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荒井良二(像孩子一样涂鸦)

荒井良二Arai Ryoji,1956年出生于日本山形县。他出版过许多绘本,至今已经累积到了100多本。看他的画,往往很难相信这是出自于一位成熟的大人之手。

他的画有小孩般无限的想像,充满自由的笔触以及童年稚气的色彩,这就是荒井良二的独一无二的魅力。

他曾说过:“语言能表达清楚的,我不想画成绘本。我更在意的是那些无法用语言表达的部分。”

值得一提,荒井良二在1999年以图画书创作 《猜谜小旅行》获得博洛尼亚国际童书展图画书特别奖; 《森林的绘本》获得第三届瑞典“阿斯特丽德·林格伦纪念奖”插画家奖(ps:该奖项有儿童文学界诺贝尔奖美誉之全球最高奖金之称),他也是第一位获得该项大奖的亚洲插画家。

2006年以 《隙缝国的门扉》获得日本文化厅媒体艺术祭动画部门优秀奖;2007年以 《太阳风琴》获得第一届JBBY奖;2012年以 《天亮了,开窗啰!》获得第59回产经儿童出版文化奖大奖,同年以 《天空的绘本》获日本年度“这个绘本我爱!”绘本奖,等等。

明星荒井良二(像孩子一样涂鸦)(1)

那个沉迷画画的孩子长大了

延续儿时对绘画的热爱

从很小时候开始,画画就是荒井良二生活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荒井良二是家里最小的孩子,他幼时不爱说话,只喜欢到处画画,画在宣传单背面、画在算数本上,家里到处都能看到他的小画。直到现在,童心满满的荒井良二还会随手给桌上的小物件画个可爱的表情。

明星荒井良二(像孩子一样涂鸦)(2)

画了表情的笔筒

到了上学的年纪,因为觉得学校很无聊,他经常毫无理由地默默逃课。老师多次批评甚至家访,都没什么作用,于是改变了策略, 开始有意地鼓励他做喜欢的事情——唱歌和画画。

在老师的鼓励下,荒井良二参加了美术比赛,甚至可以在午餐时间跑到广播室给大家唱歌…就这样,在荒井良二升入三年级的时候,他已经可以满心期待地去上学了。

高中时代,荒井良二第一次接触到了“绘本”。他在绘本店读到了玛格丽特·怀兹·布朗的《月亮,晚安》(Goodnight Moon)。

明星荒井良二(像孩子一样涂鸦)(3)

《月亮,晚安》日文版内页

最开始,对于这本书的内容,荒井良二感受到了不小的疑惑:为什么同为动物,兔子却可以饲养猫狗,不会被吃掉吗?明明是兔子,家里为什么有虎皮地毯?

绘本里充满了“不合理”,人们却不会对此加以指责。荒井良二被绘本中所包含的无限可能性深深地吸引住了。

同时,他也为绘本的构成和质感兴奋不已:与单幅美术作品不同,绘本可以画很多画,还可以配上文字补充说明;绘本在大量印刷之后可以前往世界各地,送到许许多多陌生的人们手中。

绘本同时具有自由的可能性、表达的开放性和传播潜力,这不就是自己想要做的“流行艺术”吗?自此,荒井良二便沉迷于在学校附近的绘本店蹭书,读到了国内外众多优秀绘本。

忠于自己内心的小孩

步入绘本界的人生转折

26岁时,他成为一名全职插画师。然而,插画师的工作让他不得不压抑自己的想法,以“服务客户”的意识来绘画,满足客户提出的全部需求。

虽然他的插画工作得到了认可、在业内获得了一定的口碑,但长期压抑内心的表达却令他患了自律神经失调症,花了7年才彻底治愈。

明星荒井良二(像孩子一样涂鸦)(4)

20多岁时的荒井良二,正在模仿太宰治的姿势

一病之后,荒井良二意识到,不能再这样压抑自己的创造欲望了——一直以来潜藏的“想做绘本”的愿望愈加强烈。

1990年,他尝试性地自费出版了第一册绘本——《MELODY》。在这本红蓝双色印刷的《MELODY》里,已经出现了很多荒井良二往后作品中常常出现的元素:旅行、音乐、陌生的世界……

明星荒井良二(像孩子一样涂鸦)(5)

荒井良二的绘本处女作《Melody》

对荒井良二来说,个人画展是他释放自我的地方,不论插画的工作有多忙,他都会积极投入精力去筹备。这样的努力终究没有白费:33岁时,他在一场个展上遇到了自己的伯乐——知名出版人 土井章史。

土井章史正好在筹备一个绘本套系“印象森林”(イメージの森),觉得荒井良二的风格很是契合。二人一拍即合,荒井良二终于获得了以公开出版为目标来画绘本的机会。

到了要正式开始画绘本时,荒井良二开始思考: 到底画出什么样的绘本,孩子才会喜欢?要如何让孩子们开心呢?他苦思冥想了整整三个月,才终于在自己身上找到了答案:

“我回想了我的童年时代。回忆自己第一次看的电影、喜欢的搞笑艺人、赤冢不二夫的漫画、查理·布朗的音乐……”“我突然恍然大悟—— 不要想着去取悦孩子,而是要画小时候的自己会喜欢的东西!”

每一个大人,都曾经是充满生命力和创造力的孩子。这些创造力与生命力,逐渐被后天的知识与经验遮蔽了。

为孩子而创作的意义,不是要去定制一部迎合孩子的“标准绘本”,而是要去真诚地去探寻童年的自己,拽出那个藏起来的小孩 ,作为孩子去创作。

豁然开朗的荒井良二,忠于自己内心的孩童而创作,创作出了《徐徐和慢慢》(ユックリとジョジョニ)。这部作品不仅让策划人土井章史非常满意,还得以代表日本参加了凯迪克奖的展出,获得了来自国际的关注。

明星荒井良二(像孩子一样涂鸦)(6)

《徐徐和慢慢》

《徐徐和慢慢》的核心是一场悠然的旅程:跳舞的女孩和拉手风琴的男孩慢慢地前行,沿途享受风景和邂逅,不知不觉地,女孩的舞跳得好了些,男孩的琴也拉得更动听了。

没有戏剧化的冲突和方向,没有刻意营造出的起承转合, 荒井良二摆脱了之前工作里的“定制”思维,只是画出了自己想画的东西。他意识到绘本创作不能勉强,不能心急,需要“慢”下来,于是才有感而发,画出了书如其名的《徐徐和慢慢》。

他说:“虽然是我从自身体验出发而创作出来的绘本,但我相信,它自然会与人相通、与社会相连。”

2007年,日本NHK电视台在节目中称他为“世界的荒井良二”。不过, 荒井良二之所以是“世界的”,正是因为他忠于自己、忠于自己内心的那个孩童。

明星荒井良二(像孩子一样涂鸦)(7)

孩子的世界没有答案

森林里有一块空地

在荒井良二看来,商业插画和绘本的最大差别是,商插的最终目标就是给出那个令甲方满意的“答案”,而绘本的创作却并非如此。 因为,孩子的世界没有答案。

以大人的机巧绘成的故事,很难抓住孩子的心。而某些很容易抓住孩子的绘本,大人却反而会“看不懂”,因为这些绘本的故事“没有逻辑”,甚至根本就没有“故事”。这样的绘本称为 “无厘头绘本”(Nonsense绘本)。

无厘头绘本在日本的开创者——绘本作家 长新太,是对荒井良二影响最深的绘者之一。

长新太的作品常常不存在传统意义上的“逻辑”和“故事”,例如最经典的《圆白菜小弟》,全篇在想象各种生物吃了圆白菜会变成什么样子:

明星荒井良二(像孩子一样涂鸦)(8)

《圆白菜小弟》(全5册)

明星荒井良二(像孩子一样涂鸦)(9)

吃了圆白菜的蛇

明星荒井良二(像孩子一样涂鸦)(10)

吃了圆白菜的鲸

天马行空的古怪想象搭配上稚拙的儿童画风格,大人们读完往往莫名其妙不知所以,但孩子们却爱不释手,乐个不停。

荒井良二早期的作品颇能看出长新太的影子,例如1997年出版的《森林里有一块空地》(そのつもり),也可以归类为“无厘头绘本”:

明星荒井良二(像孩子一样涂鸦)(11)

《森林里有一块空地》中文版封面

从前,有一片叫“想”的森林,森林中生活着很多动物。

森林里有一块空地,大家在空地上开会,讨论究竟要将这块空地建设成什么。

明星荒井良二(像孩子一样涂鸦)(12)

有人说,要建设成温泉,大家愉快地泡温泉浴;

有人说,要把这片森林变成海洋;

还有人说,什么都不用改变,保持原样就好……

终于,大家因为意见不合而吵了起来:

明星荒井良二(像孩子一样涂鸦)(13)

突然,一头巨大的牛走进森林来吃草,动物们吓得一哄而散。

明星荒井良二(像孩子一样涂鸦)(14)

牛吃完草离开了。森林里传来细小的议论声。小声的议论一直持续着。

“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以大人的眼光看,这是本莫名其妙的书:空地最后到底有没有变化?建成什么了?牛过来又走了的作用是什么?结尾的议论声是动物们发出来的吗?他们还在议论空地的事吗?

大人们会条件反射一般想从绘本里找到答案,因为没有答案,就觉得是“看不懂”的绘本。然而,这种“不知所云”和“奇奇怪怪”,有时恰恰是吸引孩子的地方。

读完《圆白菜小弟》的孩子们会继续琢磨:别的生物吃了圆白菜会变成什么怪模样?同样,读完《森林里有一块空地》的小读者,也可能会继续琢磨这块空地还能变成什么宏伟或可爱的设施。

“无厘头绘本”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发挥想象力的游戏场所,正因为没有答案,所以天马行空的想象游戏可以无休止地玩儿下去。它们并非没有故事,只是这些故事留给了读者自己去完成。 孩子们的阅读与想象,也是创作的一部分。

明星荒井良二(像孩子一样涂鸦)(15)

和孩子一起画画的荒井良二

在表达的边界大胆探索

与孩子们的工作坊

摒除成人社会的习性熏染、唤醒自己内心的小孩,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其实非常难。正如毕加索所说:“我用了一生,才能像孩子一样画画。”

荒井良二让自己保持孩童心态的一大秘诀,就是经常和孩子们相处。在绘本创作之外,他热衷于开设工作坊,和孩子们一起画画。

他相信,每个孩子身上都潜藏着巨大的创造力, “孩子们的活力和有趣的思维发散,远远无法穷尽。”每一次工作坊,都是和孩子们一起探索未知世界的旅程,也是向孩子们学习的过程。

明星荒井良二(像孩子一样涂鸦)(16)

荒井良二与孩子们开心互动

为了最大可能地给孩子们创造“胡闹”的空间,荒井良二的工作坊常常是不设限的, 给出的创造目标都很模糊,尽量减少语言概念对创造性的阻碍。例如,他会说“今天我们要做个像猫一样的东西”,而不是“今天我们要做一只猫”:

明星荒井良二(像孩子一样涂鸦)(17)

工作坊上,有人在石头上随手画了“小猫”,

获得了荒井良二的惊喜称赞

他会说“今天我们要做出像绘本一样的东西”,而不是“今天我们要做一本绘本”。他为孩子们打破了“绘本”的概念——绘本不需要正正方方,可以是各种稀奇古怪的形状:

明星荒井良二(像孩子一样涂鸦)(18)

孩子们做出的“绘本”,书名叫《钥匙的远方》

荒井良二说, “不是怀着某种目的去作业,而是在玩的过程中创造出新的东西。”

明星荒井良二(像孩子一样涂鸦)(19)

荒井良二在演讲现场示范起“玩”的过程

荒井良二的绘本,有时就是在这样看似“胡闹”的过程中成型的。《宇宙鸡蛋》是由一系列即兴墙绘拼成的绘本,先有气势恢宏的画,再配上韵律感很强的文字。整个绘画过程,都被印到了书的环衬上,内页里也放了一张他绘画时的身影:

明星荒井良二(像孩子一样涂鸦)(20)

在作品里亲自“出场”的荒井良二

明星荒井良二(像孩子一样涂鸦)(21)

环衬页记录了整个绘画过程

孩子们的涂鸦往往只是单纯的释放和表达,内心没有关于“要做出一个成品”的计划和压力。荒井良二为了找到这种自由的感觉,他反而会刻意用一些看起来不那么自由的工具,例如非常短小的彩铅笔。

明星荒井良二(像孩子一样涂鸦)(22)

小到不可思议的铅笔头

不便利的工具可以抑制成人的笔触,帮助他找到随意涂涂抹抹的感觉。在他看来,那些自由随意、无法预知的部分,才是“绘画”的魅力所在。

“语言能表达清楚的,我不想画成绘本,我更在意的,是那些无法用语言表达的部分。”一旦形诸语言,绘画可能带来的丰富感受就被局限住了。

所以,他总是用线条和色彩,在表达的边界大胆地试探。绚烂的色彩与自由稚气的线条,便成为了荒井良二的代表性特征。

明星荒井良二(像孩子一样涂鸦)(23)

荒井良二笔下奔涌的色彩

明星荒井良二(像孩子一样涂鸦)(24)

像孩子一样的涂鸦方式

在2005年获得林格伦纪念奖之后,荒井良二获得了更多的尝试机会,得以走进各种不同的艺术和文化产业领域。就在当年,荒井良二参与制作了一部儿童动画《夹缝国的波塔》(スキマの国のポルタ)。

明星荒井良二(像孩子一样涂鸦)(25)

在世界与世界的缝隙中,有一个悠闲的国家,名叫“夹缝国”。送货员波塔和他的毛驴伙伴罗巴罗巴,总是优哉游哉走在路上,给夹缝国的小伙伴们(有植物,也有动物)送去礼物。

这些礼物原本是为了帮小伙伴们解决困难,却总是会带来出乎意料的事态发展。

明星荒井良二(像孩子一样涂鸦)(26)

《夹缝国的波塔》截图

静态的画面动起来后,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荒井良二的儿童画画风的活力,或许在小孩子们眼中,绘本里那些涂鸦小画,一直是这样舞动的:

明星荒井良二(像孩子一样涂鸦)(27)

熟悉的小画动起来了!

好不容易能让自己的画动起来,荒井良二当然不会放过每一个尝试新点子的机会。就像“夹缝国”这个名字所展示的,他经常会在动画里“打破次元壁”,亲自“出场”,让短短5分钟不到的剧情,也能往完全无法预料的方向发展。

明星荒井良二(像孩子一样涂鸦)(28)

打破次元壁,亲自出马拯救小主角

《夹缝国的波塔》从2005年9月到2007年7月在NHK陆续播放,总共13集,每集5分钟。2006年,它获得了日本文化厅媒体艺术祭动画部门优秀奖,在荒井良二长长的获奖履历上又添了特别的一笔。

凭借对创作的大胆探索和对新领域的不断尝试,荒井良二不仅没有像他曾经担心过的那样陷入模仿的怪圈,还一步步走出了自己无可替代的风格。

不过只有一点,他与长新太这位前辈一脉相承、未曾改变—— 那就是一颗尊重和理解孩子的心。

明星荒井良二(像孩子一样涂鸦)(29)

明星荒井良二(像孩子一样涂鸦)(30)

明星荒井良二(像孩子一样涂鸦)(31)

明星荒井良二(像孩子一样涂鸦)(32)

明星荒井良二(像孩子一样涂鸦)(33)

明星荒井良二(像孩子一样涂鸦)(34)

明星荒井良二(像孩子一样涂鸦)(35)

明星荒井良二(像孩子一样涂鸦)(36)

明星荒井良二(像孩子一样涂鸦)(37)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