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夏荷芙蓉的诗句(秋日芙蓉秋荷花)

芙蓉曲

萨都剌〔元代〕

秋江渺渺芙蓉芳,秋江女儿将断肠。

绛袍春浅护云暖,翠袖日暮迎风凉。

鲤鱼吹浪江波白,霜落洞庭飞木叶。

荡舟何处采莲人,爱惜芙蓉好颜色。

初看此诗,以为写的是木芙蓉,唐人高蟾科举不中,写诗抒怀“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这生在秋江上的芙蓉,指的是木芙蓉。

木芙蓉花姿妩媚,有牡丹芍药的气度,于寒风凛冽之时绽放,为萧瑟深秋增添了一抹生机。

木芙蓉还有个品种叫做醉芙蓉,花色一日三变,初绽之时,色白如雪,而后渐渐粉色,如朝云晚霞,到了傍晚,花色定格于绛红娇艳,如美人醉靥。现在很多地方都种了这种醉芙蓉,深秋时节,也是浅红粉白,仿若春景。

关于夏荷芙蓉的诗句(秋日芙蓉秋荷花)(1)

不过这首诗里的芙蓉并非木芙蓉,而是水芙蓉,也就是荷花。

开篇第一句的场景颇浩大,秋水之上,烟波浩淼,要在如此开阔的地带实现“芙蓉芳”的效果,必定是百花绽放,争奇斗艳才是。

那么问题来了:秋天怎么会有荷花呢?荷花人称六月花神,在六月前后绽放,及至秋日 ,荷花早已凋零。

李商隐曾说: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这才是秋日水芙蓉的真实写照。

倘若撇开诗歌脱离实际的部分,只看意境,却是哀婉动人了。

诗中的女主是秋江女儿,按照古人的说法,未嫁为女,已婚为妇,秋江女儿该是一个闺阁女子,"断肠“二字有闺怨意味,而接下来的两联都是围绕这位秋江女儿展开的。

这位女子春日穿绛袍,夏日着翠衣,于深秋落木萧萧之时偶遇采莲人,劝告其爱惜芙蓉,莫要损伤。

我看第二联诗的时候,便觉得这对仗云遮雾绕,不得其解,路过的你若是知晓,不妨为我解惑。

“绛袍”“翠袖”对得不错,颜色搭配也雅致,“春浅”对“日暮”却有错位,私以为若要体现季节更迭,换做“夏浓”岂不是更好,“护云暖”与“迎风凉”的对应更令人费解,“云暖”是何物?倘若是以“云”来比喻女子,却是略显牵强了,也查不到典故的出处。费猜,费猜。

关于夏荷芙蓉的诗句(秋日芙蓉秋荷花)(2)

到了第三联,鲤鱼风起,鲤鱼风是什么?鲤鱼风就是九月的风。

李商隐说“后溪暗起鲤鱼风,船旗闪断芙蓉干”,可见其风力不小,船桅为之折断。诗中写“吹浪江波白”,倒也贴切。

狂风既起,霜降其后,这是秋季最后一个节气,再往下走,就要入冬了,落叶萧萧,江水浩荡,这样的天气,居然还有采莲人?

深秋霜降,狂风怒吼,采莲人,采莲蓬,身边笼着荷花丛。

可能吗?

采莲人采莲,总是在夏日农闲的时候,到了鲤鱼风起的九月,农人大概没有这等奇遇,也没这般闲暇。

九月叔苴,采荼薪樗,食我农夫,九月筑场圃

九月宜拾秋麻籽,宜采摘苦菜,宜砍柴,宜修筑场圃。

此时莲蓬早已被人摘走了,荷花也没有好颜色。

唯有落木萧萧下,残荷听雨声。

这诗啊,差点意思。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