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学习四大基本功(有人说学好书法的基石就是基本功)
任何一门技艺的熟练掌握,都必须要有扎实的基本功作为基础,如果没有扎实的基本功作为基础,那么不论你学的是哪一个基础门类,你都不可能达到很高的水平。
唐代的欧阳询在《用笔论》中说:
书法者,书而有法之谓,故笔落纸上,即入“法”中,动静皆能含法为上乘。
欧阳询在这里谈到的“法”,其实就有书法的技巧性因素在其中。而判断一个人的书法是否上乘,就看他是否书写的是合乎法度的毛笔字。可见法度之重要性。
因此,虽然我们说中国书法是一门艺术,但是他却有很强的技巧性,大体上来说,书法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类是我们称之为技术性的东西,比如说笔法、结构和章法,而这一类可以统称为“法”。另一类称之为艺术性的东西,也就是说是我们在技术性东西的基础上进行发挥。主要是指发挥我们的主观能动性,以及我们的素质、气质和涵养。我们可以称之为“法”外之法。
而任何艺术性的门类,都是以技巧性为基础的,没有技巧性,也就没有艺术性。
宋代的博物学家沈括在《梦溪谈笔》中说:
书之神韵,虽得于心,然法度必讲资学。
他认为书法虽然在很大程度上考验人的心性,看人的学识涵养,但是它也是一门必须要掌握法度、必须去练习和学习法度的艺术。有法才能称之为好的书法。
所以中国书法作为一门艺术,他的基本功就是他的技法,尤其是笔法。如果没有笔法,那么也就没由中国书法。
清代刘熙载在《艺概》中说:
书重用笔,用之存乎其人。故善书者用笔,不善书者为笔所用……笔心,帅也,副毫,卒徒也。
刘熙载认为我们应该重视用笔,因为只有我们驾驭了毛笔,才能谈到我们书法创作的主动性,如果驾驭不了工具,不懂笔法,那就是被毛笔“牵着”鼻子走,而刘熙载在这里着意强调了两种不同的毛笔部位,一个是“笔心”,一个是“副毫”。而笔心就是笔尖,也是我们学习笔法最终所要用到的地方。
因此,笔法的奥妙就在于如何去控制笔尖,如何去运用和使转笔尖,也就是我们在运用工具的熟练度上的问题,这个问题是书法的基本功问题。
很多人以为书法的基本功就是楷书,实际上这样说也并非没有道理,但是我们必须看到,在楷书的背后,他是以楷书训练笔法作为前提条件而得出这一个事实判断的。
清代梁巘在《学书论》中说:
学书如穷径,先宜博涉,而后反约。不博约于何反?
他认为学习书法要先“博”,然后才能“专”。但是广博的学习并不意味着囫囵吞枣,我们在学习书法的时候,必然有一个过程,如何安排这个过程是问题的关键。
清代冯武《书法正传》中说:
真如立,行如行,草如走;未有未能立而能行,未能行而能走者也。
“真”就是楷书,他认为真书就好像一个人站在那里一样,行书就像一个人在行走,草书就是人在奔跑。所以,楷书行书草书分别对应人的三种动作,那么人不可能一生下来就是会跑的,必须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冯武正是通过这样的例子来说明书法书体的学习,必须要有一定的顺序。
就这一点来说,楷书这种书体,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去掌握书法的基本功,去锤炼我们的笔法以及我们的控笔能力,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
但如果说我们要选择一种书体来训练我们的笔法,去训练我们的控笔能力,我想最适宜的书体并不是楷书,而是篆书。这是由篆书的书体特点决定的。因为篆书的的书体要求它的笔画要基本上保持粗细一致,而且篆书结体比较平稳,书写较为缓慢,可以帮助初学者在学习的时候更好地去锻炼和适应毛笔。
宋代朱文长在《续书断》中曾经对颜真卿的书法做过分析,他认为:
自秦行篆籀,汉用分隶,字有义理,法贵谨严,魏,晋而下,始减损笔画以就字势,惟公合篆籀之义理,得分隶之谨严,放而不流,拘而不拙,善之至也。
他认为颜真卿的字之所以难得,达到了“放而不流,拘而不拙”,至善至美的境地,其原因就在于颜真卿的字有一部分是合乎“篆籀之义理”的。因此,篆书书法的学习对我们整体书法水平的提升有很大帮助。
但是由于篆书它的实用性较差,而楷书的实用性较强,所以相较之下,如果我们可以用练习楷书的方式来达到掌握书法基本功的目的,那么我想我们还是用楷书作为基础来训练我们的基本功比较好。但是篆书明显在提升我们笔法水平上更有帮助。
而我们在学习技巧性的东西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不仅仅要看到书法中的“练”,而且还要看到我们书法中的“学”。
在这方面,古人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我们学习书法,最主要的是练,练得多了就能写得好。另外一种观点认为,我们练也没用,关键是看你的天分学养。
比如,清代的布颜图在《画学心法问答》中就持练习观,他认为:
临池日久,腕力生风,自能神韵入妙。
说白了他认为写的多了,就能写出神韵来。
但是清代的杨守敬在《学书迩言》中显然持不同的见解,他说:
谓学书有三要:天分第一,多见次之,多写又次之。
杨守敬直接否认了练习的重要性(多写又次之),否认了学习的重要性(多见次之),认为书法主要靠天分。
必须说,这两种观点都有偏颇之处。我们必须先要知道如何去掌握方法,而不是一味去盲目的练习。只有我们先把方法给掌握好了,才能够去更好的去锤炼我们的技法。
掌握方法,其实就相当于在找一个方向,而在这个方向怎么样去努力,这就是练习的问题了,也是你的意志力和你对书法的兴趣问题以及如何去掌握方法的问题。我们必须先掌握方法,然后才能够谈到如何去练习。
明代项穆在《书法雅言》调和了这个矛盾,并且强调了学的重要性:
资分高下,学别浅深。资学兼长,神融笔畅。资过乎学,每失颠狂;学过乎资,犹存规矩。资不可少,学乃居先。
很多时候,很多初学者把这个问题过度的简化了,认为所谓的学书法,其实就是一味的去练习。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努力的去写,就可以做到。而如果我们掌握的是错误的学习方法,那么,每一次我们加强练习,实际上都是在让我们离原先的目标越来越远,甚至达不到原先的目的。因此,我们在学习的时候,一定要明确我们到底应该往哪里走,应该去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的,这是我们应该关心的问题。
当然,除了上述我们所谈到的这些问题之外,还有我们对于书法理论的掌握以及我们自身的一个天赋条件,但这些都与我们所谈到的书法基本功没有什么太大的关联,一般来说,普通人只要经过特殊的训练和高强度的学习以及正确的方法指导,就可以达到比较好的书法基础,这一点是没有问题的。而书法理论以及天赋是决定你在艺术上到底有和成就的决定因素,不涉及书法基本功的问题。
以上就是我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欢迎你与我一同进行交流,坚持对书法与艺术的严肃思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