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离世半年 发妻离世不到3年

中国最杰出的外交官之一乔冠华,晚年的感情经历非常复杂。他在妻子龚澎去世不到三年后,与比自己小二十二岁的章含之结合。这桩婚事,遭到乔家儿女的剧烈反对。而乔冠华为了娶章含之,居然毫不留情地把一双儿女赶出了家门。直到今天,他依然会因为这件事被人诟病。

妻子离世半年 发妻离世不到3年(1)

爱妻去世 痛不欲生

乔冠华与原配妻子龚澎的结合,是革命的美好结晶。

龚澎也是一名优秀的外交官。她与乔冠华相识于1942年,当时乔冠华被任命为《新华日报》海外版的主编,龚澎是外事组的副组长。

二人初次见面,是在周恩来的办公室。一见到龚澎,乔冠华就有种眼前一亮的感觉——她个子高挑,容貌秀丽,谈吐之间颇有学识,让人不得不留意。

龚澎毕业于燕京大学,即后来的北大,在《新华日报》任职前还担任过周恩来的外事秘书,是个才貌双全的进步女性。

乔冠华毕业于清华大学,和龚澎一样是年轻的知识分子,他们志趣相投,有很多共同话题,都喜欢肖邦的音乐。每天他们都必须凑在一起交流工作,渐渐地,二人之间便产生了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

妻子离世半年 发妻离世不到3年(2)

一次,乔冠华突发疾病,龚澎急得团团转,又是帮他办住院手续,又是联系在医院的熟人,把乔冠华的健康,当成了自己的责任。

有句话说,女人对男人,崇拜不可怕,爱慕不可怕,怕的是怜爱。一旦产生怜爱的心理,她就跑不掉了。

这次生病过后,乔冠华和龚澎之间的窗户纸被捅破,二人正式结成了一对。

1943年,在相识一年之后,乔冠华和龚澎结婚了。

这两个年轻人,在外交上都做出过优秀的成绩,外形也都十分亮眼,方方面面都般配,任谁看了都羡慕。

连毛主席都为他们的婚姻题过“天生丽质双飞燕,千里姻缘革命牵”的诗句,可见这对夫妇有多招人喜爱。

妻子离世半年 发妻离世不到3年(3)

建国之后,龚澎的事业心就淡了,她在外交事务上的才华,很多时候都用来指导、参与乔冠华的工作。

当时,乔冠华的工作经验并没有龚澎丰富。1945年,龚澎就曾负责重庆谈判的对外翻译工作,她优异的表现,让美国著名汉学家费正清称她为“环球新闻界最出类拔萃的妇女”。是龚澎的倾囊相授,让乔冠华的外事工作越来越成熟。

五十年代,龚澎曾有机会去做外交部部长助理,而龚澎找到自己的老上司周恩来,对他说:“如果非要用一个人,还是让乔冠华去吧!”在家庭面前,她甘愿牺牲自己的事业。

不过,即使抱着放松的心态,龚澎也还是担任了外交部新闻司司长一职。她如果铆足了劲拼事业,肯定不会比乔冠华差。

妻子离世半年 发妻离世不到3年(4)

乔冠英、龚澎夫妇一共生了两个孩子,一儿一女,儿子叫乔宗淮,女儿叫乔松都

两个孩子小的时候,经常听到父母互称“达令”。他们俩不懂这是什么意思,还以为是爸爸妈妈有事瞒着他们,在打暗号。长大之后,他们才反应过来,龚澎和乔冠华说过多少他们听不懂的情话。

在他们眼里,这段最终夭折的婚姻,在当年是十足的甜蜜。

1970年3月,龚澎住进了医院。这段时间的乔冠华心力交瘁,一边应付外面的事,一边鞍前马后地照顾病重的龚澎。乔冠华守在她的病床边,每一天都心如刀割。

龚澎病情稍稍转好后,办了出院手续,但隔了几个月,在一次友人会见过后,龚澎突发脑溢血,再次住进医院。

1970年9月20日,龚澎去世了。从此,乔冠华陷入了巨大的悲痛中。

妻子离世半年 发妻离世不到3年(5)

相伴27年的妻子,已经成了他灵魂的一部分。龚澎的离开,把乔冠华的精神彻底摧垮。时年57岁的他,整日萎靡不振、步履蹒跚,连上楼都很费劲。他珍藏着龚澎的照片,夜深人静之时,他会把相片拿出来,拿着放大镜,一寸一寸地看过去

照片上的回忆,成了他生活的养分。他还会在书桌前呆呆地坐着,吟诵“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他简直成了一具行尸走肉,只靠着龚澎留下的余温度日。

据他的邻居说,那段时间,他们经常能听到乔冠华的屋子里传来悲痛的嚎哭。

爱上章含之 子女全力反对

这样悲痛的日子,持续了将近三年。

天长日久的痛苦,把乔冠华折磨得越发空虚。虽然在外人面前,他代表中国成功恢复联合国席位,给自己的履历添了光亮的一笔,但外交场上的风光,到了家里,依然是一地的寂寞和冰冷。没有人和他分享快乐,他的快乐,便也成了虚幻。

妻子离世半年 发妻离世不到3年(6)

他的一双子女——乔宗淮和乔松都有了各自的生活。

乔宗淮已经娶妻生子,乔松都进入青春期,住在部队宿舍。儿子有了自己的小家庭,女儿不再陪伴身边,偌大的家里,乔冠华竟然有种孤家寡人的感觉。

直到遇见章含之,他才觉得,他的生命里重新又有了光。

这两个人的相遇颇富戏剧性——章含之是章士钊的养女,她的父亲和乔冠华平时有一些往来。

一次,章士钊让章含之送一本书给乔冠华,六七十年代,任何事都能变得特殊,她怕自己被人传闲话,就把这本书扣下了,没和乔冠华联系。

不久后,她和乔冠华偶然在正式场合见了面,乔冠华主动上去问:“你是不是扣了我的书?”

三言两语,一见钟情。这对在外人眼中并不相配的男女相爱了。

妻子离世半年 发妻离世不到3年(7)

章含之遇到乔冠华时,年仅38岁,比60岁的乔冠华小了整整22岁——乔都可以做章的父亲了,这怎么能让人不感到奇怪呢?哪怕在今天,外交官也不能轻易做出这样的事。

面对外界的质疑,乔冠华说:“我宁愿不当外交部部长,也要娶她!

章含之是当时外交部著名的“五朵金花”之一,很是漂亮,性格也温柔甜美。她的出现点亮了乔冠华的生活,原配离世时被抽走的活力,又回到了他的身上。

乔冠华的儿子女儿坚决反对这门婚事。

首先,章含之年纪实在太小,乔宗淮只比她大8岁 ,难道要管她叫妈妈?再者,龚澎离世不到3年,尸骨未寒,乔冠华怎么就忍心马上再娶呢!他这是对亡妻极大的不尊重,是对他们27年婚姻、对曾经美好家庭的一种侮辱!

女儿乔松都在这件事上,对父亲也没有了尊重,她在家哭喊着说:“去把妈妈找回来吧!妈妈回来,什么都好了!”

妻子离世半年 发妻离世不到3年(8)

龚澎若是能回来,还有章含之什么事呢?但乔冠华觉得,自己与章含之是真心相爱的,与她结婚,已经是这位60岁的父亲决定好的事。儿女插手,岂不是让他脸上无光?他不允许他们挑战他的权威,若是娇妻和儿女只能二选一,他会硬着心肠选择前者。

最终,在一段时间的纠结过后,乔冠华把儿子叫到跟前,让他带着老婆孩子搬离这个家。那个年代,外交部部长的儿子,在待遇上和普通的公务人员没有任何区别。

乔宗淮资历太浅,还没资格分到房子,偌大的北京,他其实只有一个住处。父亲的态度,让他打心里发凉。60岁男人的第二春,竟能让人和儿子翻脸么?既然他想让自己走,那他也没什么可留的!乔宗淮托了朋友帮忙,找到一处闲置着的破四合院,把几件简陋的家具和龚澎生前的东西搬了过去。

妻子离世半年 发妻离世不到3年(9)

类似的遭遇,也发生在乔松都身上。

她平时住在单位宿舍里,只有休息日回家。这天她走到家门前,掏出钥匙往锁眼里插,发现怎么插都捅不进去——锁已经被换了。这个家要有新的主人了,而她什么都不知道。她憋着一肚子气,等保姆买完菜回家,才进了家门。

那天,她在家等着父亲回来,要向他讨个说法,但整整一天,乔冠华都没有露面。当天,乔松都直接把自己的东西收拾整齐,彻底从这个家搬了出去。

黄昏真爱 圆满离世

拥有二人世界后,乔冠华和章含之过上了悠闲甜蜜的日子。你可以说这是男人的无情,也可以说是男人的多情,总之对章含之来说,乔冠华是一个负责、浪漫的丈夫,简直无可挑剔。

夏天,章含之下乡工作,在外头晒了一天,回到家里,保姆立刻给她送上一碗冰凉的绿豆汤:“这是乔先生特意嘱咐的,要你回家之后马上喝到。”章含之心里很甜。爱一个人,其实不用给她买什么山珍海味,在她需要的时候,给她送一碗解暑的汤,比什么都强。

妻子离世半年 发妻离世不到3年(10)

乔冠华擅长对待女人,他也一直活在女人的体贴里。

1973年,毛主席下达指示,要多多培养女外交官。章含之曾担任毛主席的英语老师,在这个时候,她成了毛主席的首选。

毛主席有意让章含之去加拿大等国工作,但这个时候,章含之满心满眼都是自己的新丈夫——他年纪已经大了,这一走,没个三年五载回不来,她不能让他等。于是,章含之回绝了主席的要求,主动放弃了向上一步的台阶。

1983年,乔冠华肺部病变,住进了医院。医生诊断他是癌症,已经时日无多。他发病期间,与他许久没联系过的女儿频频梦到他。亲人之间,的确存在一种神秘的心电感应。

父亲得了大病,乔松都终于放下了以往的芥蒂。父女二人在乔冠华的病床前吃饭时,乔冠华习惯性地把鸡腿夹给女儿,对她说:“工作辛苦了,多吃点。”乔松泪如雨下。十年间的仇怨,终究化在了血缘里。

妻子离世半年 发妻离世不到3年(11)

而乔宗淮已经迁居外地,没能及时赶回来见父亲。他赶到医院时,乔冠华已经在病床上逝世,享年70岁。儿子放弃以往的愤怒和不解之后,只能守着父亲的骨灰,流下百般心酸的泪水,不得不令人唏嘘。

而章含之留下了乔冠华的一缕头发,默默送走了他。

送走乔冠华后,章含之守了25年寡,终生未再嫁。这25年间,她写了四本书,每本书的主角身上都有乔冠华的影子。

外界对她的评价,总是不高,有人说,她与乔冠华结合,是想利用自己仅剩的青春、利用乔冠华的年迈,为自己挣个安稳前程。然而最后,她的爱情是否真挚,她已经用生命去验证了。2008年,章含之逝世,终年73岁。一个复杂的人,情感之赤诚可贵,终归只有死后才能显现出来。

妻子离世半年 发妻离世不到3年(12)

章含之的女儿洪晃曾评价自己的母亲:“妈妈是个传统的女人,她太把男人当回事。我总觉得她思想里有根深蒂固的男尊女卑情结。有这种思想的女人,最后总是要找一个值得她彻底自我牺牲的男人。”

乔冠华在弥留之际,问了章含之一句,“可不可以和你葬在一起”。这不就是在人如浮萍的年代,乞求一个不计得失的归宿吗?

前人的爱恨情仇,终究是“生死两茫茫”,我们只能隔着历史,遥遥地望一望罢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