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列出三大取胜之匙 单极世界并未结束

美国《国家利益》双月刊网站5月27日发表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政治学助理教授彼得·哈里斯的文章称,单极世界是一个因历史偶然而形成的地缘政治格局,应该用一种更加公平和可持续的格局取而代之,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关于美媒列出三大取胜之匙 单极世界并未结束?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美媒列出三大取胜之匙 单极世界并未结束

美媒列出三大取胜之匙 单极世界并未结束

美国《国家利益》双月刊网站5月27日发表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政治学助理教授彼得·哈里斯的文章称,单极世界是一个因历史偶然而形成的地缘政治格局,应该用一种更加公平和可持续的格局取而代之。

文章称,美国世纪正在衰落,这是大多数国际政治分析人士的共识。无论是将美国的衰落归咎于国内制度失灵,还是归咎于中国和其他新兴大国的崛起,观察家们往往认为,“单极时刻”迟早会让位于拥有不止一个超级大国的国际体系。

单极源于冷战终结

文章称,单极世界不只是相关军事预算的落地,它还由实力和影响力的地理分布所界定。二者相辅相成。尽管军事和经济实力让美国可以履行重要的海外义务,但让美国成为霸权的并非理论上的物质力量,最重要的是美国军事和政治力量在海外的部署。

文章称,为了更好地理解单极时刻地缘政治基础的重要性,思考单极化最早是如何出现的具有指导意义。

文章指出,两极化在冷战期间一直是一种地缘政治局势——西方集团为防止苏联完全主宰某些地区(尤其是欧洲和东亚)而持续发动斗争。当苏联的内部变革表明莫斯科不再对这些地区的安全构成威胁时,两极时代结束了。这对单极化意味着什么?

文章认为,如果两极化在冷战时期的特点是争夺欧洲和东亚的霸权,那么单极化也会是一系列的地缘政治境况。也就是说,单极化取决于美国在冷战结束时继承的有利地缘战略位置——在欧洲和东亚近乎霸权。

“美式和平”并不公平

文章称,简言之,美国如今占据的地缘政治地位类似于1945年苏联享有的地位:在欧亚大陆最重要的地区占据政治和军事主导地位。在欧洲,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从大西洋一直延伸到芬兰湾和黑海。在亚洲,美国拥有一系列联盟和非正式伙伴关系。如果两极化取决于对欧亚大陆控制权持续不断的竞争,那么单极时刻就取决于相对缺乏主动的地缘政治对手。

文章指出,这是从单极世界的角度看向美国的主要对手。对其他国家的战略家们来说,冷战后的国际体系标志着美国永久占领在二战和冷战期间的驻军地点。即使这些地方被认为已经重归和平,美国也从未撤离。美国海军对全世界的海域和大部分重要的海上咽喉点行使潜在的控制权,包括那些远离美国海岸的地方。

文章称,对大多数美国人来说,以国际安全和国家自身利益的名义在欧洲、亚洲和中东部署美国力量完全合情合理。但对外国对手来说,“美式和平”是一种不公正和不可容忍的权力和影响力分布。这是一个因历史偶然而形成的地缘政治格局,应该被推翻,用一种更加公平和可持续的格局取而代之。

“美国撤出”象征性强

文章称,将单极化视为一种地缘政治结构有助于人们了解单极世界何时可能走向终结。一旦美军不再主宰欧亚大陆的两个重要侧翼——欧洲半岛和东亚海洋国家,单极化也将让位。

文章认为,实现这一结果有两条主要途径,在目前环境下,每条途径都是完全有可能的。首先,一些国际竞争对手可能设法把美国从欧洲、亚洲或两者中赶走。然而至关重要的是,只有当美国实质上失去在欧洲或东亚近乎霸权的地位时,单极世界才会终结。眼下的地缘政治局势必须被颠覆,来自外国竞争对手的压力只是实现颠覆的一种方式。

另一种方式是,美国可能出于自身原因选择缩减开支。事实上,这正是查尔斯·克劳萨默所预测的可能终结单极世界的方式:美国国内的孤立主义势力出于一种信念,即国际安全不再依赖于美国在海外的优势,而力主结束深度的海外接触。

文章认为,无论哪种情况,最重要的都是,美国世纪——单极时刻——关键取决于美国在欧亚大陆的核心地区(特别是在欧洲和亚太地区)保持深入的政治和军事接触。美国从这些国家的撤退——不管是被迫还是自愿——都将标志着单极化的结束。

文章称,单极时刻还没有结束,尽管其消亡已经近在眼前。当今外交政策分析人士面临的关键问题不是“一旦单极化结束后将出现什么样的国际体系”,而是“终结单极化需要什么”。这是因为单极体系的最终崩溃与其说预示着世界政治格局的重组,不如说是证实这种重组已经发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