%值均显著下降(P<0.05或P<0.01);与抑郁组比较,焦虑性抑郁组大鼠的OE%值升高(P<0.05)(图1)。

关于抑郁焦虑的测试(焦虑性抑郁实验模型高架十字迷宫)(1)

高架十字迷宫,型号XR-XG201,上海欣软

关于抑郁焦虑的测试(焦虑性抑郁实验模型高架十字迷宫)(2)

3.1.2旷场测试结果:相较于对照组,焦虑组和抑郁组大鼠的自主活动次数显著下降(P<0.05或P<0.01),焦虑性抑郁模型组大鼠活动次数也显著下降(P<0.05)(图2)。

关于抑郁焦虑的测试(焦虑性抑郁实验模型高架十字迷宫)(3)

旷场实验,型号XR-XZ301,上海欣软

3.1.3强迫游泳实验结果:与对照组或溶媒组相比,抑郁组、焦虑性抑郁组大鼠的不动时间均显著增加(P<0.01);与焦虑组相比,焦虑性抑郁模型组大鼠的不动时间均显著增加(P<0.01)(图3)。

关于抑郁焦虑的测试(焦虑性抑郁实验模型高架十字迷宫)(4)

关于抑郁焦虑的测试(焦虑性抑郁实验模型高架十字迷宫)(5)

强迫游泳实验,XR-XQ202,上海欣软

3.2ELISA测试血浆HPA轴各指标含量的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各模型组大鼠血浆的CRH、ACTH和CORT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或P<0.01);与焦虑组比较,焦虑性抑郁组大鼠CRH、ACTH和CORT含量均显著上升(P<0.01);与抑郁组相比,焦虑性抑郁组大鼠CRH、ACTH和CORT含量均显著上升(P<0.05)(图4)。

关于抑郁焦虑的测试(焦虑性抑郁实验模型高架十字迷宫)(6)

3.3焦虑性抑郁模型大鼠HPA轴各组织HE染色结果

正常组和溶媒组大鼠下丘脑神经元细胞分布均一,形态正常;各模型组大鼠的下丘脑均存在神经元胞体肿大和胞核深染等现象,焦虑性抑郁组甚至还出现神经元细胞丢失和排列紊乱等情况。综合分析可知,焦虑性抑郁组的损伤情况要比焦虑组和抑郁组更为严重(图5)。对照组大鼠垂体细胞的间隙正常、分布均匀,可分泌ACTH的嗜碱性细胞形态正常,无明显病理损伤;各模型组中,大鼠垂体组织均出现嗜碱性细胞增多和胞体肿胀,排列相对无序,可能正处于分泌亢进状态。其中焦虑性抑郁组病变情况最为严重(图6)。正常组和溶媒组大鼠肾上腺束状带与球状带之间的界限清晰,细胞形状规则,排列有序;各模型组大鼠的肾上腺束状带和球状带界限均出现明显的模糊化,可分泌CORT的束状带细胞数量明显增多,体积变大呈空泡状,可能正处于功能亢进状态,其中焦虑性抑郁组束状带细胞病变程度最为严重(图7)。

关于抑郁焦虑的测试(焦虑性抑郁实验模型高架十字迷宫)(7)

关于抑郁焦虑的测试(焦虑性抑郁实验模型高架十字迷宫)(8)

关于抑郁焦虑的测试(焦虑性抑郁实验模型高架十字迷宫)(9)

3.4焦虑性抑郁模型大鼠脑内海马HE染色结果

对照组大鼠海马CA1区锥体细胞形态规则,胞体丰满,排列整齐有序;焦虑组和抑郁组大鼠海马CA1区均存在一定程度的损伤,具体表现为部分神经元丢失,胞体空染,锥体细胞排列无序化,抑郁组神经元丢失情况较焦虑组更严重;焦虑性抑郁组神经元缺失明显,胞体空泡状现象严重,锥体细胞排列散乱,整体较抑郁组更为严重(图8)。

关于抑郁焦虑的测试(焦虑性抑郁实验模型高架十字迷宫)(10)

3.5焦虑性抑郁模型大鼠海马GR蛋白的表达情况

与对照组比较,焦虑组、抑郁组和焦虑性抑郁组大鼠海马GR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或P<0.01);与焦虑组相比,焦虑性抑郁组大鼠海马GR表达显著下降(图9)。

关于抑郁焦虑的测试(焦虑性抑郁实验模型高架十字迷宫)(11)

4讨论

焦虑性抑郁是社会环境、心理压力、病程和遗传等多因素紊乱共同导致的复合型精神类疾病,其发病机制涉及多方面主要包括HPA轴紊乱、神经递质失调和神经营养缺乏等。在动物模型方面,单纯的躯体应激或药物刺激尚不能模拟焦虑性抑郁的复杂性,故需采用复合模型模拟其临床发病特点。本课题组前期采用慢性束缚应激(6h)联合皮质酮注射(30mg/kg)成功建立焦虑性抑郁动物模型

动物行为学表型是精神类疾病实验研究的常规指标,可为模型评价及药物筛选提供最直接的信息,其中用于评价焦虑情绪的有高架十字迷宫测试、明暗箱实验、场景恐惧实验和旷场实验等,用于评价抑郁情绪的有强迫游泳实验、悬尾实验、旷场实验、新奇事物探索和糖水消耗实验等。本实验综合多种行为学评价,研究发现,在EPM中,焦虑性抑郁模型大鼠的OE%、OT%均显著少于对照组,与焦虑组结果类似,表明其具有典型焦虑样行为;在OFT中,3个模型组大鼠的活动次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但由于该测试既可用于评价焦虑行为,又可用于评价抑郁行为,故根据该结果可推断焦虑性抑郁模型大鼠存在一定的焦虑症状和一定的抑郁症状;在FST中,焦虑性抑郁模型大鼠游泳不动时间较对照组显著增加,缺乏求生欲望,抑郁样行为明显。由于EPM仅用于评价动物的焦虑情绪,而抑郁动物具有自主活动明显减少的特点,在测试中仅有少量活动,从而出现抑郁组大鼠的在EPM中的OE%、OT%数值明显低于溶媒组,甚至低于焦虑性抑郁组,即EPM数据对抑郁动物没有分析意义。综合以上3种行为学测试结果,焦虑性抑郁大鼠具有典型的焦虑样行为和抑郁样行为,可判断本实验动物模型建立成功。

HPA轴作为反馈调节系统之一,是机体维持内平衡的重要途径和调节神经内分泌网络的核心枢纽。研究表明,HPA轴功能紊乱是焦虑症与抑郁症的共同发病机制。本实验发现,焦虑性抑郁模型大鼠下丘脑神经元细胞丢失和排列紊乱,垂体嗜碱性细胞增多和胞体肿胀,肾上腺束状带和球状带界限不清晰,束状带细胞数量明显增多,呈空泡状,表面以上组织均存在明显损伤,其损伤程度明显高于焦虑组和抑郁组,与之对应的分泌激素CRH、ACTH和CORT血浆含量均较对照组和焦虑组显著升高,且稍均高于抑郁组,表明焦虑性抑郁状态下大鼠体内HPA轴确实处于亢进状态。

长期接受慢性应激可导致HPA轴基础活性增高,使肾上腺分泌GC增多,透过血脑屏障进入脑内;而海马是GR的高表达脑区,最易受到GC影响,当脑内皮质醇含量异常升高时,海马将率先受到攻击,影响大脑认知功能而导致情绪障碍。作为HPA轴高位调节中枢,海马通过GR对HPA轴也有负反馈调节作用,海马损伤可进一步加重HPA轴功能紊乱。当机体海马GR表达下降时,其对HPA轴的调节作用被削弱,致使HPA轴持续亢进。已有研究表明抗抑郁药物可通过上调海马GR水平而发挥疗效。本实验表明,焦虑性抑郁组大鼠海马神经元缺失和萎缩、胞体空染和GR蛋白表达较对照组明显下降,提示焦虑性抑郁状态下海马结构损伤和GR表达下降。因此,焦虑性抑郁大鼠HPA轴的结构和功能均发生变化,并以GR为连接波及海马,引起海马结构受损。

综上所述,在焦虑性抑郁状态下,HPA轴组织病变和功能亢进,波及富含GR受体的海马,致使海马组织结构受损,导致动物行为表现异常,同时海马GR蛋白表达下降,从而降低HPA轴的负反馈调节功能,造成恶性循环,加重疾病的发生发展。后续将进一步研究焦虑性抑郁的深层发病机制,为筛选治疗药物提供前期基础和科学依据。


文章转载于湖南中医药大学凌佳、吴梦瑶等老师所著《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紊乱对焦虑性抑郁模型大鼠海马结构的影响》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