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下午茶 下午茶从何说起

文/谭峰

17世纪的欧洲,漫长的中世纪已经结束,文艺复兴武装人们的头脑,生产力也在此时期大大地解放。纵观人类历史,17世纪的下午茶时光,被视为社交资源丰腴的“黄金期”。人们在这里不仅沉浸在相互交流、相互认同的“公共空间”,还客观上带动了这一时期社会经济的有序发展。

下午茶源于17世纪的英国,在维多利亚时代蔚然成风。贵妇伯爵在茶香掩映下,兴奋地畅聊着家国情怀、闲侃家长里短。不知不觉之中,下午茶时光成为上流社会、知识分子、文艺人士齐聚狂欢的引爆点,成为品位、时尚、小资的代名词。下午茶固然少不了精致软糯的甜点,少不了沁人心脾的英式红茶,也少不了红男绿女的华美登场。其实,下午茶更少不了在一种优雅的场域下畅所欲言的表达。

为什么要下午茶 下午茶从何说起(1)

维多利亚女王

王室情缘

英国人的下午茶时光起源于1661年。英国国王查里二世与葡萄牙公主凯瑟琳结婚后,凯瑟琳不忘把葡萄牙的饮茶习惯带到了英国王室。每到下午时节,茶香四溢,整个王室都弥漫着幸福的味道。

为什么要下午茶 下午茶从何说起(2)

英王查理二世

下午茶不光含有幸福的味道,其规制和流程已成为一套完善的仪式,诞生于王室的名门望阙之中。不过多时,这种考究的下午茶仪式加以简化,就流传到英国上流社会之中,开启了英国人另外一段新的生活方式。

17世纪的英国,上流社会一日三餐也是很有“讲究”。他们一般以丰盛的早餐开启全新一天,草草地吃顿简餐当做午餐。为了社交之便,晚餐于晚8点左右开始。这样,在午餐和晚餐之间就有一个漫长的“时间差”。“人是铁,饭是钢。”即使是英伦贵族,一旦肚子干瘪难耐,再“高大上”的社交,恐怕也显得黯淡无光。

为什么要下午茶 下午茶从何说起(3)

英国宫廷晚宴

一位叫做安娜玛丽亚的女伯爵“突发奇想”。何不在午餐和晚餐之间这一漫长的“时间差”喝杯茶、吃些点心,以应付晚餐前饥肠咕噜的“窘态”。她把这一“妙招”付诸实践,每天下午4点钟左右,她都会差遣女仆为她准备一壶红茶和一些精致的糕点,再分享给到访的贵客。这一“高招”广受欢迎,纷纷被人效仿,逐渐在英国上流社会蔓延开来。

有需求,便有市场。随着下午茶在上流社会的“火爆”,各种红茶屋、咖啡馆遍布英伦,大放异彩。17世纪为始的下午茶的意义,早已脱离了好茶、好酒、好点心的美食层面,而是迅速地扩散到好人、好事、好点子的思想交流层面。闭上眼睛,静静聆听。这边是人类何去何从的深度探讨,那边是本地艺术如何深入国际化的各抒己见。人终究是社会的动物,陌生人之间总是可以被一场场热烈的交流点燃任性的激情,卸下往日的防备和不安,神色自诺,坦然自得。

巴黎沙龙

到了18世纪,平民亦可坐享下午茶时光,而红茶屋、咖啡馆也一下子成为了各界人士迎来送往、交流思想的场所。这时,欧洲出现了许多新型的自发性聚会,这包括巴黎的沙龙、英国的咖啡馆下午茶、德国的宴会社团,它们逐渐替代了传统的宫廷宴会、上流社会的社交方式,成为知识分子、市民阶层以及部分贵族频频出入的聚会和交流的场所。这些大大小小的社交聚会,孵化了不少新兴思想,为西方世界走向现代化社会奠定了不容忽略的思想基础。

17世纪,不仅是专属英国的下午茶时间,也是欧洲的。尤其在法国巴黎,下午茶开始由上流社会纯粹性的聚会拓展为名人志士思想交流的代名词。在巴黎稍有名气的戏剧家、音乐家、作家、画家、媒体评论人、哲学家、政治家齐聚于一个咖啡馆或是小酒吧,他们一边品尝着上好的咖啡,一边聆听着优雅的古典音乐。时而闭目养神,时而高谈阔论,他们会就最近的创作心得和人生感悟在这样的场合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有的作家还会在大庭广众之下,与他刚认识的新朋友大声地朗读自己的得意之作。这种现象被法国人所称的salon,译为汉语就是“沙龙”。

为什么要下午茶 下午茶从何说起(4)

巴黎沙龙的室内布局

一开始的“沙龙”都是自发的,但是随着人们交流的深入,自发性的沙龙看似热闹,但没有主题,不具规模。第一个文学沙龙是由德·朗布依埃侯爵夫人组织起来的。虽然她出身贵族,但她厌倦了宫廷当中繁琐冗长的陈旧礼仪,就想起来在自己家中举办社交聚会。她以女主人的身份将当时法国的各界名流学者感召起来,每个亲临沙龙的宾客都是盛装革履。他们温文尔雅,行色卓然,从文学到时尚,从艺术到八卦,从诗词歌赋到人生哲学,可谓包罗万象,海纳百川。

为什么要下午茶 下午茶从何说起(5)

总是在咖啡馆社交中焕发灵感的海明威

这样的沙龙形式开创了风靡欧洲的新的风尚,即优雅贤淑、才华横溢的女性,开始充当起沙龙活动的女主人,她们既高雅又亲和的形象象征着追求品质、博闻强识的“沙龙精神”,也成为各种沙龙活动的一张亮丽的名片。由女主人来操持一个群贤毕至沙龙的风尚,甚至还从法国刮到了遥远的东方。20世纪20、30年代的中国正值民智启蒙之时,一场场沙龙应运而生。才女林徽因所主持的“社交沙龙”备受当时各界名士的欢迎,这也被视为中国“女性沙龙”的缘起。

“salon”一词在法语中是高档会客厅的意思。机智与美貌并存的女主人,再加上一个舒适优雅的环境,演变为欧洲知名沙龙的“标配”。现如今还留存在巴黎的花神咖啡馆(Cafe de Flore)和双偶咖啡馆(Les Deux Magots),就是深受这种思潮的影响,继承了17、18世纪法国沙龙的精髓。这些咖啡馆布局考究、环境精致,成为当时毕加索、萨特、波伏娃、王尔德等各界名流思想火花碰撞的决绝之所在。充满古典气息的室内装潢、柔软舒适的沙发、制作精良的美味佳酿,造就了一个开阔自由的公共空间,见证了那个年代百家争鸣而又其乐融融的“良心对话”。

为什么要下午茶 下午茶从何说起(6)

巴黎历史悠久的花神咖啡馆

小小下午茶,大大家国情。人们在社交的气氛中,丰盈了个人生活的容积,完成了从“生存”到“生活”的蜕变。在频繁的沙龙和社团讨论中,社会各界名流以不同社会阶层和身份出发,为“小我”和“大我”的关联寻找到另一种可能性,也逐步探索出社会不同阶段所应具备的状态和所应达到的目标。


比天空还远的季节:视野 · 深度 · 新识

版权有限,关注无限。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若有问题请联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