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分9.5以上的爱情电影国产(豆瓣9.2的国产爱情神作)
你有多久没写过信,或是收到过信了?
现代通讯的发达,让想念的心可以秒传秒达,溢出眼底的爱意可以通过视频清楚知悉。
不像从前,车马很慢,中间隔着千山万水,锦书难托。
但这份跨越江河山川的情谊,更显得弥足珍贵。
战争年代,薄薄的一纸家书可抵万金;想念远方的故人时,那一字一句可解万千惆怅。
一纸书信,一代又一代,不变的是字里行间流淌的万千思绪,那绵长的情谊同时又成为历史的注脚。
今天,小视想为大家讲述关于从前的一封封书信的故事。
爱情篇:从前,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承蒙上天恩泽,让我得妻如此”
“这世上成千上万桩婚姻,可能是幸福的源泉,也可能是灾祸的根本,世人对待婚姻无不谨慎,我也是战战兢兢,怕自己没有运气寻到志同道合的爱人。
感谢神灵眷顾,竟让我遇到你,承蒙上天恩泽,让我得妻如此。”
图源:《书简阅中国》下同
这是一封来自东汉的情书。
写信者是秦嘉,一位在将近30岁时才结婚的人。
不为别的,他只想寻求真爱。
即使他是家中独子。
在两千多年前的时代,这意味着,秦嘉要顶住延续香火的巨大压力。
幸好上天眷顾,秦嘉遇到了才女徐淑,两人相谈甚欢,才子配才女,真爱徐徐而至。
婚后不久,双喜临门,妻子诞下一个可爱的女儿,秦嘉升了官,成为皇帝身边的黄门侍郎。
因此他要长年留在洛阳,夫妻俩不得不分居。
但徐淑为丈夫开心,他的远大志向终于看到实现的希望了。
黄门侍郎,承担上传下达的工作,深受皇帝信任,前途远大。
但秦嘉却并不开心。
天子身边,机会遍地却也是危机四伏,秦嘉如履薄冰。
稍有不慎,就会掉进深渊。
一个冬天,秦嘉随桓帝出巡,在途中突然死去,死因不明。
听闻消息后,悲痛欲绝的徐淑,起身去洛阳接回秦嘉的尸骨,让他长眠于家乡。
她独自将孩子抚养长大,孩子长大后却要逼迫她嫁人,谁知她拿起刀狠狠地划向自己的脸。
宁愿自毁容貌、孤独一生,她也要恪守真爱的誓言。
而那些书信,成为她后半生孤独时唯一的慰藉和生活的希望。
“我唯一的遗憾是与郗氏离婚”
“我和你在一起,多久都不会厌倦,哪怕是年复一年相互凝视,我也很高兴。
那时候我们额头相对,时间变得很慢很慢,一直想着要和你白头偕老,没想到,竟会走到今天的地步。”
这封信出自王献之有名的《奉对帖》,也是王献之写给前妻郗道茂的信。
郗道茂是王献之的表姐,两人青梅竹马,一同长大,早早定下终生。
不曾想,这份爱情却被命运提前画上终止符。
公主爱上了王献之,非王献之不嫁,求皇上赐婚。
于是,皇上下旨逼王献之休妻。
王献之不能抗旨,他想到用最残忍的方法去反抗——自残。
在一个静寂的夜晚,他坐在椅子上,嘴中咬住一根木棍,拿起一把燃烧的艾草,火焰烧向双脚,咬牙强忍疼痛的脸上,汗珠不住地往外冒。
一夜过后,他的双脚彻底被烧成终生残疾。
然而,皇上依旧没有收回旨意,因为他盯上的是王家背后的雄厚实力。
就这样,相爱的两人被迫成为政治的牺牲品。
和公主结婚后,王献之仕途虽顺却备受煎熬,残缺的身体、失去爱人的痛苦,日日夜夜折磨着他。
他无时无刻不在思念着郗道茂,每每想到她,心中都在泣血:
“我很想念你,你现在过得好不好,想到你,我的心在泣血,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和你相见,希望你能珍重,如果可以,给我回个信,我想知道你的近况。我很难受,非常难受,道茂,什么时候才能见到你。”
另一边,郗道茂一生未嫁,30多岁就郁郁而终。
王献之弥留之际,道人问他,这一生犯过最大的错误是什么?
他躺在病榻上,心中想的仍是郗道茂的面容:
“我这一生没有对不起别人,唯一的遗憾是与郗氏离婚。”
“我这一生不太成功,谢谢你温暖了我”
“妻子亡故,还没有几日,我像半死的梧桐,独活于世,苟延残喘。
对于男女情爱之事,已然没有任何追求,以往诗中虽有南国妖姬,歌台妙妓,那都是文思遐想,我实非风流之人,希望您能听到我恳切的愿望,收回之前赏赐乐籍女子的决定。”
世人都道李商隐风流无限,但他实际上却是用情至深之人。
妻子去世后,西川节度使柳仲郢见他孤身一人,想要赏赐给他官府的乐籍女子做妾室,他写下了这封信。
李商隐童年不幸,9岁父亲过世,身为长子,他成为家中的顶梁柱,靠舂米和抄书补贴家用,长大后四处奔波求职。
直到遇见王宴媄,他落魄黯淡的生活才总算有了点色彩。
然而,这份婚姻却成为他仕途高升的阻碍。
唐代晚期,大厦将倾,朝中大臣忙于派系斗争,史称“朋党之争”,分为“牛党”和“李党”两大阵营。
李商隐16岁时受过“牛党”的恩惠,但他最后却做了“李党”的女婿。
这让他在官场屡遭坎坷,不是被排挤,就是被贬官。
十几年间,李商隐四处漂泊求职,郁郁不得志,夫妻两人聚少离多。
王宴媄出身名门闺秀,面对生活上的落差,她毫无怨言,反而每次都会写信劝慰他、鼓励他。
“夫人寄来的书信绵绵长长,一腔殷切之情,我都能想象得到,你细细的眉毛微微蹙起的样子,你劝我说,可不能像那弹棋的棋盘,起伏不平啊。”
这成为李商隐潦倒困顿的人生裂缝里照进来的一束光。
不幸的是,这束光仅仅温暖了他12年,王宴媄就因病离世。
李商隐终其一生,没有再娶。
在一个客居四川的夜晚,下起秋雨,李商隐听着窗外“哗哗”的雨声,他对着微微闪烁的烛光潸然泪下: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他想借此告诉王宴媄:
“对不住,我这一生不太成功,谢谢你,人生如一场秋雨,但至少还有你,化作微光温暖我。”
“人世间的事总难两全,为你而死,我心甘情愿。”
“感谢上苍,我无德无才,却能够成为你的妻子,这是三生修来的福气。
我们很幸福,有过一段美满的日子,那是我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但是好事多磨,原以为安安稳稳就能保全,可乱世中有太多无奈。”
这是乌林答氏写给完颜雍的绝命书。
乱世中的爱情,纵有至多无奈,但始终掩盖不住人们能为爱涌现出的巨大勇气和决心。
乌林答氏和完颜雍爱情的开始,如童话故事一般浪漫美好。
两人从小一起长大,5岁定亲,18岁时成婚。
完颜雍生于帝王家,注定要面对权谋争斗,而乌林答氏聪明娴静,是完颜雍的智囊。
当完颜雍不受长兄金熙宗信任时,她建议完颜雍将北宋皇帝的一条玉带献给金熙宗,“王者之物归王者”,兄长的戒心才得以慢慢消除。
当堂兄完颜亮夺取皇位后,她让完颜雍伪装成一个恭顺无能的兄弟才侥幸活了下来。
然而,悲剧还是发生了。
完颜雍被派往山东之时,完颜亮命令乌林答氏赶赴中都城,侍奉左右。
这是一个恶毒的局:
去了,两人再无相见之日,完颜雍蒙受莫大的羞辱;不去,就等于给完颜亮借口,以抗旨为由对完颜雍整个家族斩草除根。
这是乌林答氏最后一次为完颜雍解局。
她瞒着完颜雍踏上一条不归路,在距离中都城70公里的地方,给完颜雍写下一封绝命书后,投湖自尽:
“请原谅我,就这样离开你。人世间的事,总难两全,为你而死,我心甘情愿。”
得知消息的完颜雍,悲痛欲绝,此后,他忍辱负重多年,终于推翻暴政称帝。
在位30年间,他从未立过皇后。
遇到困境时,再没有乌林答氏为自己出谋划策,但留着皇后的位置,总觉得她还在。
友情篇: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
“微之啊,古人说,不得用的时候就自我修行,得用的时候就要为天下人造福,我虽然不贤,也常常以这两句话为师。
大丈夫坚守的是圣贤大道,等待的是时机,时机到来,就是腾云的龙,搏风的鹏,生机勃勃,勇往直前。”
这是白居易写给元稹的信,尽显意气风发。
公元802年,在长安,吏部举行了一场考试。
两位热血青年就此相遇了。
也是从此刻开始,两段际遇相同的命运交错重叠。
两人就像对方的影子似的,一同考试、登科,又一道分配做校书郎。
他们都喜欢杜甫诗中的现实情怀,都想为天下苍生做最好的官。
两人进入官场后,兴致勃勃,急切地想要大展宏图。
元稹在几个月内六七次上书弹劾权贵,白居易不仅批评宰相,还举报封疆大吏。
结果,梦想的泡沫瞬间被现实毫不留情地戳破。
两人双双被贬。
白居易被贬为江州司马,元稹外放四川通州。
隔着千山万水,两人借诗宣泄心中愤懑,彼此安慰:
“如今这世上爱我诗的,就只有你一人而已,千百年后,不知有没有像你一样的人出现,喜爱并且懂我的诗呢?”
经计算,两人的书信往来竟多达900多首诗篇,远远超过他们写给家人的数量。
对于他们而言,来往的书信就是支撑彼此走下去的精神食粮。
怀才不遇时,遇上一个知己,又何尝不是一件幸事。
遗憾的是,这份幸运没有陪伴终老。
元稹和白居易的最后一次见面是在洛阳。
元稹回京任职,特地去拜访辞官闲居的白居易。
不久,噩耗传来,元稹突发急病而亡。
白居易悲从中来,写下那句流传千古的悼亡诗:
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
家国篇:“国之不存,民将焉附”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朝廷养育了我们三百多年,危难之际,却没有为它守节而死的人,可悲啊可悲。
三年没见老母亲了,元宵节前夕,我从长汀转战到龙岩,悄悄与老母亲见了一面,此刻,可以去见先帝了,再无遗憾。”
这是文天祥写给义子的诀别书。
南宋大厦将倾之际,官员纷纷逃窜,征召军队,不见一兵一卒前来增援。
只有文天祥愿意站出来,抗下救国大任。
他变卖全部家产,充作粮饷军费,几天时间召集3万人。
但由于力量对比太过悬殊,几乎全军覆没,临安城最终陷落。
文天祥退守南下,继续抵抗了3年。
期间有归降的南宋官员劝他投降,他断然回绝。
直到他被俘,南宋灭亡,他也始终没有投降的意愿。
元世祖忽必烈欣赏他的忠义,亲自来劝降,文天祥依旧不从。
大家都不懂,南宋既已灭亡,他到底还在忠于什么?
国之不存,民将焉附,他的家乡永远也回不去了。
在一个寒冬,文天祥坦然地走进刑场。
临刑前,他向着家乡的方向行礼跪拜:
“礼记说,一定要把头望向巢穴所在的山丘,我即使死在万里之外,也不会有一时一刻忘记家乡。”
从前,“江水三千里,家书十五行”,一纸书信因为寄托着相思、友情、家国情怀,而变得沉甸甸的。
如今,科技越来越发达,通讯也随之越来越快,生活仿佛被按下快进键,推着人们为着碎银几两,疲于奔命。
我们很难放缓节奏去体会那些被放慢的时光了,手写信渐渐变成这个时代的奢侈品。
图源:视觉中国
那些写信时,小心翼翼落在笔下自然流露出的真情,等待信件时的小期待,收信时的惊喜雀跃,也一并无从体会了。
有人说:“在这通讯发达的时代,书信的意义或许是为了让美好言语沾染上红尘的烟火气息”。
或许我们可以放慢生活的节奏,坐在桌前,铺开一张信纸,仔细斟酌字句,为珍贵的人写下一封书信。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见字如晤,展信舒颜。
图源:视觉中国
参考资料:《书简阅中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