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说诗中有画诗歌里藏着藏着情(藏在古人诗词里的)
“盼望着,盼望着,春天的脚步近了……”
近日,春天的氛围越发浓厚
疫情限制了人们的脚步
却不能阻挡对春日的向往
“云赏花”成为流行
看着网络上各种景色
你是否只会说:太美了!(手动狗头)
今天,小编整理了那些藏在诗句里的春天
看看诗人们笔下的春天有多美——
据《吕氏春秋通诠》所载,春季三月,第一月为孟春,第二月为仲春,第三月为季春。
孟春
孟春即春季的首月,也是农历一月。农历一月也叫正月、端月,那时秦朝为避始皇之忌讳,正与嬴政的“政”谐音,故而把正月改为端月。《礼记·月令》:“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上冰,獭祭鱼,鸿雁来。”《后汉书·冯衍传》中说:“开岁发春兮,百卉含英。”这里的“开岁”也是指农历一月。
宋代张栻在《立春偶成》诗中说,
律回岁晚冰霜少,春到人间草木知。便觉眼前生意满,东风吹水绿参差。
年终时候春回大地,冰霜减少,觉得眼前已是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
唐人苏味道在《正月十五夜》诗中描述,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诗人用火树银花比喻灿烂绚丽的灯光和焰火,描绘古时上元节的灯景。
南宋卢梅坡在其诗《雪梅》中说,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梅花和雪花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谁也不肯相让。诗人难写评判文章。说句公道话,梅花须逊让雪花三分晶莹洁白,雪花却输给了梅花的淡淡清香。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诗中的早春,京城大道上的小雨像酥油般细密而滋润,草沾雨后远看似青,近看却无的可爱景象。
仲春
农历二月为春季之中,所以叫做仲春。《尔雅·释天》说:“二月为如。”郝懿行义疏云:“如者,随从之义,万物相随而出,如如然也。”农历二月因而又称如月。《礼记·月令》:“雷乃发声,始电,蛰虫咸动,启户始出。”
陶渊明笔下的仲春景色便是如此——
仲春遘时雨,始雷发东隅。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
春雨应时而降,春雷开始震响,冬眠的动物苏醒,草木开始自由生长。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宋人叶绍翁诗句中的红杏,花开二月故称杏月。
南宋诗僧志南在其《绝句》中说,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杨柳吐青,天气转暖,剪剪轻风细细雨,悠然徜徉春色里,何等惬意。
海棠不惜胭脂色,
独立蒙蒙细雨中。
陈与义笔下的《春寒》,与其说写春寒,不如说是咏海棠。道出了海棠傲然于风雨,雅致孤高的性格。
图/廖莉芝
季春
春夏秋冬四季,三个月为一季,春季中排行老三,因此把农历三月叫做季月、季春。三月还有晚春、暮春、蚕月等别称。《礼记•月令》:“生气方盛,阳气发泄,句者毕出,萌者尽达。”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唐人张旭描写的景致为暮春季节,落英缤纷,好似溪水流霞,于是三月的别称又为桃月。
杜甫在《即事》中描绘暮春的景象,
暮春三月巫峡长,皛皛行云浮日光。雷声忽送千峰雨,花气浑如百和香。
巫峡的暮春,白云映着日光,很是明亮。突然传来雷声,下起大雨,群峰笼罩在苍茫雨中,雨后的空气中充满了各种花香。
杨万里在诗中描述春夏之交小儿追蝶的景象——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谁收春色将归去,慢绿妖红半不存。
表达了韩愈面对春将逝去的体悟:花草树木知道春天将会消逝,所以万紫千红展尽光彩。
根据《吕氏春秋通诠》中的定义
现在是春季的第二个月:仲春
此时我们做好疫情防护、尽量减少外出的同时
也要做好保暖工作——
肌体具有调节功能,冷的时候会收缩来发热,增加能量来御寒,肌肉始终处于收缩状态,容易导致膝关节、脚踝、腰部受伤。目前,早晚温差大,要做好保暖工作,避免受伤和感冒。
“云赏花”的日子不会很长
静待疫情的“严冬”过去
春天必将到来
今日惊蛰 | 所有的蛰伏,都在为更好的飞翔蓄力
是暖冬还是冷冬?你不可不知的5个问题 | 手绘视频
中国气象报社 出品
图片:标注外皆来源于网络
策划编辑:赵宁
审核:叶海英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