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会变迁(四会文史四会地名)
仓岗 仓丰围 仓岗街现时四会市人民医院后面有一小山岗,南汉时期(917——971)刘氏曾建仓储粮聚兵于岗上,此小山岗遂名为“仓岗”。
明嘉靖三十八年 (1559年) 知府谭受主持修筑了堤围, 因堤围筑在仓岗附近, 为祈求连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把此堤围命名为“仓丰围”。
至清代嘉庆年间,仓岗的柴杉竹业兴盛起来,仓丰围从现时人民医院至仓岗小学约一千米的堤面逐渐建起了数百间商铺,路面铺有三条连续不断的花岗岩石板,商贸业非常发达,成为四会镇十七条街道之一。因此街道在仓岗山下,遂称“仓岗街”。
鸡公巷20世纪50年代,仓岗地区还有“仓岗九条巷”之说。其中最北的一条,位于现时的仓岗小学南侧,长度约百米,居住着10多户严姓人家。里人在巷口处筑有一恢宏的门楼,门楼脊顶挺立着一只陶瓷公鸡,金光闪闪,神釆奕奕,正在引颈高歌,与绥江对岸的独岗鸡乸寨遥望相对,相映成趣。“一唱雄鸡天下白!” 公鸡是十二生肖之一,自古就被认为是吉祥禽鸟,有辟邪、化煞、镇宅之功力。此处门楼的公鸡栩栩如生,引人驻足,于是,人们把这个门楼称作“鸡公门楼”,把这条小巷称作“鸡公巷”(四会人称公鸡为“鸡公”,称母鸡为“鸡乸”)。鸡公巷现已与参军第、新楼坊一起改称为仓岗五巷。
参军第在鸡公巷南侧有一小巷,住着不足10户人家,这条小巷称“参(读音‘叁’)军第”。“参军”乃古代一种官衔,其巷名应与此官衔有关,此说尚有待后人求证。“参军第”现为仓岗五巷的一部分。
仓岗部分街角图片
高巷 罗巷 徐巷在仓岗九条巷的原住民中,“高、罗、严、徐” 是四大姓。鸡公巷、参军第、新楼坊、延和巷全部居民都是有着千年历史的严姓人,加上敏如巷部分的严姓居民,使在仓岗严氏族人人数为最多。另外,当官的、有钱的严姓人也比较多,因而素有“仓岗严”之称。而高巷、罗巷、徐巷则分別为高姓人、罗姓人、徐姓人的聚居地,这三条巷因姓氏而得名。
渤海巷仓岗九条巷除鸡公巷、参军第、新楼坊外,从北至南,还有敏如巷、延和巷、高巷、罗巷、徐巷,这八条巷均处仓丰围内,但第九条巷却位居围外,名曰“渤海巷”,其巷口斜对高巷,为高巷高姓人家所建。因高氏远祖子启公于八百年前的宋代来自山东渤海郡,高姓素有“渤海高”之称,所以把所建的小巷命名为“渤海巷”。
新华路仓岗地区仓丰围内除了古已有之的九条巷外,在20世纪80年代还新增加一条道路:新华路。现时四会市人民医院住院部位于仓丰围内,原来是一大片鱼塘和菜地。约于1988年,由于医院发展需要,政府征用了这片土地,建起了住院部,并修筑了围墙,又在围墙外修筑了一条新的道路,命名为“新华路”。
高村头 高巷南宋淳熙年间(1174——1189)四会高氏始迁祖子启公从山东渤海郡迁至现白沙村委建村居住,以姓冠名,得名“高村头”。至明朝末年,子启公后人从高村头迁至仓岗建村发业,名为“高巷”,后再分支省内各地。现高村头仍存高氏始祖宋子启公墓。
寺边 龙华寺岗 龙华广场紧邻仓岗北端(里人俗称“仓岗尾”)的村庄称“寺边村”。相传,古时村内有一座三厢四进的宏大寺庙,称“龙华禅寺”。由于该村位于龙华禅寺旁边,故名“寺边村”。寺边村为严姓人聚居地,今属城中街道高狮居委(古称“石狮乡”)管辖。
有一年洪水把寺边村前的堤围冲垮,村旁一棵正对堤围决口的大榕树也倒下了,把冲向村内房屋的洪流分向东西两边,房屋保住了,但却把东西两边冲出一个三面环抱村庄的弧形大水塘,龙华禅寺同时被冲毀。后来,仓岗人在现时人民医院的位置上重建寺庙,称“龙华寺”。至20世纪50年代,人民医院扩建时,龙华寺被拆毀。
龙华寺建成后,人们把寺后的“仓岗山”改称为“和尚岗”,但更多的人把这个小山岗称为“龙华寺岗”。1992年在龙华寺岗上建起了一个小公园,称“龙华苑”。在龙华寺岗山脚下的建筑也纷纷以“龙华”命名:龙华饭店、龙华市场、龙华豪庭住宅小区,最近新建成的高层住宅小区也命名为“龙华广场”。
大同洲 位居仓岗的大同洲原来是绥江河边上的一个小岛,是千百年来绥江发洪水时从上游冲下来的泥沙聚积慢慢形成的。岛上原来种满竹子,随着仓岗柴竹杉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这里原来生活在船艇的水上人家开始在洲岛上搭盖木棚住人。人们把此洲岛称作“绥洲”,取“绥江河上的沙洲” 之意。至清代,岛上的居民何合与何针到官府打官司,县官作了调解工作,两人和好如初后,县官询问二人住处,答:“大家同住一个洲。”县官说:“你们那里不如就叫大同洲吧。”意思是希望大同洲的疍民们和谐共处,平等自由地生活之意。
河傍路 前进路河傍路即现时仓岗地区前进路人民医院以北的一段。古时,这里只是绥江河边的滩地。至清道光年间(甚至是更早的嘉庆年间),随着仓岗柴杉竹运输业的兴起,这里建起了过百间商行会馆,逐渐成为一条以经营柴杉竹业为主的商业街道,路名取“绥江河傍边” 之意,称“河傍路”,是清末民初四会镇十七条街道之一。“文化大革命”期间,“河傍路”改称带有时代色彩的“前进路”,并沿用至今。
大同新街大同洲是绥江上仓岗河段的一个小岛,四面环水,在大同洲与前进路之间为一条小河所隔。1987年,房地产公司开发仓岗区,抽沙把小河填平,使大同洲与前进路陆地相连,在旧河道上建起了10多座商住楼及一些自建房,并规划出一条宽6米、长693米的街道,因与大同洲为邻,遂名为“大同新街”。
新园宋末咸淳九年(1273年)福建莆田县田叠铺人林隆兴到四会任职县令,同宗族人林仁寿随同到四会任县衙主簿(相当于现时县府秘书)。数年后,林隆兴调往他乡任职,林仁寿则因北方战乱频仍而没告老还乡,反而把家属也迁来四会,定居于今四会汽车客运站附近的龙华寺岗脚的地方。由于他们需新建家园,靠垦荒种地为生,他们把这一带新开垦的园地,称为“新园”。随着人口的繁衍増加,林姓族人在附近绥江河边的“新路”(今汇源路)建屋居住,并继续分支到其他地方。林仁寿因此成为四会“新路林”的始迁祖。
在《四会县志》的“清康熙二十七年四会县简图”上,此地标为“仁受都”。“仁受”是来源于“仁寿”但又忌讳“仁寿”的地名。新园现属城中街道高狮居委管辖。
林仁寿过世后安葬在镇郊的野狸迳,土名称“大夫田”上(即现龙华豪庭附近的野狸岗脚处)。仁寿始祖的坟墓颇具规模,为其子孙祭祖之地。至20世纪60年代,因此处需建食品厂而被毀坏无存。
而林隆兴在外地为官多年,百年归老后,其曾孙林嘉兴遵其遗言将其遗骨携回四会,安葬在曾祖生前预先选定的城郊小山岗的一块被堪舆先生称为“红灯照壁”的墓地上,了结了曾祖的最后心愿。
林嘉兴则落籍四会高街(时称“社山直街”, 在《四会县志》的“清康熙二十七年四会县简图”上此处标为“社山都”,即现时的高观东路),林隆兴成了四会“直街林”的始迁祖。直街林曾在高街建有一间林氏宗祠,此宗祠在解放初为四会县第一区第二小学(简称“区二小”)校址,区二小于1953年拼入四会县第一小学(简称“县一小”,即现城东小学)。林氏宗祠于1960年间拆毀,建起了四会电机厂厂房。
江滨堤园图片
林寨此处原为仓丰围内的一块乱葬坟地,十分荒僻,只居住着几户谭姓人家,取名“谭布”。至明末崇祯年间,林光祚因兄弟分家从新路迁至此处居住。由于林姓子孙繁衍昌盛,而谭姓则人丁衰微,认为此处风水不利于谭姓居住发展,遂迁居他处。林姓人亦随即把村名改为“林寨”。林寨现归属城中街道高狮居委管辖。林寨的林氏宗祠已入选《四会市不可移动文物名录》。
新路 汇源路与仓岗前进路南端相接的是汇源路。唐代,这里本来也是绥江河边的滩地。后来随着人口的繁衍增加,新园的林姓人迁此居住,成了林姓族人聚居点。后来,河边新辟出一条路,众称“新路”。在此居住的林姓人自称“新路林”。
1928年农历十二月廿八日,新路发生了一场大火灾,从林家祠(现汇龙花园)一直烧到吴怡斋祠(现四会市委党校),烧毀了不少房屋、店铺、船只。事后,各大商户发起打醮、送火神的活动。人们觉得“新路”“新路”,年年新,不吉利,遂把林家祠至大北路口那段“新路”改称为“汇源路”,取“汇集水源,取水济火” 及“汇集水源,汇集财富”(古人认为“水为财”)之意。而林家祠往北至崩基口仍称“三登坊”,大北路口往南就是洪圣庙地段了。“汇源路”此名沿用至今,该路段得到延伸,从北端的独岗桥头东至南端的大北路口止。
由于古代的陆路交通落后,河道成为主要的交通运输线,水运成为当时重要的运输方式。新路(即后来的汇源路)位居绥江河边,因而逐渐成为水陆交通的交汇点、转运站。至20世纪60年代,四会的客运码头、货运码头、过江橫水渡码头以及客货汽车运输站都还设在这里,仍是四会的交通运输中心。
古时,新路的西面河边满布大小码头,河面上满布竹排木排以及大小船只。水上人都以船艇为家,夜晚,河面上星火点点,又是一番风景。新路的东面除了有太和酱园(食品厂前身。清代,其产品已出口南洋)、友昌成酱园、厚昌酱园及经营米油糖杂货、纸料炮竹、山货、肉食等各式店铺、仓库、民居外,还有振民火柴片厂、生昌隆榨油厂、利丰和米机等一批厂企。现存的“太和”及“友昌成”旧址(均已入选《四会市不可移动文物名录》)见证着当年新路的繁华与兴旺。此外,新路当年还有四会规模最为宏大的吴怡斋公祠(民国时期及建国初期成为四会县府所在地,现为四会市委党校)和五进的林氏大宗祠(位置在现时汇龙花园)。如今的汇源路仍是四会市的一块商业旺地。
三登坊清代,新路的林氏人家三子同登科甲,因而得名“三登坊”。三登坊是新路的其中一段,从崩基口至林家祠(即现独岗桥脚至汇龙花园)。从林家祠至西渡口(即现汇龙花园至碧海湾桥东桥头南侧,解放前后的一段时间西渡口又称胜利码头)仍称新路。三登坊有一条约三米宽的路,路面中间用三条直排的麻石铺成。里人筑有一石牌坊橫跨路的上方,牌坊上镌刻有“三登坊”三个大字。至民国时期,政府扩宽马路,拆除了石牌坊,把石牌放到河边的土地公处,后来不知所踪。
崩基口在三登坊的靠北的一段,即现时独岗大桥东桥头新风路口至人民礼堂的一段及附近一带,人们称之为“崩基口”。
此地处于龙华寺岗与野狸岗之间,东有龙江,西有绥江。每当夏潦泛滥之时,两江的洪水水位往往有一个高差,高水位一方的洪水夹带着树枝等各种杂物向低水位的一方奔腾涌去,水流湍急,声如雷鸣。滚滚洪流不仅把地面的表土连带农作物冲刮而去,一扫而光,有时还会摧毁房屋,冲走财物,甚至致人于死地,其状甚为恐怖,令人心惊肉跳!于是,这里的人在已有的叫“沙仔塘”(即原航运宿舍停车场)的塘基基础上筑起一条小基围,阻挡洪水在此通过。此基围与众不同:一般基围是把某个地方围起来,不让洪水侵入;但这段基围既不能阻挡龙江洪水侵入,也不能阻挡绥江洪水侵入,只能阻挡高水位洪水向低水位一方涌流。可是,因这段基围矮小、单薄,往往还是被洪水冲崩,形成决口,因此人们把这一带地方称作“崩基口”。
向阳巷 位居三登坊崩基口旧供电局北侧,原名“龙溪里”,文化大革命期间改作“向阳巷”,沿用至今。
庙巷 新巷 盘古巷古时,在现今的汇源路人民礼堂南侧有一条小巷,里人为祈求神灵护祐,在巷內建了一间小庙,命名“盘古庙”,取“盘古初开”之意。这条小巷因此而得名“庙巷”。又由于此巷位于三登坊地段內,所以亦称“三登一巷”。至1957年始,县委县政府机关陆续从怡斋吴氏宗祠(现市委党校)迁到庙巷南侧建楼办公,并在庙巷内建起数幢干部平房宿舍,因“庙巷”带有封建迷信色彩,遂更名为“新巷”。
至清末,士绅林棠楷把盘古庙迁至现城中路中国人民银行四会支行附近,建起一间三进的大盘古庙,所在的巷道因此而被称为“盘古巷”。古时的三登八巷(位置在友昌成酱园北侧)现时已被划入盘古巷的行政区域管辖。1931年,以盘古庙为校址,办起三登小学。抗战期间,盘古庙被日寇飞机炸毁。
花街 城中路 城中新路至上世纪五十年代,四会县政府选定汇源路上的林氏大宗祠这个野狸岗脚下、地势较高、不易水浸,而且水陆运输方便的地方建粮仓,把四会的一些祠堂拆除,以其砖瓦杉为建材,建起了粮食局、粮食加工厂及多座粮仓。此时,现今的城中路仍为住宅民居。至1961年,为方便此处的县粮仓从水路运送粮食,又从勤园(现工交幼儿园)起至汇源路取直征用此处民房辟出一条新马路,直达绥江岸边码头,称“城中路”。
城中路路旁栽满高大的白兰花树,不仅在炎夏给人们送来凉荫,每逢开花时节,还给人们送来醉人花香。每天清晨,都有采花工上树采摘含苞待放的白兰花,并即日运至香港销售,因而群众把这条街称作“花街”,辖属此地的居委会亦称“花街居委会”,许多人反而不知道它的本名为“城中路”了。
至1982年,征用城中小学部分用地,把城中路向北延伸至新风路,接通20世纪60年代建成的跨龙江河的槎山桥,直达1974年建成的槎山体育中心,此新路段仍称城中路。
至1997年,房产开发商从工交幼儿园对面起,经原柴栏(即现财贸幼儿园)至现中豪广场步行街止,辟出一条新马路,因位处城中小学附近,又连接城中路,因而冠名“城中新路”。
汇龙花园古时,在三登坊路段上,建有一座祠堂,名曰“林氏大宗祠”。林氏大宗祠为林大节于明嘉靖年间所建。宗祠从绥江河边建至野狸岗脚,为五进建筑,其规模仅次于不远处的怡斋吴公祠,是四会城规模最大的两座祠堂之一。1929年,四会扩建街道,林氏宗祠拆除两进,留下三进,后又出租成为振民火柴厂。至解放后,宗祠被全部拆除,建起了粮食局和粮食加工厂及数座粮仓。至2004年,房产开发商在此建起有地下停车场的多幢商住楼,冠名“汇龙花园”。
人民礼堂1958年10月3日,广宁、四会两县再次合并,称“广四县”。每年召开的三级(县、公社、大队)干部会议人数众多。为此,县委、县政府决定在县城建一个大会场,定名为“人民礼堂”。选址在四会镇崩基口庙巷荔枝园。此处原属三登坊林氏所有,闻国家需要,即决定无偿捐献搞建设。为此,使用单位在礼堂特开一后门,专供林氏后人免票进入观看戏剧、电影等。礼堂由广宁宾坑人陈梓才设计,用地近6000平方米,建筑面积达1300平方米,设两层观众席,合共座位1300个。除会场外,还有舞台、化妆室、演员宿舍等建筑,礼堂前还有小广场。人民礼堂的建设在当时是全县的重点工程,动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直至21世纪初,人民礼堂仍为四会大型集会的场所,还兼有电影放映、戏剧、杂技、文艺演出等多项功能,是老一辈四会人非常熟悉的地方。礼堂于1970年和2002年两次修葺,现已入选《四会市不可移动文物名录》。
新风路民国17年(1928)开始修筑四会至三水的公路,一年后,四(会)三(水)公路四会至黄岗段通车。民国25年(1936)四会至三水河口段全线筑成通车。
民国21年(1932)修筑四(会)(广)宁公路至黄田与春水分界。
至1936年,为连通四(会)三(水)公路与四(会)(广)宁公路,在现时龙城大酒店北侧,正对大同路的龙江河上筑起一条可行驶汽车的坚实木桥,称“新龙桥”(简称“新桥”)。
至此,从三水往四会的汽车经五马岗、黄岗、塔岗,沿清莲围堤面到达四会城的小海口。汽车从高街(高观东路)入城,经高观西路,过新龙桥后,经大同路、大北路、汇源路、河傍路,再经白沙、九崩岗、古琴塘、沙头、都崀、欧坑到达黄田。
1969年,因龙江河改道,筑成从前进路南端起经野狸迳山坳、水闸至芦荻园(今凤山路口)止的环城公路(现已更名为新风路和水闸路)。自此,过境汽车不必再经旧中心城区了。
再经多年发展,过境汽车已绕行四会大道,甚至是郊外的二广高速,环城公路成为城内马路。1982年把“环城路”龙凤桥以北的一段改名为“新风路”,沿用至今。
城内四会县城始建于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立木栅为城。天顺八年(1464)至成化三年(1467)经三年时间在原木栅城址垒筑起砖城。城墙总长1923米,高近7米,厚近5米。城墙外挖有护城壕堑,宽约10米,深约3米。城开四门:北门称“镇安门”(有“镇守安宁”之意),西门称“德泽门”,南门称“清宁门”,东门称“阳和门”。后又在学宫(今四会中学)南隅增开“文明门”。
以现今的建筑为地标,四会古城墙的走向为:从北门出发往西,至碧海湾桥头红绿灯处转左往南,经东南酒店、市幼儿园,到达西门(县前街西街口);城墙继续沿沿江路往东南延伸,到达南门后,偏左转入到四会中学校内,经过学生宿舍、四会中学与仲泰小学间的界墙、植物园,再转出拱桥直街,经县前街东街口(古时此处并无城门,为城墙所阻隔,不能直出城外)、龙江路,过东门,最后返回北门。
20世纪50年代笔者在四会中学求学时,城墙虽多有毁损,但尚有防洪功能。每当绥江、龙江洪潦来临之时,四个城门均落闸板抵挡洪水。但因渗漏之故,城内仍有水浸,但并不严重。之后,城墙不断遭到毁拆,至1985年10月,因改建中山路,北城门及城墙均被夷为平地,建起商住楼。至此,旧城无存。现四会市博物馆仅收藏有古城墙砖一块及北城门的石门额,上刻“镇安”二字,弥足珍贵!
古城墙范围内的地方,人们称之为“城内”。城内有多条街巷:北门直街、南门直街、东门直街。此外,还有县前街、诗书街、青石街及黄塘巷、龚巷等多条街巷。
2002年12月,政府有关部门重建北门和东门两个城门牌坊。2016—2017年,在创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的过程中,对城内的6条主要街道进行全面整治:翻修下水道、铺设沥青路面、粉饰沿街墙面,配以花鸟人物书画、国学文明导语及街巷历史材料,再挂上红灯笼、红风车等饰物,好一派广州西关风情,让四会古城既重现古色古香的风貌,又焕发出浓浓的青春气息!
县前街 旧市府明洪武初年(1368),四会知县岳镇设县署于现四会中学校门前东西走向的街道上,明清两朝县衙均驻于此地。直至民国前期仍以此地为县政府驻地,是几百年来四会的行政中心,因而这条街道被称作“县前街”,含“县衙前面的街”之意。
县前街现东街口在解放后一段时间内仍为古城墙所占,此处仍未建成街道,与现时的拱桥直街并不相通。此处起至东门沿城墙内侧一带均为民房、蕉林、园地,人称“东头”。东头之西、青石街之东,即现嘉禾苑、司法局、旧教育局一带为一个露天大广场,称“学校园”。至“文化大革命”期间,学校园仍为四会群众集会的场所。“文革”后,此处一度成为四会镇政府驻地。
“文化大革命”期间, 县前街曾一度改称“红旗街”,1982年复名。
至民国中期,因县政府建筑破旧,遂搬至汇源路吴怡斋公祠作县政府办公场所。抗战时,县政府曾一度搬至仓岗龙华寺办公,战后才回归。旧县衙于解放初至20世纪80年代初曾为县看守所,现已成为“华侨新村”住宅小区。
解放初,县委、县政府接收旧县府用房作办公场所。1957年,县委开始逐年搬迁至三登坊荔枝园建楼办公,1984年县府亦搬至三登坊与县委合在一个大院内办公。吴家祠旧址遂作为县委党校使用至今。
至1997年市委、市政府又搬至位于东城街道的新行政中心办公。于是人们把三登坊市委、市府旧址称作“旧市府”。旧市府现为“四会市老干部活动中心”等多个单位驻地。
历史上,县前街除了是四会几百年来的行政中心外,还是四会的文化教育中心,古代四会的学宫(又称“孔庙”)位居此地。宋咸淳五年(1269),四会知县赵汝音将学宫建于城内东南,前对青云坊,内建孔圣大成殿、明伦堂、斋舍,大成殿内有“大成至圣先师” 孔子的塑像及七十二贤的神位。学宫乃古代四会学子学习四书五经、参加科举考试、官方开科取士的场所。学宫筑造古朴,宋、元、明、清各朝,沿用不替。
至清亁隆四十七年(1782)知县董文驹于孔子庙东侧建起了“绥江书院”。光绪二十八年(1902)在绥江书院办起了由县绅刘子瞻和里人吴炽昌倡捐兴办的四会首间县立高等小学堂——矜育学堂。本邑举人吴大猷、黄桂瀛先后于光绪、宣统年间主持过绥江书院讲学。
在绥江书院东侧,即现四会中学体育馆的位置上,有一间“宾兴祠”。民国八年(1919)曾在此办起一间六年制完全小学——县立第一女子小学,后因低年级女生人数太少,也招收少量男生。
至民国十八年(1929)2月,县长王肇文在学宫及绥江书院的基础上创办了四会中学。随着社会的发展,四中校域拓展,范畴扩阔,高楼雄立,设备更新,学宫与四会中学已是今非昔比、天渊之別了。
现时四会中学的校门为拱形造型,拱顶的“四会中学”四个大字系我国著名书法家关山月所书,为这所四会的最高学府增色不少!
县前街除了驻有四会的最高学府外,四会市教育局、四会电视大学、城南二小(即今城中幼儿园)亦曾驻于此街。
县前街不仅是古代四会的行政中心、文化教育中心,还是四会最早的经贸旺地。县前街的路面铺设有三条直排的花岗岩石板,设城初期,店肆就设立在县前街上,以后集市才逐渐向东门直街及城外扩展。
旧人民图片
北门直街四会古城內,正对北门的街道称北门直街,正对东门的称东门直街,正对南门的称南门直街,而正对西门的街道因县衙驻此,称县前街,不称西门直街。可是却有一条“西门街”,这条街从诗书街西街口起往南拐右弯经刘家祠、关帝庙至西门口止。后来才分成两段,一段归县前街,另一段归北门直街。被划入北门直街的那一段中间有一座城隍庙。据说,城隍庙里面有一位主管四会城的神,因而一直受人崇拜,香火鼎盛。
在进入北门后左边的小巷,即北门直街一巷内北帝庙侧有一间小学,名为培正小学。培正小学成立于1914年,是四会基督教浸信会主持创办的,初办时学生有70多人,后增至130多人。这间教会学校规定每周日学生都要返校集中到福音堂“做礼拜”,听牧师讲解《圣经》、祈祷、合唱赞美诗等。
解放后,四会县时任副县长的陈德同志曾在培正小学居住过。
民国三十六年(1947),在北门基督教浸信会内由清塘大布谢村人黄真光创办了“培正幼稚园”,初招幼儿16人,台椅和简单的教具由教徒捐赠。至1952年,政府接管幼稚园,时有幼儿一百多人,教师4人。后幼稚园迁址到北门直街南段的城隍庙处。至1954年定名为“四会镇幼儿园”,时有幼儿165人,教养员6人。1958年又改称“四会县幼儿园”,现已发展为颇具现代规模的“四会市幼儿园”。
北门直街除了曾创办幼儿园及小学外还创办过一间大学。1975年10月28日,经多方努力,四会县工人业余大学正式开办,校址设在北门直街五巷九号。工大为县直属学校,局级建制,县财政供给。1980年经省高教局验收,1983年改名为“肇庆工人业余大学四会分校”,并由教育部备案。至2015年1月最后一届学生毕业,工大完成了其历史使命。四十年来,工大为四会培养了大批技术人才,为四会的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清末,在北门直街原总工会的位置上,有一间建立于清光绪十八年(1892)的“矜育善堂”。矜育善堂这块地皮由士绅吴祖同捐献,资金由港澳及南洋各地同乡侨胞集捐,得款置业生息充作常年经费。矜育善堂专事赈灾、救济工作。因当时民众生活困苦,且民风重男轻女,时有遗弃、甚至溺死女婴之惨事发生,所以善堂专设育婴堂,收留弃婴抚育。矜育善堂还设有中药局,聘请中医坐堂诊病,免收诊金,赠医送药,免费赠种牛痘及施棺等 。矜育善堂与成立于民国二十三年(1934)的慈惠医院(现四会市人民医院前身)一起成为绥江流域成立最早的慈善机构。
解放后,矜育善堂成为县总工会驻地。
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北门直街南段西边曾办有一间镇办企业“会城纺织厂”。当年,该厂对于解决民众就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在北门直街内有多条横巷,其中许多都建有门楼。如:
黄塘巷,是李姓某官人曾任黄塘太守,在此地建宅定居而得名。
龚巷,是清代举人龚应霖于此定居而得名,现已更名为北门六巷。
试巷,是陈姓聚族之住宅区,因邻近旧试院(现中山公园)而得名。
欧阳巷,是欧阳氏族聚居之地,今已改称北门八巷。民国时期,四会县的早期革命烈士陈伯忠曾居住于此。
陈家巷,是陈姓人建的一条小巷,今已改称北门九巷。
姓简门楼,是简姓人聚居地。
卢进军门楼,情况不详。
盲妺巷,内有盲女聚居的房屋。每逢傍晚,一串的“盲妺”就会出现在北门直街上,最前一位手持盲公竹带路,后面的一位一手持二胡等乐器,另一手搭在前一位的肩膊上,前往茶楼等公共场所卖唱,靠茶客的施舍生存。
在北门直街南段处,还有一座古建筑,称“邓氏大宅”,该建筑风格古朴,工艺精美,已入选《四会市不可移动文物名录》。
南门直街 南门直街全长200多米,南连绥江边的沿江路,北接县前街,正对位于县前街的民国以前的县衙门(解放后这里成了看守所,现在则成了华侨新村住宅小区)。
南门直街古迹多多。北段近县前街处有“将军第”门楼,将军第是清代海军名将吴应科的故居。同治十二年(1873)十四岁的吴应科被公派到美国留学,是四会被公派到美国留学的三个幼童之一。回国后入福州马尾船政学堂学习。光绪十八年(1892)任北洋海军提标都司,充督队船大副。甲午中日海战中,骁勇善战,被清政府嘉奖,越级升至参将,授予“扬勇巴图鲁(勇士)” 称号。宣统二年(1910)任巡洋舰队统领,巡防长江。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后,率部响应,被湖北军政府委任为海军总司令。民国时期曾任海军右司令、海军部参议、总统府咨议、接收威海卫参赞等职。
清代,吴应科奉旨建居于此,其门楼被赐额“将军第”。现“将军第”(门楼)已被列为“四会市文物保护单位”。
在将军第门楼内还有岭南著名书画家吴子复先生的故居。吴子复先生艺术造诣很深,尤以金石篆刻见长,其隶书风格自成一家,深受时人推崇。其代表作有《总理遗嘱》(1931年为广州中山纪念堂落成书写入石,现存纪念堂讲台壁上)、广州“镇海楼”牌匾、“广州博物馆”牌匾及广州五层楼上的长联等,享誉美术界,是一个集画家、书法家、金石篆刻家、美术教育家于一身的美术界奇才,曾任广州文史馆馆员、广州政协文史资料研究会常委、广东书法篆刻研究会副主任、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会员等多项职务。
在将军第南侧有“中宪第”。“中宪”乃旧时正四品官官衔名称,相当于当今的厅级干部。中宪第门楼高大、恢宏,门楼高悬“中宪第”赐额。中宪第乃梁氏族人聚居地,梁氏祖先在此盖起了八座三间两廊的大青砖屋,式样古朴,坚固宽敞,人称“梁屋”。梁屋与东门直街的林屋及仓岗的镬耳屋群、青砖屋群并称为当时的“高尚”住宅区。
在近南门直街南端西边有一小巷,称“分司巷”。据称是因有一官衔为“分司” 的武官在此居住而得名。
在现四会中学教学楼南边还有一间严氏祖祠,是严氏族人祭祀、崇敬祖先的地方。民国十六年(1927),李荣康先生曾在此祠创办四会第一所中学——荣康中学,至1930年该中学停办。
诗书街 古时,此处建有多座科举显宦的祠堂,计有:明代进士林世远(曾任御史监察、南京苏州知府)祠、清康熙举人龚应霖(曾任刑科给事中,转工科掌印)所建的龚家祠、清康熙举人吴国玕的琢山祠。这些人都是诗书世家,遂以诗书为街名。“文革”期间,诗书街曾改为永红橫街,1982年复名。
诗书街除了上述三间官宦祠堂外,在诗书街右转北门直街处,还有一间颇具规模的祠堂,该祠堂为三进建筑,称黄家祠。约于民国二十八年(1939),由里人黄炽昌用黄氏祖资在此祠堂为校址办起了炽昌小学。该校为当时四会的名校,是现时城中小学的前身。解放初期,全县三级(县、区、乡)干部大会均以此为会场,又曾多次作为各种展览的场所,现此处已成为居民住宅区。
青石街该街正对学宫(四会中学)校门,原是一条高低不平的泥沙路。据传,有一南门人在广西任知县,从当地运回青石板,铺在路面上,故以“青石街”命名。“文化大革命”期间,以“破四旧、立四新” 为名,把“青石街”改为“朝阳街”,沿用至今。
民国期间,县警察局曾驻于青石街西侧,后来成为四会公安局驻地。而在青石街东侧,即现嘉禾苑小区。“嘉禾”与“家和”谐音,含“家和万事兴” 之意、教育局旧址一带,是一个露天大广场,称“学校园”。学校园北边是一个大舞台,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此处仍为四会群众集会的场所。“文革”后,成为四会镇政府驻地,现青石街仍驻有司法局、公证处及城中派出所等机关。其余地方已逐渐开发成居民住宅区。
东门直街东门直街是四会的人口密集居住区。这里是林姓族人的聚居地,有多座漂亮的青砖屋,式样古朴,坚固宽敞,称为“林屋”,与南门直街的梁屋及仓岗的青砖屋群、镬耳屋群一起成为当时的“高尚”居民住宅区。
东门直街与县前街是四会古代最早发展起来的商贸区,店肆立于其中,后来才逐渐向东门城外扩展。民国时期,东门外的龙江岸边发展有猪仔行、咸鱼行(又称“仓前街”)等专业市场,成为四会的商业旺地。
龙江 龙江路 海边坊龙江古称三合水,是绥江的一级支流,主流发源于广宁县平岗垌十排山,至城中街道沙尾小海口处注入绥江,全河长63公里。由于该河道蜿蜒多曲弯,状似一条龙,人们称其为“龙江”。因为“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含“吉祥”之意,故在龙江附近的地方都争相以“龙”为名。如龙江改道前的 “龙江路”“龙江里”“龙江大酒店”,改道后的“汇龙大酒店”“龙城大酒店”“龙凤大酒店”“龙凤路”“龙凤桥”“兴龙街”等。又因珠三角的民众,习惯称“江河”为“海”,四会人也把“绥江”称作“大海”,把“龙江”称作“小海”,所以就出现了“小海口”“海边坊”等地名。
因龙江河蜿蜒多曲弯,不利泄洪,所以水利部门从1957年起,逐段整治龙江河。至1979年完成龙江河城区段裁弯取直工程,挖出了从现龙凤桥经水闸至龙江里的新河道。
以现时的建筑为地标,龙江河城区段原来的走向为:龙江水流至新汇丰处拐右弯至龙城大酒店转左,经高观市场、保健中心,左转入海边坊、光明大道,在龙江里处转右一直流至小海口汇入绥江。
龙江改道后,把旧河道填平,在上面建起龙凤路,以及龙城大酒店、高观市场、发展大厦、保健中心等多座商住楼,并发展成商业旺地。
龙江大酒店图片
桥下 南宋孝宗淳熙年间(1174——1189),龙江河流经现东门外的地方,为方便往来两岸,在河上建了一座桥,冠名“普济桥”,因桥建于龙江河上,时人又称其为“龙桥”。始为竖木柱架桥板,两边设栏杆。因木柱不堪水浸侵蚀,需多次修整。至清康熙十一年(1672)改木柱为石桥墩。至民国二十三年(1934)农历中秋节,一场大火把龙桥烧毁,自此再无修复。
两年后,即1936年因要把四(会)三(水)公路与四(会)(广)宁公路接通,在现龙城大酒店北侧正对大同路的龙江河上架起一座结实的公路木桥,冠名“新龙桥”,简称“新桥”。
旧龙桥存世760多年,期间,有记载的因洪水毀4次,火焚6次,废损多次,修复22次,小修无数次,可谓多灾多难,历尽沧桑,但四会人不屈不挠,屡毁屡修。建桥者、修桥者,造福民众,善莫大焉,深受世人的赞颂与尊崇!
被龙江河所隔,与四会古城东门相对,又处于旧龙桥下游的地段,被冠以“桥下”之名。桥下巷道密集,辖下现有一至七巷,素有“小佛山”之称。“桥下李”是四会著名的氏族,域内多清代、民国等青砖古建筑。“桥下李氏民居”,“桥下二巷郑氏大宅”,“桥下二巷司马第” 已入选《四会市不可移动文物名录》。
桥下有一间“桥下李家祠”。1941年和1948年此祠曾先后两次成为“四会简易师范学校” 的校址。“四会简师” 附设有小学,以作其毕业生见习和实习之用。解放后,“简师”与四会中学合并,此附属小学成为“四会县第一小学”,简称“县一小”。后县一小改称“高观小学”,“文革”期间更名为“城东小学”,沿用至今。
拱桥古时,以学宫(四会中学)的眼镜塘为源头,挖有一条壕沟沿着城墙(即现拱桥直街北段)至现拱桥直街街口处注入龙江。中间流经城墙底部的涵洞,发洪水时用沙包把涵洞堵塞,不让洪水灌入城内。在濠沟中段处,约在县前街东街口附近,由乡贤梁景文捐建了一座石拱桥,方便民众来往,桥长约十米,宽约三米。为此人们把此地称作“拱桥”。
仲泰小学 古时,在现今的拱桥直街附近有一间祠堂,名为“萧家祠”。萧家祠是祖居沙堤的萧姓族人的宗族祠堂。萧家祠与学宫(四会中学) 相邻,解放后,萧家祠为四会中学所用,成为四会中学的“ 二校舍”。萧家祠周围的地方是萧姓人聚居地,与萧家祠相距不远处,有一豪门大宅,人称“萧三宅”。萧三宅是沙堤的富户,闻名遐迩。萧三宅的主人名曰“萧仲泰”,萧仲泰率全家在南洋经商、生活,平时只留管家在家乡打理房产、田产,负责收取田租等各项事宜。至解放初,萧仲泰自然被划为大地主,归属“华侨地主”一类。其田地及屋内物品均被没收,分给贫苦大众;其房屋也被收归国有,用作办学之用。学校名称几易其名,先后称“五堡小学”“沙堤小学”“城南小学”。至1978年,政府落实国家的华侨房屋政策,把原址为萧三宅的城南小学退回给萧仲泰的后人。然而,当萧仲泰的子孙回到家乡时,发现祖居已办成学校,一向有着重教育传统的萧氏后人毅然决定放弃回收祖居地产及房产,将其捐给政府继续办学。为表彰萧氏捐助教育的无私善举,四会人民政府决定把城南小学改称“仲泰小学”,此名沿用至今。
四会中学旧校区图片
中山公园民国十四年(1925)国父孙中山先生逝世。全国各地掀起纪念热潮。
民国十七年(1928),时任县长王肇文以开辟公路之贪污舞弊罚款作为建设经费,主持建成了中山公园。中山公园选址在旧试场(俗称考棚)、吴氏宗祠及其附属的“天香园”一带。公园设三个门,南门口有石狮一对,正对青石街(即现朝阳街)可至四会中学;东门可至深巷;正门设在现汇龙大酒店处,需拾级翻越城墙进入。正门建一拱月形牌坊,上嵌邑人苏世杰的墨宝“四会中山公园” 六个北魏体大字。1958年,公园正门向西移至现址,并新建一牌坊,1988年政府再次拨款重修。现存的牌坊上“中山公园”四个字,为著名书法家秦萼生所书。
在正对公园原来正门的城基下,有一池塘,塘的周边植有垂柳,池塘中央建有水泥钢筋八角亭一座,人称“塘心亭”,亭的两边有九曲桥联接。华侨同胞把这座八角亭看作是海外游子的“保护伞”,寄托着他们无限的乡思。
不远处又有一小水池,池中有一假山,上嵌一石碑,石碑上镌刻一首歌词。词曰:“看骄阳似火,苍生憔悴谁怜!我头儿要硬,心儿要坚,一肩双桶,血汗迸清泉,点点滴滴,洒遍万千。” 这是抗战期间,为激励全县中小学教师抗日热情,由时任四会县县长邓澂涛作词,仓岗小学前校长高鼎荣谱曲合作而成的抗日歌曲《园丁之歌》的歌词。当年,全县教师都在热唱此歌,歌声响彻四会大地,鼓舞着全体中小学教师坚持在敌后从事教育工作,开展抗日救亡活动。可惜此碑已毀于“文革”风暴之中。
在中山公园内,还耸立着一座“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向世人述说四会马房抗战的悲壮历史。全碑分柱、座两部分。碑柱为四棱台柱体,高6米,碑顶原塑有国民党党徽,现已毁无存。碑柱正面嵌入花岗岩,上面竖写阴刻隶书“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九个大字。碑中座呈方形,高1.86米。碑座正面亦镶嵌一花岗岩石,上面并排竖写阴刻“中国国民党四会县党部书记长严飞、陆军暂编第八师师长张君嵩、四会县长周东同敬立,中华民国二十九年七月七日”,共48个字,其中5个字已毁,不能辨认。碑座上原来塑有雄鹰图案,今亦无存。
据载,纪念碑为纪念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 及1939年底在四会县马房前线抗击日寇的战斗中为国捐躯的全体阵亡将士而立。
1938年10月12日,日寇在惠州大亚湾登陆,至10月21日广州沦陷后,敌寇即长驱直入,接着攻陷了与四会一江之隔的三水。四会是广东入桂的大门,使四会顿时成为广东抗战的前线,成为西江防线的桥头堡,与粤北防线互成犄角。
1939年春,广东税警总团改编为暂编第八师,由打响淞沪抗战第一枪的抗日名将张君嵩任师长。张君嵩奉命率领暂八师据守马房与日军隔江对峙达一年之久,掩护四会的党政机关及物资转移。一年中,马房守军与日军发生大小惨烈战斗数百次,击退强渡北江的日寇的疯狂进攻,重创敌寇,坚守四会,粉碎了日寇妄图侵占肇庆、广西,打通华南与越南之间的交通运输线,同时威胁战时西南大后方的阴谋,为粤北会战,乃至全国抗战的伟大胜利作出了卓越贡献。
当年与暂八师并肩坚守马房前线的,还有四会县国民兵团自卫队第一大队第一中队,队长为中共党员黄显声。
1986年12月20日四会县政府公布“抗日阵亡将士纪念碑” 为四会县文物保护单位。该纪念碑对研究四会的抗战历史和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中山路 大同路 大北路 曙光路明成化三年(1467)四会古城建成砖城墙。城开东西南北四门,城外挖宽10米,深3米的护城河。至清末光绪年间,正对北门的地方,建起了一条街,称“北门正街”。以后,北门外的护城河被填平,也建起街道,西边的称“北门新街”,东边的称“新隆街”(取“新建兴隆”之意)。与新隆街平行的地方建一新路,名“新隆后街”。与北门新街平行的地方也建了一条新路,称“北门橫街”。
民国18年5月,县城新隆街兼营火药的缸瓦铺顺昌隆不慎失火,迅速蔓延,上至北门口城基边的培正小学,下至逍遥庙(现影城)共烧毁店铺40多间。后侨港会宁同乡会向县政府请愿,要求新隆街店铺重建时缩入12米,遂开成中山东路和中山中路,同时又把北门新街改称中山西路。
此外,又把“北门橫街” 改称“大北路”(取“北门之北” 之意)。“新隆后街” 一度称“福隆街”,后最终定名“大同路”(取“世界大同”之意)。至1964年,“北门正街” 扩为马路,改称“曙光路”(喻“人民生活开启希望的曙光”)。
“文化大革命”期间,大北路、大同路曾合称“红卫路”,至1982年复名。
水闸路 高观路 下高街 登云街1966-1968年,四会在牌楼涵处建起了桥闸两用的龙江水闸,除缓解龙江水患问题之外,还作为横跨龙江两岸的桥樑使用。于是人们把经过水闸上下的马路称作“水闸路”。
在此之前,现高观东路和高观西路是陆地相连的。清代,高观东路原称社山直街,后因地势较高,改称“高街”。在高街拐弯处分丫出一条路,沿龙江河边直到现沙尾旧桥,这条路地势比高街低许多,于是人们称此小路为“下高街”。又因地势低,发洪水时,这里的水特別深,所以人们又称此处为“深水湾”。
在现高观西路,近牌楼涵(即现水闸处,此处曾建一牌楼,另有涵洞)的一段,因靠近社山直街,与六麻园之间又相隔有一个大水塘,故古时称“社塘街”。
社塘街往西,有一金翎道教庙观,道观之左至社塘街的一段,称“观左街”。
1936年为连通三水至广宁的公路,四会建起了新龙桥,同时把高街、社塘街、观左街合称“高观路”。
至1979年,龙江河县城河段改道工程完成,龙江新河道的水闸把高观路隔分为高观东、西两条路。1993年四会撤县设市,高观东路划归东城街道辖,高观西路归城中街道辖。
“文化大革命”期间,高观路曾易名“解放路”,1982年复名。而高观小学易名为“城东小学”,沿用至今。
古时,在科举取仕盛行的年代,四会东区的学子赴考时,须经高街、社塘街、观左街在金翎道观处左转经一条小巷,过旧龙桥、东门进入城内,再经东门直街、青石街到达学宫参加科举考试。为表示对学子的良好祝愿,人们把那条小巷称作“登云街”,含“青云直上”之意。
登云街曾是四会的商业旺地,尤以苏杭洋货、布匹印染行业为最,名闻遐迩,至解放初期仍有多间染布店铺在此开业。
光明大道 教育路四会供电局原来位居三登坊人民礼堂北侧,1993年觅址沙尾龙江里南侧兴建供电大楼及宿舍小区,因而把其前面的马路冠名“光明大道”。
1996年,政府实施“教师安居工程”,从会城中学校园中划出一幅地块兴建了10多幢教师楼,同时新开一条马路。原来设想此路以“教育路”为名,并在显眼处大字标示出“教育路售楼处”。后因此新马路与光明大道相衔接,有关职能部门仍冠以“光明大道”之名。但“教育路”之名已在社会民众中流传至今。
沙尾新苑1996年,沙尾光明大道(教育路)建起15座商住楼,把13座、15座的地下及背后空地规划为沙尾市场。
2007年,因沙尾市场距高观市场较近,沙尾市场旺不起来,所以工商部门决定撤消此市场。随后,房产开发商在原沙尾市场的空地上建起了第16座住宅楼。
第16座邻近城市下水道出口处的臭水塘。至2010年,相关部门把臭水塘整治好,盖上第17座住宅楼。最后把第13、15、16、17这四座楼围起,建成一个配有大型停车场的住宅小区,命名为“沙尾新苑”。
龙江里 兴龙街龙江里原为龙江旧河道拐弯处的滩涂地,原与桥下为龙江所隔,旧时曾有渔民在此搭棚居住。20世纪70年代末,龙江改道后,此处遂与桥下陆地相连,旧河道改造成为城市下水道出口。同时又筑起防洪堤围,防范洪水侵袭城区。桥下在堤内,龙江里在堤外,县水电局在堤外建起职工宿舍楼,后逐渐有人在此买地建屋,形成居民点。因此处邻近龙江边,遂命名“龙江里”。
至1996年,在堤围两旁兴建了10多座商住楼,形成了一个新街区,冠名“兴龙街”。
槎山社区 茶山巷1978年龙江河县城段改道、裁弯取直前,现时的四会医院第二门诊部(此处为陈家祠)附近一带地方与槎山公园附近一带地方是连在一起的地块。因该地块有一名为“槎山”的山岗,所以这一地块亦名为“槎山”。
1978年龙江河县城河段改道工程完成后,上述两地为龙江新河道所隔。至1993年,四会撤县设市,以龙江新河道为界槎山公园附近一带归属东城街道槎山社区辖,沿用“槎山”之名,而四会医院二门附近一带则归属城中街道城东社区辖,此地本来仍沿用“槎山巷”之名,后人们书写时为简便,多写成“茶山巷”,约定俗成,此名沿用至今。
“沙” 古时,绥江和龙江洪水暴发时往往会冲下大量的泥沙,沉积河底,河床渐高,河边的许多滩涂、洼地亦被泥沙堆积覆盖,地面日渐升高,形成陆地;或是堤围崩决,大量泥沙带入围内,形成高地。这些陆地和高地多以“沙”为名。例如:绥江西岸的姚沙、西沙(即今之独岗,辖上沙、下沙两个村),东岸的白沙、沙头、沙尾、沙堤,龙江河边的沙腰等。仓岗的大同洲也有上沙、下沙之分。
金三角金三角位于城中街道最南端,居龙江、绥江会合处,地势呈三角形。因这里是沙尾洲的尖咀处,所以有人称这里为“洲咀里”。
历史上,这里年年都遭受水浸,泥油沉积,使土壤异常肥沃,属沙质土,很适合植物生长。解放后,洲咀里成为四会镇蔬菜供应基地之一,称“沙尾蔬菜队”,今属沙尾社区管辖。
古时,因这里长满㮌树、竹子等,人烟稀少,所以在此开辟了一个练习射箭的靶场,故时称“箭道咀”。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城镇人口增加,沙尾洲由北至南逐步发展为居民自建住宅区。至20世纪末、21世纪初,由于这里已经筑好挡水堤园,解除了水淹的烦恼,加上空气优良,异常清静,成为富人青睞之地,纷纷在此建筑豪宅居住。于是人们在此三角形地带前加一个“金”字,称“金三角”。自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的前10年,相关部门先后在此架筑起了“沙尾桥”和“小海口桥”,使金三角成为联结城中街道和东城街道的交通要道。
石堤 堤园 “怀集落湿石,四会大三尺”。是解放后的一段时间里仍在四会人口中广泛流传的对绥江水情的生动描述,也是旧时绥江流域水利设施匮乏致旱涝灾害频仍的真实写照。当时四会镇一年受水浸三五次是常事,洪水肆虐,造成了民众生命财产不少的损失,因而有人把绥江贬称为“衰江”,迫切要求搞好水利堤防工程。
1965年,水利部门开始在绥江河边修筑挡水石堤。期间,成立石堤建设指挥部,负责工程的实施,至1974年基本竣工,石堤全长6.41公里,捍卫居民6万多人。但效果不甚理想,曾数次出现崩决、漫顶等事故。于是,在1984年将石堤全线加固加高,但仍难以抵御洪水侵袭。
1998年,四会市委市政府经深察社情,广纳民意,科学决策,决定拆除原来的石堤,重新兴建城区堤防工程。自仓岗三棵榕始,绕沙尾至野狸岗止,沿绥江及龙江河边筑钢筋混凝土水泥墙,全长约7000米,多方筹资1.2亿元,经三载奋斗,于2001年秋竣工。工程集防洪、观光、商住、休闲娱乐、绿道交通于一体,冠名“江滨堤园”。
在正对大北路口、原胜利码头的堤园位置上建有江滨堤园牌坊。牌坊为四柱三门,气度恢宏。牌坊上的“江滨堤园” 四个大字由我国著名书法家关山月所书,为四会这个二千多年的古县再添辉煌的一笔。关山月的墨宝真迹《江滨堤园》已由水利部门交由市博物馆珍藏。
远眺大堤,似铜墙铁壁,笑傲百年一遇之惊涛;近观堤园,现人间胜景,可容万千市民之休闲。漫步园中,河光山色,美不胜收;奇花异卉,芬芳醉人;亭台玉阁,流连忘返;江滨街市,繁荣兴旺。
古传夏禹治水志,今著水利福民篇。历史长河,绥江为证:城区堤防工程,铸水利世纪丰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