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伴君如伴虎(伴君如伴虎)

《资治通鉴》记,嬴政游梁山宫,看丞相李斯在山下前呼后拥,面有愠色。有内侍悄悄提醒了李斯,李斯立即撤掉了一些人,嬴政因有人泄露了他的话而大怒。

于是他挨个审问所有人,无人认罪全部赐死。

乍一看这只是个杀人立威的故事,同样的事曹操也干过,梦中杀人。

但是仔细推敲,发现这事可能是一场阴谋。

真实的伴君如伴虎(伴君如伴虎)(1)


在此之前,嬴政经历了张良、荆轲刺杀之后,已经开始重视自己的人身安全,他行踪不能透露给任何人,违者杀无赦。在此政策下,还是有内侍铤而走险去通风报信,只是为了让李斯减少随从。但是此前嬴政早已目睹过李斯前呼后拥的排场,即使改正,也没什么实质性的意义。冒着生命危险去做一件意义不大的事。

只能说,做这件事的人真傻,随之也就暴露出两个问题。一是内侍向外透露嬴政行踪;二是内外廷互相勾结。这两点都是嬴政的逆鳞。可问题是,嬴政已经知道了李斯勾结内廷,为什么只处理内廷,不处理李斯?

内廷的人全部赐死,查不出来,从李斯那边查,如果李斯不说,就极可能惹来杀身之祸,就可以查出来,但是以精明的嬴政做法,他不可能这么容易善罢甘休,除非,最重要的一环线索被人掐断了。

整个过程中,李斯一直都处于被动,李斯应该是不知道嬴政在梁山宫的。也就是说李斯并无法及时获取宫中信息,所以和内廷勾结的另有其人,像前面说的,他是傻到为了讨好李斯而在嬴政眼皮下小动作?显然不是,因为李斯撤掉车骑后反而惹怒皇帝。那就是有人想给李斯安上内外廷勾结的罪名,这是一个阴谋。无论是有人想讨好李斯还是陷害李斯,都跟他没关系,这就是为什么嬴政杀光在场所有人而不动李斯的原因了

李斯命大,碰到的是心思缜密的嬴政,而不是生性多疑、宁错杀一百不放过一个的曹操,否则已经死无葬身之地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