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兵退役与转士官比例(和义务兵有啥不一样)

点击上方“人民武警”可订阅哦!

义务兵退役与转士官比例(和义务兵有啥不一样)(1)

今天,岁末月初的12月1日,有的班长得走了。

士官退役,和前些日子的义务兵退役,有啥不一样?

细细品味其中的差异,你会更懂这些老兵。

老练淡定,心底却处处波澜

回想义务兵离队的时候,不少人情绪激动。

挥洒泪水,紧抱双臂,大声放歌,彻夜倾诉……

这些,在要走的士官那里,却不多见。

他们显得更加平静,更加从容。

比起只用两年体验部队的兵,士官对军营的感悟显然更加深刻。

他们的胸襟,开阔得像一片海。

眷恋越浓,感情的波澜藏得越深。

只是,摘下肩章领花的时候,他们也会转过身去,肩头颤抖。

轻轻地说,爱过。

少了热闹,但胸膛却更加滚烫

义务兵走之前,一批批地组织活动。

最后,成群结队地离开。

士官离队,可能冷清不少。

他们带过新兵,也送过战友退伍。

迎来送往见得多了,纯形式的东西不需要。

无数道别,已经留在了大柳树下、障碍场上、楼前屋后。

留在了彼此的心里。

最要好的弟兄,你拖着箱子,他抱着盆,走到车前。

“走啦。”

“班长,打电话。”

“回吧。”

近处,是熟悉的身影。

远处,是默默送行的眼睛。

有的事一定要做,有些话一定要说,有的人还想去看看。

有的事看着不起眼,老班长不做完,不会走。

炊事班长老赵熬了一宿。清晨,他把自己在炊事班的经验整理成笔记,悄悄地放在了接他班的小杨枕旁。

有的人平时总见,不最后去看看,说说话,也总觉得少了点啥。

班长和连长绕着训练场不停地走。他们是当年一起入伍的战友,一起参加军校的考试,只是当年因为年龄的原因,如今有了兵和官的区别。

“多关心战士,千万记得。”“嗯。”

“小刘内向,上进心强,训练别太急了。”“嗯。”

“身上担子重,战士都在看着你呢。”“嗯。”

“同批来的就你一个人在部队了,家里有事说话。”“嗯。”

兵不停地讲。官一个劲的“嗯”。夕阳下,两人的身影拉的很长……

最好的留念,是身上摘不下去的纪念章

义务兵走的时候,你揣一个留言簿,我揣几枚小弹壳。军旅的记忆,似乎必须物化,才能保存得更久一些。

士官挥一挥手,不必带走一件纪念品。

几年的军旅生涯打上了太多的烙印:

黝黑的皮肤。

发达的肌肉。

刚毅的眼神。

简洁的腔调。

还有那擒敌训练的伤疤、器械磨出的手茧、冬季执勤的冻疮……肩章和帽徽可以被摘下去,这些军旅痕迹却没法抹去。

这是军人的记忆,也是荣誉。

这是别人给不了的“纪念章”,更是拿不走的“勋章”!

(作者:王世卓、金欣、邢佩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