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最弱的时候的三国地图(图说三国平定河北后)

引言:

公元204年,袁绍尸骨未寒,两个儿子袁尚、袁谭为了争权开始了窝里斗,曹操则趁机进军邺城。当年拿下邺城后,便赶忙把自己的据点从许都迁移到了邺城。

曹操原本在豫州许都(今日许昌)好好的携天子令诸侯,为何非要把据点迁到邺城呢?邺城究竟对曹操有着怎样的吸引力呢?

曹操最弱的时候的三国地图(图说三国平定河北后)(1)

邺城博物馆

咱们今天就来简单分析一下。

曹操最弱的时候的三国地图(图说三国平定河北后)(2)

三国时期的邺城,位于现在河北省临漳县西南的邺镇。

四千多年以前,黄帝的后裔大业来到这里居住,于是后人开始用他的名字为这里取名为“邺地”。

春秋时期,齐桓公率军征讨北部的戎狄,在邺地筑城,这也就是邺城最早的建城记录

《管子·小匡》:筑蔡、鄢陵、培夏、灵父丘,以卫戎狄之地,所以禁暴于诸侯也。

到了三国时期,袁绍雄踞北方四州,把都城设在了邺城。

《冀州论》载:冀州是“天下之上国也”。而邺城则是冀州的中心、命脉所在。

公元200年,曹操在官渡大败袁绍,这一战不仅打出了名号,更打出了曹操统一天下的信心。

曹操最弱的时候的三国地图(图说三国平定河北后)(3)

但是此时的曹操只占据着兖州、豫州、徐州和司州的部分地区,地处夹角,北有袁绍,南有孙吴,这个位置让曹操很是难受,所以便有了进军北方四州的计划。

进军北方四州,冀州为四州之首,邺城又为冀州之中心,所以邺城就成了曹操统一北方的重要目标。

曹操最弱的时候的三国地图(图说三国平定河北后)(4)

【1】邺城深入腹地

自打逢迎天子后,曹操的据点就一直设在许都,可是到了204年,天下局势不断变换,刘备占据了许都以西的新野,刘表则盘踞在许都以南的荆州,而许都东南就是熊心勃勃的孙权。

这三股势力哪一股都不是善茬,当然其中最让曹操担心的还是刘备,当年与袁绍官渡决战浅析,刘备占据徐州,曹操宁可暂时放弃官渡前线,也要亲自率兵攻打刘备,因为在他眼里刘备不是个一般人。

二刘加孙权,都对许都形成极大的威胁,所以曹操急需一个深入腹地的新据点。

哪里合适呢?邺城就是不二之选:

曹操最弱的时候的三国地图(图说三国平定河北后)(5)

  • 邺城以西有并州做屏障,可以抵御羌胡;
  • 邺城以北有幽州做掩护,可以掣肘乌桓、高句丽;
  • 邺城以东有青州做门户,距渤海湾不近不远;
  • 邺城以南有司、兖、豫、徐四州,可以有效屏蔽二刘和孙权。
【2】气候条件适宜

当然如果目标只是简单的深入腹地、屏蔽南方隐患,那么曹操大可以选择邺城更北的巨鹿、南皮甚至是蓟作为新的根据地,为何就选了邺城呢?

很重要的一点原因是邺城的气候与曹操老家谯县几乎相差无几

曹操最弱的时候的三国地图(图说三国平定河北后)(6)

虽然两地直线距离有三百公里,但同属于温带季风气候,谯县平均气温14.9℃,邺城平均气温13.2℃,而且两地都是四季分明。

邺城以北的其他城市则受到纬度和地势影响,就跟曹操老家谯县的气候有着过大的差别。

自己的事业发展地和自幼居住的老家气候相近,还有比这更惬意的选择吗?

曹操最弱的时候的三国地图(图说三国平定河北后)(7)

【1】进可攻退可守

邺城背倚太行山,东面是广阔的华北平原,南北两面又邻着漳河、滏水,自然条件足够优越。

但从战略角度考虑,邺城就有着更大的优势。

曹操最弱的时候的三国地图(图说三国平定河北后)(8)

首先,邺城以西25公里就是太行山,一旦邺城失守,曹操大可率领有生力量退入太行山,太行山自然是易守难攻,这样既可以保存实力,还可以继续对邺城形成有效威胁

其次,邺城南北两面有两条发达的水系,这对善于用水的曹操来说自然是天大的优势,可以对邺城形成最为有效的保护。

再次,邺城以东便是广阔的平原地带,既方便自己排兵布阵,又不会给敌人留下太多的可乘之机

【2】背靠太行“好乘凉”

邺城地处太行山脉环保之中,可谓是背靠大山好乘凉的“风水宝地”。

高耸的太行山脉成为了邺城西北方最有利的天然屏障,即可抵御北方鲜卑,又可防御西边的拓跋鲜卑和羌胡政权,其中最不容忽视的便是羌胡

《后汉书·西羌传》载:自羌叛十馀年间,兵连师老,不暂宁息。军旅之费,转运委输,用二百四十馀亿,府帑空竭。

强悍的民风加上优越的地理位置,让这只古老的少数游牧民族伴随中国历史走过了无数日夜。东汉时朝廷在征讨羌胡上花费巨大,但不见成效,三国时曹操又怎敢轻视这只中原之外的“神秘力量”?

曹操最弱的时候的三国地图(图说三国平定河北后)(9)

当然直到曹操完成了统一北方的大业,也没能拿下羌胡,如此看来,有着太行山做西北屏障的邺城对于曹操来说是再好不过了。

【3】未来的统治中心

纵览曹操统一北方后的势力范围,邺城刚好处在地盘的中心位置。

更换一次根据地并不是咱们在图上一画这么简单,所以曹操在公元204年还没有统一北方之时,就规划好了未来的地盘形势,邺城就成了新根据地的最好选择。

曹操最弱的时候的三国地图(图说三国平定河北后)(10)

把邺城作为根据地,不仅能更好的控制新地盘北方四州,向东南可以巩固原有地盘徐、兖、豫三州,还可以虎视司、雍,这样就实现了“固旧”、“控新”、“策未”的一举三得

曹操最弱的时候的三国地图(图说三国平定河北后)(11)

邺城特殊的历史背景也是吸引曹操的一个重要因素。

【1】邺城名字来自于“大业”

前面介绍邺城的时候说过,邺城的“邺”来自于黄帝后羿“大业”,

黄帝是谁?那可是统一河上的远古“偶像”,以偶像后代所命名的城池,曹操擦没有太多理由拒绝。

另一方面,“大业”之名也正是曹操苦苦追寻的最终目标,干大事,成大业,这般美好的寓意同样让曹操无法拒绝。

【2】齐桓公筑造了邺城

作为邺城最早的建城者,齐桓公是何等人也?那可是春秋五霸之首,又是一个开创大业的偶像。

【3】袁绍在这里傲视天下

公元191年,袁绍用计逼迫韩馥让出了邺城,而后一步步统领冀州,继而兼并幽、并、青三州,完成了北方四州的统一,开始雄踞北方,在邺城傲视天下。

对于志在整个“北方”乃至全国的曹操来说,这样的邺城实在是有着无限的吸引力。

曹操最弱的时候的三国地图(图说三国平定河北后)(12)

公元204年,曹操趁着袁尚带兵到青州攻打袁谭的绝佳机会,亲帅大军直奔邺城。此时的邺城只有苏由、审配两名将领守城,主力全被袁尚带着去青州打袁谭了。

不管怎么看,这也绝对是个攻取邺城的好机会吧?可是所有人都把邺城想得太简单了。

【1】土攻

公元204年二月份,袁尚带兵一走,曹操当即赶到,开始围攻邺城。

《三国志·魏书一》:既至,攻邺,为土山、地道。

上面堆土山,下面挖地道,多方位进攻,但两个多月过去了,邺城岿然不动,曹操累个够呛。于是曹操留下曹洪继续奋战,自己则率兵去占了冀州的毛城和邯郸,本以为回到邺城就可以进城休息了,结果一看曹洪还在城外挖土。

曹操最弱的时候的三国地图(图说三国平定河北后)(13)

【2】水攻

既然土山、地道无效,那就改用水攻。

《三国志·魏书一》:五月,毁土山、地道,作围堑,决漳水灌城。

曹操比较善用水攻,当年在下邳就是一招引水灌城轻松解决了吕布,本想着这次水攻还能奏效,于是命人在邺城周围挖了四十多里长的壕沟,引漳河水来灌城,但不成想三个月过后,下邳城丝毫未动,搞得曹操根本没有脾气。

曹操最弱的时候的三国地图(图说三国平定河北后)(14)

那最后曹操到底是怎么拿下的邺城呢?

【3】心理战术

曹操围困邺城,无形中形成了“围点打援”的态势,袁尚率军返回想要里外夹击曹操,结果被曹操追着屁股打了一路,最后只得逃亡中山。曹操则得到了袁尚的官印、绶带和符节等一系列象征权利的信物。拿着信物给邺城的守军看,这才迫使邺城的防守力量全线崩溃。

《三国志·魏书一》:得尚印绶节钺,使尚降人示其家,城中崩沮

曹操正式进入邺城,已经是八月份了,从早春二月,一直到金秋八月,曹操用了整整半年的时间才攻下邺城,这绝对算得上是曹操所有攻城纪录最长的一次。

【4】邺城为何会如此易守难攻?

这还要从邺城特殊的地理位置说起,一切都是因为邺城紧靠太行山脉

首先,邺城周围地下就是太行山脉的根基,取土用土和挖地道并不容易,要不然曹操大军也不至于花费了两个多月的时间却一无所获,如果换做土地肥沃的其他地方,土山早就高过了城墙,地道也早就挖到了城里。

其次,邺城的地基可以与太行山的山基紧紧相连,这般坚实的基础自然不会惧怕曹操的几尺壕沟和水淹。只要城墙足够坚固,邺城自然能抵御任何强大的进攻。

曹操最弱的时候的三国地图(图说三国平定河北后)(15)

所以说想要撼动邺城,就像撼动太行山一样艰难。

如果不是最后用的心理战术,估计曹操一时半会儿还是拿不下邺城。

曹操最弱的时候的三国地图(图说三国平定河北后)(16)

其实曹操从很久以前就开始惦记上了邺城

从建安八年,也就是公元203年开始,曹操就相中了邺城,击破袁绍儿子联军后,进军了一次邺城,结果没能一举拿下,一个月后返回了许都。

《魏书·武帝纪》:八年春三月,攻其郭,乃出战,击,大破之,谭、尚夜遁。夏四月,进军邺。五月还许。

当年八月曹操率军征讨刘表,驻军在西平,依然对邺城念念不忘,趁着休息之余还去了趟邺城以南,看了看袁氏两兄弟掐架。

公元204年正月,曹操就开始为入驻邺城做准备,在淇口作堰,遏使淇水向东北方向流淌,注入白沟(今卫河),以通漕运。

《魏书·武帝纪》:九年春正月,济河,遏淇水入白沟以通粮道。

曹操最弱的时候的三国地图(图说三国平定河北后)(17)

曹操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以后可以用漕运方便自己运输粮食到邺城以北的地区。

总结来看曹操这一年多的所作所为,他确实早早就开始惦记上了邺城。

总结:

曹操平定冀州之后,马上把根据地从许都迁到了邺城,很显然这不是一个临时决定。

邺城特殊的地理位置,再加上重要的战略意义,又便于攻防退守,试问这般“风水宝地”曹操怎么会不喜欢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