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特产荆芥菜(荆芥罗勒河南人爱吃的这样菜到底是啥)
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丁丰林文图(图片源于网络)
作为河南面食的“标配”之一,荆芥早已是河南人的美味记忆。其实不止是面食,很多凉菜也离不开荆芥,如荆芥拌黄瓜、荆芥拌莴笋,或者干脆来个凉拌荆芥,都是清凉消夏的开胃小菜。不过,昨日在微博上出现一个热议话题,说河南人爱吃的“荆芥”其实不是荆芥,真正的荆芥是另有其物,果真如此吗?
微博热议:“河南荆芥”其实不是荆芥,是罗勒?
5月19日,微博博主@植物人史军在其个人微博上发表了《别吃惊,河南朋友吃的荆芥压根就是罗勒》一篇文章,指出很多河南朋友都吃的荆芥,其实叫“罗勒”。
文章中说,罗勒是一种老家在印度、现在广泛分布在从赤道一直到暖温带的地域范围内的植物,外形如薄荷,有一种八角茴香的气味。像河南烩面里面添加的“荆芥”,傣味牛肉里的香叶,冬阴功汤中的九层塔,其实都是罗勒。因为真正的荆芥,叶片是三角形的,并且上面有浓密的短绒毛。而罗勒则是卵圆形的,叶子光滑。而且荆芥有浓重的中药味儿,这也不是“河南荆芥”所有的味道。
作者在文章中也表明:“河南荆芥”和罗勒“不过是一个俗名和正式中文名之间的误会而已”。不过这篇文章还是在微博上引发了网友的热议。
今日下午记者查看时,该文章已有近5万的阅读量,上百位网友发表评论。
不少网友指出:相比于烩面来说,河南荆芥更多则是出现在捞面条,或者是凉拌小菜里。
同时,不少网友也对“河南荆芥”是罗勒的说法感到惊讶,网友@秭宜焱2006就评论说:我们吃了几十年的荆芥原来是罗勒。
也有网友例如@芦笋炒圆菇认为:植物学的分类有科学性也可能有片面性,过于严格的植物学不适合河南这边普通大爷大妈的叫法,反正他们都觉得好吃,能吃就好。
河南专家解释:河南是荆芥主产区,河南人吃的就是荆芥
那么,荆芥和罗勒到底是什么关系?河南人吃了许多年的荆芥,真的是罗勒吗?
21日下午,记者就此专门咨询了郑州市中医院制剂室副主任金云隆,金主任认为:河南人常吃的荆芥,应该就是荆芥,而不是罗勒。
因为河南本身是荆芥的主产地之一,荆芥种植的历史悠久,分布广泛,而罗勒则是从西方舶来的植物物种,作为普通饭店来说,没理由“舍近求远”,放着便宜常见的荆芥不用,而用更贵的罗勒来代替。
金主任介绍说,荆芥和罗勒都属于双子叶植物纲、唇形目中的唇形科。两种植物之间虽然没有直接的基因关系,但是外表非常相似,而且两种植物也都是中药材,药性也基本一样。其中,罗勒是从国外舶来的植物物种,最早通过海路在我国广东、福建等沿海城市种植,南方俗称为九层塔。罗勒作为一种调味品,成本较高,只在一些西餐厅会使用。
而荆芥则不同,它在我国的种植和应用历史非常悠久,是中国传统的常用大宗类中药材之一,在我国古代很多医学典籍里都有记载,而河南更是荆芥的主产地之一,食用荆芥也是河南的地方特色。
就两者的区别而言,金主任说,两者最大的区别在花的颜色上,罗勒的花呈紫色,荆芥的花呈白色。单就叶子来说,两者的差别很细微:荆芥的叶子表面上有白色的绒毛,罗勒没有。但是,如果是入菜的话,要先被热水焯过,那么荆芥叶子上的白色绒毛就没有了,就和罗勒看起来一样了。另外从气味上来说,罗勒散发的是一种清香味比较温和,而荆芥散发的清香味比较强烈,但如果不是放在一起比较的话,也很那分辨出来。
在微博的文章中,原文作者还提到“真正的荆芥,叶片是三角形的,”对此,金主任也不认同。因为两种植物在分类上都属于唇形科,“唇形”的意思,就是将嘴唇闭合,从鼻梁以下为中线,将嘴唇分成左右两半后的形状。“中药上使用的荆芥,叶子就是唇形的,不可能是三角形的,如果叶子是三角形的,那它就不是唇形科植物了。”金主任还表示,在中药上使用的荆芥,其实就是老百姓常吃的荆芥,只不过老百姓吃的是荆芥的叶子,药材上用的是荆芥的茎。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