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诗为词和以诗入词(谈谈诗与词的用语)

有诗词爱好者问我诗与词在用语方面有何区别,今天我就解答一下这个问题。

“诗”和“词”有很多共同点,比如均短小精悍、均押韵、均有平仄要求等,但也有许多不同点,本文只从语言的角度,谈谈“诗语”和“词语”之区别。

简单来说,诗用语精炼、庄重,读来铿锵隽永;词用语优美、华丽,读来流动婉美。

以诗为词和以诗入词(谈谈诗与词的用语)(1)

可以作个形象的比喻,诗用语犹如大家闺秀,端庄稳重、落落大方;词用语如同小家碧玉,明眸善睐、温婉可人。两者各具特长,并无优劣之分。正因为以上特点,相对来说,诗更适用于言“志”,词更适用于言“情”,当然只是相对而言,不是百分百绝对。

“诗语”和“词语”区别还是比较明显的,我们在写诗、作词时,不宜以“诗语”填词,也不宜以“词语”入诗,这是初学诗、词者比较迷惑,也容易出问题的地方,尤其是同时既写诗、又作词时。

以诗为词和以诗入词(谈谈诗与词的用语)(2)

像词牌“生查子”在形式上跟五律有点像;词牌“玉楼春”在形式上跟七律有点像。但除了韵脚的平仄,它们的用语也是有很大区别的,我们在鉴赏诗词的时候,可以留意观察一下。

用名篇举例最有说服力,这里拿两首最具代表性的“七律”和“玉楼春”为例。

律诗选杜甫的《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以诗为词和以诗入词(谈谈诗与词的用语)(3)

词选宋祁的《玉楼春 春景》 :

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以诗为词和以诗入词(谈谈诗与词的用语)(4)

可以看出,以上两篇佳作虽然句数、每句字数、结构一模一样,但一篇是诗,一篇是词,用语是不一样的。杜甫的《登高》用语庄重,读来铿锵隽永,似长江大河;而宋祁的《玉楼春 春景》用语华丽,似小溪流水。

如果用语不注意的话,是不是很容易把“玉楼春”写成押仄韵的七律?同样也容易把“生查子”写成押仄韵的五律,这是要特别避免的。

我们在写诗或作词的时候,可以特意思考一下“诗语”与“词语”的区别,这对写出优秀作品是有利的!

以诗为词和以诗入词(谈谈诗与词的用语)(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