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9月28日大事件(9月18日历史上的今天)

#创作挑战赛#

1、1931年9月18日 “九一八”事变爆发

九·一八事变(又称奉天事变、柳条湖事件),是1931年9月18日,日本在中国东北蓄意制造并发动的侵华战争。日本长期以来推行对华侵略殖民政策,九·一八事变是其自导自演、精心策划的阴谋,是企图把整个中国侵占变为其殖民地的开端,同时也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方战场的序幕。

1931年9月18日夜,盘踞在东北的日本关东军,按精心策划好的阴谋,将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的一段铁轨炸毁,并栽赃嫁祸于中国军队。日军以此为借口,炮轰沈阳北大营。次日,日军侵占了沈阳,继而进攻锦州。驻锦州的东北军第12、第20旅和骑兵第3旅奉张学良命撤退至河北滦东地区和热河,日军兵不血刃就占领锦州。1932年2月,在不到半年的时间,东北三省全部沦陷。此后,日本在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傀儡政权,扶持清朝末代皇帝溥仪上位,开始了对东北人民长达14年的奴役和殖民统治。

历史上的9月28日大事件(9月18日历史上的今天)(1)

2、1941年9月18日 中日第二次长沙会战

长沙会战,又称"长沙保卫战"。在抗日战争1939年9月到1942年2月期间,中国军队与侵华日军在以长沙为中心的第九战区分别进行了3次大规模的激烈攻防战。

1941年9月18日,日军集中兵力向新墙河一线展开猛攻,第二次长沙会战正式开始。由于第九战区对敌情判断有误,中国军队正面防备不足,日军在2天内便突破新墙河防线,并推进到汨罗江北岸。第九战区急忙布置汨罗江南岸防御,并集结部队,伺机自东南向西北侧击南进日军。由于第九战区的作战密电两次被日军破译,致使第九战区部队遭到严重损失。20日,日军在骆公桥至浯口之间强渡汨罗江,26日,日军主力向长沙猛攻,在捞刀河一线击破第九战区主力部队之一的第七十四军。27日晨,日军以猛烈的炮火轰击长沙中国守军阵地,然后发起集团冲锋,中国军队在打退了日军多次进攻后,官兵伤亡惨重,长沙终于于中午被日军攻破。第九战区部队被迫撤出了长沙,但仍积极组织反攻。10月中旬,日军全部退回新墙河以北,中国军队收复全部失地,恢复战前态势。

第二次长沙会战,第九战区由于战前没有掌握日军从湘北一面进攻的总态势,采取分兵湘北、赣北、鄂南三面防守的部署;战役中又急躁疏忽,过早地在汨罗江南岸与敌决战,加上逐次使用主力部队和一再失密,导致长沙株洲一度失守,但日本侵略图谋并未得逞,仍不失为一次胜利的战役,有着重大的意义,一是使日军的国际威望一落千丈,英泰晤士报讽刺称"日本抄袭华军的钳形战术,结果为华军的钳形战术所击破";二是加深了日本内政外交危机,导致近卫内阁垮台,使日本在对美谈判中也硬不起来;三是极大地鼓舞了中国民心士气,增强了抗战胜利的信心。

历史上的9月28日大事件(9月18日历史上的今天)(2)

3、1947年9月18日 ,美国中央情报局成立。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总统杜鲁门解散了战略情报局,但很快发现自己无法应付来自政府各部门的情报报告;1947年美苏进入冷战时期,美国非常需要一个对外的情报机构。根据杜鲁门总统批准的《1947年国家安全法案》,9月18日,世界上最公开的情报组织—美国中央情报局正式成立。

美国中央情报局(CIA),是美国最大的情报机构,主要任务是从公开渠道和秘密渠道收集分析关于国外政府、公司、恐怖组织、个人、政治、文化、科技等方面的情报,协调国内其他情报机构活动,并把这些情报报告到美国政府各个部门的工作。

美国中央情报局主要分为四个部门:情报处、管理处、行动处、科技处。情报技术人员多具有较高学历、或是某些领域的专家。该机构的组织、人员、经费和活动严格保密,即使美国国会也不能过问。

美国中央情报局总部位于美国弗吉尼亚州的兰利,它与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克格勃)、英国军情六处和以色列摩萨德,并称为"世界四大情报机构"。

历史上的9月28日大事件(9月18日历史上的今天)(3)

4、1999年9月18日 国务院表彰“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在新中国50年的光辉历程中,“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是中华民族为之自豪的伟大成就。50年代中期,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根据当时的国际形势,为了保卫国家安全、维护世界和平,高瞻远瞩,果断地作出了独立自主研制“两弹一星”的战略决策。大批优秀的科技工作者,包括许多在国外已经有杰出成就的科学家,怀着对新中国的满腔热爱,响应党和国家的召唤,义无反顾地投身到这一神圣而伟大的事业中来。

他们和参与“两弹一星”研制工作的广大干部、工人、解放军指战员一起,在当时国家经济、技术基础薄弱和工作条件十分艰苦的情况下,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大力协同,无私奉献,勇于攀登,完全依靠自己的力量,用较少的投入和较短的时间,突破了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等尖端技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成为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伟大成就的重要标志,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的创造能力,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它有力地推动了国家经济建设,大大增强了国防实力,促进了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它打破了超级大国的核讹诈和核垄断,奠定了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重要地位,振奋了国威、军威,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志气,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能吃苦、能攻关、能创新、能奉献的科技骨干队伍,为我国高新技术及相关产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两弹一星”研制过程中积累的丰富经验和科学管理方法,已广泛应用于我国社会、经济和科技发展等各个领域;在“两弹一星”研制者身上体现出来的“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精神,已经成为全国各族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和不竭的力量源泉。4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一代又一代科技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从研制“两弹一星”开始创立起来的我国高科技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1999年9月18日,为了在新的形势下大力弘扬研制“两弹一星”的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动员广大科技工作者和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加快实施科教兴国和科技强军战略,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对当年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予以表彰,并授予于敏、王大珩、王希季、朱光亚、孙家栋、任新民、吴自良、陈芳允、陈能宽、杨嘉墀、周光召、钱学森、屠守锷、黄纬禄、程开甲、彭桓武“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追授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这23位科技专家是人民共和国的功臣,是老一辈科技工作者的杰出代表,是新一代科技工作者的光辉榜样。

历史上的9月28日大事件(9月18日历史上的今天)(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