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罗汉最早产在哪里(集萃铁罗汉关于铁罗汉的秘密)

集萃系列第五年,我们给自己挖了个新的坑,岩茶品种。

这个品种专题的内容对我们而言并不会因为疫情或是美国总统选举影响我们的执念,从2017年的“有种”系列,到今年“正在消失的武夷岩茶”开始,从武夷原生群体种、到外来品种在武夷山的坑涧味对比,甚至还前往不同外来品种的原生地去看了究竟,可大家对品种的态度就是葆有尝鲜的方式。

铁罗汉最早产在哪里(集萃铁罗汉关于铁罗汉的秘密)(1)

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四大名丛都喝不懂,那么多的东西怎么喝得过来?”

听到这句话的时候Y老师其实是被怼住的,毕竟四大名丛除了白鸡冠能被大家一眼看出之外,其他三个也都云里雾里,哪怕就是大家看得出来的白鸡冠,据说都有三个版本。

相比水仙肉桂,名丛的世界就是一个cosplay的化妆舞会,你根本不知道今天喝的这个玩意明天又化妆成啥样来演出。

铁罗汉最早产在哪里(集萃铁罗汉关于铁罗汉的秘密)(2)

可是,被我这么一形容是不是又觉得品种新鲜、刺激,又充满了挑战呢?是的,我们就爱挑战。

在集萃牛栏坑、集萃慧苑坑的第五年,我们开始尝试四大名丛集萃系列,虽然我也没法准确的告诉你其他三大名丛集萃什么时候上,但这一期年度大专题,我们就讲 铁罗汉

铁罗汉最早产在哪里(集萃铁罗汉关于铁罗汉的秘密)(3)

之所以选择从铁罗汉开始,好像理所当然就应该它,毕竟名气够大。

无论是传统意义上的四大名丛还是林馥泉记录的慧苑800花名铁罗汉都是毫无争议的第一名,但是就算是这样成名已久的“品种”却依然有非常多的耐人寻味的秘密。

铁罗汉最早产在哪里(集萃铁罗汉关于铁罗汉的秘密)(4)

比如它的历史到底有多长?这么有名的“品种”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少?铁罗汉的滋味到底有没有标准,有的话标准又是什么?……

这次就让我-集美貌和智慧于一身的Y老师,再次集齐七款不同维度的标志性铁罗汉,用茶带你探寻铁罗汉的密码吧!

铁罗汉最早产在哪里(集萃铁罗汉关于铁罗汉的秘密)(5)

铁罗汉的历史有多久?

可能没有你想象的久!

铁罗汉据说是宋朝就有的,但是来源始终说不清。

传说中是一个慧苑寺一个叫积慧的和尚发现的,因为他长的一幅铁憨憨的样子,因此而得名铁罗汉,这个故事一看就带有浓浓的导游色彩,宋朝的时候,慧苑寺还是个道观,一直到清嘉庆年间重修才改为佛寺,而且一开始是叫法华寺,后来才改名慧苑寺。

铁罗汉最早产在哪里(集萃铁罗汉关于铁罗汉的秘密)(6)

可以肯定的是,就算这个传说是真的,那只能证明铁罗汉并没有那么早。笃定铁罗汉是宋种的说法更多的来自于清人郭柏苍的《闽产录异》据书中记载“铁罗汉”、“坠柳条”皆宋树,又仅止一株,年产少许,无可价值”。

铁罗汉最早产在哪里(集萃铁罗汉关于铁罗汉的秘密)(7)

▲ 坠柳条母树

其实文言文总是有很多歧义,就像最后的无可价值,也不知道是说他很贵的意思还是武夷山人说的量太少“做不来吃”的意思。

郭柏苍的闽产录异大概的成书年代大概在1885年前后,在此书之前,没有一个关于茶的文献或者诗词歌赋提到过铁罗汉这三个字的组合,例如乾隆年间董天工编撰的《武夷山志》就完全没有提到这个名字。

这在逻辑上叫做孤证,是不可采信的。

我们不妨大胆的推理一下,郭老师一个不爱爬山的知识份子是怎么知道山里有这两颗宋树的,唯一的答案就是有人和他说的,而这个人会是谁呢,没有别人,一定就是集泉号的老板。

铁罗汉最早产在哪里(集萃铁罗汉关于铁罗汉的秘密)(8)

集泉是武夷山老字号第一家茶庄,乾隆年间就成立了,到了1860年五口通商之后已经是武夷山的第一品牌,旗下最有名的产品就是铁罗汉了,极有可能这段铁罗汉的历史就是集泉的品牌宣传口径。

考虑到闽南乌龙的铁观音,和铁罗汉同属乌龙茶系,当时的闽南闽北茶叶制作人才交流密切,要说这两个名字没有关系你信吗?反正我不信。

你只要看看岩茶教室这么小的一个号,都有一堆的山寨品,还好互联网是有记忆的,以后考究起来,到底谁先谁后,谁是正版谁是山寨一目了然。

铁罗汉最早产在哪里(集萃铁罗汉关于铁罗汉的秘密)(9)

但是以往的史料中,对于这样的细节是不太会认真描述的。

据我这个少女版柯南推断,铁观音和铁罗汉诞生应该差不多是同一时期,不会早于清中晚期,至于两个名字看上去如此Twins,除了互相山寨的可能外,也有可能是因为当时的茶产业和佛教密切关联的原因。

无论是生产端还是消费端,寺庙都是茶业重要的参与者,出于这个因素,用一些佛教因素来命名可能也是一种讨巧的办法。

铁罗汉最早产在哪里(集萃铁罗汉关于铁罗汉的秘密)(10)

其实Y老师觉得树多长历史一点也不重要,反正现在那棵母树的铁罗汉谁也喝不到,但是Y老师对年代这东西的看法和山场一样,你可以说,也可以不说,但是最好不要乱说。

我们大岩茶已经是牛B-plus的存在了,没必要在树龄上牵强附会学那些不着调的歪门邪道。

铁罗汉最早产在哪里(集萃铁罗汉关于铁罗汉的秘密)(11)

铁罗汉曾经有多火?

绝对不输当下任何一个网红天价茶

铁罗汉可能没有那么老,但是一点都不会影响他的江湖地位,主要还是因为好卖。这个茶好卖到什么程度?可能说出来,现在的许多网红茶都要嫉妒死。

首先是贵。

据民国初年的资料,集泉茶庄的铁罗汉每斤售四十八元,水仙种每斤十六元,雪梨每斤六元四角,雪花每斤三元二角,玉茗每斤一元六角,梅占每斤八角,兰心每斤六角四分。

这个元的单位是现大洋,大概核算在多少钱呢,现在这个折算方法有很多,如果按米价折也没多贵,大概相当于三四千元人民币吧,如果按房价算那就……

鲁迅先生1919年在北京新街口一带买了个三进的四合院,一共花了3500块大洋,这个比例你再算下。

铁罗汉最早产在哪里(集萃铁罗汉关于铁罗汉的秘密)(12)

▲ 鲁迅豪宅

惠安县政协1986年6月的《文史资料》中曾经采访过集泉号当年的经销商,这位当年91高龄的老人他曾经是集泉在惠安县东园乡白奇村的经销商,但是在这样一个村级市场里,年销集泉茶庄茶叶三千余银圆,其中铁罗汉占70%。基本上就是一个村一年买一个品牌茶的收入可以在北京买一个四合院。

说啥好呢,现在的品牌商肯定是羡慕嫉妒恨,但是对于喝茶的我们来说,还是庆幸,现在的岩茶看上去似乎也没有那么贵了。

铁罗汉最早产在哪里(集萃铁罗汉关于铁罗汉的秘密)(13)

铁罗汉这么有名的品种

现在却没什么人种?

说起来你可能不信,铁罗汉这个可能从来没被大面积种植过。

铁罗汉最早产在哪里(集萃铁罗汉关于铁罗汉的秘密)(14)

岩茶圈子里一直就有商品名和品种名割裂的做法,集泉的铁罗汉其实是个商品名,据记载,集泉的铁罗汉“系精选武夷大岩茶拼配”,也就是说他其实更接近于现在的拼配大红袍的概念。

而铁罗汉这个品种,在集泉的那个年代可能还是个单株。一直到1941年林馥泉当时记载的五大名丛还叫五大名株。

铁罗汉最早产在哪里(集萃铁罗汉关于铁罗汉的秘密)(15)

说起岩茶的品种,这首先就是一个不规范的用法,绝大部分你听到的岩茶“品种”比如四大名丛铁罗汉、水金龟、白鸡冠、半天鹞从严格意义上来说都不是国家官方认定的品种。

武夷山的茶叶花名众多,林馥泉《在武夷茶业生产制造及运销中》记载仅慧苑岩一地就有800多个名丛,但是他同样也记载在40年代的时候单一种植面积最大的是水仙,占13.5%各种名丛的产量加起来不超过1%。

这个其实也是困扰我很久的一个问题,为什么武夷山能够引种外来品种并且形成一定的种植面积,而自己这个基因库里却没有好好的多培育出几条好汉。

铁罗汉最早产在哪里(集萃铁罗汉关于铁罗汉的秘密)(16)

对于武夷品种最有发言权的品种专家罗盛财是这样解释的:

“主要是当时武夷山菜茶是采用种子繁殖,茶农收集种子繁殖即可,不需要购买茶苗,而且当时做好的菜茶的价格未必比品种低,这个限制了武夷山岩茶品种的培育”。

铁罗汉最早产在哪里(集萃铁罗汉关于铁罗汉的秘密)(17)

▲ 罗盛财

高级农艺师、武夷岩茶育种专家,曾任武夷山市(原崇安县)综合农场革委会副主任、场长、武夷山农委副主任、农业局局长、书记,著有《武夷岩茶名丛录》

香江茶业大师傅徐秋生则从制茶师傅的角度解读。

他认为就是武夷山茶人可能很早以前就有了非常好的竞争意思,你有你的招牌,我要有我的招牌,你的铁罗汉要保密,我做出来的白鸡冠也要保密。

铁罗汉最早产在哪里(集萃铁罗汉关于铁罗汉的秘密)(18)

▲ 徐秋生

国家一级制茶技师、香江茶业常务副总经理、香江茶业首席制茶师,武夷山市茶叶专家库审评专家组成员

这个Y老师特别赞同,这才是一种高级的竞争,抬杠的艺术,你有空谷幽兰,我就要有杠上开花,这比单纯的山寨一个阿迪耐斯或者那种打不过你就把你搞臭的竞争方式高级太多了。

在现代化农业开始普及之后,武夷山品种原本的优势在时代需求的大生产面前反而变成了劣势,1985年农业部评出第一批的全国茶叶良种,福建作为茶叶大省有11个品种入选,尴尬的是武夷山作为茶叶品种宝库,竟然没有一个品种进入国家级品种,仅有肉桂被评为省级品种。

审评专家陈郁榕说,作为国家考核茶叶品种的指标主要是要考虑他的适应性,适合在更多的地方推广种植,另外一个就是产量要高。

铁罗汉最早产在哪里(集萃铁罗汉关于铁罗汉的秘密)(19)

▲ 陈郁榕

前福建质量监督局茶叶质量检测站站长、全国茶叶标准技术委员会委员,从事茶叶审评工作四十余年,参与制作武夷岩茶国家标准样品,著有《细品福建乌龙茶》 、《武夷岩茶百问百答》

徐秋生师傅也曾经和我们说起,省级品种的一个硬性指标就是种植面积要在4万亩以上。而武夷岩茶名丛的很多特点就是“窝里横”,种在坑涧里很强,换个地方就没有那么厉害了,在加上武夷山特殊的地理环境,大多数武夷山的原生品种都不是什么高产的角色。

铁罗汉最早产在哪里(集萃铁罗汉关于铁罗汉的秘密)(20)

这些奇奇怪怪的因素加在一起造就了武夷山名丛没户口的现实,这一点其实有点像是黄健翔虽然没有央视的编制,但是一点也不妨碍他成为足球解说一哥的地位。

铁罗汉最早产在哪里(集萃铁罗汉关于铁罗汉的秘密)(21)

铁罗汉到底长什么样?

喝起来又是什么滋味?

林馥泉当时记载的五大名丛叫五大名株,其中关于铁罗汉的记载如下:

树甚高大,生长颇茂盛。植株高330公分,树冠229公分,主千15根,千粗约3公分许,皮呈灰黄色,表面粗糙,分枝虽盛,然而不密。枝干细直朝天,枝干角度成40°。叶大而长,平均长为8.1公分,幅宽3.3公分,叶色油绿有光,叶形平展,叶尖钝,尖端弯曲下垂,叶肉隆起,略皱脉粗而显,侧脉共8对,锯齿钝略显。齿数28对。叶底生有细绒毛。幼芽肥嫩,鲜叶柔软绵绵花蕊无多。

花期甚迟,通常于十二月初旬开放。花冠不大,径2.5公分,花瓣有大者3片居上,小者4片居下。花丝细短,长5-8公厘,计186个,柱头长1公分,3裂,较长于叶。子房表面着生茸毛甚密。花萼浅绿色,计6个,长宽各4公厘。花梗长1.3公分,结实性不强。

这是铁罗汉第一次在生物学意义上被单独记录,时间是1941年。经过多年的选育之后罗盛财老师在《武夷名丛录中》记载的铁罗汉是这样的:

植株较高大、树姿半开张,分枝较密叶片水平状着生。叶长8.1cm,长椭圆形或椭圆形,叶色呈绿色,有光泽,叶面微隆起,叶缘微波,叶身平,叶尾稍下垂,叶尖钝尖,叶齿稍钝浅密,叶质较厚脆。芽叶黄绿色,有茸毛。花冠直径3.5cm,6~7瓣,柱头比雄蕊稍长,3裂。

铁罗汉最早产在哪里(集萃铁罗汉关于铁罗汉的秘密)(22)

这几年我在山里看到的铁罗汉叶型有的比较接近椭圆形,有的则略长一些,专家说这些叶型的变化,有些是时间久了引起的变异,有些则是环境带来的变化。比较共同的的特点就是脉粗,叶面有隆起,有毛。

铁罗汉最早产在哪里(集萃铁罗汉关于铁罗汉的秘密)(23)

其实对于岩茶粉丝而言,长什么样永远没有喝起来什么味道重要。当年的铁罗汉到底是个什么滋味,现在已经无从考究了,怪就怪Y老师迟生了一百多年,但是依稀的记录也还是有。

国民党前主席连战的祖父连横也是个茶痴,他曾经记载“新铁罗汉滑而无骨,旧铁罗汉浓而少芬,必新旧合拼,色味得宜,嗅之而香,吸之而甘,虽历数时,芳流齿颊,方为上品。”

其实用四个字概括就是岩骨花香。

集泉当年的铁罗汉系“精选武夷大岩茶”拼配而成,我想这个滋味应该和现在核心产区的奇种更为接近。

铁罗汉最早产在哪里(集萃铁罗汉关于铁罗汉的秘密)(24)

顺便说一下,集泉茶庄其实一直都存在,算是真正的百年老字号了,但是对于核心资产茶山的归宿权,却早已是换了主人。

至于现在的纯种铁罗汉,市场上流行的说法大多说铁罗汉的品种特征大多会说药香,或者铁锈味。但是这样的表达在茶业专家眼里都是不够准确的。我们曾经看过一份茶叶大家陈椽关于铁罗汉的审评,他评价铁罗汉香气高长,浓甘醇厚。

铁罗汉最早产在哪里(集萃铁罗汉关于铁罗汉的秘密)(25)

品种专家罗盛财说铁罗汉的最突出品种特征是“香型浓郁幽长”,香江茶业的大师傅徐秋生觉得铁罗汉是带有独特特征的花香。审评专家陈郁榕老师则认为“铁罗汉是带有特殊香型的花香”至于这个特殊到底是多特殊,陈郁榕的答案永远是“多喝,多喝就明白了”。

铁罗汉最早产在哪里(集萃铁罗汉关于铁罗汉的秘密)(26)

但是这么复杂的问题,简单的多,似乎不足以说明问题,所以这一次的集萃是我们这么多个集萃专题中,准备时间最长的一个,我们花了大半年的时间,集齐七款不同维度铁罗汉。

铁罗汉最早产在哪里(集萃铁罗汉关于铁罗汉的秘密)(27)

▲ 本期铁罗汉集萃山场坐标

不敢奢望一次就能喝懂铁罗汉,但是至少能知道,铁罗汉真的不是一个简单的铁憨憨。

铁罗汉最早产在哪里(集萃铁罗汉关于铁罗汉的秘密)(28)

01

罗盛财-龟岩铁罗汉

生物学意义上的标准铁罗汉

铁罗汉最早产在哪里(集萃铁罗汉关于铁罗汉的秘密)(29)

02

陈郁榕-千峰翠色铁罗汉

审评大师的私房铁罗汉,铁罗汉的审评标准

铁罗汉最早产在哪里(集萃铁罗汉关于铁罗汉的秘密)(30)

03

香江茶业-内鬼洞铁罗汉

可能是最接近于历史的铁罗汉

铁罗汉最早产在哪里(集萃铁罗汉关于铁罗汉的秘密)(31)

04

叶海滨-马头和岗铁罗汉

马头和铁罗汉的组合霸气指数会爆棚吗?

铁罗汉最早产在哪里(集萃铁罗汉关于铁罗汉的秘密)(32)

05

陈墩杰-金交椅铁罗汉

肉桂状元舍不得砍的铁罗汉

铁罗汉最早产在哪里(集萃铁罗汉关于铁罗汉的秘密)(33)

06

陈植寅-慧苑大竹湾铁罗汉

我喝过的第一款慧苑铁罗汉

铁罗汉最早产在哪里(集萃铁罗汉关于铁罗汉的秘密)(34)

05

泽悟-不透露山场的铁罗汉

也是本场定价最高的铁罗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