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的孝道及其现实意义(儒家心理学之十四)

原始儒家以孝道为伦理道德之首,《论语·学而》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孝,会意字,上老下子。喻为承上启下,传承之意,这个解释也出自《论语·学而》“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弟,通“悌”,音替,古时指作为兄长的哥哥爱护尚是幼小的弟弟,引申为平辈、同龄之间互相的友爱、怜爱。父母看到兄弟和睦相处,自然心生欢喜,于是就有了“兄弟睦,孝在中”。孔子说的这段话其实是揭示了成为君子的学习次第,孔子当时开设私塾,招收学生学习,那他们学的是什么呢?“六艺”,六艺是礼、乐、射、御、书、数,出自《周礼·地官司徒·保氏》:"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御,五曰六书,六曰九数"。这六项技能是当时考公务员必须掌握技能,国家开设的官学只招收世家贵族的弟子入学,普通人没资格入学,普通人不会六艺就当不成公务员,而孔子私塾的出现填补了市场空白,一时间有志之士,准确地说是有志当官出身低微之士纷纷云集孔子门下。

公务员考试培训班的六门功课难不难?我查查了一下资料,真真吓了一跳,周朝的公务员考试可是真难啊!

,礼节,分五礼: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

,六乐,是古代著名的礼仪性乐舞,分别是《云门大卷》、《咸池》、《大韶》、《大夏》、《大濩》、《大武》六套乐舞。古代最早礼仪性乐舞《云门大卷》用于祭祀天神;尧时有《咸池》祭地神;舜时有《大韶》祭四望,即天子向四方遥祭山川;禹时有《大夏》祭山川;商时有《大濩》祭周始祖姜嫄;周时有《大武》祭祀周代祖先。这都是古代著名的礼仪性乐舞。 周朝时保存有完整的这六套乐舞,公务员都得学。

,是军事射箭技术,分五射:白矢、参连、剡注、襄尺、井仪。白矢,箭穿靶子而箭头发白,表明发矢准确而有力;参连,前放一矢,后三矢连续而去,矢矢相属,若连珠之相衔;剡注,矢行之疾速,瞄时短促,上箭即放箭而中;襄尺,臣与君射,臣与君并立,让君一尺而退;井仪,四矢连贯,皆正中目标。

,是驾驭马车战车的技术,分五御:鸣和鸾、逐水曲 、过君表、舞交衢、逐禽左。鸣和鸾是行车时和鸾之声相应;逐水曲是车随曲岸疾驰而不坠水;过君表是经过天子的表位有礼仪;舞交衢是过通道而驱驰自如;逐禽左是行猎时追逐禽兽从左面射获。

,书法书写,识字,写作。

,数术又称术数,是计算、数学的技术。

这就是周朝公务员必备技能,来孔子这里学习的起初都是平民百姓、破落的士人,后来孔子名气大了逐渐也有世家贵族来孔子的培训学校学习。面对这么多来学六艺的学生,作为孔子当时是什么心态呢?后世人肯定会想当然地认为孔子肯定是欣欣然,做老师的不就希望桃李满天下吗?我认为不尽然,孔子可不是现在的培训学校,他真不在乎学校的规模,收了多少学生,赚了多少学费,孔子一直以来最在乎的是“道”的传承,可是学道有啥用?公务员考试又不考这个,所以真正愿意跟孔子学道的真不多,学得好的就更少了。一次鲁哀公问年事已高的孔子(鲁哀公十六年73岁的孔子去世),“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关于颜回的生卒年历史上是有些争议的,但普遍认为颜回41岁因病去世,时公元前481年鲁哀公十四年,孔子是鲁哀公十六年73岁时去世的,所以上面的君问臣答应该是孔子在71-73岁时发生的。孔子回顾一生所有的七十二门徒和三千弟子无奈地发出了除了颜回之外,“未闻好学者也”的感慨。作为哲学导师最遗憾的是自己的道统没有传承下去,每当我在阅读先师孔子这句话时总是潸然泪下,深感先师在心知自己来日无多,却后继无人的心痛。但在这种情况下孔子也必须为自己去世后道统传承做出安排,孔子选择自己62岁时收的曾参作为其道统传承者。

曾参16岁时拜入孔子门下,其父曾皙,又称曾点,也是孔子的徒弟,早年追随孔子,曾因“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的志向被孔子赞叹“吾与点也”的曾点。曾参是孔子晚年收入门下的徒弟,一共跟随孔子仅仅11年,孔子选择他不是因为曾参聪明好学,学问精进,是其所有门徒中的佼佼者,恰恰相反曾参生性鲁钝,是个笨徒弟。那为啥孔子要选笨徒弟,而不是选子贡、有子这些追随孔子几十年的大师兄、二师兄们?因为孔子非常清楚如果自己的道统传给子贡、有子这样的聪明徒弟,那儒家道统就完了,因为子贡和有子还没有真正了悟正道。正如子贡自己所说,“拿宫墙来作比喻,我家的围墙只有齐肩高,别人可以看到屋内摆设的美好状况。老师家的围墙却有几丈高,如果找不到门进去,你就看不见里面宗庙的富丽堂皇,佰间房屋的绚丽多彩。能够找到门进去的人并不多。叔孙武叔那么讲,不也是很自然吗?”(出自《论语·子张》)

子贡、有子如果得了孔子的衣钵,一定会把自己的我知我见加进去,那就不是孔子的道统了,而是有子的学说,子贡的学说了。另外子贡、有子还是当时的政府官员,所谓”屁股决定脑袋“他们是官员的身份自然而然会维护统治阶级利益,其学说难免不会为统治阶级张目,如《论语·学而》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这段话就是典型的站在统治阶级立场上而说的了,纵观《论语》孔子从来没有站在统治阶级立场上说过类似的话。孔子的立场只有一个“仁”,人本主义。据《孟子·滕文公上》、《史记》等记载,孔子去世后,弟子们思慕孔子,曾因有子身材相貌酷似孔子,推举其为师,并以师礼事之,他们强迫曾参同意,曾参拒绝说:“你们这样做不行。老师的德行像长江的水洗过,像秋天的阳光晒过,清净洁白,无以复加,怎么只求面貌相似呢?"果不其然,有子在讲课时不能回答出大家的提问,遂被赶下讲坛。所以我们在读《论语》时遇到有子的言论,不要把它当成孔子的话,那是有子的一家之言,要带着批判的眼光去阅读。

曾参生性鲁钝,资历也浅,没有能力发展自己的学说,他只有老老实实地复制和传授孔子的学问,最大程度地保持孔子道统的完整性。公元前479年即鲁哀公十六年,孔子在去世前将其孙子子思托付给年仅27岁的曾参,嘱咐他好好研习孔门学问道统,永不入仕途,曾参答应后在老师去世后以父丧之礼为孔子守墓。如孔子所料,曾子一生未入仕途,他教导孔鲤之遗孤子思,子思教孟子,孟子成为孔子道统的真正传承者。

孔子当年开办公务员考前培训班时收的大多是热衷当官发财的投机分子,于是他说了本文开篇的那段话,“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翻译过来就是“弟子们啊,你们在家要孝敬父母,出外要敬重兄长,行为谨慎而讲信用,关怀大众,亲近仁德的人,认真做好这些事情后,有多余的精力再去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孔子的这段学习次第的话是他告诫三千弟子的,也是他筛选门徒的门规。相传孔子有72个门徒,被后世称为七十二贤,这其中除了个别孔子看走眼的如宰予,其他都基本符合门规。老实敦厚的曾参听老师强调孝道,于是以命奉行,结果一次不小心锄断了瓜秧被父亲用锄头暴打也不跑,一直到被晕。孔子知道后气得据见曾参,曾参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就请教老师,孔子说:“大杖走,小杖受,你父亲用大棒打你你不跑,把你打死就是陷父亲于杀子的不义啊!”曾参这次明白老师提倡的孝道不是自己这种“愚孝”,而是舜那样的“智孝”。后来曾子作《孝经》着重阐述了孝道多重含义。

虽然朱熹是篡改孔孟之道的集大成者,但由他整理的所谓”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还是基本以孔孟本意为根基的。比如我们在沙漠中行走,远远地看到一棵大树在沙漠的绿洲中,直入眼帘的是大树的哪一部分呢?

没错就是树冠,因为树冠大而绿,最为醒目,“礼义廉耻”就像是大树的树冠,是外显的行为准则。走到大树的跟前,就看到了树干,树干好大好粗,可以为世人所用,比如盖房子、造船等。这个为人所用的树干就相当于“忠信”,一个人忠于自己的企业、领导、国家,讲诚信,守信誉这些都是可以用于工作和事业,乃至于国家的。这棵大树唯一看不到的就是树根了,可是它却是最重要的部分,它就像是“孝悌”,平时看不到它,却须臾不可离开。树可以被剪去树冠,没有树冠树依然可以活,来年会发出新枝桠来,生机勃勃。树也可以被砍去树干,树干没有了,树桩还是可以发出嫩芽。可是如果树根没有了,树就失去了生命,就如同人失去了孝悌就失去了人味,近乎禽兽了。

以上论述圣贤经典里就把这个道理讲得明明白白,《孟子》云: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大学》“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作为多次论证。就犹如一个同心圆,修身就是修自己,这是最里面的一个同心圆,外面一层就是家庭、家族、亲友,再外面一层是国人,最外面就是天下。修身是同心圆的核心,那么靠什么来修身呢?《中庸》云:“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仁”又靠什么来练成呢?子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由此可见,德行的根本就是孝。有本书叫《弟子规》总则就是“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非常适合我们今天的学生学习。

千百年来这些中华传统文化的人文精华一直影响着世世代代的中国人,即便是经历了近现代以来的百年浩劫摧残,中华文化仍然可以恢复,因为这些已经融入了中国人的基因和骨血。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世界五大文明中的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希腊、古印度如今已经消亡,如今只有中华文化还延续着,持续绽放着她的风采。

古代学生5岁就开蒙了,要先学儒家启蒙经典,拜师的过程就体现了古人教育的智慧——“孝亲尊师”。当孩子到了开始启蒙的年龄,父亲要先四处打听哪里有德行高洁的老师,当确定了老师的人选,父亲就带上礼品牵着儿子去拜见老师,见到老师后父亲会先跪下请老师收下自己的儿子严加教导,如果儿子犯错不上进,就请老师责罚。儿子见到心目中无比强大的父亲见了面前的老师都要跪拜行礼,马上对面前的老师升起了敬畏心,自然对老师的教导不敢怠慢。老师收下学生之后就要教孩子孝亲,督促学生日常生活中落实孝道,学生的作业不仅是识字背诵,还有更重要的就是孝亲。学生回到家里,家长则会问孩子是不是尊敬师长,按照老师的要求完成学业。孩子当然要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把孝亲的作业做好。这就是“亲教尊师,师教孝亲”,正是这种“孝亲尊师”的教法让孩子人品端正,学有所成。这种教法也非常符合现代心理学和教育学,当事人双方一方是命令者,一方为受命令者时,因为双方的心理期望和情绪,接受命令者会产生阻抗,从而影响执行的效果,而由中立的第三方转达时,则接受方则更愿意接受。

从这一点上,我们也可是反思一下现行的教育方式,孩子们进入小学前一个个都是天真好学,可是到了3年级就开始有了好生与差生之分,其原因就是教育的方式太过急功近利,没有古人的智慧。学校里的教师一般提出的要求都只学生好好学习,功课要认真做等等课业要求,很少有孝顺父母之类的人品上的要求,学生的家长则对好老师的评价标准就是唯成绩论,只要孩子成绩好就是好老师,老师若是关注品德,让孩子们每天回去尽孝,家长则会认为这是浪费时间,耽误孩子写作业补习功课的时间,“成绩不好,这些都没有用”。可以说,面对这么大的无知无识的家长的群体,今天在学校做一个好老师真的不容易。

现在很多人家长认为考公务员、走仕途是孩子最好的前途,可是他们并不知道如何才能成为一个好官。如果依据他们自己的方式培训教育孩子,只会培养教育出一批又一批的贪官污吏,在国家“老虎、苍蝇一起打”的国策之下,迟早要成为阶下之囚。让我们再看看古人的智慧吧,《孝经》云: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以移于长,居家理,故治可移于官。从小培养孩子的孝悌之德,说不定今后国家高级领导干部就有你孩子一个呢。

把你的孩子培育成为未来的国家领导人这可不是开玩笑,我们可以试想一下,今日的诸多国家领导人在儿童时代何尝不是一个个玩童,在幼儿园围着老师和阿姨要糖吃,要玩具玩的时候又有谁能知道他们会是未来的国家领导人?虽然不能知道孩子是否会成为伟人,但是现代心理学还是能提前知道那些孩子成才的几率更大的,那就是著名的“延迟满足”实验。大家一定要注意我曾在前文专门说过“延迟满足“不适用于3岁以下的婴幼儿,它适用于幼儿园阶段的4-5岁的儿童。

儒家的孝道及其现实意义(儒家心理学之十四)(1)

20世纪60年代,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沃尔特·米歇尔(Walter Mischel)设计了一个著名的关于“延迟满足”的实验,这个实验是在斯坦福大学校园里的一间拥有600多名4-6岁儿童的幼儿园开始的。实验者让他们每个人单独呆在一个只有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的小房间里,桌子上的托盘里有这些儿童爱吃的东西——糖、曲奇或是饼干棒。老师告诉孩子们可以马上吃掉糖,或者等15分钟后老师回来后再吃,如果能等到老师回来再吃的可以再得到一颗糖作为奖励。如果不想继续了,可以按桌上的铃,老师会马上回来,他就可以吃掉糖果,但没有奖励。当实验人员离开后对这些孩子们来说等待的过程颇为难熬,有的孩子为了不去看那诱惑人的糖果点心用手捂住眼睛或是背转身体;还有一些孩子开始做一些小动作——踢桌子;拉自己的辫子;有的甚至用手去打糖果;有的想像这块糖是假的,那只是一副画;还有的小朋友会对这块糖看成是一朵圆形的云,或者把它当做宠物玩具,轻轻的抚摸等等。

结果,大多数的孩子坚持不到三分钟就放弃了。“一些孩子甚至没有按铃就直接把糖吃掉了,另一些则盯着桌上的棉花糖,半分钟后按了铃”。大约三分之一的孩子成功延迟了自己对棉花糖的欲望,他们等到研究人员回来兑现了奖励,差不多有15分钟的时间。实验没有结束,心理学家米歇尔团队继续跟踪研究参加这个实验的孩子们,一直到他们35岁。跟踪研究的结果显示:那些能等待并最后吃到两颗软糖的孩子,在青少年时期,仍能等待机遇而不急于求成,他们具有一种为了更大更远的目标而暂时牺牲眼前利益的能力,即自控能力。而那些急不可待只吃一颗软糖的孩子,在青少年时期,则表现得比较固执、虚荣或优柔寡断,当欲望产生的时候,无法控制自己,一定要马上满足欲望,否则就无法静下心来继续做后面的事情。换句话说,能等待的那些孩子的成功率远远高于那些不能等待的孩子。这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米歇尔还出版了《棉花糖实验》一书,让我们看到克制欲望与自控能力对孩子的重要性。

我们培养孩子目的就是把事业家业交给他传承下去,大到社会主义接班人,小到平民百姓家的家产。如果养育的是一个不孝之子,不要说继承家业事业,连累父母家族也不是没有。比如“我爸爸是李刚”、李天一、吴签之类“坑爹”的纨绔子弟。中国古语“富不过三代”正是因为一些家族没有把握“教育”的核心意义。现在很多企业家都希望找到让自己的家族“富过三代”的方法,其实中国儒家早就把方法告诉我们了。《礼记学记》中说“建国君民教学为先”,讲的就是古代的国家与社会治理乃至企业、家族管理都是以教育为先,而这个教育不是我们今天所理解的文化知识的教育,而是思想道德、礼仪规范的教育。《说文解字》的解释,“教,上所施,下所效也”, “育,养子使作善也”,正如《孝经》中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从孝道入手,以自己的榜样作用,节制自己的情绪,节制自己的欲望,“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再“吾日三省吾身”,“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就能实现犹如孔子那样“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的修炼成圣成贤之路,不仅富过三代,福过百代亦可。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