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名家孙全和(立志做好珠山八友)

(作者|姜强):汪兆炳,字钰亭,男,1952年生,“汪派山水”第三代传人,是“珠山八友”之一的汪野亭次孙、“珠山小八友”汪小亭之子。“珠山八友”是中国陶瓷艺术最优秀的代表,是晚清民初景德镇陶瓷艺术的改革先驱,同时也是景德镇陶瓷艺术创新发展的开路先锋。“珠山小八友”是继“珠山八友”之后的又一批陶瓷艺术家,他们传承了“珠山八友”文人瓷画艺术,并创造性地将其发扬光大,人们尊重其艺术成就、创新精神以及对后人所产生的推动作用,称之为“珠山小八友”或“八小名家”。

汪兆炳出生于陶瓷世家,从小跟随父亲汪小亭和姑母汪桂英研习汪派山水画,在父亲和姑姑的言传身教下,深得汪派山水真传,并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改良,从釉色的配置、构图选材、意境营造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探索与发展,发扬并光大了祖父辈们自创的汪派山水,成立了汪派山水研究所,其艺术作品深受社会好评、专家青睐,得到了众多老一辈大师的肯定和推宠。现集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工艺美术大师、中国国家工艺美术大师、中国国画院江西分院副院长及中国国画院昌南陶瓷研究院院长等众多名誉于一身。作品屡获“中国瓷再引世界风”全国陶瓷展赛金奖、中国书画“百花奖”金奖及国际绘画书法大赛优秀奖等大奖;不少传世之作被港澳台、柬埔寨、新加坡、日本、美国、加拿大等海内外国际友人争先收藏,有的还被国家邮政部门印制为“邮票”在全国公开发行。

景德镇名家孙全和(立志做好珠山八友)(1)

汪兆炳13岁即开始学画,至今从事陶瓷艺术创作近50年,受爷爷、父亲和姑姑的影响很深,先辈们对艺术的执着与追求,给他留下了无法抹去的印象,并潜移默化指引着他的成长、激励着他的进步。在先辈们的言传身教之下,他从小就很懂事,也很能吃苦耐劳,很早就跟着父母进厂做工、下地干活,繁重的体力与手工劳动,既锻炼了他的性格,也培养了他的毅力,也使他较早就明白了生活的艰辛以及活着的意义。

为了内心深处的一种责任和使命,也为了活着的勇气和担当,他立志要像先辈们一样做出点事业、做出点名堂来。也许是遗传、也许是天赋、也许是兴趣、也许是熏陶,练习与钻研画画成了他最初的选择,也成了他最终的坚持。

他进过厂,做过工,教过书,下过放,当过门卫和保管,经历是他的财富,年华是他的积累。岗位虽然经常轮换,但对艺术的执着与追求,他却一直从未间断。冬去春来,寒来暑往,他废寝忘食、呕心沥血,总是辛勤耕耘于书法与绘画的艺术创作当中。

生活是他的老师,志向是他的动力。他生活在田园山庄,整天与天地接囊,大自然带给他无比的想象与启发。莽莽天宇,恢恢地轮,一切有形有影、有声有色的自然万象,都成了他执着于艺术创作的灵感与源泉:天上的云展霞飞,地上的山耸泉注;植物的抽丝吐绿,动物的奔窜潜藏;朝晖夕阴,风雨雪霰,这一切顺乎自然的天地大美,无不使他的生活与艺术充满人间真味与自然情趣。

景德镇名家孙全和(立志做好珠山八友)(2)

他在继承家传的汪派山水的同时,不断加以大胆创新,技巧上也形成了自已的风格。他说,在瓷画中注入情感并创造出具有新的意境、意趣、意象的瓷艺作品,是汪派山水与传统艺人的最大区别。他到处实地采风,拍摄了大量的山水照片,进行深入研究和对照,然后将照片付之一炬,把自己锁在屋内,凭借着对影像的记忆和对艺术的构思再重新绘出作品。他的作品,无论是画面的意境、画面的完整、笔墨的功力,还是山水树木的画法以及山水造型的技巧都能够独成一家。

先天的艺术禀赋,加上长期的自我锤炼,炼就了他过硬的基本功;全面的专业素养、持之以恒的治学精神,加之精益求精的创作热情,使他走出了一条专业水准的、具有超凡气质的绘画人生之路。在不断学习与创作中,他画画的艺术迎来了一个又一个喜人的高峰。他绘画的取材,多源于乡间故土及祖国山川名胜,他擅长于粉彩、墨彩、新彩山水画及雪景(人物花鸟兼之)。他对陶瓷材料工具、工艺标准和烘烧前后工艺变化把握娴熟,深得国画精髓。其作品笔墨造型无不透露出精湛的工艺,每一笔锋的推移、游弋、挥洒都饱含情绪和情感。他所绘制的粉彩瓷色彩明亮、驾驭自如,山水清润灵秀却又不拘一格。

他不但传承了汪派山水的画风,更发扬光大了汪派山水的国画风格。他说:“山水是我最好的精神食粮,有人喜欢香车宝马美女,我只喜欢与祖国的山水作伴!”。可见在他的心中,守护和传承汪派山水画、弘扬和光大瓷都陶瓷文化,才是他人生中最大的追求与至爱。

他的作品器型美观大方、设色优雅、画面饱满、意味深长,用笔稳健俊秀,用墨滋润淋漓,用色恰到好处,可谓是信手拈来,心领神会,他对传统技法和现代艺术既有传承又有取舍,讲究遗貌取神,其精神气质不仅包涵了东方文化精神内核的那份孜孜探求,还有一种对生命意识和精神进阶中的一种铮铮叩问。

从他的绘画作品当中,可以品味得到独特的韵律与格调。他的笔墨,有一种灵性之美,让他的艺术之美回归自然。他的画作,透着情趣之味,深藏抽象之美,有着特别的审美价值,既有如鸾翔凤翥,又好比美女簪花,使人怡然有得、心醉神迷。

更加难能可贵的是,在创作中,他将作品涵于环境、内涵的高度统一,并且带有信仰的超脱与精神的宁静。这样的创作,不仅使内涵不断提升,更使灵魂得到净化,赋予人一种难以言喻的精神感受,正因如此,他的画作也让他得到了一种全新的生命体验与感悟,傲骨之气日渐升华至纯青。

“画如其人”。可以说,书画的造型与结构,完全能体现一个人的修养与气度。他今天的成就与境界,与其说是从小锻炼得来,倒不如说是与生修炼得到来更为贴切!他宽厚待人,处世平和,艺品照人;为了扛起“珠山八友”之“汪派山水”第三代传承人的大任,他心无旁鹜,用灵魂来书写,坚定而执着地徜徉在他毕生所追求的浩瀚的艺术海洋里……

景德镇名家孙全和(立志做好珠山八友)(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