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为感人的往生故事(往生引路人)

极为感人的往生故事(往生引路人)(1)

提瓦特有个国,国里有家店,店里有个老人和孩子,有一天老人跟别人说:…那孩子,我应付不来。能让博古通今、阅人无数的钟离都应付不来的孩子,就是当代往生堂第七十七代堂主——胡桃是也。

极为感人的往生故事(往生引路人)(2)

往生堂作为传承了数千年的存在,在璃月不说是家喻户晓,那也是人尽皆知了。而往生堂当代堂主胡桃,在璃月港自然是颇有名气,只是邻里街坊谈起这位小姑娘时总是“一言难尽”。

胡桃自幼就非常聪慧,而现在这种率性而为的性格也是打小就有的。

极为感人的往生故事(往生引路人)(3)

三岁倒立背书,通读卷藏名篇,六岁择日逃学,潜进棺材酣睡,八岁常驻堂中,研习丧葬礼数…

如果只看前后几句,人们自然会觉得胡桃这孩子从小就聪明好学,但“六岁择日逃学,潜进棺材酣睡”这一句,不免让人想到“选修课必逃、必修课选逃”……也难怪胡桃第一次主持葬仪时,堂里其他仪倌和客卿们如此提心吊胆。

极为感人的往生故事(往生引路人)(4)

“十多岁时,胡桃初次执掌大仪,操办葬礼。

堂下各位仪倌与客卿的心,全都悬在了绝云间的峭壁上。

仪倌和客卿们之所以如此提心吊胆,不只是因为胡桃平时看上去不着边际,还因为这场葬礼非比寻常——要安葬的是往生堂上一代堂主——也就是胡桃的爷爷。而这一年,胡桃只有十三岁。

尽管年龄很小,尽管看上去不靠谱,但胡桃还是遵照着爷爷的遗嘱,把这场葬礼办得十分圆满,让人信服。

极为感人的往生故事(往生引路人)(5)

年仅十三岁、还没成为堂主的胡桃,只凭一人打点所有事务,却能做到事事考究,令仪倌们满意。

年仅十三岁的胡桃在主持这场葬仪时,心中是何种感受,我们不得而知,但从她后面的行动来看,对爷爷的不舍肯定是有的。为了能在爷爷彻底远去之前再见他最后一面,胡桃在葬礼完成后便带着水和干粮前往了一处位于无妄坡的“神秘之地”——由往生堂世代管理的、分割生与死的「边界」。

赶了两天路、终于抵达目的地的胡桃,却没有在那里见到自己的爷爷,于是便等呀等、等呀等,直到水和干粮都快耗尽了,也没有看到爷爷的身影。这时出现了一位老妇人,跟胡桃说了一番话,才让胡桃有所释怀。

极为感人的往生故事(往生引路人)(6)

“矮小的妇人见胡桃困倦难当,笑道:「你这顽固模样,倒是像极了老胡头。只可惜,往生堂历代堂主绝不会在此徘徊。你家祖祖辈辈都是坦率地活,坦率地走。所以回去吧——回到你原本的地方。」”

老妇人的这段话,可以说深刻地影响了胡桃对往生堂堂主这一身(空)份的认识,帮助她明白了自己所做的事的价值和意义。

极为感人的往生故事(往生引路人)(7)

“她终于相信:爷爷迟迟没有露面,是早已越过边界,去了应至之地。爷爷一生磊落,身后并无憾事,自己又何必将他的离开视为一种遗憾?

便一笑置之,踏上了归途。

极为感人的往生故事(往生引路人)(8)

“今天我们去的地方,能见到的,都是对生者世界尚有执念的死者。

可是在那里,我从来没见过历代「堂主」…一次都没有。

那就说明,成为往生堂的堂主,一定是非常正确,而且绝对不会留下遗憾的事。

胡桃对“生与死”的理解,可以用其《拾枝杂谈》里的一句话来概括:

极为感人的往生故事(往生引路人)(9)

戴因:生与死本就是无限循环的一体两面

生通向死,死又带来新生,又何须为死亡讳言

这一层,早慧的胡桃已经参透,看不破的只是某些老辈罢了”

明白了这个道理的胡桃,正式以往生堂第七十七代堂主的身(空)份,接手了往生堂的业务,并且充满了热情。而随着客卿钟离的加入和讲学,往生堂里其他人的业务素养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极为感人的往生故事(往生引路人)(10)

每到白天闭门停业,胡桃便邀请各路博学客卿来为年轻仪倌们说书讲学。

「葬仪传统是一门大学问,不可依赖印象和习惯。」

诸位讲师中,钟离先生最受敬仰。他的讲学成效显著,大大提升了往生堂仪倌的素养。

但充满热情和精力的胡堂主并不仅仅满足于此,除了提高自家业务的素养,业务的拓展也成了胡堂主日程中的重要事情。为了能让往生堂的业务“跟得上时代”,胡堂主可是有不少奇思妙想,并且付诸了行动。

只是就结果而言……毕竟往生堂的业务特殊……其实往生堂最开始做的事情,并不是现在的丧葬业务。

极为感人的往生故事(往生引路人)(11)

“我之前说过,往生堂一开始做的并不是葬仪,而是类似医生一样的工作。

魔神战争时期,尸横遍野,生灵涂炭,传染病四处蔓延,「死亡」疯狂侵吞我们生者的世界。

那时候,往生堂诞生了,以微不足道的人类的身份,花费了漫长的时间,将死亡赶了回去。

所以最开始的往生堂,做的其实是防疫工作。在经过漫长的努力后,“生与死”的平衡逐渐恢复,往生堂的主要业务也就转向了凡人的丧葬事宜。除了与直接与凡人打交道,往生堂还有着一些的“不可告人”的工作。

极为感人的往生故事(往生引路人)(12)

往生堂的工作,是「维护生死的边界」,其中就包括纠正普通人对死亡和鬼怪的认知,简单来说,就是让看不到「边界」的人,离它越远越好。

所以对普通人来说,最好的状态就是不知道幽灵鬼怪的事,或者认为它们根本不存在。

这里的“「边界」”,就是胡桃十三岁那年去寻找爷爷的地方,一处不为人知的“机密之地”。

极为感人的往生故事(往生引路人)(13)

距离「死」相当近的地方,但并不是传说中的地狱或者冥府,只是地脉紊乱比

较集中的地方。

在这个地方,据传人们能见到去世的亲属与心愿未竟的亡魂,只是一般人找不到那里,就算误打误撞进去了也很难深入。而旅行者作为胡桃的朋友,曾经在帮助胡桃举行葬仪的时候,“有幸”见识过那里的景象。

说起朋友,胡桃的性格虽然在长辈们看来有些“一言难尽”,但却能让她在同龄人里结交不少志趣相投的朋友。比如胡桃有“创作诗歌”的爱好,自称“小巷派暗黑诗人”,在街上闲逛的时候经常脱口而出一篇打油诗。

其中最为出名的便是《丘丘谣》,不仅深受港口居民喜爱,就连远至轻策庄的孩子都在传唱。不少人都想拜见一下创作了这首打油诗的“大诗人”,其中就有一位名为“枕玉”的作家……啊不……名为行秋的千金……啊呸……名为行秋的少爷!

极为感人的往生故事(往生引路人)(14)

日日泡在书店的行秋也想一睹奇人尊容,特意择良辰吉日携礼登门拜访。

行秋才思聪颖,胡桃古灵精怪,俩人一拍即合、相见恨晚(都才十几岁,好像也不算晚……)。于是行秋便经常到往生堂登门拜访,与胡桃在中庭里即兴赋诗,一来二去之下,重云也被拉了过来作为两人的评委。

胡桃与行秋切磋时的诗句,往往会被旁观的人记录下来,然后变成街头巷尾人们听到的顺口溜。只是很可惜,记录胡桃打油诗的两部诗集现在还看不到。

极为感人的往生故事(往生引路人)(15)

“爱好者与评书人为《丘丘谣》简单而深邃的创作风格所震惊,奔赴万文集舍寻觅这位大诗人的作品,但很可惜,胡桃的诗集《璃月闲话》与《柴米油盐》均尚未发行。

在胡桃众多的朋友里,有一位非常特殊,能与这一位成为朋友(至少单方面是……),中间也是有着不少的曲折和故事。璃月最著名的药店名为“不卜庐”,其中有一位叫作“七七”的采药姑娘。因为特殊的遭遇,如今的七七以僵尸的形态存在着,“介于生死之间”。

胡桃的爷爷以前常说:“生于生时,亡于亡刻”,而“阴阳有序,才谓平衡”也是胡桃自己的理念。所以在胡桃看来,七七早已逝去,被囚浮世不得解脱,是至苦的受难者。既是为了阴阳的平衡,也是为了七七的解脱,胡桃曾多次带走七七,打算用往生堂的流程送七七回归生死循环。

只是如此多次却未能如胡桃所愿,而几乎记不住事情的七七,有时甚至能灵光一现,回忆起自己应在哪些时段隐蔽,以免被胡桃逮住。对于七七这种求生的努力,执着于阴阳平衡的胡桃也不免动容。

极为感人的往生故事(往生引路人)(16)

或许是这份求生的努力触动了胡桃,她一反常态,认真调查了七七的往事。意外的事故、仙家的玄机…种种巧合,让胡桃举棋不定。

七七那么想要活着,自然不能硬埋。既然如此,便只能将她当成千载难逢的例外了。

自那之后,胡桃对七七的态度大有转变。从拎起便走、改成了嘘寒问暖。

只是对于七七来说,想要改变胡桃给她留下的印象,恐怕还得花上不少时间……不过好在胡桃还年轻,而七七也有的是时间,希望这俩“冤家”能早日冰释前嫌(想要和七七和好吗?那就去送椰奶吧!西风呼呼义卖铺定时大酬宾,购一送一,购二送三,多购多得!)。

胡桃最开始如此执着于七七的事情,很重要的原因是这个时代的生死平衡来之不易,更不是理所当然,任何与之违背的事情都可能酿成更大的灾祸。

极为感人的往生故事(往生引路人)(17)

“这个时代是幸运的,但生与死能像这样和平相处,绝非理所当然。

这句话放在现实里也同样适用,尤其是当下这个时候,瘟疫并不会自然而然地消失。“生与死能像这样和平相处”,是因为有人一直在抵御着「死」,守护着「生」,这其中的艰险……或许可以从一个细节里看出来——胡桃的爷爷是往生堂第七十五代堂主,而胡桃是第七十七代堂主。

胡桃以前的故事讲得差不多了,而这位古灵精怪的小姑娘,以后还会带来哪些故事,就由旅行者和大家去一同见证了。

极为感人的往生故事(往生引路人)(18)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